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小學科學說課稿

小學科學說課稿

時間:2022-02-19 19:59:1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學科學說課稿匯編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科學說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小學科學說課稿匯編5篇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拱形的力量》(出示課件),《拱形的力量》是教科版科學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三課,學生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已初步了解改變材料的厚度和形狀會增強抗彎曲能力。在本課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形狀——拱形。拱形結(jié)構(gòu)是一類很重要的結(jié)構(gòu),應用廣泛。拱形結(jié)構(gòu)又叫推力結(jié)構(gòu),它的特點是把受到的壓力分解成向下的壓力和向外的推力,是所有結(jié)構(gòu)中唯一產(chǎn)生外推力的結(jié)構(gòu)。而研究拱形的承重特點更具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

  教材精心設計安排了兩項活動。第一項是測試紙拱的承受能力,這個活動讓學生初步了解拱形承重的秘密。第二項活動是搭一個瓜皮拱,這個活動是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深入理解拱形承重的原理。

  教學目標:

  據(jù)此,我設置了一下幾點教學目標:(出示課件)

  1 科 學 概 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所以能夠承受很大的壓力。

  2 過程與方法:根據(jù)觀察到的拱形產(chǎn)生的形變,來推想它受力的狀況。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時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重點 (出示課件):我認為在弄清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設法保持拱形的形狀,使它承受更大的壓力。

  難點(出示課件):拱的受力原理和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拱的受力特點。

  教學準備 (出示課件):要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需要準備的材料有: 做拱形的紙 ,鐵墊圈若干 ,課件 , 小木塊若干,西瓜皮塊若干 、 抹布。

  二 學情分析:(出示課件):

  通過本單元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對增加材料厚度和改變材料的形狀可以增加物體抗彎曲能力的探究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氛圍下相信進一步探究拱形,學生們的熱情會更加高漲。

  三 教法學法分析:

  教學目標能夠順利的完成,需要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方法,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本課我將采用“探究-研討”法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出示課件)

 。ㄒ唬鹤灾鳌骄糠。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科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的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本課主要引導學生利用舊掛歷紙和墊圈探究紙拱的承受壓力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能夠更好的得到自主發(fā)展。

 。ǘ汉献鳌杏懛。

  科學活動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在活動過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同伴之間進行互相交流,最終達成共識。

  四 教學過程:

  我一直認為科學課堂必須是充滿情趣和智慧的課堂,它著力于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的興趣更濃厚,讓學生的智慧更靈動。以這個為基點,我著重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ㄒ唬簞(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出示課件)

  首先我將出示一張紙,引導學生觀察:看老師手中的這張紙。它連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這樣柔軟無力的紙你能用什么辦法讓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嗎?通過學生回答,不但可以檢查學生對前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調(diào)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說到拱形,這時我(做一個拱)繼續(xù)啟發(fā)學生,做成拱形后它沒有塌下去,看來拱形也有科學道理。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我們的周圍中也有許多的拱形建筑,請看(播放課件圖片:趙洲橋、拱門、九洲體育館) 為什么這么多的建筑都采用了拱形呢?同學們愿意和老師一起來研究拱形中的學問嗎?(這時我板書:拱形的力量 )

  我這樣

  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到“拱形”是“改變形狀”的另一個視角。通過欣賞拱形建筑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拱形的神奇作用,最后的提問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并且通過教師演示平紙和拱紙的承重能力,使學生明白同樣大小和材料的拱紙比平紙承重能力強,同時親眼目睹了拱紙承重過程中的形變,初步感知拱形受力的特點。

 。ǘ禾骄垦杏憽獪y試紙拱 (出示課件)

  這里我設計了三個實驗活動:

  為了突破重點,我設計了第一個實驗:做一個紙拱,試試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課件)

  學生把紙拱放在墊板上,并在拱足的地方做好記號。觀察之后,說一說拱自身的重量落在哪里?引導學生說出在拱的下部。

  教師解釋概念:在拱與墊板接觸的地方,我們把它叫拱足。下面請同學們輕輕地放一個墊圈在紙拱上,來測試拱的承受力,仔細觀察紙拱的變化。并回答:哪個部分承受著墊圈的重力?學生會發(fā)現(xiàn)拱足向兩邊伸展,而墊圈的重力是被拱頂承受的。

  再加一個墊圈,觀察一下新的變化。學生發(fā)現(xiàn)紙拱隨著壓力的增大,拱足伸展得更大了,最后就平了。根據(jù)這一現(xiàn)象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解釋!凹埞啊睘槭裁磿騼蛇吷煺归_去?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觀察描述活動,學生能清晰地認識拱形的受力軌跡,從而建構(gòu)第一層次的“拱形”概念――拱形可以通過材料向下和向外傳遞承受的壓力?吹焦白惴珠_自然想到要用什么東西去抵住它。

  教學進行到這里,基本抓住了本課的第一條基本概念。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我又設計了第二個實驗:把拱足固定,測試紙拱能承載多大的重量。

  實驗二:把拱足固定,測試紙拱能承載多大的重量(課件)

  教師設問:既然我們知道了紙拱受力變形的原因,你有什么辦法使紙拱不容易變形,能承受更大壓力?承受幾個墊圈你能預測一下嗎?怎樣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用實驗檢測一下看行不行。學生開始分組實驗:用東西(書本)抵住拱足,在拱頂上不斷加墊圈。實驗時教師巡視指導。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抵住拱足的物品越大越重,紙拱的承受能力就越強。引導學生進一步改進實驗方案,讓拱形能夠承受更大的壓力。

  通過師生談話,進一步肯定學生的'想法,用東西抵住拱足,拱承受的壓力要大一些。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討論觀察到的現(xiàn)象。當拱頂上的壓力不斷增加時,它的形狀會有什么變化?紙拱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變化?通過這樣的設問,再一次讓學生理解拱形的受力原理。讓學生在認真觀察現(xiàn)象后,對出現(xiàn)的問題作出解釋,當拱頂上的墊圈不斷增加時,紙拱還是要塌,向左右偏,通過操作適當開動腦筋去思考解決方案,怎樣讓拱形承受的壓力再大些,進而引出實驗三: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

  實驗三:讓拱形承受更大的壓力(出示課件)

  科學必須用事實講話?茖W數(shù)據(jù)就是探究活動中獲得的事實性資料,對科學數(shù)據(jù)的分析是激活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途徑。

  我提問:我們怎么做能讓紙拱承受更大的壓力?你打算怎么做?讓學生把自己的方案寫下來,再匯報。

  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我用課件出示:(【溫馨提示:1、進行實驗時,做好數(shù)據(jù)記錄。2、每個實驗,“拱橋”的拱足之間的距離要保持一致。3、如果紙條被壓壞或有明顯折痕,應該換上新的紙條。】)

  學生分組實驗大多數(shù)學生都在拱形的兩邊放木塊,把拱足抵住,實驗結(jié)束后,教師提出問題,現(xiàn)在你能解釋一下為什么抵住拱足,就能提高拱的承受力,

  請學生試著解釋。

 。ㄑ菔菊n件說明: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jié)合得更加緊密。拱形受壓時會產(chǎn)生一個向外的推力,抵住這個力,拱就能承載很大的重量。) 我將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從同學們剛才的實驗中我們看到抵住拱足的物體的多了、重了,拱的承重能力就增強了!那現(xiàn)在老師有個問題了,要是我們繼續(xù)在旁邊加,拱是不是會一直都這樣,承受的物體越來越多呢?學生可能回答:不能或能,老師點撥:拱有一定的承載能力,不能超過它的限度,就如我們天天經(jīng)過的大橋——招蘇臺河大橋,他的限載重量是20噸 。 通過生活中的拱形建筑可以引出極限限載的含義。&nbs

  p; 最后讓學生總結(jié)拱形承載的秘密。(同時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不僅了解了拱形承重的秘密,同時培養(yǎng)了大家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這樣課堂教學主線清晰,學生探究情趣盎然,深入有效。

 。ㄈ豪硇哉J識—搭瓜皮拱

  學生分組活動,課前每小組準備了西瓜皮塊來搭一座拱橋,兩組學生分別在講桌兩邊搭拱,

  本環(huán)節(jié)的活動用到了瓜皮,會弄臟學生的手和課桌,我會讓學生用準備的抹布,待實驗結(jié)束后擦干凈,讓學生增強環(huán)保意識 。

  我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紙拱畢竟是一個不會轟然垮掉的拱,做一個瓜皮拱不但饒有趣味,而且更能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拱形的承重特點,兩個活動相比,前者是感性的探究,后者是理性的認識,相輔相成。

 。ㄋ模和卣寡由 ,情感升華

  在教學的最后,通過身邊一些熟悉的建筑中拱形的運用讓學生將知識還原生活。再讓學生欣賞培江三橋等(課件圖)拱形建筑的圖片,讓學生吸收信息,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使學生感受到中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

  五 板書設計

  結(jié)合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我把拱形承重的秘密展示在黑板上,讓學生能清楚、明了地理解拱的受力原理

  拱形的力量

  拱形承重的秘密: 拱形承載重量時,能把壓力向下向外傳遞給相鄰的部分, 拱形各部分相互擠壓,結(jié)合得更加緊密。

  俗話說:“科學探究無止境”。我更覺得:“科學教學藝術(shù)的探究更無止境”。以上是我的說課內(nèi)容,謝謝大家!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2

  一、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知道分類是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

  體會物品的多樣性,能運用分類的方法,更好地認識組成物體的材料。

  2.科學探究目標

  結(jié)合學生實際用自己的標準,給我們周圍的物品分類。

  3.科學態(tài)度目標

  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

  樂于表達、分享自己的觀點

  4.科學、技術(shù)、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意識到運用分類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認識我們生活的世界。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探索物品分類的標準,把周圍物品分類。

  2.教學難點: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對物品進行分類,感受世界的多樣性。

  三、教學準備

  1.小組活動:每組10張不同物品的卡片

  2.教師使用:課件、實物、班級活動手冊等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預設5分鐘)

  1.出示《我們生活的世界》課題,導言:我們生活的世界絢麗多彩,物質(zhì)豐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身邊的'物質(zhì)出發(fā)來認識了解周圍的世界。

  2.新授:請同學們說一說找一找我們身邊的物品,思考一下,哪些是來自大自然的,哪些是來自人工制造出來的?

  3.教師組織學生識別實物圖片。

  二、討論分類的標準(預設15分鐘)

  1.播放“自然視覺生活景觀”剪輯視頻和“創(chuàng)造工廠人工智能”剪輯視頻

  2.引入科學詞匯

  自然世界人工世界沙石木金屬塑料玻璃橡膠纖維紙……

  3.教師分別對這些科學詞匯進行講解及舉例說明。

  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學習。

  三、給物品分類(預設10分鐘)

  1.教師組織學生對物品按材料類別分類。

  2.出示活動手冊樣本,先填寫分類標準,再逐一出示物品圖片,讓學生深入理解物品分類標準。

  3.布置學生按不同的分類標準去分類,并完成學生活動手冊。

  四、研討交流和總結(jié)(預設10分鐘)

  1.我們把物品按材料類別分成了哪幾類?(師生共同探討研究)

  2.每一種材料有什么特點?(師生共同完成班級記錄表)

  五、板書設計

  《我們生活的世界》

  分類標準:自然世界人工世界

  金屬塑料玻璃橡膠纖維紙……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3

  教學目標:

  (一)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認識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金屬、塑料、陶瓷等。

  (二)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的特點。

  2.能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三)科學態(tài)度目標

  1.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

  2.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

  (四)科學、技術(shù)、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學會觀察和辨認不同材料做成的餐具。

  教學難點:能辨認不同材料的餐具,并用適當?shù)脑~語描述不同材料的特性。

  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不銹鋼碗和勺子、陶瓷碗和勺子、塑料碗和勺子、木碗和勺子、紙盒子

  教師準備:不同材料的.餐具、課件、班級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準備好的餐具,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那么它是由什么做成的呢?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課題《不同材料的餐具》板書

  二、觀察餐具特點

  1.各種材料都有什么特點?我們該如何知道呢?學生分組帶著問題對四種材料的餐具進行觀察,提示學生可用手敲,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等方法。

  2.學生小組邊觀察邊進行討論

  3.匯報:你們的觀察結(jié)果是什么?這些餐具都有什么特點?

  4.學生回答,教師引導用科學用語,并總結(jié)、講解。

  5.拿出活動手冊,教師指導學生按要求填寫活動手冊。

  三、做游戲鞏固練習

  1.“神秘的盒子”游戲。只能描述餐具或材料的特點,教師回答“是”或“不是”,最后猜出盒子里的餐具是什么。

  2.根據(jù)之前總結(jié)的四種材料的特點,說一說用這些材料做碗和勺子各有什么優(yōu)點和缺點。

  四、交流和總結(jié)

  提問:四種材料都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并總結(jié)。

  五、作業(yè)

  1.回家可以和父母繼續(xù)做“神秘的盒子”的游戲鞏固練習。

  2.可以在家里在找一些別的物品觀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六、板書設計

  不同材料的餐具

  材料特點

  不銹鋼碗反光光滑、堅硬

  陶瓷碗光滑、堅硬

  塑料碗光滑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4

  【學習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zhì)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斷的性質(zhì)。

  流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zhì),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發(fā)展對物質(zhì)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zhì)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循環(huán)使用,節(jié)約資源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學習重點】

  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學習難點】

  選擇適當?shù)脑~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征。

  【學習準備】

  學生(每小組):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一個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銹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3.測量彎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鉤碼一個,回形針一個。

  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兩桶水。

  【學習流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出示兩根長度、厚度和寬度一樣的塑料條和木條。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

  木條的變化情況。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其它同學觀察,然后匯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

  料條沒有斷;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后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后,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性。

  二、比較3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銹鋼)

  2.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并把比較的結(jié)果排一排序(提示學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匯報比較結(jié)果,當各組意見分歧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比較的材料由于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銹鋼條,問:可以怎樣研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匯報,教師引導,最后邊小結(jié)邊演示操作步驟:

 、虐涯緱l、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針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距離時,眼睛要平視。

 、品謩e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jié)果記錄在表格中。

  6.學生分組實驗后匯報實驗情況。

  三、認識塑料

  1.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種塑料制成的物品圖片,觀察后思考:這些塑料制品分別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觀察和思考的結(jié)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四、討論了解塑料的循環(huán)使用

  1.閱讀教科書,說說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標志",認識可回收標志。

  3.討論:我們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食物》單元的最終一課,是學生們在探究儲存食物的方法中延伸出來的一個觀察活動。教材分為三部分:(1)觀察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2)比較幾種食品的保質(zhì)期;(3)調(diào)查了解食品的配料。這三部分對食物包裝上的信息的研究是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有序進行的。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食品具有保質(zhì)期,食用超過保質(zhì)期的食品對人體有害。食品中的配料能夠改善食品的品質(zhì),但有時也可能有害。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習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并在分析處理信息過程中,產(chǎn)生問題,展開進一步深的研究。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提高選擇食物的本事。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本事。

  難點:探究怎樣的食品信息才是可靠的、健康的。

  (四)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在課前每人收集3~5種食品包裝袋;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記錄表、牛奶餅干的配料表。

  二、說學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小食品都出此刻了學生面前。食品包裝袋是學生了解食品的主要途徑,然而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往往不會關(guān)注包裝袋上信息。讓我高興的是本校四年級的學生有較好的科學習慣和科學思維,對科學課的熱情程度還是相當高的。所以,我覺得這堂課組織起來應當比較容易。

  三、說教法

  在學生活動的基礎(chǔ)上,我除了采用講述法、談話法、演示法等作適當?shù)狞c撥,還將科學教學與信息技術(shù)融為一體,把信息技術(shù)課程作為工具滲透到科學教學中去。以此啟發(fā)學生從更寬廣的角度去探究食物,主動獲取食品信息。

  四、說學法

  科學探究是《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的核心理念。我把教學過程分成了四個板塊,每個板塊有一個主題,學生們依據(jù)這個主題,從關(guān)注自我的日常生活、關(guān)注身邊的科學入手,經(jīng)過小組合作,觀察討論等形式不斷深入到科學探究過程之中,并在經(jīng)歷一個個活動中提高科學素養(yǎng)。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我覺得這節(jié)課材料準備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把課前的材料準備作為教學過程的第一個板塊。

  在上課的前一個星期,我就布置學生收集家里近一周內(nèi)吃過的食品包裝袋。課前,我對小組間所擁有的包裝袋進行了合理的調(diào)配和補充,確保每個小組都具有不一樣類型的包裝袋,如,有裝流質(zhì)食物的包裝袋,有盒裝的包裝袋,有罐裝的包裝袋,等等。由于這些材料都具有必須的典型性、結(jié)構(gòu)性,并且是自我或家人吃過的,這些研究起來,應當是更真實,更迫切,更得心應手。

  (二)我是最合格的設計師

  孩子們在選擇食品時更多的是受到廣告宣傳和精致包裝外表的影響,而不去注意食物包裝上的信息。怎樣辦?在讓學生收集食品袋時,我就要求學生思考“食品包裝袋上有哪些信息呢?”。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仔細觀察,詢問家長或是上網(wǎng)查一查等。待到上課時,首先開一個“匯報成果慶功會”。讓學生匯報自我收集到的信息,比一比,看誰說的最全面。在活動中,孩子們經(jīng)過對信息的觀察、收集、整理、匯報,初步了解到了食品包裝上有:食品的名稱、配料、營養(yǎng)成分、生產(chǎn)日期、保質(zhì)期、儲存要求、食用方法、生產(chǎn)廠家等資料。注意:凈含量、方便撕開口、條形碼、環(huán)保標志、質(zhì)量合格標志等這些信息容易被忽略,教師可做有意識的引導和提示。之后,我拿出一包未包裝的米粉,話鋒一轉(zhuǎn),要求學生為這包米粉設計出一份合格的并且有創(chuàng)意的包裝說明。在設計過程中,在活動中,孩子們經(jīng)過親身設計,更加有效地了解有關(guān)食品包裝方面的問題了,提高了運用科學知識的本事。

  (三)我是最聰明的研究生

  1.研究什么因素影響了食品的保質(zhì)期。

  要求小組內(nèi)選擇五種不一樣的食品包裝進行調(diào)查,重點比較五種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并且完成教師給的統(tǒng)計表。

  在活動中,學生經(jīng)過觀察、填表、討論、比較,水到渠成,探究出食品的加工方式,包裝方式,保存方式,食品配料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食品保質(zhì)期的長短。

  2.研究食品的配料及其作用。

  我先請孩子們品嘗美味可口的達能餅干,然后,再請同學們依然是分小組來共同探討,并把探討資料記錄表中。

  你熟悉的配料:作用:

  你不熟悉的配料:作用:

  孩子們在向縱深方向的`觀察討論過程中,會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這些不熟悉的配料對人體有沒有害處呢?布置作業(yè),讓學生經(jīng)過上網(wǎng)查找有關(guān)資料作深入的研究。

  (四)我是最精明的消費者

  首先,經(jīng)過電腦播放一段擺滿了各種各樣食品的超市動畫。讓學生有一種親臨超市的感覺,從而激起學生購買欲。

  其次,讓學生運用了解有關(guān)食品包裝方面的知識來清除這個超市中的不合格產(chǎn)品,當然,我有意識地把一些無產(chǎn)品名稱、廠址及已經(jīng)過期的食品放在購物架上,以此提高學生鑒別偽劣食品的本事及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最終,我又要求學生根據(jù)下列情景來模擬購物:

  1.一天,爸爸讓小敏隨自我出去旅游,到北京都游玩兩天。

  2.星期日,小佳要到順平去看望奶奶,給奶奶買些食物。

  3.王先生到國外探親,想帶一些國外不易買到的食物帶給親戚。

  這些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提高學生選擇食物的水平,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靈活地運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本事。

  六、說板書設計

  結(jié)合各板塊的學習,經(jīng)過對資料與方法的歸納,教師的點撥,最終構(gòu)成了知識性強、趣味性濃的兒歌式的板書,幫忙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板書設計:

  食物包裝上的信息

  包裝上,信息多,同項歸類整理好。

  生產(chǎn)期,保質(zhì)期,列表收集要記牢。

  細觀察,善比較,食用有效身體棒。

  大膽猜測勤研討,關(guān)注科學真奇妙!

  七、說教學評價與教學保障措施

  本節(jié)課一開始,我確定“三星”標準,經(jīng)過“星星伴我行”活動,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將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點評、師生互評等有機結(jié)合起來,以此激勵學生。經(jīng)過摘星活動,讓學生在評價中學會實踐和反思、發(fā)現(xiàn)自我、欣賞別人。為了保障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針對四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我努力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簡便愉悅地氛圍,如爭當小設計師、吃餅干、看動畫等。以此使學生歡樂地動眼、動口、動手、動腦,歡樂探究科學的奧秘,歡樂地攀登科學的高峰。

【小學科學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科學杠桿說課稿02-17

小學科學說課稿06-22

關(guān)于小學科學說課稿02-24

精選小學科學說課稿8篇02-02

小學科學說課稿(15篇)11-03

小學科學說課稿(精選15篇)11-04

小學科學說課稿15篇11-24

小學科學說課稿15篇11-29

精選小學科學說課稿六篇01-13

小學科學說課稿5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