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雨霖鈴》說課稿

《雨霖鈴》說課稿

時間:2022-02-15 18:55:2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雨霖鈴》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霖鈴》說課稿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雨霖鈴》說課稿范文

《雨霖鈴》說課稿范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雨霖鈴》,現(xiàn)在我從以下八個環(huán)節(jié)來說說這首詞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理念。

  一、教材分析

  《雨霖鈴》是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別離詞,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分離別之前、離別之時、離別之后,層層深入,離情別緒,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這首詞,具有較高的鑒賞價值。有助于提高學生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

  二、學情分析

  作為高一年級的學生,對宋詞知識已經(jīng)有所接觸,已經(jīng)感受了詞的語言美、意境美,但鑒賞只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 感知作品內(nèi)容,體會詞中凄清的意境和哀傷的離愁。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朗讀、意象來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詞人傷離別的愁緒,培養(yǎng)學生健康、敏銳的審美情趣。

 。ū局抡n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四、學習重點和難點

  感受詞人在詞中流露出的濃濃離別之愁;領會全詞情景交融的寫法。(為了突破學習重難點,我將通過以下三個方法來實現(xiàn),從而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五、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僬b讀討論法 ②提問點撥法 ③自主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胝n文,營造氛圍。

  播放《送別》歌曲,將學生帶到一種悲涼的.氛圍之中。我設計的導入語: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 自古以來,分別都是痛苦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宋詞婉約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鈴》,看看他又是怎樣寫“傷離別”的?

 。ǘ┳x聽結合,整體感知

  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然后聽配樂示范朗誦,再讓學生嘗試配樂朗讀。在讀和聽的過程當中,我會給學生設置如下問題:找出所描寫的景物及分析這些景物有何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聽)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可見,誦讀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層層深入地誦讀,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在誦讀中初步感知詞的情感基調(diào)。帶著問題讀和聽,強化讀和聽的目的性。

 。ㄈ┚唧w賞析,揣摩名句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圍繞以下兩個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來體會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ǎ保┩鯂S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試分析這些景物(意象)所抒發(fā)的感情,是如何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

 。ㄟ@一問題的設置,是讓學生通過體會多個意象所構成的意境,深刻地感受到詞中所彌漫的濃濃的離愁,從而對情景交融這一手法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這就初步地突破了教學重難點。)

 。2)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歷來為人傳誦,甚至有人拿它來代表柳詞。這兩句詞的典型景物何特殊意義?詞人借此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設計意圖:情景交融這一手法在古典詩詞中很常見,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xiàn)手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引導學生找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和所包含的情感、賞析名句,讓學生理解情景交融這種表現(xiàn)手法,體會詩歌意境,更深刻地體悟到宋詞婉約之美,實現(xiàn)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并教給學生以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此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得出結論并各抒己見,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并使自己的賞析活動更活躍更豐富,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作為鑒賞主體的獨特個性。

 。ㄋ模┍痴b(在完成課文分析的基礎上,我將組織學生背誦)。

  設計意圖:古語道:“腹有詩書語自華”。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作品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就提高了學生背誦的積極性,實現(xiàn)當堂任務當堂完成。

 。ㄎ澹┱n堂練習,拓展延伸(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是“授之以漁”,并讓學生及時有效地學以致用——為強化學生對賞析情景交融的方法的掌握,因此我就設置一道課堂練習題。讓學生讀李華的《春行即興》賞析這首詩的情景交融)

  七、說板書

 。ㄔ诮虒W過程中,我將形成以下的板書,這個板書可以幫助學生更完整的理解課文。)

  上闕:冷清秋之景 離情別緒歸期渺茫

  下闕:傷離別之情 前途黯淡命運難測

  八、課后作業(yè)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一個務實的語文老師應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大量的歷練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節(jié)課,我布置課外作業(yè):請任選一角度,對《雨霖鈴》進行賞析,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200字左右。

《雨霖鈴》說課稿范文2

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高中語文必修四第二單元的《雨霖鈴寒蟬凄切》。

  一、教材分析

  (一)單元教學目標

  本單元總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詩詞的鑒賞評價能力,包括風格、意象、意境、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激發(fā)學生誦讀古典詩歌的興趣。

 。ǘ┱n文特點及在單元中的地位

  1、宋代婉約派的代表作

  這首詞是宋代婉約派的代表作。這首詞寫的是才情卓絕、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濟的柳永在深秋雨后的傍晚時分,離開都城汴京(現(xiàn)在河南開封)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的別離情景。以“別離”為線索,用白描、鋪敘、點染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情人話別時難舍難分的情景,景中見情,以情帶景。其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被譽為千古名句。

  2、重點講讀課

  本單元是古典詩歌單元,即古典詩歌,包括唐宋詩詞及元曲。《雨霖鈴》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鑒賞古典詩詞能力這個單元的教學重點,因此有著重要地位!队炅剽彙肥峭窦s派代表作,因此學習它,對于學生了解婉約派風格有著重要作用。

  二、學情分析

  我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兩個普遍班,語文基礎相對較差,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有待提高,但對古詩鑒賞的基本手法,風格也有一定了解,因此我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三、教學目標

  新教學大綱要求“培養(yǎng)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提高文學品位!北締卧慕虒W重點是“在整體把握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和基本形式的基礎上品位詩詞的語言,賞析詩詞的表現(xiàn)手法!

  1 、知識與能力

 、倭私馔窦s派的主要特征

 、诹私庾髡吡兰坝炅剽徳~牌

  2、過程與方法

 、袤w味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的藝術特點

  ②通過鑒賞名句,體會作者情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及純正的文學趣味

  四、重點、難點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是:通過鑒賞名句,體會作者情感

  五、教學策略

  1、誦讀法

  2、啟發(fā)法

  3、討論法

  六、學法指導

  1、課前讓學生查找作者柳永的資料。

  2 指導誦讀。

  3、 指導想象。

  課時安排為一課時

  下面是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 、導語設計

  導入課文,營造氛圍。

  播放《送別》歌曲,將學生帶到一種悲涼的氛圍之中。我設計的導入語: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 自古以來,分別都是痛苦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宋詞婉約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鈴》,看看他又是怎樣寫“傷離別”的?

  二 解題

  1、 作者簡介。

  2、創(chuàng)作背景。

  3、關于詞牌。

  三、誦讀詩歌。

  1、誦讀提示。

  2、聽范讀帶。

  3、學生自由誦讀。

  4、學生推薦誦讀好的同學。

  5、全班齊讀。

  四、讀聽結合,整體感知。

  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然后聽配樂示范朗誦,再讓學生嘗試配樂朗讀。在讀和聽的過程當中,我會給學生設置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聽。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可見,誦讀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層層深入地誦讀,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在誦讀中初步感知詞的情感基調(diào)。帶著問題讀和聽,強化讀和聽的目的性。

  問題:這首詞抒發(fā)作者怎樣的感情?上下片各寫什么內(nèi)容?

  (情:留戀難舍,孤獨痛苦

  上片:臨別之時留戀難舍的情景 下片:離別之后孤獨痛苦的心情)

  五、分析詩句 體味情感

  問題:作者怎樣抒發(fā)的感情?學生討論分析發(fā)言

  例一:“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寒蟬:

  “蟬”—— “憂愁悲苦”

  比如元代的盧摯在《沉醉東風》中說:“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比如宋代詞人晏幾道在《采桑子》中說:“一寸愁心,日日寒蟬夜夜砧!

  長亭:

  送別餞行之用

  比如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比如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例二: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抓住一對矛盾:留戀←→催發(fā)

  例三: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例四:“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浩淼無際的江面的粼粼水波與詞人心頭長時間難以排解的惆悵相似;

  傍晚云霧濃重的特點與詞人心情的沉重壓抑相似;

  楚地天空的空闊遼遠與愁緒的無邊無際相似。

  六、分析下片

 、拧岸嗲樽怨艂x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賳栴}:在這兩句中,有三個字點明了這首詞的主旨,是哪三字?

 、跒槭裁垂湃吮冉袢烁粗仉x別?

  ③聯(lián)系中國古代詩歌的“悲秋”傳統(tǒng),結合柳永的處境,體味作者的感情。

 、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龠@兩句成為千古名句你能說說理由嗎?

 、诰渲小熬菩选闭諔祥犇囊痪?詞人為什么喝酒?

 、邸皸盍钡囊庀。折柳可以表示“留戀”之意。

 、芷肺对~中的“曉風殘月”對抒情的作用。

 、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人這里為什么說“虛設”?

  七、概括寫作技巧及婉約派詞風

  1、總結出——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

  2、總結出——虛實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

  3、概括婉約派詞的特點。

  景物 輕柔纖細

  語言 清麗委婉

  情感 低婉纏綿

  八、課堂總結板書設計

  情 留戀難舍,孤獨痛苦

  上片——臨別之時

  蟬、長亭、雨、蘭舟 實

  景 煙波、暮靄、楚天

  下片——離別之后 虛

  楊柳、曉風、殘月

  交

  婉約派 結

  景物 輕柔纖細

  語言 清麗委婉

  情感 低婉纏綿

  融 合

  九、拓展練習

  東坡在玉堂(官署名,在學士院內(nèi))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睎|坡為之絕倒(笑得直不起身子)。 俞文豹《吹劍錄》

  今天我們初步掌握婉約派的風格特點。我們之前學了豪放派,現(xiàn)在又接觸了婉約派,如果各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兩者,應該怎樣形容呢?

  明確: 豪放派——婉約派

  東北大漢——江南女子;

  長江黃河——小橋流水。

  高山大!綕拘∠。

  《黃河大合唱》——《夜半小夜曲》

  十、布置作業(yè)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一個務實的語文老師應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大量的歷練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節(jié)課,我布置課外作業(yè):請任選一角度,對《雨霖鈴》進行賞析,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200字左右。

《雨霖鈴》說課稿范文3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

  本文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冊第八課《詞七首》的一篇文章。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在整體把握詩詞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詩詞的語言,賞析詩詞的表現(xiàn)手法。按新教學大綱的要求,高中語文閱讀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他們的文學品位,并進而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ǘ┙滩姆治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詞壇上,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濟的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在不勝枚舉的柳詞中,《雨霖鈴》便是其中為世人傳誦的一首。這首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現(xiàn)在河南開封)時與一位紅顏知己纏綿悱惻的別離情景。這首詞是宋代婉約派的代表作。全詞以“離情”為線索,用白描、鋪敘、點染的手法,細致地描寫了情人話別時留戀難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悶心情,景中見情,以情帶景。其中的“楊柳岸曉風殘月”被譽為千古名句!队炅剽彙肥钦n內(nèi)自讀課文,但也可以做教讀課文,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揚州慢》作為課內(nèi)自讀課文來處理,主要比較豪放派和婉約派的不同風格。

  這首寫離情的詞,可謂淋漓盡致,備足無余。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思,層次特別清楚,語言簡潔明了。先寫離別之前,重在勾勒環(huán)境;次寫離別時候,重在描寫情態(tài);再寫別后想象,重在刻畫心理。三個層次,層層深入,從不同層面上寫盡離情別緒,可嘆為觀止。

 。ㄈ╄b于以上兩點,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如下:

  1、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領會唐詩、宋詞的藝術特點;

  初步掌握鑒賞古代詩詞的方法;

  以讀帶析,在朗讀中體味《雨霖鈴》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深刻體會《雨霖鈴》的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的藝術特色。

 。2)過程與方法:通過詞中意象,具體領會唐代幾位詩人和宋代幾位著名詞人的藝術風格;通過理解文句,分析意境,以提高學生理解和鑒賞詞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體會作者的感情,領悟作者當時的理想;

  借助多媒體和教師對作品的體驗,帶領學生以真摯的感情品讀作品,培養(yǎng)詩歌興趣和文學素養(yǎng)。

  2、重點:學習名句鑒賞的方法:易詞造意法;

  3、難點:理解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因為這是從鑒賞評價的層次來要求)。

  二、說學法:

 。ㄒ唬⿲W情分析

  1、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詩詞作品,因為詩詞語言的優(yōu)美,情感的豐富很能吸引人,不喜歡的較少。但無論哪種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具體說說它美在何處,為什么這樣寫,都是一些難題,更不能很好地把握。

  2、學生在初中和高一已學過詩詞,對詩詞的一般性鑒賞方法已初步掌握。

  3、柳永是個著名的詞作家,早已為同學們熟知。他的作品很多,但平時學生接觸的不多,不知其風格如何,故而有很強的好奇心理。

  4、中學教材中涉及的術語雖然不多,但學生普遍感到混亂。澄清這些相近的概念是學生準確運用這些概念的基礎。

 。ǘ⿲W法指導:

  把握整體察背景品味詞語反復吟

  聯(lián)想想象悟主旨再現(xiàn)意境體詩情

  易詞造意賞名句求同辨異見風格

  熟讀背誦常積累改寫運用爭創(chuàng)新

  學生主要運用:快速閱讀法、圈點批注法、發(fā)現(xiàn)法、比較法、品析法以及討論法。例如:

  1、誦讀法:朗讀要注意語言的節(jié)奏,體會作者的情感;

  2、揣摩語句法:主要是從句子所蘊藏的含義和情感入手;

  3、比較閱讀法:將要學的內(nèi)容與已知內(nèi)容進行比較,求同存異,加深理解。

  三、說教法:

  1、課型:自讀、討論、鑒賞。

  教法與學法力求統(tǒng)一,運用多媒體演示既激趣,又能創(chuàng)設適宜的氣氛,更能增大課堂的容量。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形音色俱備的長處。誦讀法是語文教育與學習的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方法之一。結合詩論賞析法實際上是以前人的鑒賞理論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評價能力。想象意境法和名句鑒賞法都是詩歌鑒賞和教學的重要方法。

 。1)誦讀法。大綱要求學生能“流暢地背誦詩詞”。朗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重音、語調(diào)、語速、體會作者的感情等。通過誦讀,使學生得出對本詞的整體印象,感覺文章的“氣質(zhì)”。通過誦讀去發(fā)現(xiàn)精妙詞句,體會其作用。

  (2)情境法。學生所獲取的知識百分之八十五都是通過視覺直接獲得的,情境法既有利于學生直接獲得感性認識,快速進入角色,又能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3)研討法。在高一開展的研究性學習的基礎上,開展課堂內(nèi)的主題式研究。它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4)名句鑒賞法?蛇x擇一些名句進行具體分析。將這些名句和其他詩詞進行比較,以增強學生內(nèi)在的比較能力。

  語文新大綱要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師生互動性。教師在課堂上主要起到引導和組織作用。語文教學主要是主題式探研。以上四種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精神。此外還可靈活運用提問法、討論法、練習法和板書圖示法。

  2、教學手段:幻燈片等多媒體手段,它既便于學生直觀,節(jié)約時間,又能利用情境營造課堂氛圍,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快速進入角色。

  四、說教學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聽——讀——析——賞——背——創(chuàng)

  步驟:

 。ㄒ唬⿲耄航陀幸幻,“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埃ā秳e賦》)我國古代這種寫離情別意的送別詩特別多,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過或你自己感受很深的寫離別的詩句。

  教師可適當提示:《別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等。

  一面復習舊知識,另一方面為本課的教學提供比較的材料,讓學生很自然的進行新舊的聯(lián)系與比較。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

 。ǘ┳x:

  試讀:回憶過去所學詞的知識,試讀本詞,考慮語調(diào)、語速及感情基調(diào)。將疑難之處標出。采用學生小聲讀的方式。“試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可使學生明確自己掌握知識的情況,使課堂學習更具目標性。

  聽讀:與自已剛設想的比較一下,與自己的讀法有哪些不同之處,為什么?

  點拔:詞里的一些特殊句式的讀法,本詞中領字的停頓。此類知識不必過多分析與講解,讓學生通過比較而領會,然后在實踐中訓練掌握。

  朗讀:一邊朗讀一邊想象一邊理解詞意。既是訓練朗讀,又是對課文的初步理解。在誦讀中體味詩歌的意境。獲得感性認識。

 。ㄈ┏醪嚼斫

  1、推斷詞義:(1)“寒蟬”“初”“念”“堪”等詞的意義。

 。2)“留戀處蘭舟催發(fā)”的“處”應做何解?與“今霄酒醒何處”的“處”相同嗎?

 。3)“此去經(jīng)年”課本注為“一年”,你認為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質(zhì)疑:學生互相質(zhì)疑解疑。高二學生可培養(yǎng)這種質(zhì)疑的態(tài)度與自已通過查找書籍解疑的能力。

  2、討論:這首詞寫了什么景,抒發(fā)作者怎樣的感情。上下片各寫什么內(nèi)容。

  視學生討論的具體情況,相機點拔。結合板書理解此詞的主要內(nèi)容,作者的感情和結構。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詞的內(nèi)容和結構,相對而言,這還是一種淺層次的理解,并不是難點。

 。ㄋ模┫胂螽嬅嬲宫F(xiàn)場景描述意境訓練:讓學生想象作者描寫的情景并把它描述出來。

 。ㄎ澹┵p析

  1、理解“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

  (1)精講:簡要講解“景中見情、緣情設景”

  注重其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概念的聯(lián)系,主要讓學生明確在文學鑒賞評價中經(jīng)常使用一些近義概念。

 。2)教學目標:中學教材中涉及的術語雖然不多,但學生普遍感到混亂。澄清這些相近的概念是學生準確運用這些概念的基礎。

  2、賞析名句:“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1)問:看似尋常的兩句詞,何以冠以“千古俊句”?改為“今宵酒醒何外,芳草地曉風殘月”如何?

  此環(huán)節(jié)需要相機點拔,學生很有可能出現(xiàn)“有所感卻說不出”的情況。要通過誘導讓其品出名句的魅力所在。

 。2)教學目標:名句鑒賞是詩詞鑒賞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和重要手段。先從語感入手,讓學生按自己的感受來說。讓學生理解意象與意境的關系:意境由意象組成。而意境制約著其中的每一個意象。一個成功意境中的諸意象幾乎是無可置換的。

 。┍痴b

  學生互背互檢,要求當堂能背誦!案褂性姇Z自華”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作品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ㄆ撸┱n堂練習

  討論:1、王國維有一句很著名的話“一切景語皆情語”,試分析此詞中寫景的詞句以及這些詞句所抒發(fā)的感情。

  2、作者在寫這三個場景時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3、自古以來寫離愁別緒的詩非常多,大多都能注意情景的結合。如“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前者寫別前的環(huán)境,后者寫別后之景,但給人的感覺卻沒有此詞寫離別寫得這么曲折詳盡、纏綿細致,意境深遠,試討論此詞在寫作技法上有什么突出之處?

  點拔:1、抓住文中的三個場景,“別前”“別時”“別后”,進行分析。

  2、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可用前三句作示范分析:前三句幾乎純用典型景物刻劃別前環(huán)境氛圍,寫景為主,而又筆筆含情。

  3、引導學生從文體入手,“詞”相對于“七絕”來說,篇幅較長,它要求而且允許作者拓展筆墨,大開大合,充分抒寫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表現(xiàn)一個比較完整的過程。

 。ò耍┛偨Y:結合板書總結:1、詞的主要內(nèi)容;2、藝術特色;3、名句鑒賞方法;

  精講:可適當補充自己對此詞的感悟與認識。從理性的高度整體歸納評價全詞,為閱讀欣賞提供一個范例。

 。ň牛┎贾米鳂I(yè):讓學生將此詞改寫成現(xiàn)代詩。

 。ㄊ┌鍟O計:

  《雨霖鈴》

  別前(實)--情語:執(zhí)手相看淚眼

  景語情景交合

  情語實寫:寒蟬雷雨虛實相濟

  別后(虛)--景語虛寫:煙波煙暮

【《雨霖鈴》說課稿】相關文章:

雨霖鈴說課稿06-27

雨霖鈴說課稿04-07

《雨霖鈴》高中說課稿04-27

《雨霖鈴》的說課稿范文05-09

柳永《雨霖鈴》 說課稿02-12

雨霖鈴說課稿(13篇)07-14

雨霖鈴說課稿13篇11-05

精選雨霖鈴說課稿4篇01-08

《雨霖鈴》說課稿(精選7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