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小動物唱歌說課稿

小動物唱歌說課稿

時間:2022-05-20 06:01:0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動物唱歌說課稿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動物唱歌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動物唱歌說課稿

小動物唱歌說課稿1

各位評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來自楚江二完小的音樂教師——。非常高興能有機會來到這“春意盎然、百花齊放、”的小學原生態(tài)說課的現(xiàn)場。在欣賞了幾位語數(shù)教師的精彩說課之后,讓我?guī)ьI大家一起來走進我的音樂天堂——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動物唱歌》。

  一、說教材

  (一)教材內容分析:

  《小動物唱歌》是九年義務教育一年級第二冊第三單“音樂中的動物”中的一節(jié)歌表演課,它是一首簡單、活潑而富有童趣的兒童歌曲。整首歌曲由兩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由四個小節(jié)組成,而且前三個小節(jié)的旋律和歌詞完全相同,易于學生識記。歌曲中采用了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在感受小動物們歡快的心情同時分辨聲音的強弱。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聽唱能力打下基礎。從而達到第三單元的單元總要求:通過歌表演、音樂活動、唱歌等多種藝術形式,理解并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密切關系,豐富學生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動物充滿喜愛之情。低年級音樂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表現(xiàn)、創(chuàng)造等能力,積極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體驗學唱、表演、實踐、審美中進行簡單的歌詞或動作的創(chuàng)編。

  根據(jù)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理念以及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所熟悉的動物叫聲,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2、學唱歌曲《小動物唱歌》,并能隨音樂進行簡單的歌詞和動作創(chuàng)編。

  3、通過互動交流、音樂實踐,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和諧關系,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小學音樂課堂要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鑒賞以及創(chuàng)新等能力,而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因此對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要結合他們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識規(guī)律,再結合教材內容,我確定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為:

  在音樂學習與活動中感受聲音的強弱,并能將聲音的強弱表現(xiàn)出來。

  (四)教具準備:電子琴、頭飾、實物投影、彩紙等。

  二、說教法

  《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興趣愛好為主。小學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引發(fā)學生以最大的興趣與熱情參與學習與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法。好的開頭是教學成功的`一半,于是一開始我便采用“情境導入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動物園”的情境,讓學生產生一種仿佛身臨其境的感覺。

  2、游戲互動法。課堂學習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沉悶的課堂氣氛必將導致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游戲互動法”便能使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樂于參與,樂于學習,使學生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審美體驗。

  3、直觀教學法。低年級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能力較強,而抽象思維較為薄弱,課堂上過多講解與說辭不但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反而使更多的學生產生厭學思想。所以,我選用了學生熟悉的動物頭飾等直觀教具,使學生在直觀中領會、強化、提升。

  三、說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的新理念。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整個課堂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特征,引導學生以“玩中學,樂中學、動中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氣氛中、樂于學習、樂于參與。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體驗音樂的樂。

  (過渡語)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走入《小動物唱歌》的直播直播現(xiàn)場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律動)。

  首先,我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我用樹、動物娃娃,彩色紙等在教室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物園”的情景。然后教師扮演小兔子,隨著《小兔子乖乖》的音樂,帶領學生一邊唱一邊跳走進教室。通過這樣一個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面樂于參與全過程學習做好鋪墊。

  (二)、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音樂是聽覺藝術,有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讓學生聽,在聽中感受聲音的強弱。根據(jù)小學生好勝心強,模仿性強等特點,我設計了猜一猜游戲,比一比誰的耳朵靈的活動。通過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每次播放是以兩組動物為一組,強弱關系搭配合。如:

  老虎——老鼠

  獅子——小雞

  引導學生聆聽,并模仿,從中進行比較兩種聲音的強弱。學生在玩中感受了聲音的強弱,自然地解決了教學的難點。

  (三)說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各種聲音的強弱。讓學生說自己熟悉的聲音,便是把音樂教學跟她(他)與社會生活緊密融合。

  (四)新歌教學。

  1、展示大歌單。一年級學生自律性比較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出示大歌單,有助于學生初步更加直觀的了解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

  2、播放錄音。感受與鑒賞是音樂學習的基礎。教師要從低年級開始去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喜歡傾聽的好習慣。學生完整的感受歌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你聽到了什么?或者通過聆聽,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師范唱。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一個雙簧游戲,教師有表情的自彈自唱,要求學生 根據(jù)老師的演唱裝嘴型(張口默唱) 。這樣既加深了師生互動的目的,也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喜愛。

  4、模唱旋律。也就是唱一唱歌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小動物的叫聲“喵” “汪” 或者 “啦”來模唱旋律。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一句一句的、單調的跟唱形式,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讓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小學一年級還不要求學生去認識學會旋律的音名和唱名。

  5、朗讀歌詞。在學生熟悉和感受了歌曲的旋律后,朗讀歌詞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學生一邊拍手一邊朗讀歌詞,既加強了歌曲的節(jié)奏訓練,又為學生能大聲的、流暢的、字正腔圓的演唱歌曲做下了鋪墊。

  6、教唱歌詞。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低年級學生最實用、最直觀的聽唱法來教唱歌詞。學生在模唱了旋律、朗讀了歌詞之后,唱會歌詞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還要提醒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唱歌的姿勢。比如抬頭、挺胸面帶笑容,不要喊唱等。

  7、歌曲的處理。學生在基本熟悉歌曲后,我再根據(jù)教材的要求,讓學生唱好歌曲中速度、強弱、以及用什么樣的情感去表現(xiàn)歌曲。用自己的歌聲去打動別人。

  8、創(chuàng)新!兑魳氛n程標準》提出了“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的理念。根據(jù)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演唱”“伴奏”“表演”“創(chuàng)編”等自己喜歡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與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張揚個性發(fā)展。

  9、表演。讓學生把他們小組的創(chuàng)作表演出來。老師進行評價,生生互評等方式,評出“小小創(chuàng)作獎”、“大大方方獎”獎品貼額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10、音樂中深透德育教育。以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在“動物園”中歡快地唱歌,快樂地跳舞,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諧,從而無形中初步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寓教于樂。

  (結束語)整堂課,我力求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完成,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景,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能夠愉快的學習,盡情的表演創(chuàng)造,身心都有一種“美”的感受。

  整堂課,我盡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達,用自己的肢體去表演,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翱翔。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想法和設計,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小動物唱歌說課稿2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學一年級下冊音樂歌表演《小動物唱歌》。首先,我對本課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是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音樂中的動物中的歌表演。整首歌簡單、活潑而富有童趣,由兩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由四小節(jié)組成,而且前三個小節(jié)的旋律和歌詞完全相同,易于學生識記。歌曲中采用了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在感受小動物們歡快心情的同時并分辨聲音的強弱,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聽唱能力打下基礎。

  2.教學目標: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動物充滿喜愛之情。低年級音樂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表現(xiàn)、創(chuàng)造等能力,根據(jù)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理念以及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聆聽、模唱,熟練演唱歌曲,并能進行歌表演。

 。2)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聲音有強弱。認識音樂中的力度記號——f、p,并能用各種樂器表現(xiàn)出強與弱。

  (3)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各種小動物的聲音,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

 。4)通過互動交流、音樂實踐,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和諧關系,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3.教學重點、難點

  小學音樂課堂要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鑒賞以及創(chuàng)新等能力,而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因此對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要結合他們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識規(guī)律,再結合教材內容,我確定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為:熟練演唱歌曲,并在音樂學習與活動中感受聲音的強弱,并能將聲音的強弱表現(xiàn)出來。

  4.教具準備:PPT、鋼琴、碰鈴,三角鐵等樂器、各種小動物頭飾。

  二、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第二單元學習的歌曲《小雨沙沙沙》,引起學生共鳴,師生一起演唱。創(chuàng)設出春天到了,我們一起到大森林中參見小動物的舞會情境。既對前面內容做了復習,又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學習創(chuàng)設了情境。

  2.導入新課

  利用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喜歡小動物的特點,我通過“同學們想不想加入小動物舞會”這個問題,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帶領同學們到達森林,而大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正在唱歌,用課件播放歌曲《小動物唱歌》,讓學生初聽歌曲,鑒定學習基礎。接著再利用學生好玩,喜歡游戲的特點,用課件出示需要闖過森林之王設計的關卡才能進入森林舞會的環(huán)節(jié),關卡內容是模打樂句節(jié)奏,刺激學生快速認真的學會樂句節(jié)奏,為準確演唱歌曲做好鋪墊。

  3.教唱歌曲

  音樂是聽覺藝術,有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讓學生聽,在聽中感受模唱歌曲。闖過關卡,打開森林之門,歌聲飄來,提出問題“同學們,仔細聽,是誰在唱歌?”帶著問題再次聽音樂,發(fā)現(xiàn)是小狗和小貓在唱歌。這時大多數(shù)同學已對歌曲產生濃厚興趣。通過模唱,跟琴唱等環(huán)節(jié),熟練演唱歌曲。并選拔“小百靈鳥”領唱,讓學生體會領唱與合唱,并同時刺激學生明白,只有表現(xiàn)優(yōu)異突出才可以做領唱的思想。

  4.感受音樂強弱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學生已會熟練演唱歌曲,這時會非常想?yún)⑴c到森里舞會中,此時出示課件,森林之王又提出問題:“我們的歌聲里還有一個秘密,同學們能找到嗎?”通過老師范唱,讓學生找出歌曲里的秘密——強與弱。并出示強與弱的符號,讓學生初步了解。再通過讓學生用聲音模仿強弱,用樂器表現(xiàn)強弱等一系列活動充分的感知體會強與弱,自然的解決了教學難點。然后再要求學生用手里的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yǎng)學生體會音樂的美感。

  5.創(chuàng)編歌曲

  新課標指出“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的理念,通過老師引導“同學們,森林王國可是個大家庭,我們光顧著和小貓小狗玩耍,其它小動物可著急了,你想邀請誰和我們一起玩呢?”,同時出示由小羊,小鴨等動物組成的課件,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小動物,并帶上小動物頭飾創(chuàng)編歌曲進行歌曲表演。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由選擇,既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尊重與個性化重視,又對學生的創(chuàng)編歌曲能力做了培養(yǎng)與提高,同時還鞏固了本首歌曲。讓學生感知到音樂變幻無窮的魅力。

  三、總結

  以上是我對《小動物唱歌》這節(jié)課的認識及教學過程的設計,《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的理念。所以本節(jié)課我注重學生好動好玩的天性,在整個課堂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特征,創(chuàng)設去森林參加舞會的情境,通過和森林之王的對話,先模打節(jié)奏,再模唱學習歌曲,到最后感知強弱并能用各種樂器表現(xiàn)強弱,最后與森林里的小動物融為一體,進行歌曲創(chuàng)編表演。整節(jié)課我始終貫徹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以“玩中學,樂中學、動中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氣氛中、樂于學習、樂于參與。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體驗音樂的樂。

小動物唱歌說課稿3

  各位評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來實驗小學的音樂教師——孫xx。非常高興能有機會來到這“春意盎然、百花齊放、”的小學原生態(tài)說課的現(xiàn)場。在欣賞了幾位語數(shù)教師的精彩說課之后,讓我?guī)ьI大家一起來走進我的音樂天堂——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動物唱歌》。

  一、說教材

 。ㄒ唬┙滩膬热莘治觯

  《小動物唱歌》是九年義務教育一年級第二冊第三單“音樂中的動物”中的一節(jié)歌表演課,它是一首簡單、活潑而富有童趣的兒童歌曲。整首歌曲由兩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由四個小節(jié)組成,而且前三個小節(jié)的旋律和歌詞完全相同,易于學生識記。歌曲中采用了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在感受小動物們歡快的心情同時分辨聲音的強弱。為今后進一步提高聽唱能力打下基礎。從而達到第三單元的單元總要求:通過歌表演、音樂活動、唱歌等多種藝術形式,理解并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的密切關系,豐富學生的情感

 。ǘ┙虒W目標

  小學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動物充滿喜愛之情。低年級音樂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表現(xiàn)、創(chuàng)造等能力,積極倡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體驗學唱、表演、實踐、審美中進行簡單的歌詞或動作的創(chuàng)編。

  根據(jù)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理念以及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驗模仿所熟悉的動物叫聲,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2、學唱歌曲《小動物唱歌》,并能隨音樂進行簡單的歌詞和動作創(chuàng)編。

  3、通過互動交流、音樂實踐,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和諧關系,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ㄈ┙虒W重點、難點

  小學音樂課堂要設法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鑒賞以及創(chuàng)新等能力,而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因此對他們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要結合他們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識規(guī)律,再結合教材內容,我確定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為:

  在音樂學習與活動中感受聲音的強弱,并能將聲音的強弱表現(xiàn)出來。

  (四)教具準備:電子琴、頭飾、實物投影、彩紙等。

  二、說教法

  《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興趣愛好為主。小學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持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引發(fā)學生以最大的興趣與熱情參與學習與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法。好的開頭是教學成功的一半,于是一開始我便采用“情境導入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動物園”的情境,讓學生產生一種仿佛身臨其境的感覺。

  2、游戲互動法。課堂學習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沉悶的課堂氣氛必將導致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游戲互動法”便能使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樂于參與,樂于學習,使學生在音樂實踐中獲得審美體驗。

  3、直觀教學法。低年級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能力較強,而抽象思維較為薄弱,課堂上過多講解與說辭不但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反而使更多的學生產生厭學思想。所以,我選用了學生熟悉的動物頭飾等直觀教具,使學生在直觀中領會、強化、提升。

  三、說學法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學以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音樂實踐”的新理念。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整個課堂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審美特征,引導學生以“玩中學,樂中學、動中學”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氣氛中、樂于學習、樂于參與。在輕松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美,體驗音樂的'樂。

 。ㄟ^渡語)下面,請大家隨我一同走入《小動物唱歌》的直播直播現(xiàn)場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律動)。

  首先,我根據(jù)小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我用樹、動物娃娃,彩色紙等在教室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物園”的情景。然后教師扮演小兔子,隨著《小兔子乖乖》的音樂,帶領學生一邊唱一邊跳走進教室。通過這樣一個情境,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下面樂于參與全過程學習做好鋪墊。

 。ǘ└惺苈曇舻膹娕c弱。

  音樂是聽覺藝術,有時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在這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讓學生聽,在聽中感受聲音的強弱。根據(jù)小學生好勝心強,模仿性強等特點,我設計了猜一猜游戲,比一比誰的耳朵靈的活動。通過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每次播放是以兩組動物為一組,強弱關系搭配合。如:

  老虎——老鼠

  獅子——小雞

  引導學生聆聽,并模仿,從中進行比較兩種聲音的強弱。學生在玩中感受了聲音的強弱,自然地解決了教學的難點。

 。ㄈ┱f一說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自己所熟悉的各種聲音的強弱。讓學生說自己熟悉的聲音,便是把音樂教學跟她(他)與社會生活緊密融合。

 。ㄋ模┬赂杞虒W。

  1、展示大歌單。一年級學生自律性比較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出示大歌單,有助于學生初步更加直觀的了解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

  2、播放錄音。感受與鑒賞是音樂學習地基礎。教師要從低年級開始去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喜歡傾聽地好習慣。學生完整地感受歌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你聽到了什么?或者通過聆聽,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師范唱。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一個雙簧游戲,教師有表情地自彈自唱,要求學生 根據(jù)老師地演唱裝嘴型(張口默唱) 。這樣既加深了師生互動地目地,也加深了學生對歌曲地喜愛。

  4、模唱旋律。也就是唱一唱歌譜,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采用小動物地叫聲“喵” “汪” 或者 “啦”來模唱旋律。改變了傳統(tǒng)地一句一句地、單調地跟唱形式,增強了學生地好奇心和新鮮感,讓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地旋律。小學一年級還不要求學生去認識學會旋律地音名和唱名。

  5、朗讀歌詞。在學生熟悉和感受了歌曲地旋律后,朗讀歌詞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學生一邊拍手一邊朗讀歌詞,既加強了歌曲地節(jié)奏訓練,又為學生能大聲地、流暢地、字正腔圓地演唱歌曲做下了鋪墊。

  6、教唱歌詞。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低年級學生最實用、最直觀地聽唱法來教唱歌詞。學生在模唱了旋律、朗讀了歌詞之后,唱會歌詞就顯得水到渠成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還要提醒學生養(yǎng)成良好地唱歌地姿勢。比如抬頭、挺胸面帶笑容,不要喊唱等。

  7、歌曲地處理。學生在基本熟悉歌曲后,我再根據(jù)教材地要求,讓學生唱好歌曲中速度、強弱、以及用什么樣地情感去表現(xiàn)歌曲。用自己地歌聲去打動別人。

  8、創(chuàng)新。《音樂課程標準》提出了“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地理念。根據(jù)這一理念,我設計了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演唱”“伴奏”“表演”“創(chuàng)編”等自己喜歡地小組進行合作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地創(chuàng)新能力,也加深了學生對歌曲地理解與學習,充分體現(xiàn)了尊重學生地自主性,張揚個性發(fā)展。

  9、表演。讓學生把他們小組地創(chuàng)作表演出來。老師進行評價,生生互評等方式,評出“小小創(chuàng)作獎”、“大大方方獎”獎品貼額頭,激發(fā)學生地興趣,提高學生地鑒賞能力。

  10、音樂中深透德育教育。以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戴上自己喜歡的頭飾,在“動物園”中歡快地唱歌,快樂地跳舞,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諧,從而無形中初步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寓教于樂。

 。ńY束語)整堂課,我力求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完成,努力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景,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能夠愉快的學習,盡情的表演創(chuàng)造,身心都有一種“美”的感受。

  整堂課,我盡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傾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去表達,用自己的肢體去表演,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翱翔。

  以上是我對本課的想法和設計,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評委、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小動物唱歌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小動物唱歌》說課稿07-14

小動物唱歌教案04-09

小動物唱歌教案03-29

《小動物唱歌》教案03-29

《小動物唱歌》教案設計01-30

小動物唱歌教案12篇04-09

說課稿:可愛的小動物06-17

小動物過冬說課稿11-21

我與小動物說課稿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