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中音樂說課稿匯編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音樂說課稿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1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各地不同的地形地貌、風土人情孕育出千姿百態(tài)的音樂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居住在我國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民,他們的歌聲像遼闊的草原和天空一樣嘹亮明凈,舞蹈藝術更是豐富多彩,表達了蒙古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弘揚民族文化,培養(yǎng)學生們的民族情結是我們音樂教育者的責任和使命。根據(jù)教學設計,結合課標“感受、鑒賞、創(chuàng)造、探索”精神,本節(jié)課安排了以下內(nèi)容:
、賹W唱蒙古民歌《牧歌》。
②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贊歌》。
教學目標
1.通過唱歌和欣賞教學,使學生們了解蒙古音樂的風格特征和基本常識;了解音樂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們熱愛美好生活和熱愛民族藝術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們對民族音樂藝術的想像力、鑒賞力和探索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學唱歌曲《牧歌》和欣賞教學使學生們了解蒙古音樂的風格和特征,培養(yǎng)學生們對民族藝術豐富的想像力和鑒賞力。
教學準備
鋼琴、音響資料、課件。
說教法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我主要采用了視覺圖像法、設置疑問法、啟發(fā)引導法、評價激勵法。
首先,民族藝術是從勞動人民的生活勞動中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緒,要了解一個民族的音樂語言,首先要了解本民族的風土人情,所以,我選了一部分有關蒙古人民生活場景和精美畫面在導課時播放,既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又豐富了學生們的人文歷史知識,開拓學生們的視野。
其次,根據(jù)學生們好奇愛動,愛展示自我的特點,我采用了設置疑問,啟發(fā)引導和評價激勵的方法,以“老師為主導、學習為主體”,讓學生們動靜交替、熱情活潑的氛圍中增長知識,得到美的熏陶。
說學法
聆聽法、小組活動法。
首先,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聽是我們感知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們用心聆聽音樂是培養(yǎng)學生們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音樂的重要手段。
其次,利用小組活動法,讓學生們在互相交流中探索新知識,不僅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體協(xié)作精神,又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課堂氣氛。
說教學過程
一、導課
首先播放短片
播完后上題目:選擇與本片內(nèi)容相符的項
A、蒙古族 生活在我國北方蒙古草原上
B、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C、有敬水、敬火的習俗
D、回族
E、成吉思汗
設置意圖:通過觀看聲像具備的短片,可以抓住學生們的好奇心、注意力,并通過討論,師生交流引發(fā)學生們聯(lián)想,豐富學生們有關草原人文歷史方面的知識。
在這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們了解地理環(huán)境與人們的生活習俗及音樂文化之間的關系。如寬廣的草原是蒙古人民生活的搖籃,人們熱愛草原就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寬廣的草原賦予人民寬闊的胸襟和豪爽熱情的性格。蒙古人民的歌聲像遼闊草原和天空一樣嘹亮明凈,舞蹈更是豐富多彩,有表現(xiàn)生活場景的“盅碗舞”、“擠奶舞”等。下面欣賞合唱《牧歌》。
二、新課
(一)欣賞無伴奏合唱《牧歌》
欣賞前,把學生們分組,讓他們用蒙古風景或歷史人物為自己命名,如:“草原英雄隊”、“千里鐵騎隊”、“成吉思汗隊”、“呼倫貝爾”。
提出問題:歌曲用什么聲音,塑造了什么音樂形象?
[播放樂曲]
聽后討論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們暢所欲言,老師適當引導激發(fā)學生們想象。僻如:歌曲純粹用人的聲音,用不同的音色組合,不同的'力度變化,展示出草原美麗遼闊的景象。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讓學生們一起朗誦書上《牧歌》的歌詞,共同回味合唱帶來的美好回憶和聯(lián)想。并讓學生們了解無伴奏合唱的知識。
。ǘ⿲W唱歌曲《牧歌》
首先,老師有感情地范唱一遍。
提出問題,歌曲旋律有什么特點?
寬廣、悠長、深情,表現(xiàn)大草原的遼闊美麗及人們無限的熱愛之情。
2、學唱歌曲
1)跟老師學唱譜子,并找出樂譜中旋律相近的小節(jié),這樣有助于學生們對旋律與節(jié)奏更準確地把握。
2)跟琴唱歌詞
要求學生們輕聲唱,唱出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3)學完后,采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跟伴奏唱,鼓勵學生們創(chuàng)造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男女生合唱”、“女生唱男生哼鳴附和”等,這樣既練習了歌曲,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在此環(huán)節(jié),補充蒙古歌分長調(diào)和短調(diào)知識。
三、欣賞馬頭琴獨奏《萬馬奔騰》
介紹馬頭琴是蒙古族比較有特色的樂器,因琴頭上雕刻馬頭而著稱,演奏時像二胡,但音色像大提琴。
[播放樂曲]
找學生們簡單談一談樂曲表現(xiàn)的內(nèi)容:萬馬奔騰的壯觀場面。此環(huán)節(jié)只作欣賞了解。
四、創(chuàng)作與探索
播放背寫音樂草原歌曲《贊歌》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們大膽運用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xiàn)蒙古草原的美麗遼闊與生活習俗。比如唱歌、舞踏、美術、朗誦、模仿表演摔跤、賽馬等,老師要行當?shù)刂笇А?/p>
用小組比賽的形式表演,以調(diào)動學生們積極性,此環(huán)節(jié)占課時比較長,約十五分鐘左右。
五、結束語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蒙古草原豐富的自然資源是蒙古人民賴以生存的基礎,人們熱愛草原,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蒙古草原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表達了蒙古人們對美好生活無限的熱愛之情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請學生們收集有關蒙古草原的信息。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八年級教材中第三單元《瑰麗的電聲》,這單元從教材內(nèi)容上講對學生了解和認識電聲音樂具有及其重要的引領作用,因為它讓老師和同學們在音樂世界這個浩如煙海的藝術天地里,通過欣賞音樂家雅尼和他的電聲樂隊演奏的《夜鶯》,感受高雅的古典交響樂與絢麗的現(xiàn)代電聲樂巧妙地結合起來的魅力。
《夜鶯》是他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經(jīng)典作品,他在電聲樂隊中加入了中國的笛子,使整個音樂作品充滿中國古典音樂風格,充滿著清新、浪漫、積極向上的精神,充滿了對世界,對生命的那種磅礴、激昂,積極進取的力量。今天的這堂課是欣賞課,圍繞欣賞《夜鶯》展開初步認識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的學習。
教學目標定位:
一知識技能目標:初步認識和了解相關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方面的知識。
二是過程與方法目標:從游戲猜樂器—聽辯樂器演奏—對比欣賞音樂作品有步驟的來學習。
三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對電聲音樂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能夠用積極的態(tài)度和開闊開放的視野去感受電聲音樂的魅力,來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趣味和提高他們的審美修養(yǎng)。
本課的重點是圍繞著欣賞《夜鶯》來初步認識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而難點是在45分鐘的時間內(nèi)組織和把握好比較新的音樂欣賞材料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我的設計理念是:讓教師盡量少的說教,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和諧的音樂氛圍,讓他們用心聆聽和感受音樂,讓音樂在這節(jié)課引領和感動我們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和對音樂的感受再獲得新的知識和新的感受。本著在一堂課內(nèi)激發(fā)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更是想讓學生開闊視野,喚起每個人封閉的內(nèi)心讓我們一起徜徉在電聲音樂瑰麗的殿堂里。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如:講授法,師范法、聆聽法、討論法等等。以上是對教材教法的一些說明。
整堂課的上課程序是:
首先是導入—猜樂器:
。1)在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先模仿演奏打擊樂器架子鼓的動作,讓學生看然后模仿它的聲音說出樂器名稱,引導學生嘗試創(chuàng)作模仿一段節(jié)奏;XXXX|。
(2)學生自愿組合兩人一組,一人比劃樂器一人猜出樂器名稱。要求比劃的學生可以用肢體語言和模仿樂器聲音及描述這件樂器的特征,在描述過程中不能說出帶有這件樂器的字詞,對猜不出來的樂器可以有三次放棄機會。每組時間為一分鐘,進行三組。我在教學開始的活動是想先起個引的作用,用猜樂器這個游戲引起對學生樂器的注意,然后學生自己完成,這樣設計是想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后面了解認識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作個小鋪墊。
然后欣賞一段流行音樂《菊花臺》,聽辯用了那些樂器,主要是感受西洋的吉他、合成器等樂器和民族的古箏、葫蘆絲等樂器融合在一起演奏的中國民族音樂風格;緊接著欣賞《夜鶯》,讓學生看著《夜鶯》的主題一旋律,先聽教師演奏,然后試著哼唱和熟悉。在這個基礎上一起欣賞雅尼和他電聲樂隊是如何來表現(xiàn)這個主題的。樂曲有二個主題。試唱主題一是想讓學生在初步熟悉旋律的基礎上能有目的去感受雅尼音樂的演奏形式。欣賞完大家一起圍繞這個主題的出現(xiàn)說說用了那些樂器來表現(xiàn),談談自己對雅尼音樂演奏形式和音響效果的感受;一起唱主題一旋律感受人聲合唱。在學生談完感受后教師簡單小結:雅尼是將高雅的古典交響樂與絢麗的現(xiàn)代電聲樂巧妙地結合起來,《夜鶯》是中國古典民族音樂和現(xiàn)代電聲樂結合的經(jīng)典作品,最后聽著教師用電子琴演奏《夜鶯》,一起看著多媒體課件默讀雅尼在音樂上說的一段話。這樣設計是為欣賞感受雅尼電聲樂隊和用電子琴模擬音色演奏《夜鶯》形成對比,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形式和演奏效果。更進一步感受一個用音樂講述生活的人——雅尼;他是這樣說的:“我的目標是用感情與人們溝通,我捕捉到了生活的感受并把它溶于音樂之中,音樂將會給聽眾帶來希望的撞擊!
由《夜鶯》這個作品來認識感受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識試著來介紹電吉他、電貝司、如果有學生會演奏能展示一下更好。然后通過看圖片和欣賞樂器演奏(電子鼓、電子機械吉他)的小片段有進一步的了解。最后出示電聲樂隊為主組成的樂隊的圖片,知道這是一個基本的電聲樂隊形式。然后知道一個人通過演奏電子樂器可以完成一個樂隊的演奏效果。聽電子合成器模擬的自然聲音和合成的音色,這就是電子音樂即用現(xiàn)代電子手段合成創(chuàng)作的音樂,這其中電子琴的出現(xiàn)開辟了電聲音樂的一個新天地,但是自從電子合成器的問世以來,電子音樂就進入了一個更高的階段。知道電子音樂的出現(xiàn)是音樂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電子音樂的出現(xiàn)是音樂在社會高速文明發(fā)展下的產(chǎn)物。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欣賞當下流行的《菊花臺》拉近和他們的距離,同時抓住他們的耳朵?紤]學生對電聲樂隊不是很陌生,所以直接通過對比欣賞《夜鶯》來了解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讓學生感受不同的形式和演奏效果。
最后,實踐與創(chuàng)作,在聽完電子琴演奏的《夜鶯》后,大家談感受。然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合唱主題。預測:電子音樂能否取代人聲合唱和器樂交響。回答是肯定的不能,那么反之會怎樣?在欣賞完了人聲模擬表演和中法文化年開幕式雅爾的激光音樂會。把時間交給學生談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作過多講解,注重學生的交流和互評,學生可能被音樂感染和震撼,不能把自己感受說清楚或者表達出來,但相信他們接受了更多的信息和音樂之后,審美趣味和審美修養(yǎng)會逐步在提高。
尾聲
。1)欣賞我國走向世界年輕的雙排鍵電子琴演奏家朱磊的錄象),(2)播放中國年齡最小的一支電聲樂隊的作品《我的20xx》,(配的圖片)這樣設計想法比較多,是想嘗試選用這兩段新的材料去啟發(fā)和拓展學生的思維,擴寬他們的視野,最終能讓學生初步認識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手段和形式,不管是電子音樂還是人聲合唱和器樂交響。這些音樂表現(xiàn)形式和手段都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結束。它們將被人類不斷的融合發(fā)展,像涓涓溪流表達和抒發(fā)著人類的情感。
這堂課的設計本著給學生留下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參與游戲活動和欣賞及教師補充講解音樂概念(電聲樂隊和電子音樂)而進行的,猜樂器—聽辯樂器演奏—對比聽音樂作品—實踐于創(chuàng)作,激發(fā)學生對電聲音樂的興趣更是想讓學生開闊視野,喚起每個人封閉的內(nèi)心讓我們一起徜徉在電聲音樂瑰麗的殿堂里吧!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3
一 、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戲曲音樂是華夏文化的瑰寶,伴隨著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唱臉譜》這首歌巧妙地將通俗歌曲與戲曲音樂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劇唱段,所以通過學唱這首歌曲可以讓學生感受京劇的魅力,了解京劇中的不同臉譜與人物性格的聯(lián)系.
2、教學內(nèi)容
(1)京劇中的四個行當,以及主要的伴奏樂器。
。2)學唱歌曲<<唱臉譜>>。
。3)音樂活動:全班表演<<唱臉譜>>。
3、教學準備: 臉譜、打擊樂器、電子琴、四個行當圖、錄音機、磁帶、課件等。
4、教學目標:
。1)了解京劇中的生、旦、凈、丑四個行當,以及簡單伴奏樂器的使用。
。2)通過學唱<<唱臉譜>>,讓學生感受京劇的演唱氣氛,以及京劇中不同臉譜的含義。
(3) 讓學生參與音樂活動,增加學生的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學生欣賞、了解、演唱京劇的興趣。
。4)通過全班討論,達到相互學習的效果。
5、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全班有表情的表演<<唱臉譜>>。
。2) 難點:
1、歌曲中拖腔的演唱。
2、學生對學習戲曲音樂興趣的激發(fā)。
二、說教法
1、實踐性教學方法 :通過樂器、舞蹈、演唱表演,讓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2、體驗性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教學,將文字、圖片、音樂等媒體綜合在一起可以創(chuàng)造可觀性與探索性相結合的教學情景。
3、語言性教學方法:通過啟發(fā)式、問答式談話法以及小組討論法讓學生進行學習。
三、說學法
學會合作:<<唱臉譜>>這首歌不同角色的扮演培養(yǎng)學生的配合能力。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能告訴老師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嗎?
生:是熊貓.
師:那國花又是什么?
生:是牡丹花.
師:那國粹呢?
生:是戲曲....是京劇....
師:大家的答案有所不同了,接下來老師給大家播放一段音樂,請大家在這里找到答案,并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問題1:這段音樂里的主要伴奏樂器是什么?
問題2:里面的人物又分別屬于什么行當?
3、播放京劇,學生找到答案,回答問題。
板書: 國粹是京劇
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有:京胡、月琴、大鑼、小鑼、鐃、鈸等。
京劇的行當:生、旦、凈、丑
。ㄍ瑫r展現(xiàn)樂器與四大行當代表人物的圖象)
4、學唱戲歌<<唱臉譜>>
(1) 師: 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臉譜來表現(xiàn),不同的臉譜又有什么不同的含義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與其他流行歌曲不同的歌曲---<<唱臉譜>>
(2)播放<<唱臉譜>>,思考歌曲里唱的是哪個行當,唱了哪些人物,通過不同人物的臉譜聯(lián)想不同顏色代表的是什么性格,并找出最難唱的地方.
板書:竇爾敦--藍色--忠厚 關公---紅色---忠勇 曹操---白臉---奸詐 張飛---黑臉---勇猛 典韋--黃色--任俠
最難部分(拖腔):叫喳喳.....笑哈哈....美佳佳....
拖腔:京劇中,一個字用許多樂音來歌唱的唱腔形式稱為拖腔.
(3)、再次播放歌曲,請學生模仿京劇的唱腔小聲跟唱.
(4)、教師教唱全曲.
(5)、在教師的京胡伴奏下全班同學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演唱時注意歌曲的節(jié)奏.
(6)、教學生用拍手的方式為歌曲打節(jié)奏,然后建立班級臨時小樂隊,再請樂隊同學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7)、教師教簡單的五個京劇動作,請五位同學戴上臉譜(藍、紅、黃、白、黑臉)分別表演。
5、音樂活動:全班分角色表演整首歌曲。女同學演唱A部分,五位男同學分別表演各自的角色,小樂隊加上教師的京胡為歌曲伴奏,其他男同學演唱B部分。
師:表演完整首歌曲,大家感染了一下京劇的氣氛,你對京劇的感受怎樣?
生:美極啦!妙極啦!簡直O(jiān)K,頂呱呱......
五、結束語
同學們,今天和大家一起學唱了這首具有濃郁京劇風格的歌曲,我也收獲很多,剛剛聽了同學們的感受,我很高興,希望你們像剛才說的一樣多接觸并多學習戲曲音樂,讓我們的戲曲音樂發(fā)揚光大,讓老外對我們的國家永遠豎起大拇指.
六 、課后作業(yè)
請每個同學畫一張自己喜歡的臉譜,可以畫在紙上,衣服上,雞蛋殼上,石頭上,等等,下節(jié)課當作一件藝術品在全班展現(xiàn).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自遼源地區(qū)東遼縣渭津中學的音樂教師劉彩霞,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初中七年級人教版音樂教材第13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行進中的歌》。
本單元涉及了多種不同風格的進行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我確定第一課時內(nèi)容為兩大塊:1是欣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2學唱歌曲《當兵的人》。
本節(jié)是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懂敱娜恕肥且皇讟O具陽剛之氣的進行曲,歌曲為bB大調(diào),4/4拍子,由劉斌首唱,深受戰(zhàn)士和人民群眾的喜愛,被譽為是“真正軍人的歌”,歌曲為單二部曲式結構,兩個樂段音樂情緒不一樣,在演唱時要注意,控制好聲音和力度,正確表達歌曲的思想內(nèi)容。
由于進行曲是學生從小到大接觸較多的一種音樂體裁,《當兵的人》這首歌在人民群眾中也廣為傳唱。所以教學難度不是很大,但是要想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并體驗進行曲那種節(jié)奏鮮明,鏗鏘有力的特點,就需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堅持以新的課程標準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的自主聆聽,感受體驗為主線,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景,引導學生用肢體語言去表現(xiàn)音樂,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歌曲的熱情,自主跟唱、表演,并進行自評、互評,采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內(nèi)容,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給學生足夠的`想像空間,并提供展示個性才能的機會。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關系,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鑒于以上我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確立的教法和學法,我確立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喜歡聆聽并愿意演唱進行曲風格的歌曲。
2、了解進行曲的風格及特點。
3、用堅定有力的聲音,激昂的情緒演唱《當兵的人》。
重難點:了解進行曲風格及特點;把握好歌曲的情緒,正確演唱《當兵的人》。
下面,我詳細闡述一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六個環(huán)節(jié):
一、組織教學,情境導入。(播放課件“行進中的歌”)
學生有秩序地隨“運動員進行曲”進入教室,分男生、女生坐好。導入新課: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帶領大家共同走進進行曲,學習“行進中的歌”。
二、欣賞教學:
完整聆聽《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聲樂演唱,從音樂情緒變化及曲式結構上了解進行曲的節(jié)奏鮮明、旋律鏗鏘有力的特點。結合畫面談談帶給你的感受。請同學們總結進行曲及特點。(出示大屏幕)
三、唱歌教學:
根據(jù)課標要求使學生達到能用正確的聲音,情緒,表現(xiàn)歌曲的思想內(nèi)容,并培養(yǎng)大膽、自信的、獨立歌唱的能力。
聆聽進行曲速度的歌曲《當兵的人》,引出歌曲《當兵的人》,聽聽戰(zhàn)士們的心聲,完整聆聽歌曲之后,提出相關問題:
1、這首歌曲突出表現(xiàn)了什么內(nèi)容?
2、歌詞中的“一樣”和“不一樣”指什么?
3、哪個樂句最有力,情緒最激昂?學生做出相應的回答。根據(jù)歌曲的演唱要求,進行母音“a”的發(fā)聲練習。
輕聲跟唱《當兵的人》,并根據(jù)學生的學唱情況加以單樂句的節(jié)奏、音準及力度的指導,可采用模唱,對比等方法。對學生的跟唱進行點評之后,再跟唱一遍,并提出指導性意見。
在演唱中,教師用富有激情的指揮輔助學生的演唱,并調(diào)控好兩個樂段的演唱情緒。
變換不同的演唱形式進行練唱,要求聲情并茂,教師彈琴伴奏,正確表達歌曲的思想內(nèi)容。對學生的演唱做出點評,給予鼓勵。
四、拓展活動:
1、進行曲風格的歌曲有哪些?
2、再次演唱《當兵的人》,用肢體語言感受進行曲,適合走步的特點。
五、進行小結
進行曲這種體裁堅定、昂揚、催人奮進,鼓舞了世代人民為自己的理想而永往直前。愿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以頑強、自信、樂觀、拼搏地態(tài)度去面對自己的人生。以踏實有力的步伐邁向自己的人生目標,謝謝大家。ㄔ僖姡
同學們隨運動員進行曲走出教室。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5
“假如我們能在一個孩子身上喚起對音樂的一種強烈的熱忱,假如我們能把這種興趣延長若干年并且穩(wěn)步地把它提高到更高水平的話,那么即使他永遠成不了一個文藝名家,他也將通過音樂找到他個人的幸福!”這是美國著名教育家穆塞爾和格連在其《中小學音樂課教學法》中的一段話。是的,音樂就是這樣的一種美的藝術,而我,就愿做這美的傳播者,在孩子們的心靈播灑上最美的種子,讓他們能找到自己的音樂源泉,成為終身愛好音樂的快樂人。
[說教材]
。1)教材內(nèi)容
《給未來一片綠》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綠色的家園》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主體部分為D大調(diào)、4/4拍、中速,由三部分組成,歌曲深刻地表達了人類共同關心的一個主題,即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呼喚人們保護環(huán)境,關愛地球,企盼人類永遠美好的生活。曲作者運用調(diào)性對比的手法將青少年兒童在思考問題、討論問題,最后得出結論這個意境刻畫出來,譜出歌曲。本課教學是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在本單元中作為第二課時設計。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二個方面:
第一 :歌曲將調(diào)性對比融于童聲合唱之中,設計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意境,譜出一首綠色和
平的歌。
第二:通過學唱歌曲,抒發(fā)出少年兒童熱愛地球的感情,表現(xiàn)出少年兒童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內(nèi)化理念](說新課標)
音樂課標中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重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情感,是音樂審美過程中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和中介,音樂教學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會有效地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使他們在情緒的勃發(fā)與激動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因而,每次上課前,我都要反復聆聽音樂,讓音樂先感動我自己,然后再感染學生。
“音樂是心靈的迸發(fā),它不象化學那樣能進行實驗分析,對偉大的音樂來說,只有一種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柏遼茲的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也內(nèi)化為我今天設計這堂課的主要教育思想,因而我把具體的教學目標實化為:
[說目標](1)知識目標: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懂得怎樣處理音樂作品,才能更好地表達情感。
。2)能力目標:聆聽并大膽參與歌曲的演唱,能準確地表達音樂中的情感。
(3)情感目標:讓同學們在觀看各種圖片、視頻、演唱、表演等活動中領悟“保護環(huán)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的意識。
[說重難點]:探索學唱新歌的方法,練習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表演活動中去體驗和感受是本課時的重難點。
[說教法]根據(jù)中學生年齡特征,我采用了情景創(chuàng)設法、合作探討法、啟發(fā)式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等,在教學中把教法與學法聯(lián)系起來,(Motivational model yuedu.mipang.com)有意識地進行學法的指導和滲透,不僅讓學生學會,而且讓學生會學,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實行“四多”,即多聽、多想、多討論、多創(chuàng)作,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使學生更準確地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音樂。
[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jù)教材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和演唱方式,通過感受、展示、討論等方法,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后通過親身體驗來驗證結論。
[說教學程序]
下面,我針對本課的教學過程談談具體的教學構想。
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本課時教學:(1)引入;(2)學唱歌曲;(3)感悟;(4)升華(拓展延伸),其中學唱歌曲是重點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25分鐘左右,引入3分鐘左右,感悟5分鐘左右,升華部分10分鐘左右。
首先,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入。多媒體展示被污染的大自然圖片,和未被破壞過的美麗大自然風景圖片等相關的圖片,教師在背景音樂《給未來一片綠》的.旋律中動情解說:地力之生物有大數(shù),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jié),則常不足。 土
壤系著森林的命運,海洋系著魚群的命運;環(huán)境系著地球的命運,地球系著人類的命運。地球賦予生命的一切,愛護地球,珍愛生命;保護環(huán)境,擁有生命 ,讓我們用行為來回報創(chuàng)造和養(yǎng)育我們的自然母親!驹O計理念:這一環(huán)節(jié)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教師詩化的語言激情導入,奠定本課情感性教學的基礎,點燃了學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學唱歌曲。先介紹歌曲的主體部分為 D 大調(diào)、44拍、中速、由3部分組成。接著,教師聲情并茂地范唱,力圖通過自己的歌聲打動學生,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熱情,再用多媒體出示學習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習慣,跟伴奏唱詞或跟伴奏哼唱旋律來學唱。在這一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找出學唱歌曲的難點:后半拍起的節(jié)奏的把握,大家共同討論,應該怎樣來掌握這一難點,再嘗試用領唱、合唱的方法來練唱,要求聲音統(tǒng)一,氣息通暢,節(jié)奏準確,充滿感情。這個步驟的設計給了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為學生提供發(fā)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第二部分合唱的配合的學習前,先進行合唱的和諧與均衡知識講解,再采用教唱、聽唱、分聲部唱、合唱等方法來突破這一難點。在引導學生充滿感情來完整演唱歌曲時,先讓學生觀看這首歌的MTV,讓學生在歌聲與畫面中自己去體會感情,然后分組討論用填表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說出這首歌的速度、風格、演唱情緒等學唱要素,通過“探究與體驗”的過程來完成這一教學難點。
設計理念:“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以“聽覺”為基礎,“情感”為主線,采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多聽、多想、多討論”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聆聽和表現(xiàn)音樂,充分體驗蘊涵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情感。
第三、四個環(huán)節(jié)--感悟和升華部分
首先用提問的形式引入第三部分,探討音樂情感與人的情感有什么聯(lián)系,然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保護環(huán)境、愛護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討論“地球-----母親”的含義,緊接著導入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表達愛護環(huán)境的歌曲、詩歌、警句、圖片、文字、VCD、歌曲磁帶等通過小組推薦或自由組合演唱等多種方式展示出來。(搜集的任務在第一課時教學時作為課后作業(yè)布置)。
這一部分的設計,讓學生聯(lián)系自身感受先體驗“保護環(huán)境”的感受,然后通過拓展延伸得到進一步的升華,讓學生在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來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到成功的歡愉。
最后,在《給未來一片綠》的音樂聲中結束本課:保護環(huán)境,是人類永恒的主題,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愛護環(huán)境,愛這個地球,愛這個世界!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畫卷,每個學生都是一篇生動的樂章,但愿你我在座的每一位音樂老師都能把生命中的每一篇生動樂章奏響!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學唱《念故鄉(xiāng)》,感受作者濃郁的思鄉(xiāng)之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故鄉(xiāng)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
2、知識技能目標: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關文化,激發(fā)學生用富有感情的聲音來演唱《念故鄉(xiāng)》。
3、過程方法目標:設情景法教學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方法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以小組合作討論的表現(xiàn)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探索學唱歌曲的方法,練習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并讓學生感受和體驗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有感情、有力度變化的演唱歌曲及唱準附點音符的時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略以情感為紐帶,做好組織教學。)
課前播放歌曲《故鄉(xiāng)的云》
二、導入新課:
1、初聽《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的第一主題
談話: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吧!
談話:我們初次感受了這段音樂,感受到它的力度?速度?節(jié)奏?旋律?
討論:音樂有什么特點?(從音樂要色上分析) 音色呢?
2、簡介 英國管
3、再次聆聽
討論:我們感受到怎樣的情緒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呢?作曲家在抒發(fā)著自己怎樣地情感呢?
三、簡介作曲家及樂曲背景
師:作曲家是誰?為什么會有則樣的情緒呢?
1、德沃夏克
捷克作曲家,出生于不拉格附近的農(nóng)村。他從小就顯露出音樂天才,因家境清貧,沒有條件上學,工作多年后有了積蓄,才獲得進入拉格附音樂學校學習的機會。1890年,他受聘于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音樂理論,1892年應聘赴美國任紐約國家音樂學院院長。代表作品除《新世界交響曲》外,還有歌劇《水仙女》、《大提琴協(xié)奏曲》、《斯拉夫曲》及聲樂曲《母親叫我的歌》等
2、樂曲背景介紹
四、歌曲教學
1、出示課題《念故鄉(xiāng)》
師:他的'美國學生給這段迷人的旋律加上了歌詞。
2、聆聽歌曲《念故鄉(xiāng)》
請學生談談聽后感受
3、學唱歌曲
①用“l(fā)a”哼唱旋律,感受音樂特點。
、诜治龈近c節(jié)奏
<1>x.x x x.x x | x.x x.x x – |
、鄢
④填詞唱
、萘Χ扔浱柕奶幚 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五、拓展空間 創(chuàng)編歌詞
要求用“思鄉(xiāng)”這個主題,要求學生為這首歌的旋律重新填詞。
六、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念故鄉(xiāng)》,感受體驗了作者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思鄉(xiāng)是一種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種厚重的民族意識。同學們,再過幾年你們也會背起行囊,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輝煌,相信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會忘記這片鄉(xiāng)土。
最后,老師朗誦一首詩和大家分享《鄉(xiāng)愁》。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7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是來自雙流縣東升一中的李華。我說課的題目是唱歌課《無錫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七年級下冊,今天我將分別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說課。首先是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
江南,風光秀美,人文薈萃,這里富饒美麗。江南的音樂,也如江南的山水般的秀麗柔美。
《無錫景》是引領學生感受我國江南音樂魅力的一首歌曲,歌詞描述了無錫的歷史名勝和風土人情,呈現(xiàn)出一幅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xiāng)的風情畫卷,旋律細膩秀美,富有江南小調(diào)的特色。有多種變體,所唱題材內(nèi)容也十分廣泛,曲調(diào)在我國流傳甚廣, 表現(xiàn)了江南音樂的獨特風格。歌曲為五聲調(diào)式:為“起、承、轉、合”的結構,四個樂句皆是趨于下行。歌詞中常用“呀”“末”等襯詞,聽起來親切柔和、優(yōu)美、耐人尋味。極大的附和了“弘揚民族音樂”的新的教育理念。 本節(jié)課,我在教學設計和執(zhí)教的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新課標中“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學習、發(fā)展,讓課堂動起來”的要求
通過師生間、生與生間的交流,把生活音樂化、音樂生活化,激起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愛上江南音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用親切、柔和的語調(diào)歌唱《無錫景》,唱出江南民歌旋律優(yōu)美、嬌甜軟膩的特點。了解江南人文地理與江南音樂的關系。(知識與技能)
2、從視覺、聽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學唱時采用欣賞法、跟唱法、加強體驗,以樂動情,引起學生熱愛江南音樂(過程與方法)
3、通過對江南美景的體驗、通過學習江南民歌和民間音樂,增強學生對江南民間音樂文化的熱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三、說教學重點及難點
在本課中,我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學唱歌曲《無錫景》,感受和體驗音樂作品的情感,能用優(yōu)美柔和的聲音演唱,在本課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教學難點是:①音樂的節(jié)奏和裝飾音;②準確把握歌住歌曲中出現(xiàn)的“呀”、“末”等襯詞,表現(xiàn)出江蘇民歌特有的風格特征(我認為:要解決這個難點,一定要讓學生多聽,多感受,并且多做有氣息支撐的、連貫的、高位置的發(fā)聲練習)
四、說教學方法
綜合以上教學內(nèi)容,突出重點,突出難點,我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教學
2,欣賞法教學
3,跟唱法教學
4,討論教學綜合以上教學方法,下面開始說我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采用4個步驟來進行我的教學。
1、導入
老師完整的演唱一遍《無錫景》,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風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初步感受江南音樂的風韻,引起學生想要學唱本首歌曲的激情。
2、學唱《無錫景》
在新歌學唱的環(huán)節(jié)中,我又分了以下幾個步驟:
1、初聽:
以《無錫景》為背景,來播放課件:關于歌曲《無錫景》中所出現(xiàn)的景點的圖片,讓學生一邊感受音樂的情緒,一邊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無錫的自然風光,感受人無錫的文地理環(huán)境,進一步增加對無錫、對江南的熱愛
2、復聽:
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并提出問題:
a 、歌曲的旋律的情緒是怎樣的呢?(是婉轉抒情的還是熱情爽朗的)
b 、歌曲的拍號是?強弱規(guī)律是?它的劃拍形式是怎么樣的呢?
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思考來做簡單的音樂分析,得出答案 ,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3、練聲:
、、用本首歌曲中的55 621‖來作練聲曲,引導學生表情放松,我選擇這這段旋律來練習的目的是:1、難度適中2、在練習的過程中進一步熟悉了本課的教學歌曲。在這段練聲曲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進行第二次練聲。
、啤⒖醋V,“l(fā)u ”來唱整首歌曲。
在第一次有了高位置的.練習下,進一步練習,達到學唱《無錫景》的第一步——在實踐中,熟悉旋律的作用。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難點(節(jié)奏和裝飾音)、解決難點。
、恰⒃诮鉀Q了本課學習難點①之后,老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l(fā)u ”,既保證了學生正確歌唱方法,并且讓學生正確的、完整的掌握了《無錫景》的旋律,為后面的學唱打下了強有力的基礎。
、、朗讀歌詞
在學生完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之后,引導學生有節(jié)奏的朗讀歌詞,讓學生熟悉歌詞,保證學生在歌唱時,能規(guī)范的咬字歸音。
、伞⒗蠋熡娩撉侔樽,引導學生在旋律中,加入歌詞,完整的學唱至唱會《無錫景》,完成本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課堂活動“去掉歌曲中的襯詞演唱與原來的演唱”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以發(fā)現(xiàn)襯詞在歌曲中的奇妙之處,理解民族音樂中的地方特色的不可忽視。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進一步了解江南音樂,慢慢的喜歡上江南音樂。
、、與學生一起進行一個簡單的音樂分析,找出出本首歌曲的調(diào)式特點,并引導學生帶著最好的情緒、優(yōu)美柔和的演唱《無錫景》
3、拓展“找民歌、唱民歌、品民歌”
在教學的最后,我設置了“找民歌、唱民歌、品民歌”的課堂活動進行教學拓展。
其中“找民歌、唱民歌”是讓學生在本課的學習基礎之上,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江南民歌,并唱兩句的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入到江南音樂的學習中去,通過實踐來了解并掌握江南音樂 “細膩、委婉、柔和、富有情韻” 的風格特點,從而喜歡江南音樂。再通過“品民歌”來讓學生了解江南音樂與江南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特征之間的關系、愛上江南,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4、在歌聲《茉莉花》中結束本課
在本課結束時,我做出評價性總結,組織學生齊唱他們最熟悉的江蘇民歌《茉莉花》,最后感受江南音樂的優(yōu)美如同一幅幅煙雨蒙蒙的國畫,被遠遠傳唱。
在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達到“畫龍點睛”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
初中音樂說課稿 篇8
一、說理念
器樂是音樂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當今普及音樂教育過程中,器樂教學已成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沒有器樂教學的音樂教育絕對是不完整的教育。器樂教學對于學生來說,既是很好的音樂實踐,又能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而器樂演奏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的理解、表達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本課旨在通過薩克斯管的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以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課根據(jù)教學實際,學生能力,我自選教材《薩克斯管演奏教程》,并精選入門小曲《搖籃曲》,作為學生演奏學習的曲目。這是一首具有搖籃曲風格的四三拍子的曲子,一段體結構,旋律優(yōu)美簡單,全曲只有G、A、B三個音符,學生容易掌握。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薩克斯管及歷史。
。2)、能力目標: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
(3)、德育目標:引導學生體驗演奏的樂趣,樹立信心陶冶情操。
3、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包括姿勢、口型、手型及簡單的指法),并演奏樂曲《搖籃曲》。
本課的難點是:學生對樂器的控制及能奏出輕松而美的聲音。
三、說教法、學法
七年級學生是學習管樂較佳時期,身體發(fā)育等已經(jīng)具備學習條件,只是薩克斯管看似復雜,一般學生望而興嘆,認為挺難學,其實越復雜的樂器,越易上手。我根據(jù)多年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及學生實際設計如下教學方法:
1、教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創(chuàng)造最佳心理狀態(tài),樹立信心,創(chuàng)造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多動腦、動手、動眼、動口、用心去演奏、去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多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樂器去"歌唱".具體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探究發(fā)現(xiàn)法,
。2)器樂講解示范法,
。3)實踐練習法,
。4)模仿、接龍,
。5)欣賞體驗等。
2、學法
(1)、學生要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動探究,大膽地去模仿,去演奏,去競爭,充分表現(xiàn)展示自我。
。2)、注意與他人和教師溝通合作。
。3)、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器樂學習習慣,慢練是學習最好的方法。慢的過程中能更好的去聆聽,去體驗,去感受正確的演奏。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 導入新課(3分鐘左右)
首先,我用bβ高音薩克斯管演奏《回家》片段,激發(fā)學生對薩克斯管的興趣及求知欲。
。ǘ┬抡n教學
1. `認識了解薩克斯管(5分鐘左右)
1)、薩克斯管的簡介(阿道夫-薩克斯的頭像掛圖)
2)、薩克斯管的種類及音域(五種薩克斯管的掛圖)
3)、薩克斯管的構造(bE薩克斯管示范)
(薩克斯管主要有:上段管體、下段管體、喇叭口、連動桿、彎勃、笛頭、掛帶。笛頭又分為哨片、卡子、笛帽。)
2. 掌握薩克斯管的基本演奏(12分鐘左右)(包括姿勢、口型、手型及簡單的指法、吐奏與連奏等)這個環(huán)節(jié)中,主要通過教師本人規(guī)范而科學的.示范演奏,()以及自我探究,師生交流、互動,引導解決本堂課的重點,教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既要講清演奏要領,又要及時糾正學生錯誤。
3. 學習吹奏《搖籃曲》(15分鐘左右)這是一個實踐練習的過程,學生興趣濃厚,可以采取模仿接龍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很快的掌握樂曲的演奏。注意樂曲三拍子的律動,及連奏,盡量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樂器去"歌唱",盡可能的用美的聲音去表現(xiàn)音樂。練習時可以分組合作探究與他人和教師溝通。
4. 展示自我表現(xiàn)自我,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這是本節(jié)課的高潮部分,課程進行到這里,學生都躍躍欲試,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將得到更好的體現(xiàn)。這時可以進行生生評價、自我評價、教師將給與更多的是肯定和鼓勵,表現(xiàn)特突出的,教師將贈與爵士名盤給與獎勵。
。ㄈ┩卣寡由
欣賞爵士薩克斯的演奏片段《母雞公雞》,介紹薩克斯管演奏風格(古典與爵士),并介紹我國薩克斯管演奏現(xiàn)狀及國際水平,激起學生努力學習并為我國管樂事業(yè)做出貢獻。
。ㄋ模┙Y課
同學們在《回家》的樂曲中走出教室。
五、設計自我評價
本節(jié)課是一堂實實在在的器樂教學課,就從薩克斯管那金燦燦的外型就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讓他們滿懷探究之情主動學習,使學生在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另外,本科設計背景:在我校,學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好,一件初學樂器對于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不存在困難,并且在我校管樂學習氛圍很好,學校有一百多人的管樂團,因此完成此節(jié)課的教學是可能的。
【初中音樂說課稿】相關文章:
初中音樂說課稿04-27
初中音樂說課稿(精選18篇)07-28
初中音樂說課稿(精選13篇)11-18
初中音樂說課稿14篇02-17
初中音樂說課稿(15篇)02-15
初中音樂教學說課稿12-13
初中音樂說課稿15篇12-13
初中音樂說課稿(14篇)03-10
初中音樂說課稿(精選17篇)12-30
關于初中音樂說課稿三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