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

時間:2022-04-07 12:56:4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精選3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精選3篇)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1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方體的認識》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過去初步認識了長方體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長方體的特征,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何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展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長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打下基礎。

  幾何知識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這節(jié)課又是學生初次較深入研究立體幾何圖形,因此,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地位和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

  教學目標為:

 、僦R目標:使學生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谀芰δ繕耍号囵B(yǎng)學生初步學會看立體圖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鬯枷肫返履繕耍涸趯W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為:掌握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和認識長、寬、高。

  教學難點為:形成長方體的概念,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針對幾何知識教學的特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空間觀念薄弱的特點,我打算主要采用講授法、觀察發(fā)現(xiàn)法、實驗法,以及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并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感知各種實物的基礎上,動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組討論、合作學習,老師恰當點撥,適時引導,多媒體課件及時驗證結論。采取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實驗得出結論,體現(xiàn)了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會學生學習。

  本節(jié)課內(nèi)容屬于幾何知識中的概念教學。立體圖形的教學必須在利用實物模型的直觀活動中,通過分析、比較、綜合,初步概括形體的特征,在此基礎上抽象出圖形。所以,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程序為:

  1、直觀(實物或模型)

  2、概括(特征),抽象(圖形)

  3、具體化(應用) 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第一步:聯(lián)系已知、觀察實物、建立表象—導課

  首先,計算機顯示已經(jīng)學過的平面圖形,強調(diào)“平面圖形是由線段圍成的”,為下面講“體是由平面圍成的”埋下伏筆。接著,老師出示長方體教具并引導學生觀察:“它是由什么圍成的?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在學生作答的基礎上,微機示墨水瓶盒等各種長方體物體,告訴學生這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讓學生初步感性認識長方體。然后老師適時提問:“怎樣判斷一個物體的形狀是不是長方體呢?我們研究了長方體的特征,就能夠準確地判斷了!边@種利用計算機復習舊知,提問題導課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并激起了求知欲,自覺、有意地投入到了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抓住目標,合作學習,概括長方體的特征,抽象圖形

  在這個重點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三個教學層次。

  1.觀察實物或模型,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讓學生仔細觀察,并用手摸一摸,通過視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大腦的分析活動,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計算機進行演示,然后用下定義的方式揭示概念,使學生對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留下深刻的印象,為展開研究長方體的特征鋪平道路。

  2.師生共同研討長方體的特征,解決重點。

  我打算采用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把要討論的問題放手給學生。我列出這樣三個問題,讓學生討論解決:

 。1) 長方體有幾個面?你是怎樣數(shù)的?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相對的面有什么關系?

  (2) 長方體有多少條棱?你是怎樣數(shù)的?哪些棱的長度相等?

 。3) 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量一量,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并用計算機動態(tài)顯示驗證:大家請看。

 。1) 這是演示讓學生數(shù)面,并驗證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2) 這是演示把棱分成四組,有規(guī)律地數(shù)出有12條棱,并驗證相對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3) 這是顯示有8個頂點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適當引導,循序漸進。比如在數(shù)面和棱的多少時,通過先讓學生自已數(shù),過渡到老師指導下的有規(guī)律地數(shù),不僅教知識而且教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大有益處。并且采用了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xiàn)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精神。

  3.抽象圖形,并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由實物到幾何圖形,是認識的又一次飛躍,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的主要憑借,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我準備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并討論:“你最多能看到長方體的幾個面?每個面畫出來是什么樣子?為什么有的面畫成了平行四邊形?為什么有的棱畫成了虛棱?”并運用計算機的動畫功能,從實物中隱化、抽象出長方體物體的圖形。并與前面學習的長方體的特征,在學生頭腦中共同構建,由實物 特征 圖形,形成長方體的概念,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在認識長方體圖形的基礎上,計算機演示并講解長、寬、高的概念,突出強調(diào)由于長方體放置的方式不同,其長、寬、高也隨之變化,然后讓學生練習實際測量其長、寬、高,加深學生的認識,解決本節(jié)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

  第三步,具體化(應用)內(nèi)化新知

  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與深化,不僅靠直觀感知,還要輔以靈活、有趣、有層次的訓練與練習。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練習:

  1. 基本練習:深化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2. 應用練習:要做一個長方體框架,需要多長的鐵絲?

  拔高性的趣味練習:兩個長方體玻璃筒,要求兩學生往里面倒水的形狀是長方體,看誰倒的快。這個練習既鞏固了新知,又開發(fā)了學生智力,使學生的學習意猶未盡。

  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我采用了綱要信號法,簡明扼要,一目了然,重點突出,突出強調(diào)了長方體的特征。(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認識

  面 6個 長方形 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ㄌ厥馇闆r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棱 12條 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頂點 8個

  總之,本節(jié)課的設計,我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采用分組討論,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并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與效益。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您們好!

  我是第 號考生,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學第十冊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長方體的認識。

  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四方面對此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是在學生掌握認識長方形以及長方形的面積,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即將學習長方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又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開端,對今后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及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均起著關鍵的作用。

  教學目標: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多種形式的感知,初步認識長方體,了解長方體的特征。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及空間想象能力,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使學生在探索長方體的特征的過程中,體會教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教學難點:建立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體模型等

  學具準備:長方體的 長方體模型等

  二、說學生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觀察、比較、綜合的能力,學生有了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三、說教學方法

  基于《教學課程標準》中,學生是教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現(xiàn)代教學理念,數(shù)學課程應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因此,整個教學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中向?qū)W生提供更廣、更寬的操作、思維空間,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本節(jié)課中,采取“引導——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四、說教學過程

  基于上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為了有效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xiàn)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并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過程。

 。ㄒ唬⿵土曇

  俗話講:“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節(jié)課開始時學生的狀態(tài)便為本節(jié)課定下了基調(diào),因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所以我以提問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舉出日常生活中見過的長方體。為新課作好鋪墊。

  (二)教師引導,自主探究

  安排學生自學,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初步感知長方體的面、棱、頂點,為進一步探討長方體的特征奠定基礎。

  讓學生思考“對看似簡單,生活中常常見到的長方體中隱藏著些什么秘密?”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1、引導學生認識長方體的“面”的特征

  讓學生應用自己的學具(長方體紙盒)通過摸一摸,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量一量,算一算等實踐活動,發(fā)現(xiàn)長方體面的個數(shù),每個面的.形狀,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哪些面的長和寬是相等的,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哪些面的面積完全相等。接著讓學生交流獲取的知識,同時運用課件演示,鞏固新知。

  2、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長方體的“棱”和“頂點”的特征。

  用課件出示學習任務

  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每組準備12根小棒,分別是綠色、紅色、黃色小棒各4根,各種顏色的小棒長度相等,8個三角接頭。為學生提供一個操作,探索的空間,學生利用自己的學具拼出長方體。教師引導學生“觸摸”感知長方體的棱和頂點,通過數(shù)一數(shù),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發(fā)現(xiàn)長方體棱和頂點的特征,完成學習任務。

  讓學生匯報長方全的“面、棱、頂點”的特征,其他同學補充,教師用課件演示,并歸納。

  長方體是由6個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主體圖形。它有8個頂點,12條棱且12條棱可以分成三組。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通過實物演示讓學生明白,長方體的長、寬、高根據(jù)長方體所放位置的不同而改變,相交于每個頂點的三條棱都可以叫做長、寬、高。

  4、讓學生觀察講臺上的長方體紙盒,圍繞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展開討論,引導學生不定位觀察,定位觀察逐步抽象得出,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5、指導學生畫長方體,看得到的棱用實線表示,看不到的棱用虛線表示,幫助學生建立空間形體觀念。這樣的設計可以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從而有效突破教材難點。

 。ㄈ╈柟叹毩

  這部分我主要設計了三類練習分別是針對練習,基本練習及拓寬性綜合練習。這樣,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中,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的基本理念。

 。ㄋ模┱n堂體驗

  該部分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并用類似“你有哪些收獲”、“你想提醒同學們什么?”等語言,讓學生感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本課從 “以人為本、關注發(fā)展”的理念出發(fā),在整堂課上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動性,為求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平臺,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終身可持續(xù)的健康發(fā)展。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3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長方體的認識》是五年級下冊第13—15頁的內(nèi)容。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平面圖形以及時對長方體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即將學習長方體表面積和體積計算的基礎,又是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開始,對今后進一步學習立體圖形和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學生現(xiàn)狀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但他們的空間想象還不夠豐富,本節(jié)課將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意識,學會運用教學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世界。

  三、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操作、演示等,使學生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過程與方法目標:利用教具進行直觀性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長方體的特征。

  難點:初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五、教具準備:

  長方體實物、長方體框架。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由平面圖形擴展到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發(fā)展的一次飛躍。因此,在引入之前,首先讓學生回憶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然后出示幾個長方體、正方體實物巧妙的引出立體圖形的概念,揭示課題。(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設計意圖:這樣可使學生的認識由平面過渡到立體。)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體觀察,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長方體,讓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有什么發(fā)現(xiàn)?平平的。(板書:面)

  (2)讓學生用手摸一摸長方體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感覺?感覺很直,是一條線段。

  師指出:我們把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板書:棱)

 。3)再讓學生用手摸一摸長方體三條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感覺?感到它很尖,很扎手。

  師指出: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4)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正方體,指出正方體的面、棱、頂點。

  2、探索長方體、正方體的具體特征。

  這一部分以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通過操作,運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數(shù)一數(shù)等形式出現(xiàn),然后交流匯報,逐步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

 。ㄔO計意圖:教學中給學生提供充分活動的機會,讓他們在動手中發(fā)現(xiàn),在討論中明理,在合作中體驗成功。)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出示一個長方體框架,先放手讓學生自學,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匯報。

 。ㄔO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學,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思維。)

  4、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立體圖

  先讓學生把自己手中的長方體或正方體放在桌上不動,變換著角度去觀察,最多能看到幾個面?然后動手畫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立體圖,同時指出,看不到的部分要畫成虛線。

  (設計意圖:從直觀形象入手,強化感知過程,清晰學生的表象,有效地建立空間觀念,發(fā)展想象力,突破難點。)

  (三)拓展應用,實踐創(chuàng)新。

  1、基本練習:

  ①幾有幾個面,8個頂點,12條棱的立體圖形都是長方體。()

 、陂L方體的6個面一定都是長方形。()

 、巯嘟挥谌齻項點的三條棱分別叫做長、寬、高。()

  2、看圖想象。

  先給出長方體的一組長、寬、高,根據(jù)要求想象。

  3、挑戰(zhàn)嘗試。

  你能切一刀,把一個六面體變成長方體嗎?

 。ㄔO計意圖:這個練習題的設計,既練習了重點、難點之處,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空間觀念,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四)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什么?

  [附板書]

  長方體的認識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長方體的認識說課稿】相關文章:

《長方體的認識》數(shù)學說課稿07-31

《長方體的認識》數(shù)學說課稿3篇07-31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02-10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03-02

長方體的認識的教案03-06

《認識長方體》教案02-17

長方體的認識教案04-02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3-10

認識長方體大班教案01-02

長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