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級下冊《橋》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五年級下冊《橋》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橋》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下冊《橋》說課稿1
一、設計理念:
1.創(chuàng)設閱讀期待——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新課標提出,“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等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開課時的“這篇小小說為什么會獲得嘉獎”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為后面閱讀奠定基礎;在品讀課文時利用重點問題來調動學生的閱讀期待,提升閱讀的效果。
2.深化閱讀感悟——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新課標強調要“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語文素養(yǎng)的涵蓋面更大,培育情感,理解和運用語言,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而且,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讓學生更充分地接觸文本。所以教學時注意給足學生閱讀時間, 提倡“以讀代講”“以讀代解”,讓學生充分在閱讀實踐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
3.尊重閱讀體驗——倡導學生個性化閱讀。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新課標也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可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閱讀實踐。教學中,以生為本設定閱讀目標,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人物形象,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鼓勵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
4.運用讀寫遷移——豐富學生語感。
葉圣陶先生說“語言文字的訓練,我以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比~老還指出“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所以語文教學要憑這個例子讓學生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苯虒W中利用這個“例子”來引導學生讀人物。另外課后還設計了 “創(chuàng)編詩歌”環(huán)節(jié)來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是一個讀寫結合訓練點,涵蓋了語言積累的檢測(如要求會寫的詞、文中的好句等),也涵蓋了學生對文本的個性閱讀體驗(讀出了什么),同時,也有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要的順應學生的閱讀體驗來創(chuàng)作,自然而然,引導學生明確文字來源于心靈,說真話,寫真情。
二、教材分析:
《橋》是小學語文人教版第十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感人的故事“為主題,引導學生在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橋》這篇小說,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支書,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wěn),果決地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自己和兒子卻最終被洪水吞沒。
《橋》在表達上也有突出的特點:1.構思新穎,設置懸念,前后照應;2.多用簡短的句、段,渲染緊張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教學本文既要注重引導學生在讀與悟中感受人物形象,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在讀與思中領悟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
三、 學情分析:
1.學生已接觸的文本聯系點:學生曾經接觸的關于“橋”的課文很多,如一年級的《蘭蘭過橋》,寫了新奇的潛水橋和塑料橋;三年級的《趙州橋》,介紹了橋的堅固美觀;四年級的《跨越海峽兩岸的生命橋》描寫了海峽兩岸聯手救人的感人故事。尤其是《跨越喊下兩岸的生命橋》,其寓意和本文“橋”的寓意很相似。
2.學生已有的閱讀水平: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速度和能力,能基本把握主要內容,也具備了一定的品讀能力,很多學生能抓住關鍵詞句品讀其內涵,體會情感。
3.學生閱讀訓練要點:引導學生把握文章重點,比較規(guī)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鼓勵學生個性化閱讀,品讀文字,讀出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四、目標解讀:
年段閱讀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一定的速度。
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文中詞句的內涵,體會表達的情感和效果。
對于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等,說出自己喜歡、崇敬等感受。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能交流自己的看法。”
單元閱讀目標:
“引導學生在閱讀故事的同時,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華,感受到人物高尚。 培養(yǎng)閱讀速度,懂得在閱讀時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情感,又要領悟一些表達方法!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獰笑、勢不可當”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洪水的肆虐,讀出老漢的沉穩(wěn)、威嚴、果決,讀出對老漢的.敬仰。
3.能在讀中感受老漢這個人物形象,領悟他的臨危不懼、不徇私情得精神,激發(fā)對老漢的敬意!
教學重點: “讀、悟”人物形象;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品悟人物形象。
五、教法學法:
教學無定法,但貴在有法。本節(jié)課主要運用了下面幾種方法。
1.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人物形象。這樣及保證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時間,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交流的能力。
2.圈點標注法——學生自主個性化閱讀文本,感知人物!安粍庸P墨不讀書”,同樣的,圈點標注也是學生閱讀的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個性閱讀意識和能力。
3.誦讀法——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情感,讀出對老漢的敬重。有人說讀書是一個從厚到薄再到厚的過程,要注意讓學生多讀, “以讀為本”,強化學生閱讀實踐,讓學生更多地、更充分地接觸語言文字,在讀中悟、讀中思。
六、教學過程:
1.直入課題,調動閱讀期待 !斑@篇課文它曾獲得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到底有什么魅力獲得如此佳績呢?”利用這個問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2.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讓學生抓住時間、主要人物、事件來說文章的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品讀人物形象奠定基礎。
3.學習字詞。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引導學生疏通生字詞語,讀正確、讀流利,并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抓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為后面的繼續(xù)品讀人物形象奠定基礎。
4.學習環(huán)境描寫,感受洪水的可怕。讓學生找出洪水可怕的句子,試著用朗讀讀出洪水的可怕,體會語言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敏銳的感受力,從而實現語言感與悟的統一。最后,讓學生想象畫面,為老漢的出場做了很好的鋪墊。
5.品味言行,感悟人物形象——讓學生劃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談體會。引導學生抓住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描寫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指導學生讀出語感。 充分以生為本,關注學生個性化閱讀,深入感受人物形象,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感。
6.總結提升。——讓學生總結出小小說吸引人的獨特魅力。使學生掌握小小說的特點。
7.以詩結課,升華情感。布置的課后練筆,達到讀寫結合,檢測學生閱讀能力和水平。
教學反思:這一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不足,如:語言表達不夠簡練,對文本的解讀還不夠深入。備課中所設計到的幾個教學的切入點,如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放在最后才點明這樣寫的好處;怎樣通過神態(tài)、語言、動作、環(huán)境描寫塑造人物形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對文章所起的作用,等這幾點雖然都設計到了,但在教學過程中處理的較粗略。并且這節(jié)課 沒有做到遷移運用。
五年級下冊《橋》說課稿2
一、設計理念:
《橋》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的一篇感人的文章。注重情感體驗是《語文課程標準》關于閱讀的基本要求。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讓學生體會感動的語句。感受老共產黨的光輝形象。
二、編排意圖:
一是繼續(xù)引導學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和感染,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二是幫助學生在讀書思考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2、教學難點: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三、教學流程:
。ㄒ唬﹩l(fā)談話,揭示課題。
1、以前我們學過有關“橋”的課文,都有哪幾篇?其中《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主要講了什么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橋》,這也是一座生命題,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利用已學知識與本課所學知識的聯系,自然導入新課。明白這座橋是一座生命橋。古人說:“學貴有疑!蓖ㄟ^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梳理課文內容,使學生對文章有個整體印象,初步了解老村支部書記是怎樣一個人。]
。ㄈ┢纷x課文,領悟情感。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畫出關語句,并在旁邊寫上感動的原因,再試著把你的感動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教師在學生匯報時,隨機出示句子進行指導。
。1)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2)比較句子。
A、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共產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B、老漢突然跑上前,從隊伍里拎出一個小伙子,叫道:“你還算是個共產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很。
、俦容^這兩個句子,哪句表達的效果好,為什么?
、诶蠞h明知道這是自己的兒子,為什么還一定要小伙子排到后面去。
、蹚闹锌闯隼蠞h是怎樣一個人
五年級下冊《橋》說課稿3
一、說教材
《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四組課文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教學本組課文要入情入境,抓住那些感動我們的地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認真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稑颉返淖髡邼M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穩(wěn),高風亮節(jié)和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這篇文章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語言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在表達上很有特點:
1、構思新穎別致,設置懸念,前后照應;
2、多用簡短的句、段渲染氣氛;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增強表現力。
二、說學生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朗讀能力,語言感悟的能力。對于本課扣人心弦的故事,學生的閱讀主動性,積極性應該很高,但對共產黨員面對危險時,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精神理解恐怕不夠深入,也不容易聯想到橋的'深刻含義。
三、說教法
針對學生認知特點和教材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準備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進行自主、探究性教學,多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體會、感悟,從而實現與文本的對話。
四、說學法
學生主要通過自讀自悟,換位思考,探究等方法學習本課。
五、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品位語言,理解內容,深刻感受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3、領悟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了解課文在布局謀篇,人物刻畫,環(huán)境描寫上的特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課題所蘊涵的深意。
【五年級下冊《橋》說課稿】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橋》說課稿3篇12-02
《橋》說課稿06-11
《橋》說課稿范文04-10
影子橋說課稿01-02
家鄉(xiāng)橋說課稿12-30
《生命橋》說課稿01-02
搭紙橋說課稿06-27
《橋》說課稿14篇07-29
《橋》說課稿15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