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物理說課稿

時間:2022-01-15 02:21:0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推薦】物理說課稿范文集錦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理說課稿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物理說課稿范文集錦5篇

物理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自由落體”,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接下來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聯系學生和老師之間的紐帶。

  《自由落體》節(jié)選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2章第5節(jié),本章是在之前運動基礎上的補充,自由落體是一種特殊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本節(jié)課主要講解了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和特點以及公式,為接下來研究特殊的運動打下鋪墊,在整個高中課程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學情分析

  了解學情,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才能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任務。

  我所面對的學生,對于自由落體運動,學生有一定感性和模糊的體會,但理解自由落體運動概念,還是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他們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在教學方法中以老師引導和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自由落體運動的理解。

  三、教學目標

  新課標要求教學目標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學會、會學、樂學三個維度,所以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掌握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及運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生能夠在探究物體下落快慢的過程,樹立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并通過實驗操作激發(fā)學習興趣。

  四、重難點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我的教學重點是,難點則是:

  重點: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的條件、特點和規(guī)律。

  難點:自由下落快慢和重力大小無關。

  五、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采用師生問答法,小組討論法,課堂練習法等

  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最重要的部分,為此我將它分為導入,新課講授,小結和作業(yè)4個部分。

  1.引入新課

  為了使學生更好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我將采用故事導入的方式,向學生講述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進行提問引發(fā)學生思考物體下落的快慢是否與質量有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導入新課。

  意圖:之所以這么設計,是因為故事導入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情趣,同時設計了探究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進入課堂,可以加深印象,提升學習效果。

  2.新課教學

  上課之初,我將采用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學生思考:一張紙和一個石塊同一高度釋放誰落得快?探究落地時間與什么有關?學生可能會認為重的.物體下落的比較快,有的 也會認為兩者下落是一樣快的。

  接著我將進行兩組對比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組實驗:將揉成團的紙和石頭同時同一高度扔下,發(fā)現二者幾乎同時落地。學生觀察得出不同質量的物體,落地時間相同。第二組實驗:將相同大小的紙,一張揉成團,一張平攤,同時下落。發(fā)現紙團下落得快。學生觀察得出相同質量的物體下落時間不同。以上兩組對比試驗與學生以往的認知形成矛盾,讓學生體會到阻力對物體下落的影響。以上實驗與學生以往的認知形成矛盾,讓學生體會到阻力對物體下落的影響。

  為了驗證空氣阻力的影響,我將采用牛頓管進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我將進行如下操作,第一次直接將玻璃管倒置,觀察下落情況。第二次利用抽氣機抽取部分空氣,倒置觀察下落情況。第三次抽取全部空氣,變成真空狀態(tài),觀察下落情況。通過實驗觀察分析得出小羽毛下落慢是由于空氣阻力,如果沒有空氣阻力,所有物體同時下落。接著引導學生總結自由落體定義: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以及自由落體運動條件:靜止只受到重力

  3.鞏固(課堂練習)

  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將在多媒體展示習題,讓學生區(qū)分哪種運動為自由落體運動。

  習題的訓練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的進行接下來的作業(yè)布置。

  知識歸納小結

  在課堂的最后我將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本節(jié)課的總結,之所以這么設計是因為教師需要給學生梳理好知識點,再章節(jié)最后才能給學生一個完整的知識構架,這樣學生才能有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

  作業(yè)布置

  對于課后作業(yè),我將布置太空測量質量的方法,讓學生結合書上材料對本節(jié)課有個更深刻的認識。

  七、板書設計

  最后是我的板書設計,采用提綱式,重點突出,可以很好的幫學生梳理知識脈絡。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的聆聽。

物理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內容力圖展現光學是有用的。在光的傳播規(guī)律學習之后,通過感性認識的豐富,表現光學知識是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學知識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誕生了電視機,光學知識與顏料混合的知識結合展現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體驗獲得生動的事實材料,感悟實驗對物理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學習中成長。

  【教材重難點】光的色散現象、色光的三原色、物體的顏色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面已經學過了光的折射,本節(jié)課的內容貼近生活實際,學生也比較熟悉,感興趣且容易接受,色光和顏料的混合學生探究的價值不大。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倭私馍F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組成的;

 、谥劳该黧w的顏色是由透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壑郎獾娜伭系娜遣煌摹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觀察光的色散實驗,讓學生體驗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②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使學生獲得有關的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①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體會現實世界的絢麗多彩和美好,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世界、熱愛科學

 、谟^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③通過親身的體驗,使學生感悟實驗方法對學習物理的重要性。

 、芡ㄟ^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四、【方法手段】

  施教之功,貴在引導,重在轉化,妙在開竅。通過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實際的實例情境,逐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從而順利實現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解決。通過聯系前一節(jié)光的折射內容并模仿偉大科學家牛頓發(fā)現光的色散現象的實驗,讓親身經歷探究學習和思考,使學生意識到觀察、質疑、實驗探究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所以在學法上采。河^察法、實驗探究、歸納法。以豐富的實驗用具及設備作為教學手段,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和拓寬了知識的廣度,而且使教學過程從抽象到形象。

  五、【教學程序】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對比:在太陽光下,我們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各種物體。然而,在漆黑無光、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場所里,我們卻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有燈光的照射,則光照到哪里,我們就能看到那里的物體及其色彩。這一現象說明我們所看到的物體的顏色與什么有關?

  追問:白天我們看到的光從何而來?太陽光是什么顏色的?

  引入: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白色是最單純的顏色,白光是最單純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紀英國的科學家牛頓通過一個實驗發(fā)現了一種極為奇妙的現象,讓人們對于上面的問題有了明確的認識。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實驗是怎么做的嗎,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這樣設計給了基礎差的學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利用學生對科學家的崇拜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便于學生更新已有經驗,接受新知識,誘導學習動機,豐富感知。

  2、新課教學

  (1)光的色散現象

 、俳榻B三棱鏡,引出光的折射,將三棱鏡放在太陽光下,調節(jié)位置,讓學生觀察現象并描述現象

  思考:我們看到的現象說明了什么?

  1、白光不是最單純的光

  2、白光是由七種色光混合而成

  ②列舉生活中所見到的'色散現象,解釋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過渡:了解了什么是色散現象后,我們再來關注這樣一個問題:能看見其它顏色的物體,說明有色光是進入我們的眼睛,進入我們眼睛的色光是不是只有七種?那么這些顏色又是怎么產生的?

  2、色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學生不能對提出的問題提出合理的猜想和驗證,引導學生去觀察電視機,通過研究電視機的畫面發(fā)現光的三原色及各種色光的產生原因。

  學生觀察之后能夠發(fā)現,電視機的畫面上只有三種顏色的色光存在,其它顏色的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過渡:電視機能產生各種色光,因為電視

  機能夠發(fā)光,那么大家現在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物體,如大家的衣服,桌椅,它們有顏色,但它們能自身發(fā)光嗎?它們?yōu)槭裁茨軌虺尸F出不同的顏色?

  3、物體的顏色

  指導學生朗讀,診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提問:通過閱讀,我們知道了當光照到物體上時,物體對光有哪幾種作用?

 。1)實驗演示:透明物體的顏色

  強調透明塑料片的顏色,觀察透明物體的顏色與什么有關

 、賹⒓t色塑料片放在光譜前,透過去的是什么光?(紅光)

  ②將綠色塑料片放在光譜前,透過去的是什么光?(綠光)

 、蹖⑺{色塑料片放在光譜前,透過去的是什么光?(藍光)

 、軣o色透明玻璃片放在白光前,透過去的是什么光?(七種顏色)

  學生思考反饋:

  塑料片呈現不同顏色的原因是什么?

  (2)實驗演示:不透明物體的顏色

  觀察白紙上的光譜的顏色,反射的是什么顏色的光?(七種顏色)

  思考:紅花,綠葉在太陽光之所以呈現紅色、綠色是因為什么原因?

  4、顏料的三原色

  提問:大家在畫水彩畫時,是怎么得到水彩盒里沒有的色彩的?

  介紹:色光三原色

物理說課稿 篇3

  第3節(jié) 速度和加速度

  說教材:

  《速度和加速度》是司南版必修1第二章“運動的描述”第3節(jié)的內容,是本章的基礎。本章從機械運動入手,講述運動學的基礎知識,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所以本章的教學 關系到高中物理教學的好壞。本節(jié)的主要教學內容有: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加速度。本節(jié)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運動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基礎,所以學好本節(jié)內容有利于為后面的學習做準備。結合本節(jié)的內容和特點,為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按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新課標提出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物體運動的快慢(即位置變化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來描述。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在描述運動快慢方面的區(qū)別和聯系

  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體速度變化的方向。

  5.理解直線運動中加速度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及其加速或減速運動之間的聯系

  過程與方法:

  初步了解極限思想在建立瞬時速度概念時的作用,了解比值定義法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區(qū)別物理概念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如果能抓住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qū)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也就把握了本節(jié)的要領。高一學生的思維具有單一性,定勢性,并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轉變,他們容易接受相對形象的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概念,而對相對抽象的加速度 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是平均速度、瞬時速度以及它們的區(qū)別;教學的難點是: 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說教法

  物理教學重在啟發(fā)思維,教會方法。物體的運動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現象,學生對物體的勻速運動已有自己的認識,作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知道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并引導學生分析平均速度、瞬時速度,體驗它們的區(qū)別,利用類比的方法指導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使學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難點;因此,本節(jié)課綜合運用講授法、類比法、討論法并結合多媒體手段。在教學中,加強師生雙向活動,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

  說學法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初中的知識為基礎,引導學生簡要復習位移的概念后,為了描述物體位置變化的快慢引入新的物理量(速度),再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概念,指導學生利用類比的方法研究 速度的變化的快慢來理解加速度的概念,體驗類比的方法,體會比值定義法在物理中的運用。通過巧用提問,評價;激活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自主、討論的課堂環(huán)境下完成學習任務。學生主動接受新知識,加上例題的鞏固,再回到物理概念的理解。

  說教學過程

  從以上分析,教學中掌握知識為中心,培養(yǎng)能力為方向,緊抓重點突破難點。先進行速度的教學后進行加速度的教學,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快慢作為加速度的基礎,再用類比的方法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符合簡單到復雜的認知過程。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大約需要5分鐘的時間)

  復習位移的概念后,教師舉例(物體有各種各樣的運動,不僅不同的物體運動的'快慢程度不一樣,且同一物體在不同時段的運動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并請同學們舉例:如 蝸牛爬行,飛機起飛等)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比較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運動快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新課教學(大約需要35分鐘的時間)

 。1)平均速度:教師提出問題:物體做機械運動時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即發(fā)生了位移),但運動的快慢如何描述?引導學生思考,和具體討論兩種簡單的運動快慢的描述:位移相同比較時間,運動的時間相同比較位移。在討論位移和時間都不同時采用位移和時間的比值來描述(比值大,運動快;反之則慢)。從而引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或 ),這樣學生知道為什么要引入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了解比值定義的方法。教師利用教材中的圖2-22和表2-3,讓學生明確求的是哪一段時間,哪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2)瞬時速度:讓學生討論與交流:得出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時間或一段位移內物體運動的快慢,但不能描述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運動快慢,在給出瞬時速度的概念。體會極限思想在物理中的運用,了解實驗室怎樣測瞬時速度,并總結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區(qū)別。

  (3)加速度:通過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來引入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利用教材的例題,幫助學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有正、負之分,并理解正、負號的意義;進而突破加速度概念的教學難點。通過交流,教師總結:再進行例題的講解與鞏固,使學生學習的知識具有穩(wěn)定性。最后布置作業(yè)。(在板書方面:教學中將黑板一半寫概念,另一半用來作圖分析。)

  結束語 : 在以上設計中,我力求“以學生為中心”,以物理概念為基礎,積極倡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課堂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不斷地反思和總結。在此,還請各位老師,領導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物理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jié)是在學生已掌握了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及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牛頓運動定律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一節(jié)課。是人教版02年審查通過的高中《物理》必修本第一冊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中的第七節(jié)。是牛頓運動定律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超重與失重又是生活中學生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因此,本節(jié)課不論從“學以致用”上還是從糾正生活中錯誤觀念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

  教學大剛中指出,物理知識在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中有廣泛應用。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對探索自然現象具有普遍意義。高中物理教學內容應該包括與基礎知識聯系密切的實際知識,要引導學生弄清實際問題中的物理原理。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與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再結合學校提出的“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依據教學目的和原則,以及學生的學習現狀,我制定了本節(jié)課將要完成的教育目標:

 、僦R目標:知道什么是超重與失重;運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超重與失重的實質。

 、谀芰δ繕耍号囵B(yǎng)學生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鄣掠繕耍簼B透“學以致用”的思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重難點的確定及依據:

  以往的教學經驗使我體會到: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的簡單應用普遍感到不難,但對一些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刻,容易從物理名詞的表面結合語文分析字詞的方法錯誤理解。為此,教學過程中我將學生理解超重與失重的實質以及如何運用牛頓運動定律研究超重與失重的實質作為本節(jié)重點。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現狀及對策:

  高一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自主意識增強的階段,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從實況錄象入手,抓新奇促興趣;而且,雖然學生已學習了牛頓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及牛頓運動定律的簡單應用。但學生在生活中存在的'習慣思維、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讓學生對超重與失重的初步印象就是超過重力、失去重力。所以仔細講解超重,讓學生自己歸納類比失重。達到糾正錯誤、指導學法、主動參與的效果。(探究此過程正是培養(yǎng)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的過程。)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為了更好的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盡快掌握知識,針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借助電教和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能直觀感覺知識,在此基礎上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正確性,進而過渡到對超重與失重實質的認識。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教學方法的采用:

  教無定法,教必有法,貴在得法,F代教學觀明確指出: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學校反復強調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再根據本節(jié)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以及學生認知規(guī)律,我采用啟發(fā)、引導、探索、類比、總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啟發(f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然后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探索、類比、總結,實現“兩種方式”的根本轉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且體現課堂是德育的主陣地。

  2.教學手段的采用:

  根據本節(jié)內容的特點,為了更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盡快掌握本節(jié)的教學任務,除采用常規(guī)的教學手段,特采用電教和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記憶,節(jié)省教學時間,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學程序:

  1.激趣引入:(5分鐘)

  上課前,利用片頭中的名人名言激勵自信、自強、勇于探索(體現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上課后,通過神六升空圖片引出課題(板書課題)。讓學生講解對超重、失重的感性認識,提出本節(jié)教學目標。接下來通過“趙老師測體重”的實況錄象從身邊事入手,引導學生對比指針變化(提出問題),制造一種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物理情景,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產生研究探索熱情后引入新課。

  2.突破重難點:(15分鐘)

  從高教版王淑賢著的《力學》第四章第五節(jié)對重量、重力概念入手,首先破除學生心中重量就是重力的錯誤認識,進而分析超重失重的由來及其與語文字詞分析的關系,讓教學內容明朗化。(重量、重力的區(qū)分可以使本節(jié)教學內容變的輕松易懂,但同時應告訴學生重量是一個已經遺棄的名詞。)

  結合教材中人在升降機中的情況,分析人對升降機上秤的壓力,幫助學生理解超重現象。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分析研究超重狀態(tài)下重力不變,壓力變大,得到超重概念.然后讓學生練習課后習題3中的第4問,抽一學生演板(老師巡視,檢查學生對牛頓運動定律應用的掌握)。(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之后,結合人在升降機中與此題引導學生給出超重完整的概念,尋找超重的規(guī)律,理解超重的實質。(投影顯示超重的概念、規(guī)律、實質,簡單板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3.學法指導:(5分鐘)

  為了使學生掌握類比、聯想的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抽象概括、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失重,就采用對比超重讓學生自己總結失重的概念、規(guī)律、實質。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突出以學為本,因學論教的要求,體現自主、探究、互動的組織、引導和情景創(chuàng)設等特征(投影顯示失重的概念、規(guī)律、實質,簡單板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又通過閱讀教材與思考課后“做一做”,抽生回答總結完全失重的概念、規(guī)律、實質。分析解決“做一做”中的現象,增強“學以致用”,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播放漏水的瓶子自由下落時的視頻,請學生分析,下落過程中水為什么不漏了?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釋實驗現象的能力。投影顯示完全失重的概念、規(guī)律、實質,簡單板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4.適當擴展,自由提問:(5分鐘)

  ①完全失重的空間里還有許多未被開墾的處女地,各國宇航局都力圖率先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此,發(fā)達國家的宇航局也曾向世人征求可在飛船里進行實驗的方案。北京市一名中學生曾設計出一個方案:即研究在完全失重的條件下,人的思維反應速度是不變、變快還是變慢。受到了發(fā)達國家宇航局的關注。如果在座的各位同學在這方面有什么奇思妙想,不妨寄與我國宇航部門,希望將來在我國飛船上進行的實驗里,有你們設計的方案。

 、诃h(huán)繞地球飛行的宇宙飛船里用秤是稱不出任何物體的重力的。說明宇宙飛船里的物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飛船內的空間是一個什么樣的空間?飛船內的物體都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飛船內的空間是一完全失重的空間。(投影顯示)

  ③生活中有沒有超重、失重、完全失重?讓學生舉身邊的事例(過山車、汽車變速上下坡、蹦極等),與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結合緊密;讓學生自由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解惑!皩W以致用”,增強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5.反饋練習,首尾呼應:(5分鐘)

  回顧引入時趙老師在秤上起立時指針偏轉(投影顯示),讓學生解釋原因。突出本節(jié)所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強化鞏固所學知識。此處有難度,可以先提示學生分析起立過程的運動狀態(tài)如何變化。(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6.歸納總結:(5分鐘)

  讓學生歸納總結本節(jié)知識,突出超重與失重是兩種現象,其研究都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目的是強化所學,加深理解,加強記憶與理解,充分發(fā)揮教師的組織、引導、指導、幫助等作用。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把主動權交給學生。促進全體學生主動發(fā)展。突出科學探究和師生互動。(從實踐到理論再從理論到實踐)

  7.布置作業(yè):(5分鐘)

  通過布置作業(yè),使學生更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本節(jié)的內容。

  8.板書設計:

物理說課稿 篇5

  根據新課標理念,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為基礎,從教材分析、學情分

  析、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說明

  一、首先是教材分析

  本節(jié)是高中物理必修__第__章第__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是__。本節(jié)編排在__之后,學

  好本節(jié)課,將為接下來__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

  二、接下來是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在知識上,本階段學生已經掌握__(本節(jié)內容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習過,但只是停留在認

  識的層次上),教師應在此基礎上進行引導和深化,以加深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__的理解。

  三、根據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師生共同探究,掌握物理學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對__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求知欲和科學探究精神以及交流

  合作精神。

  四、為達成以上目標,我確定了本節(jié)的重難點

  重點

  難點

  五、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在教法上,我運用多媒體輔助,采用啟發(fā)教學法,小組討論法和演示實驗法。

  在學法上,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六、接下來將是我本次說課最重要的部分—教學過程設計,我采用教學四步曲

  第一步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大屏幕展示(播放視頻)

  實例引入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從

  而自然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

  第二步 新課講授

  我將新課講授分為__個環(huán)節(jié)

  1、 讓學生理解__內容

  我會

  通過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

  2、 讓學生理解__。(實驗)

  我會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體現了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學生自己探究得出而不是由教師直接給出,使

  學生更有成就感,并能更深刻的理解此內容。

  3、 讓學生深刻理解__,能夠靈活運用。(例題)

  大屏幕展示例題,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對兩種方法進行

  比較,第二種方法具有優(yōu)越性。

  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促進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靈活應用。

  第三步 鞏固提高(填表格)(討論)

  大屏幕展示基礎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隨后教師規(guī)范解答,這樣既能鞏固本節(jié)所學知識,

  讓學生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及時改正;通過檢測,教師也可知道學生在哪些地方還存在問

  題。

  第四步 小結作業(yè)

  小結:大屏幕展示表格,請學生填表格的形式復習本節(jié)的主要內容,教師補充完善,并解答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仍存在的疑問。之所以這樣設計是運用新課標理念,老師是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作業(yè)(實驗,收集資料)

  3-5個基礎題,體現重視基礎,部分中難題,以滿足學有余力學生的需求,從而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

  七、板書設計

  為體現教材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采用脈絡式板書,重點突出,層次分明,這就是我的板書。

【物理說課稿】相關文章:

物理說課稿12-17

物理說課稿03-11

物理重力說課稿12-18

物理《質量》說課稿12-01

物理單擺說課稿12-01

初中物理說課稿02-16

初中物理說課稿09-21

人教版初中物理說課稿06-15

初中物理《浮力》說課稿06-02

物理說課稿1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