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小學> 小學五年級說明文閱讀技巧

小學五年級說明文閱讀技巧

時間:2024-12-17 14:40:10 詩琳 小學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五年級說明文閱讀技巧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在作文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說明文,說明文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說明或對抽象事理的闡釋,使人們對事物的形態(tài)、構造、性質、種類、成因、功能、關系或對事理的概念、特點、來源、演變、異同等能有科學的認識。這種類型的作文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說明文閱讀技巧,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說明文閱讀技巧

  一、整體感知。

  就是通過快速的瀏覽把握文章的說明對象。說明文中的說明對象一般是在說明文的這幾個地方表現(xiàn)的:

  1.文章的題目

  2.文章的開頭一句話。

  3.章中的一句話

  4.具體指出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文章要說明的對象。

  二、研讀品味。

  在粗讀的基礎上,這次閱讀是要帶著題目進行閱讀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很多題目是基礎題目,要我們解決的是說明方法,說明文的語言和說明文中的文段在特定語境中的作用等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下定義、分類別、列圖表、摹狀貌、作詮釋等,前五種卻是我們最常見的。我們要把他們把握住,不僅能區(qū)別他們是哪一種說明方法,而且還要把握這種說明方法的作用。

  1.常用的說明文方法及其作用

  舉例子,具體說明

  列數(shù)字,準確說明

  打比方,生動說明

  作比較,突出說明

  下定義,準確說明

  2.如何區(qū)分作比較和打比方:

  作比較

  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二)說明的語言。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重要特點。

  (三)文段在語境中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總起等。

  小學五年級的課程很快就要結束了,大家都希望在期末能考出好的成績。那么復習的時候,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復習方法

  一、基礎知識要復習到位。

  1、本冊課文中的生字詞、古詩、要背誦的課文段落、練習中的熟記成語、名言積累……一定要背得滾瓜爛熟,聽(默)寫正確。每次考試,看拼音寫詞語、按課文內容填空、古詩默寫、名句填空等都是必考題,而且占的分數(shù)比例較大,如果這一類的知識牢牢地掌握了,考試必然不會太差。小學低年紀的形近字組詞,也是考查的項目,我們在復習生字時,還可以聯(lián)系到其它的形近字組詞,讓思維擴散開去。

  2、學會梳理練習中的知識點。

  語文的基礎知識頭緒較多,但每個學期都會有所側重,這里的側重訓練點往往在練習中反映出來,因而我們在復習時不能忘記對練習的內容復習。如根據(jù)部首寫字組詞、改錯字病句、關聯(lián)詞填空、加標點……這部分知識的復習,除了會做練習中的題之外,還應學會舉一反三,解決這一類的問題。

  二、閱讀復習要注意方法。

  小學中高年級,閱讀在考試中占的分數(shù)比重較大,這一類題目怎樣才能復習好呢?我們不妨翻看平時練習中的閱讀題,看看出題的類型,平時錯在什么地方,是答題不完整而失分,還是答題思路有偏差?找出錯誤原因之后,考試時注意糾正。做閱讀題,不要一看短文就下筆,我們可以先看一遍短文,再讀題,根據(jù)題目,找出短文中相應的內容,再讀一讀,聯(lián)系前后文進行回答,答題之后,再讀一讀看看是否妥當。

  三、作文的復習。

  作文在考試中一般占試卷分數(shù)的30%或35%,我們復習時可以將自己平時寫是較好的作文讀一讀,想想這篇文章寫得好的原因是什么。考試時間有限,如果再來構思,可能就不一定來得及,我們在認真審題后,仔細想想平時寫過的好作文是否有與之相符的,若有,則盡量用,這樣省時,也不容易走題。

  四、把每個單元的試卷再過好關。平時我們每個單元都會有小測驗,到復習階段,老師大多會將試卷發(fā)回,我們可以將試卷裝訂好,認真訂正,查缺補漏。

  復習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可以自己做好復習計劃,有順序地復習;可以同學之間結成學習對子或學習小組,相互競賽地進行復習。只要找到適合你自己的復習的方法,認真復習,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考出好成績。

  小學五年級說明文閱讀技巧

  題型一:分析說明文的句子作用

  這種題型的特點是:在文中抽出一個句子或一個文段,要求分析這個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這種題型解法很簡單:首先判斷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還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規(guī)律答題即可。一般情況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統(tǒng)領全文、總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啟下;在文末,作用多是總結全文。

  題型二:提出說明文說明的問題的解決辦法

  這種題型的特點是:開放性強,要求針對文中所說明的某種現(xiàn)象或某個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辦法或應對措施。命題的形式通常有:

 、賾绾握_看待或防范“……”?請你略作分析。

  ②從上文對“……”的說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③針對文中所提到的“……”問題,請你提出幾條合理的建議。

  解答這種題型的方法有:

 。1)在原文中尋找答案。作者有時會在文中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的。我們可以直接摘錄這些句子答題。

 。2)根據(jù)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去提建議。在說明文中,一般情況下都會對所說明的某種現(xiàn)象或某個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針對這些原因去提建議會更加準確、快捷。

  (3)依照常識回答。我們依據(jù)所掌握的常識回答就可以了。

  題型三: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義,現(xiàn)聯(lián)系說明的內容,看看這兩者間有何內在聯(lián)系,就能領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說明的開頭文段或中間敘述有關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

  在文章開頭敘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為了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或者是為了引出說明對象。

  在文章或段落中間敘述故事,往往是為了增強說明文的可讀性,同時也為了說明事物的來源或作用。

  題型四、考查說明對象:

  答題技法:其一,要看懂題目,不少說明文題目本身就表示說明對象,如《中國

  石拱橋》、《蘇州園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說明文往往需要運用首括句和中心句來提示說明重點,包括說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為說明文的語段加一個標題,也可以用說明對象作為標題。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容)。例:《看云識天氣》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及怎樣看云識天氣。

【小學五年級說明文閱讀技巧】相關文章:

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09-16

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歸納總結11-07

高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的答題技巧09-09

小學五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10-09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08-07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10-02

小學生課外閱讀技巧09-14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11-03

說明文閱讀教案06-15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與方法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