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孔子》教案

《孔子》教案

時間:2024-07-07 18:40:56 教案

《孔子》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子》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子》教案

《孔子》教案1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2.體會孔子論水所蘊含的道理,孔子論志所體現(xiàn)的人格魅力,進一步認識孔子這位“圣人”。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孔子游春》。

  孔子帶領弟子們去哪里游春?他們除了觀賞美麗的春景,還做了什么?

  板書:論水——言志

 。ǹ鬃訋ьI弟子們去泗水河畔游春,他借泗水來論述做人的道理,還和弟子們一起暢談了各自的志向。)

  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今天我們有幸跟隨他去泗水河畔游春,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崇高的思想和人格的魅力,相信大家一定會不虛此行。

  二、精讀課文:

  第一段:

  1,聽說泗水正漲春潮,孔子便興致勃勃地帶領弟子們來到泗水河畔。

  瞧,泗水河邊,景色多么迷人。

  2,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一讀。齊讀第二自然段。

  你們陶醉了嗎?聽著你們的朗讀,不由讓我想起了朱熹筆下的泗水春景----(引讀)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3, 大自然桃紅柳綠,芳草如茵,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到處是無限的春色,到處是蓬勃的生機。而孔子選擇到泗水河畔游春,一定有他的道理。你知道嗎?孔子對水有著特別的好感。

  第二段:

 。ㄒ唬┯^水:

  1、這究竟是一片怎樣的水啊,它把孔子深深地吸引?

  打開課本,自由朗讀第二大段,劃出描寫泗水的句子。

  指名讀句。

  細細品味這句話,說說這泗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齊讀,讀出水的快樂,水的執(zhí)著,洶涌澎湃,充滿力量……

  2、孔子是怎么觀水的呢?

  學生交流:

  “很不平靜”“波瀾起伏”的心情——心潮澎湃。

  “動情”“陷入了沉思”——感慨萬千,思緒萬千。

  “凝望”——孔子觀水如此投入,如此專注。

  3、孔子對水情有獨鐘——“遇水必觀”。

 。ǘ┱撍

  這水給人啟迪,這水讓人沉思。

  1, 弟子們圍攏在老師的身旁,聆聽著老師意味深長的話語:

  2, 出示第八自然段,誰來為大家讀一讀,說說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寫的?

  (板書:真君子)理解“真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 孔子從泗水的綠波中,看出了哪些真君子的品質?

  (孔子感受到了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這些“真君子”的品質。)

  4, 讓我們細細地品味孔子話中深刻而又耐人尋味的含義。說說你讀懂了水的哪一種真君子的品質。

 。1) 說水“有德行”,是因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

 。ò鍟河械滦校

  一切生靈指什么?(指世間萬物)它包括什么?(動物、植物、人類、世間一切事物)水是怎樣哺育一切生靈的?

  它奔流不息,一刻不停地給予,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從大山中走來,向大海奔去,它如甘甜的乳汁,它是生命的源泉。

  這有德行的水,讓你想到了誰?水具有著母親般的情懷。誰能帶著感激之情讀好這句話?

  你知道泗水河畔的春意為什么那么濃,萬物為什么如此富有生機嗎?這難道不是得益于水的奉獻,水的哺育?

  小結:水胸懷博大,始終如一,哺育萬物,不知疲倦。這有德行的水啊,怎么不是真君子呢?齊讀

 。2) 說水“有情義”,是因為: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 (板書:有情義)

  水沒有一定的形狀,它的形狀由什么決定?(由身處的環(huán)境決定)

  說說你所看到的水的各種形狀:方方的池塘,長長的是江河,窄窄的是溪流,廣闊無邊的是海洋。

  水流經(jīng)之處,萬物盡受其恩惠,它的貢獻那么大,卻從不居功自傲。它總是根據(jù)周圍的環(huán)境,不斷改變著自己。水溫和、善良,那么謙虛,流必向下,真是有情有義。

  ——指導讀出水的善解人意,和順溫柔,有情有義。

  小結:這有情義的水啊,是當之無愧的真君子。齊讀

  (3) 說水“有志向”,是因為: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

  水的目標是哪里?它會遇到哪些阻礙?

  這一“穿”一“鑿”表現(xiàn)出了水的執(zhí)著,水的`堅定。

  是啊,再大的困難也阻止不了水前進的腳步,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它志向堅定,永不言棄!l能讀出水的勇敢、頑強。

  回過頭來,再讀一讀描寫泗水的句子,你是否感受到了水的志向。

 。ò鍟河兄鞠颍

  小結:這有志向的水啊,當然就是的真君子。 齊讀

 。4) 說水“善施教化”是因為: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

  理解“蕩滌污垢”。

  你有沒有與水親密接觸過?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經(jīng)過水的洗滌,你會感覺潔凈,感覺美好!猴L化雨,潤物無聲。

  (板書:善施教化)理解善施教化。讓你想到了誰?——老師,水就是一位老師,也能給人以教育感化,凈化人們的心靈。

  小結:這善施教化的水啊,是理所當然的真君子。齊讀

  讓我們再次用心聆聽孔子的教誨,讓汩汩的清流滋潤我們的心田,凈化我們的靈魂。(配樂朗讀)

 。5) 看來,同學們都聽懂了孔子話中深奧的道理,真了不起。你是否把孔子的教誨牢牢地記在了心中呢?指名試背。

 。6) 省略號后面省略了什么?水還具有的真君子的品德。

 。7) 再看一看奔騰不息的泗水,老師也有了一些感悟。

  仿寫:水(活潑歡快,滾滾而來),它好像(很樂觀)

  水( ),它好像(很執(zhí)著)

  水以各種形態(tài)存在于大自然中,用心的人一定還能有更多感悟。

  水( ),它好像( )

  學生仿寫:水堅持不懈,滴穿頑石,它好像有毅力;

  水若滿則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樂;

  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像能屈能伸;

  水清澈透明,它好像很純潔;

  水四面八方,匯成江河,它好像很團結;

  水目標專一,奔向大海,它好像有理想……

  第三段:

  1、你們都是孔子的知音。你們知道孔子為什么要把弟子們帶到泗水河畔游春,為什么要給弟子們講述從水中悟出的道理嗎?

 。ù笞匀痪褪钦n堂,孔子借泗水的綠波教育學生成為像水一樣的真君子。)

  你覺得孔子是個怎樣的老師?——善施教化

  還是個怎樣的老師?(充滿智慧、和藹可親……)

  孔子曾經(jīng)說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孔子遇水必觀,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悟出如此深奧的道理,怎么不是一個智者呢。

  孔子和弟子們在美好的春天里,一起彈琴,一起唱歌,他們之間相處得多么融洽,濃濃的師生情誼多么美好。

  2、孔子為弟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弟子們能成為他所期望的真君子嗎?

  指名分角色朗讀三人的對話。

 。1) 孔子對他們的志向滿意嗎?

 。2) 說說子路和顏回會成為怎樣的真君子?

  子路有情有義,愿意與朋友有福同享,是真君子;

  顏回溫文爾雅,有了功勞不愿意張揚,更不愿居功自傲,也是真君子……

 。3) 孔子言傳身教,為學生們論述了自己的志向。

  指名讀第16自然段。

 。4) 從“所有人”和三個“都能夠”你讀出了什么?

 。5) 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6) 孔子胸懷天下,他心中充滿著大愛,這就是他那“仁者愛人”的思想體現(xiàn)。齊讀。 論語中這樣記錄孔子的志向——齊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嗎?

  (7) 讀到這里,你感覺到了孔子是個怎樣的人?

  孔子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是水一樣的真君子啊。

 。8) 了解到年輕的弟子們都懷有著遠大的理想,孔子感到由衷地高興。

  (9) 傾聽著弟子暢談自己的理想,孔子忘情地手舞足蹈起來。泗水河畔春意濃濃,泗水河畔情誼濃濃,難怪作者在文章結尾處寫道:——齊讀 “泗水河邊的春意更濃了”。

  三、總結全文:

 。1)今天我們跟隨孔子去泗水河邊游春,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做真君子)

  (2)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杜甫曾經(jīng)說過:“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笨梢娍鬃拥乃枷雽笕说膯⒌稀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宣言中說道:“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尋找智慧! 足以證明孔子在全世界都產(chǎn)生著深遠的影響。

  難怪孔子被后人稱為“萬世師表,至圣之師”。

 。3) 孔子的言論被收錄進了《論語》中,里面有許多至理名言。你能背上幾句嗎?

  學生交流。

 。4) 課后,同學們可以去讀一讀《論語》,讀一讀《于丹的〈論語心得〉》,相信一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板書設計】

  孔子游春 —— 論水——言志

  有德行

  有情義

  有志向

  善施教化

  ……

 。ㄕ婢樱

《孔子》教案2

  【教學內容】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內容。這是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學而不厭的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組近義詞,如拜見拜訪、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文章的重點內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所以,可以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設計意圖:

  孔子、老子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可貴品質隱含在字里行間,尤其是附著在關鍵的詞句之中。本堂課重在引領學生關注、發(fā)現(xiàn)那些內涵豐富、意韻深廣的詞句,通過理解意思,揣摩內涵,自然進入人物的真實內心。這樣,學生對語言的學習是立體的,活生生的,語言也會伴隨著豐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文的生字和有關詞語;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二、過程與方法:

  1、能用、聯(lián)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3、參考資料:孔子拜師資料目錄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學會借助課文資料袋來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1、查找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課題解讀。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的春秋時期,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正音子)。

  2、大家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知道孔子的老師是誰了吧?(老子)(板書)奇怪,老子、孔子,他們的`名字怎么都是子?這里的學問可大著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3、簡介孔子的情況。

  (1)學生自由發(fā)言所收集的材料。

 。2)教師歸納總結。(課件展示)

  4、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二、讀課文、粗知主要內容,生字詞過關。

  1.自由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1)讀準生字詞(2)認清字音。

  3.理解詞語意思。

 。1)互相解詞意。(2)查工具書解詞意。

  聞名:有名、著名。淵博:學識深而廣

  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趕路。

  納悶:因疑惑而發(fā)悶。止境:邊際,盡頭。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5、感知課文大意:課文圍繞孔子和老子兩人寫了怎樣一件事?課(學生回答,要求語言連貫,簡單扼要。)

  6、過渡鋪墊:孔子為什么要去拜師,如何拜師,結果怎樣,我們等下節(jié)課再一起來研究。

  三、課堂作業(yè)

  1、請學生當小老師,指出書寫生字的注意點,如迎字不要多一點,塵字上面的小不要帶鉤。

  2、書寫生字,課后抄寫生詞。

  3、熟讀課文,搜集孔子名言。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練習概括課文大意。

  (一)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1.抽讀。

  2.齊讀。

 。ǘ┚毩暩爬ㄕn文大意。

  1.上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了詞語,還初讀了課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F(xiàn)在,你能根據(jù)老師的提示,再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如果能用上上節(jié)課我們新學的詞語就更好了。

  板書:決定拜師前往洛陽認真求學受到敬重

  2.小結:課文就是這樣按照事情的經(jīng)過把孔子拜師這個故事講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師中的所想所做所說,激發(fā)崇敬之情。

 。ㄒ唬┙裉,我們就要再次走進這個故事,進一步去認識孔子和老子這兩位大思想家。首先讓我們放聲讀讀課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為什么要去拜師?

  遠近聞名,還覺得不夠淵博,決定

  1.孔子自己覺得知識不夠淵博,那你覺得呢?

  2.學問很淵博,還要去拜師,如果你就是當時孔子的學生,聽說你的老師還要去拜師,你會怎么想?

  3.齊讀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學。

 。ǘ┌輲熯^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呢?默讀課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關的句子。板書:默讀做說

  曲阜和洛陽相距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課件)曲阜和洛陽相距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幾個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點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倌刈x讀這兩個詞,聯(lián)系上下文,你知道它們是什么意思嗎?

 、诟鶕(jù)剛才說的意思,看著這兩個詞語,展開你豐富的想象,說一說,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趕路;月明星稀的夜晚,孔子還在趕路,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上千里的路途中,這是怎樣的畫面?孔子會遇到哪些困難?(千里迢迢、萬水千山、風塵仆仆、跋山涉水、翻山越嶺、不分晝夜,孔子不管風雨)指導學生說話。

 、坌〗Y:兩個成語,卻讓我們想到了豐富的畫面。我們在表達的時候,也要善于運用積累的成語。

  現(xiàn)在,想一想,幾個月后趕到了洛陽的孔子,會是什么樣子呢?你能用上恰當?shù)脑~語甚至是成語來形容嗎?

 、芨惺芸鬃拥钠沸校嚎鬃影輲煹穆飞隙嗥D辛,多不容易啊,你們從這里覺得孔子是個怎么樣的人呢?(不怕吃苦、求知若渴、執(zhí)著、有始有終、堅持不懈)短短的一句話就把孔子這種對知識如饑似渴的追求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老師把這個詞語送給他。(板書:求知若渴)

  每天不離隨時請教

  1.孔子在向老子學習的過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2.理解隨時請教。

  3.評價孔子這個學生。

  多謝老師等候,您的學問淵博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ㄕn件)您的學問淵博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1.孔子是這樣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說的呢?

  2.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3.這句話中也藏有一個成語,你知道是什么嗎?板書:學無止境(課件)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正是這樣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動在告訴我們:學無止境。

  三、了解孔子拜師過程中老子怎么說的、做的。

  那么,面對這樣一個謙虛好學、不畏艱辛的學生,老子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咱們還像剛才那樣,默讀課文2、3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用波浪線勾一勾。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1.自己試著讀讀老子所說的話,想想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個詞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老子的話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對老子所說的話中該用哪個詞呢?(課件)

  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結:作為老師的老子,很謙虛,在他的話中用了迎候這個詞;而作為學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師,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們用詞也要這樣注意人物的身份。我們從這些言行舉止中看出他們的品質,把兩個詞送給他們。(板書:彬彬有禮、謙虛有禮)

  4.分角色讀對話。

  老子也毫無保留

  1.什么叫毫無保留?

  2.想一想老子為什么愿意將知識全部傳授給孔子呢?

  3.他就不擔心孔子的學問會超過他嗎?

  四、講故事

 。ㄒ唬┻@節(jié)課我們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了解到孔子和老子都是很謙虛、好學,了不起的人。咱們講故事也要這樣按照事情的經(jīng)過,把故事中的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怎么說的講清楚。

 。ǘ⿴熒仓v《孔子再次請教老子》的故事。

  1.孔子又一次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洛陽。他看見老子又到城外來迎接他了。想一想,這一次他們會怎么做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注意說的話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小結:孔子再次向老子請教,又一次以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學無止境!

  五、誦讀《論語》中的句子,升華對孔子及《論語》的認識。

  1、《孔子拜師》的故事流傳至今,對人們影響很大。孔子的弟子還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了《論語》。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門生的演員們手持竹簡,神采飛揚地誦讀著的也正是《論語》中的句子──(師生一起吟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他們也正是通過孔子、通過《論語》向世界人民傳達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可見,孔子,以及他的著作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之深遠。

  2.咱們課后也摘錄了幾句孔子的名言,(課件)你對哪句比較熟悉?讀給大家聽一聽。你們還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六、總結全文。

  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也只是孔子一生中很小的一個片段,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要進一步去了解這位偉大的思想家,了解《論語》這本中華傳世精典著作。

  板書:

  17、孔子拜師

  孔子老子

  求知若渴彬彬有禮謙虛有禮

  決定拜師前往洛陽認真求學受到敬重

《孔子》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詞、句式

  2、通過對文意的翻譯理清文章層次

  3、通過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國學誦讀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鳖仠Y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弊釉唬骸袄险甙仓,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顏淵、子路兩在孔子身邊侍立?鬃诱f:“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我愿意把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拿出來與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的意愿是,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譯文】顏淵問怎樣做才是仁。孔子說:“克制自己,一切都照著禮的要求去做,這就是仁。一旦這樣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歸于仁了。實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難道還在于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的條目!笨鬃诱f:“不合于禮的不要看,不合于禮的不要聽,不合于禮的不要說,不合于禮的不要做!鳖仠Y說:“我雖然愚笨,也要照您的這些話去做!

  三、《孔子世家》檢測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孔子適鄭

  形狀,末也。

  孔子方負杖逍遙于門

  予始殷人也

  2、翻譯下面句子

  汝來何其晚也

  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

  四、文本思考

  1、誦讀文章,請用原文中的語言說說四個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2、概括孔子的不同評價并分析四個弟子的性格特征。

  五、《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檢測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長乎爾

  (2)攝乎大國之間

 。3)異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風乎舞雩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長乎爾

 。2)毋吾以也

  (3)則何以哉

 。4)為國以禮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2)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3)宗廟之事,如會同。

  4、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與點也

 。4)唯求則非邦也與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并解釋。

  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

  2、鼓瑟希,鏗爾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風乎舞雩

  六、課后作業(yè)

  學習本文成功地運用對話和人物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寫一個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孔子》教案4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文中成語的意思,并任選其中兩個成語造句。

  2.體會第8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話所蘊含的道理。

  3.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具準備

  掛圖、投影片。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揭示課題

  1、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學們知道這是誰的名言嗎?

  2、孔子是什么人?你們還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課題:12

  孔子游春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僮x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通每句話。

 、谟卯嫵霰菊n中的成語,用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它們的意思。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指名說課文中的成語有哪些。

  出示成語:

  桃紅柳綠意味深長司空見慣情不自禁

  溫文爾雅深思熟慮從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導書寫生字

 、賹W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②引導評價,適當范寫。(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及筆順)

  ③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

  四.默讀課文:

  1.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大體上寫了幾部分內容?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三部分內容:泗水春景孔子論水

  師生論志向)

  五.選擇你所喜歡的那一部分,讀給同桌聽。

  六、作業(yè)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及本課中的成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為幾部分?

  二、精讀課文:

  1.反復輕讀課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出示: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yōu)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fā),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1)自由朗讀。

  (2)引導學生談感受:這段話美在哪兒?寫出了什么?

  (3)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是她()的()

 。ǎ┦撬ǎ┑模ǎ

  ()是她()的()

  (4)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齊讀這一段話。

  (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7)泗水春景這么美麗,所以孔子帶弟子到河邊游玩。齊讀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讀,思考:

  這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

  (2)水與真君子之間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讓學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對于大自然中的水你還有其它感受嗎?

  (4)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齊讀這一段話。

  (6)練習背誦這一段話。

  (7)孔子能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你對這位大教育家有何評價?

  (8)分角色朗讀3---9自然段。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1、2、8自然段。

  2.將第2、8自然段末尾的省略號換成與上文有密切聯(lián)系的具體句子

  第三課時

  一、復習

  指名背誦課文第1、2、8自然段。

  二、繼續(xù)精讀課文:

  出示:子路是個急性子,老師的話音未落就開了腔:我愿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一塊兒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

  溫文爾雅的顏回經(jīng)過深思熟慮,從容不迫地說;我希望成為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讀。

  比較子路和顏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讀這兩段話。

  (3)討論:子路和顏回的性格你欣賞誰,不欣賞誰?

  (4)孔子對子路和顏回的志向持什么態(tài)度?

  (5)出示掛圖:請同學們說說圖上畫了哪些景物,圖

  上有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讀課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讓學生在游玩中談志向,你對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評價?

  三、小結:

  1、泗水春景、孔子論水、師生論志向這三部分內容是怎樣融合在一起的?

  2、談談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收獲?

  四、指導造句:

  本課中有不少成語給文章增添了魅力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任選其中的兩個造句。

  (桃紅柳綠意味深長司空見慣情不自禁溫文爾雅深思熟慮

  從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討論。

  2、指導造句,評議。

  3、把句子寫下來。

  五、作業(yè):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收集有關孔子的故事。

  板書:

  12、孔子游春

  板書:

  12、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義

  看水、議水 有志向 真君子

  善施教化

  弟子言志 有福同享

  不好表功

《孔子》教案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詞、句式

  2、通過對文意的翻譯理清文章層次

  3、通過語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詞、句式

  2、文中通過人物語言表現(xiàn)的政治思想與孔子的評價

  教學設想:

  本篇課文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掌握文中的詞與句,可以按“言志”這一線索,從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確定教學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與分析文章的語言和寫作特點結合起來,對孔子思想分析不宜過多,對孔子為什么要“與點”的問題,也不宜討論過多,教師點到即可。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由“國學誦讀”導入本課,引導學生回憶高一誦讀過的《論語》

  二、《孔子世家》

  1、學生誦讀本課,根據(jù)預習時的安排,互換自己出的關于本課的練習,完成后互批。

  2、學生依次翻譯本課,教師適當指導。

  3、完成學案上的相關練習,找同學當堂展示。

  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

  1、學生誦讀本課,校對字音,并找一個同學范讀本文。

  2、學生齊讀本文,并考慮文章可以分為幾個層次

  孔子問志——弟子述志——孔子評志

  3、并用原文中的語言說說四個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可使民足”。不過,“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在“宗廟之事,如會同”時“愿為小相”

  曾晳:“莫春者…………詠而歸”

  4、根據(jù)這三個層次,學生依次翻譯本文,并在翻譯的同時,概括孔子對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的不同評價并分析四個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而不謙讓——哂之

  冉有——謙虛有禮——嘆之

  公西華——謙虛有禮——惜之

  曾晳——灑脫自然——與之

  5、從對四個弟子的性格特征的分析中,提醒學生注意從本課中吸收寫作方法:

  (1)扣緊人物的性格特征來記述,人物的`語言都合乎各自的個性、身份、志趣與教養(yǎng),顯得深刻而生動。

 。2)成功地運用對話與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將人物的心情、語態(tài)、精神氣質準確地表達出來。

  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跟蹤練習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長乎爾

 。2)攝乎大國之間

  (3)異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風乎舞雩

  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長乎爾

  (2)毋吾以也

 。3)則何以哉

  (4)為國以禮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2)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3)宗廟之事,如會同。

  4、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與點也

  (4)唯求則非邦也與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并解釋。

  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

  2、鼓瑟希,鏗爾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風乎舞雩

  五、課后作業(yè)

  學習本文成功地運用對話和人物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寫法,寫一個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譯文(翻譯)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著?鬃诱f:“不要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就不敢講了。(你們)平時常說:‘沒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們,那么(你們)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說:“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夾在大國之間,加上外國軍隊的侵犯,接著又遇上饑荒;如果讓我治理這個國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戰(zhàn),而且還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聽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樣?”

 。ㄈ角螅┗卮鹫f:“一個縱橫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國家,如果讓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來。至于修明禮樂,那就只有等待賢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樣?”

 。ü鞒啵┗卮鹫f:“我不敢說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學習。宗廟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諸侯會盟,朝見天子,我愿意穿著禮服,戴著禮帽,做一個小小的贊禮人。”

  “曾點,你怎么樣?”

 。ㄔc)彈瑟的聲音漸漸稀疏下來,鏗的一聲,放下瑟直起身來,回答說:“我和他們三人的才能不一樣呀!”

  孔子說:“那有什么關系呢?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

  (曾點)說:“暮春時節(jié)(天氣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經(jīng)穿著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走回家。”

  孔子長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點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華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問(孔子):“他們三個人的話怎么樣?”

  孔子說:“也不過是各自談談自己的志向罷了!”

  (曾晳)說:“你為什么笑仲由呢?”

 。ǹ鬃樱┱f:“治理國家要講理讓,可他的話卻一點不謙讓,所以笑他。難道冉求所講的就不是國家嗎?怎見得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國家呢?難道公西赤所講的不是國家嗎?宗廟祭祀和諸侯會同之事,不是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華只能給諸侯做一個小的贊禮人,那誰能來做大的贊禮呢?”

《孔子》教案6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涟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學習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第一課時

  情境導入

  1.談話: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并正音:子讀zi)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W生根據(jù)課件內容談感想)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以課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并為全文的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

  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納悶

  風餐露宿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推薦班內一兩名朗讀好的同學當“老師”,檢查同學們課文的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些什么?

  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偎傆X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輰W習是沒有止境的。

 、迯拇耍鬃用刻觳桓呃蠋熥笥,隨時請教。

  【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2)談老子

 、佟澳憔褪强浊鸢,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诶献右舶炎约旱膶W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jù)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課后作業(yè)

  結合課文或課外資料談談自己對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節(jié)課,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

  第二課時

  復習引入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

  同桌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的寫法。

  2.上節(jié)課,我們研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3.師引讀。

  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讀書匯報

  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準備開展“閃光的金鑰匙”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責任: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商定方案: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商定準備哪些內容、怎樣開展活動,組內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與其他小組交流。

  課外實踐

  開展“閃光的金鑰匙”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孔子》教案7

  一、教材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它根據(jù)《論語》等相關資料簡要地對他作了一些介紹。全文共有8個自然段,作者按照“總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可分為兩個部分來理解。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孔子的生平概況,是文章的總起部分,由此引出后面的故事。

  第二部分(3—8自然段):具體講了孔子的幾個故事,作者選擇了他生平有代表性的幾件事一一分述。

  課后安排了三道練習題和一道選做題。

  第一題是默讀課文,并通過閱讀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即“想想,課文講了孔子的哪幾個故事”,這是落實“讀懂課文內容”這一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習題還要求“試著給每個故事加小標題”,是進行概括能力的訓練。

  第二題是對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理解,這是本課的另一個教學重點。

  第三題要求“讀讀寫寫”本文中的一些詞語,是一般性的語文基本功訓練。帶號的題是拓展訓練,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有關孔子的故事書,供參考選做。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

  2、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指導學生默讀課文。

  3、幫助學生認識“仲、儒、蔡、祭祀”等字;會寫“仲、育、儒、仁、核、怨、糧、祭祀”等字;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詞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語句。

  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張以及他在中華文化史上重要地位。理解文中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jié)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

  (3)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啊!含義深刻的語句。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通過上網(wǎng)、查閱書籍和向家長了解等不同途徑了解孔子。

  五、教學課時

  二課時

  六、教學設計思路

  1、充分朗讀課文,深入理解、感悟課文。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采用不同的朗讀方式。初讀時,讓學生自由輕聲朗讀。細讀時,按幾個故事依次指名學生輪讀,競讀。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子、段讀懂課文內容。

  3、對反映出孔子思想的一些富有內涵的語言進交流與評析,幫助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扶放結合,組織學生通過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意識和進取精神

  七、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1、學習本課生字、詞。

  第一課時

  2、理清文章寫作思路。了解課文內容及結構。

  3、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名人?(適當引導)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位偉大的名人,孔子。為什么是偉大的呢?學習了課文大家自然會知道。

  2、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從不同途徑了解孔子,請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學生可從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論、小故事等方面去談)

  3、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春秋時代,走近孔子。(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名人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出示朗讀提示,提醒讀準生字音,看清字形。對于難讀,難認或難理解的詞語重點理解。(學生自由輕聲朗讀全文,用筆畫出自己認為難讀,難認或難理解的詞語、句子。)

  2、交流學習成果(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收獲)

  預設及準備資料:

 。1)學生交流易讀錯的字音,和易錯的筆畫

  讀音:如仲(zhng)儒(rú)祀(sì)

  筆畫: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詞意

  儒家:崇奉孔子學說的重要學派。學說內容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它的經(jīng)典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最

  高教條,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也為后代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

  仁:古代儒家的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人與人相互親愛。

  祭祀:舊俗備供品向神、佛、祖先行禮,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隱晦:不明顯,不容易懂。

  3、指名學生依次朗讀各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點朗讀情況,注意正音。(學習讀課文,互相評價。)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生字和詞語,掃清閱讀障礙,為理解課文作鋪墊]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同學們,學習一篇文章,首先要理清文章的文路,寫就是作者的寫作思路,對于這節(jié)課說的更明白一點,就是文章先怎么寫了孔子的什么,又怎么寫了孔子的什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結構)

  文章具體的寫了孔子的幾件事情? (先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預設及準備資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講述孔子的幾個故事。

  (1)與子貢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盜泉水

 。3)與弟子談君子與小人及“識人不易”

 。4)晚年讀《周易》

  [設計意圖:理清課文寫作思路,使學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默讀1、2自然段,讀完之后,說說你都知道了關于孔子的哪些信息?

  (指導學生一邊默讀思考,一邊畫下關鍵的詞句) 默讀1、2自然段

  主要把握:

 。1)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2)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早期儒家學說,教導人們怎么為人處世。因此,人們稱他為圣人。

  五、總結概括

  幾千年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一直傳承下來,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對孔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走進孔子以及他為人處事的哲理之中!

  六、作業(yè)

  1、完成《小學生寫字》

  2、把孔子的故事講給家人和同學聽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進一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3-8自然段。

  2、初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讀懂課文內容。

  3、使學生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

  一、復習導入,回顧全文

  1、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了孔子的哪些信息?(孔子概況)

  課文中還具體講了關于孔子的哪幾個故事?

 。1)與子貢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盜泉水

  (3)與弟子談君子與小人及“識人不易”

 。4)晚年讀《周易》(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引入,讓學生對上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鞏固,并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作鋪墊。]

  2、這篇文章是寫人的,同學觀察大屏幕,想想這篇文章在寫人上給你什么啟發(fā)? 先概括人物的基本情況,再通過具體的事例體現(xiàn)人物的品質。

  [設計意圖:借題發(fā)揮,進行寫人習作的寫法指導。]

  二、細讀課文,品讀感悟

  1、引導,學習第一個故事

 。1)“同學們,哪個自然段寫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自然段)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想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蘊涵這什么人生道理。

  點撥:段落中,那個詞高度概括了這個道理(推己及人)。聯(lián)系你的生活,你還能用哪些詞語進行理解呢?(將心比心、寬以待人??)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自主、探究,學習第二、三、四個故事。

  溫馨提示:

 。1)認真仔細的默讀4-7自然段。

 。2)用“”畫出描寫孔子的語言的句子,再讀一讀。

  (3)小組討論:孔子為什么這么說?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思考交流。

  (4)由此,你對孔子有怎樣的認識?在適當?shù)牡胤阶龊门耘?(課件展示)

  學習“提示內容”,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

  交流預計及引導思路:

 。1)“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jié)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保ㄕn件展示)(通過這句話,學生可以學習第二人故事,啟發(fā)學生理解“安守節(jié)操”。)

  核心問題:為什么孔子口渴的厲害,卻不喝一口“盜泉”里的水?孔子是在什么情況下不喝一口“盜泉”里的水?這是怎樣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呢?

 。▍拹骸氨I”字,認為偷盜不是君子所為。人要靠自己的勞動去獲取,“盜”是可恥的.,因此對“盜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盜泉里的水。)

  誰能讀出孔子在困難時安守節(jié)操的高尚品質(安守節(jié)操、君子自律??)

 。2)“我剛剛夢見了我的父親。我想用這干凈的米飯來祭祀他。”(課件展示)

  核心問題:為什么說這句話?(認為顏回偷吃了米飯,假裝試探弟子顏回。但顏回并沒有偷吃米飯。) 讓學生理解孔子的心理活動準備理解下一句話。

 。3)“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 保ㄕn件展示)

 。ㄍㄟ^理解,讓學生體會孔子“善于自省”的處世準則。)

  核心問題: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這是一位怎樣的圣人?(知錯就改、善于自省、肯于反思、??)

  想像著孔子當時的心情,讀讀他對弟子們說的話,再指名讀,帶著理解朗讀。

 。4)“如果我能多活幾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內容了。”(課件展示)

  核心問題:孔子是怎樣讀《周易》的?試用一些成語或詞語,來形容孔子的學習精神?

  引導思路:抓住故事中的重點詞, “晚年”、“喜歡”、“翻來覆去”、“韋編三絕”等來理解。(篤信好學,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活到老,學到老,學而不厭??)再進行朗讀和體會。

  “孔子的這種學習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且,他還告訴了我們很多的學習方法”(課件展示“學習鏈接”)(學生一起朗讀,進行了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學習感悟,體會難懂句子的含義。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善于質疑的學習精神。在體會了課文深刻含義之后進行的朗讀,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

  三、整體回顧,拓展升華

  1、后世為什么這么推崇和尊敬孔子呢?

  2、同學看看老師的板書,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一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為人處世的準則。)

  3、其實這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卻都體現(xiàn)了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仁)

  4、同學們,孔子的故事還很多,蘊含的為人處世的準則也還很多。

 。ㄕn件展示)“不恥下問”(學習、體會、展示、交流)

  你們還搜集了哪些關于孔子的故事呢?

  [設計意圖:通過設疑與習作指導,體現(xiàn)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整體回顧全文。然后進行課文拓展,擴大學生的認識。]

  四、總結全文

  簡單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讓我們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讓我們的心靈被喚醒,我們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課后請同學們??

  五、布置作業(yè)

  1、學而時習之——復習本課的生字、摘抄成語。

  2、學而不厭——再找一篇論語的故事讀一讀,想想這個故事給自己帶來什么收獲,準備下節(jié)課講給同學聽聽。

  [設計意圖:對本課的學習進行鞏固與拓展]

  板書設計:

  與子貢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

  不喝“盜泉”里的水 安守節(jié)操

  孔子 與弟子談“君子與小人”

  感嘆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 識人不易

  晚年讀《周易》 學而不厭

  不恥下問

  課后反思:

  《孔子》這一課,是典型的寫人的文章,通過典型的事例,表現(xiàn)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但是這一人物又很特殊,一是,他是名人;二是,他是古人,離學生實際都很遠。而文章的事例,又都是以孔子的言行體現(xiàn)的,這給學生的理解提出了挑戰(zhàn)。根據(jù)單元訓練重點,本文的教學目的就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一些思想主張,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所以如何讓學生貼近這位古代名人的生活呢?這就成為這節(jié)課的關鍵:

  1、多方位的課前預習。課前我讓學生從不同途徑,如網(wǎng)上、書籍、向家長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等到上課伊始,我便提出: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從不同途徑了解孔子,請大家初步交流一下。學生在交流中拉近了與孔子的距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生交流第一個故事,在交流中滲透方法(即在人物的言行中體會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又安排學生自言、合作、探究地學習后面的三個故事,在交流中適當引導、點撥。學生在明確了學習目標的同時,又得到了方法,學習起來既有了興趣也有了信心,課堂表現(xiàn)很有活力。

  方式,初讀時自由輕聲朗讀,同桌互讀,細讀時采用默讀、齊讀、依次指名讀的方式,讓學生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情態(tài),把人物的言行舉止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

  里的描寫,讓學生了解了一些孔子的處世準則,形象風貌,如:推己及人,厭惡偷盜,善于自省,勤奮讀書等方面的品德。

  5、重視習作的指導。在第二課時的開始與結尾我都讓學生觀察課件的展示內容,讓學主動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體會文章給我們習作的啟示(通過典型事例體現(xiàn)人物的品質)。

  但,在教學中我有很多遺憾。

  1、雖然在教學設計上,朗讀的分量很重,但由于時間緊,安排的內容較多,讀的比例被壓縮,忽略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體驗。有的學生向我反映:為什么不分角色讀第三個故事呢?是呀,第三個故事完全可以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的,還可以讓學生表演的。這不又是貼近孔子生活的一種方式嗎?

  2、孔子為人處世的準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沒有聯(lián)系起來。應該讓學生談談這些為人處世的準則給你什么啟發(fā)等等的問題。

  總之,我覺得這節(jié)課的效果還不錯。課堂教學總是具有“遺憾”美的特點,希望我的好的做法及教學中的不足能給其他教師以啟發(fā)和思考,讓這些“遺憾”更美、更有價值!

《孔子》教案8

  一,教學題目;三,杰出的智者——孔子。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

  2,了解孔夫子教育和道德思想以及格言。

  3,了解孔子的影響,由衷的萌發(fā)出敬仰之情!

  三,教學重點;

  1,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學派對后世的影響。

  2,認真的學習和體會孔子的格言。

  3,了解什么是“六藝”。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1,出示格言,“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疄橹,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問孩子們這是哪位名人的名言?

  二,閱讀與討論;

  1,孔子的故居,山東曲阜孔廟,從最初的三間小屋到如今的有466間的孔廟。

  2,孔子是一位什么樣的人?

  3,孔子有哪些主要的成就?

  4,和孩子們一起討論,什么是“六藝”?

  5,繼續(xù)列舉孔子的`格言,老師和學生相互探討其意義和道理!

  三,總結孔圣人的利與弊。

  利;中國最早的教育家,開創(chuàng)了儒家學派。

  弊;維護等級制度,輕視婦女,看不起體力勞動者。

  四,總結;1,在生活上,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被我們成為“圣人”的孔子當然也如此。所以在生活當中每一個人都會犯錯,只要改正錯誤就是一個好孩子。“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2,孔夫子仍然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教育家,也是一名偉人,他留下了寶貴又而豐富的思想遺產(chǎn)。

  五,家庭作業(yè);收集孔子的格言。

《孔子》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舉目無親”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謙虛、好學的,知道孔子為什么能夠被人們稱為圣人。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講一講孔子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兩件事。

  過程與方法

  這是一篇哲理性很強的文章,文章故事情節(jié)生動,教師要調動學生自讀的積極興 趣,引導他們合作探究,抓關鍵詞語,引導學生體會,還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在集體的反饋中受到啟發(fā)。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對孔子的敬佩和愛戴之情。

  2、教育學生學習孔子刻苦、謙虛、好學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知道孔子是怎么刻苦、謙虛、好學的。知道孔子為什么能夠被人們稱為圣人。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搜集資料,全面了解孔子。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讀孔子的語錄,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下列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 學無止境。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師導:這些都是我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名言。

  3、組織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了解孔子。

  4、師導:同學們,孔子為什么能夠成為我國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呢?今天,我們就走進孔子求學、成長的故事。

  (從孩子們熟悉的孔子的名言人手,激發(fā)學生認識、了解孔子的興趣。通過資料的反饋。使學生對孔子有個較全面的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提綱導路,合作學習

  1.借助拼音。認讀生字.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

  2.說說課文寫了孔子的哪些事情。

  3.讀了課文,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孔子是我國的 家、 家、 家。 孔子是一個家境 的孩子。 孔子是一個 的大學者。 孔子讀書 。孔子 , ,不管對方是什么身份。

  三、檢查生字

  1.教師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語,指名讀一讀,教師再強調。

  字音:“仲”是卷舌音,“慚”“誦”“祀”是平舌音。 字形:“艱”字右邊不能多一點,寫成“良”;“懂”是左右結構,不能寫成上下結構。

  2.教師再出示上述詞語,大家一起讀一讀。

  3.分段指名讀課文。其他傾聽,幫忙正音。

  4.全班齊讀課文。 (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體驗團結合作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幫助學生樹立合作的意識,在自讀中,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

  四、集體反饋,整體感知

  1.指名反饋剛才自讀時完成的填空題。

  2.要求學生用上“雖然但是”“不但而且”“因為所以”,把所填的內容連成連貫的一段話。

  (孔子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他讀書非常勤奮。而且他謙虛好學,不懂就問,所以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學者,是我國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在反饋中,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并通過串聯(lián)句子的方式。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孔子成功的原因,激發(fā)學生對于孔子的敬佩和贊嘆之情,使學生的思想受到啟迪)

  五、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填空練習,我們知道孔子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課文還給我們介紹了不少他求學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深入地了解孔子的故事。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深入學習課文,了解孔子求學的故事,感悟孔子成功的原因

  2、總結全文,拓展延伸,了解孔子的其他故事。 使學生受到啟發(f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一說孔子的故事,以及其他名人相關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孔子是我國古代圣人。他家境雖然貧寒,但是他 、 終于成了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二、品讀句子,深入認識孔子

  1.師導:同學們,課文在給我們介紹孔子時候。寫了孑L子的兩個小故事。請大家把這兩個讀一讀,并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2.指名反饋。 貴族孫氏請讀書人吃飯,孔子被趕走,他只好羞愧地離開。 孔子進太廟不懂就問。

  3.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其他思考:孔子為什么會被大貴族孫氏的門將趕走?

  4.指名反饋:因為大貴族孫氏請的是有身份的讀書人?鬃赢敃r家境貧寒,根本沒有錢讀書。

  5、引導學生想像:同學們,當時孔子滿臉羞愧,只好離開了。大家想像一下,他心里會怎么想呢?(指名說一說;我一定要讀書,成為有身份的讀書人)

  6.師導:從那以后,孔子讀書非常刻苦。他是怎么讀書的呢?(指名反饋:他—邊給別人看管倉庫和牛羊,一邊抽空讀書)

  7.引導學生用“一邊一邊”進行說句練習。

  8.教師:第二個故事主要表現(xiàn)的是孔子的什么優(yōu)秀品質呢?(謙虛好學,不懂就問)

  9.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畫出讓你感受到孔子謙虛好學,不懂就問的句子。

  10.集體反饋。 教學建議;

  ★學生找出句子.讀一讀。

  ★說說你是怎么從這句話中感受到孔子謙虛好學,不懂就問的品質的。

  ★指導學生抓住關鍵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11.教師小結:同學們,孔子就是這樣孜孜不倦地學習,最后成了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被后世的儒家尊奉為圣人。

  12.教師導讀:讓我們懷著對孔子的敬佩和贊嘆之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讀故事中,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像,體會孔子發(fā)奮圖強的內心活動。組織學生在畫句子,說體會,有感情朗讀中進一步體會孔子優(yōu)秀的品質)

  三、拓展延伸,說故事

  1、師導:同學們。孔子學識淵博,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后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圣先師”。他的學生們把他所說的話和他的—些事跡輯錄成了一本書。叫《論語》。你們搜集了哪些孔子的故事呢?

  2.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講孔子的故事。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孔子學識淵博,品行高尚.受到了后人廣泛的尊敬。人們修建孔廟紀念他。每到孔子的誕辰,孔子的故鄉(xiāng)山東曲埠都要舉辦孔子文化節(jié),進行隆重的祭孔活動。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課后的詞語。

  2、和同學交流你所搜集到的孔子的故事。

  3、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論語》。

  板書設計:

  孔子的故事

  勤奮刻苦 謙虛好學

《孔子》教案10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蘇教版十二冊語文教案:第七單元。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4、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從中感受濃濃的師生情。

  5、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意。

  6、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同學們對母校、對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難點:

  1、學習《理想的風箏》作者采用的見物思人,列舉事例,邊敘邊議的寫作方法。

  2、體會《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所蘊含的道理。

  2、能結合課文《明天,我們畢業(yè)》的具體內容說出一些重點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掛圖、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3課時

  21莫泊桑拜師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具準備:掛圖、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了解莫泊桑的背景,理清課文的脈絡,指導分段和書寫生字。

  教具準備: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簡介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人們曾稱他是"短篇小說之王",他一生寫的短篇小說將近三百篇,其中《我的叔叔于勒》《項鏈》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jié)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致,刻畫人情世態(tài)惟妙惟肖,令人讀后回味無窮。2、談話導入: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的作品,也有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樣學習寫作的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生詞,教師正音。

  "孜",平舌音;"吆喝"中的"喝"讀輕聲。

  3、提醒字的寫法。

  "奈"上半部分要寫得扁而寬,撇與捺向兩邊伸展。下半部分的"示"要盡量上靠。"陋"的最后一筆是"L"。"吆"的右邊不能與"么"混淆。

  4、交流學生不理解的詞語,教案《蘇教版十二冊語文教案:第七單元》。

  酷愛:非常愛好。

  揣摩:反復思考推究。

  烙印:烙鐵燙下的印記,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

  滔滔不絕:形容連續(xù)不斷(指話多)。

  5、這篇課文寫了件什么事?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第二段(第2-9自然段):莫泊桑拜師的經(jīng)過。

  第三段(第10自然段):莫泊桑拜師的結果。

《孔子》教案11

  師:小朋友們,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二十九個大腳印。

  生2:活字印刷。

  生3:國畫。

  生4:中國舞。

  生5:文字。

  生6:太極拳。

  生7:武術。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來回味一下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播放視頻)

  師:你知道剛才錄像上響徹全場的名言是誰說的嗎?

  生:孔子。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孔子拜師》。(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師:這個“拜”字雖然不是要寫的字,但比較難寫,我們一起來寫一寫。(生觀察,書空)

  二、揭示課題,圍繞課題進行質疑。

  師:你看到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嗎?

  生1:孔子拜的老師是誰?(板書:向誰)

  生2:孔子為什么要拜師?(板書:為什么)

  生3:拜師有什么用?

  師:就是為什么拜師,要注意傾聽。

  生4:他有沒有拜成?

  全體:能拜成。

  生5:去哪兒拜師?(板書:去哪里)

  師:老師也有一個問題,他是怎么去拜師的?(板書:怎樣)

  三、初讀課文,交流已知道的問題。

  師:請同學們讀課文,把課文讀準,把生字讀正確、流利,不會讀的在書上做記號。(生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一邊讀一邊把自然段序號標上了,要是你沒標,趕緊把它標上,你們兩個沒標,趕緊標上吧。

  師:讀了課文,你們知道孔子拜師拜成了嗎?

  生全體:拜成了。

  師:哪些問題是你馬上就能回答的呢?

  生:向誰拜師。

  生:老子。

  師:老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老聃。

  師:孔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孔丘。

  師:孔子的名字還叫什么?

  生:仲尼。

  師:你看了這幅插圖,你知道哪位是老子,哪位是孔子呢?

  生:這個老人是老子。

  師:為什么?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依據(jù)來嗎?

  生:讀文(在洛陽城外……學問)

  師:還有哪些問題是你讀了課文馬上就知道的?

  生:去哪兒拜師。

  師:孔子去哪兒拜師?

  生:孔子去了洛陽。

  師:孔子從哪兒出發(fā)?

  生:孔子從曲阜出發(fā)。(讀文:三十多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師:你來讀讀吧。

  生:他多加了一個“多”。

  師:這個地名比較難讀,剛才這個小女孩讀得很好。

  生:(齊讀)曲阜。

  生:齊讀(三十多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生:我還知道他為什么去拜師。

  師:你學得真快,請大家從書上找一找,用波浪線畫出來。

 。ㄉx、匯報)

  師:看看老師找到的和你們是否一樣呢?(課件出示課文)

  生:指名讀(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三.詞語入手,體會孔子不辭辛勞。

  師:句中哪些詞語讓你很感動,趕快把它們圈出來。(生圈詞語)

  生: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師:你是如何理解風餐露宿的?

  生1:晚上都在走,整天都在走。

  生2:在風中吃飯,在地上睡覺。

  生3:早上、白天都在趕路。

  生4:晚上也在趕路。

  生5:白天和晚上也在趕路。

  生6:一直都在走。(生讀課文)

  師:孔子什么時候在趕路?

  生1:白天和晚上。

  生2:中午。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孔子在下雪天還在趕路。

  生2:我仿佛看到孔子每天都在趕路。

  生3:我仿佛看到孔子白天、中午、晚上、凌晨都在趕路。

  師:你感受到什么?

  生1:孔子很辛苦,天天在趕路。

  生2:孔子一路上非常艱難。

  生3:孔子很好學。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生自由讀課文)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

  師:你知道曲阜到洛陽有多遠嗎?(出示地圖)

 。ㄉx“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保

  師:孔子風餐露宿足足走了12個月啊!

  (生讀)

 。ㄉR讀)

  師:這個“終于”說明走的真不容易!

  師:孔子真不容易啊,走了12個月,終于走到了洛陽,你還從哪個詞語看出孔子很艱難?

  生:風塵仆仆。

  師:你能結合這句話說說什么是風塵仆仆嗎?

  生1:身上全是沙子。

  生2:身上全是泥。

  生3:身上都是泥和沙子,自己也很累。(生讀“風塵仆仆”)

  師:請你在插圖邊上把“風塵仆仆”這個詞語寫一寫。(生寫詞語)

 。ㄍ阑ハ嘈蕾p、互夸)

  四.詞語入手,體會孔子的好學。

  師:學到這里我真想說,孔子你如此辛苦,風餐露宿、風塵仆仆,為什么還要去拜師呢?課文哪里告訴我們了?

  生:第一自然段。

  生:讀第一自然段: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所以想拜老子為師。

  師:“淵博”,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生:。

  師:“淵”有三種意思(課件出示)

  生1:選擇“深”。

  生2:知識很深。

  生3:還不很深。

  師:他的知識真的不夠淵博嗎?

  生:不是。

  師:你從哪兒看出?

  生:我從第一段的第一句話知道的(遠近聞名)

  師:什么叫“遠近聞名”?“聞”是什么意思?

 、 是用鼻子去聞。②是用耳朵去聽。在這兒是什么呢?

  生1:用耳朵去聽。

  生2:很遠的地方都知道孔子是很有學問的。

  生3:不管是遠的地方還是近的'地方都知道孔子的名聲。

  師:你了解孔子嗎?

  生:了解。

  師:那你能來說一說嗎?

  生:他是春秋時代的大思想家,他曾經(jīng)周游列國。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資料袋(學生自由讀資料袋)

 。R讀第二段)

  師:孔子為什么還要去拜師呢?你還從哪里找到?

  生:我看見第一段的第二句,“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

  生:第二段,“他覺得學習是無止境的。”

  師: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樣的人嗎?

  生1:我同桌英語已經(jīng)很好了,可他還在學。

  生2:我的同桌已經(jīng)是數(shù)學課代表了,可他還在學數(shù)學。

  師:生活中你還看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是這樣的嗎?

  生1:我爸爸就是這樣的。

  生2:我爸爸在學普通話。

  生3:我姐姐在學奧數(shù)。

  師: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有的同學學習已經(jīng)很好了還在學,爸爸媽媽工作了還在學,爺爺奶奶還在上老年大學呢,你能夠把這句話用一個成語來說嗎?

  生:學無止境。

  師:拿出你的作業(yè)紙來寫一寫,用上以下詞語:淵博、遠近聞名、學無止境、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學生做練習)

  生1:孔子總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他日夜兼程到洛陽拜老子為師。

  生2:因為孔子總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所以他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風塵仆仆到洛陽拜老子為師。

  師:他用到了哪些詞?

  生1: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

  生2:孔子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可是他還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去洛陽拜老子為師。

  師:同學們的句子說得真好,今天學到的詞語都能夠用上了。

  五.總結下課,提示下節(jié)課任務。

《孔子》教案12

  【背景描述】我校開展合作學習以來,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合作學習往往只限于表面,老師一布置合作,學生立馬開始合作,導致回答不深刻,較膚淺的現(xiàn)象。這次合作要求學生先進行獨立學習和深入思考,使相互間的交流和討論有深度,形成真正的互動和啟發(fā)。

  一、“春景”部分

  師:在你的眼中,大自然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互說。

  學生交流

  師: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這位母親很美麗,她有著絲一般柔滑的秀發(fā),微風吹來,烏黑稠密的頭發(fā)在天空中跳起舞來,而且她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那么得溫柔、明亮。

  生:大自然多像一位慈愛的母親!那甜蜜的絮語是對孩子們的諄諄教誨,是對孩子們關懷的話語。她也許會說:“孩子們,學習要刻苦,要堅持不懈啊!”

  生:這位母親很溫柔,她的頭發(fā)飄逸自然,她的話語十分甜蜜,如小溪如輕風一般溫和柔軟。

  生:這位母親有著寬廣的胸懷,那無邊無垠的大地正是她那廣闊的胸襟。

  師:你們的語言真是優(yōu)美,老師仿佛看到了這樣一位美麗、溫柔、慈愛的母親,讓我們再次來讀一讀這一部分。

  生齊讀。

  二、“論水”部分

  師出示合作要求:

  1、每小組任選其中一點理解。

  2、各組員獨立思考,有自己的理解。

  3、小組內交流,讓感受和想法走向深入。

  生:小組合作學習。

  師:請同學們任選其中的一點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的感受和想法。

  生:說水“有德行”,是說水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師:你從哪兒體會到的?哪些詞?

  生:哺育、一切、乳汁。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水,水用自己去澆灌萬物,犧牲了自己,卻成長了別人,這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精神。

  師:你說得真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生齊讀。

  生:生:我來談水有志向。我體會到水有一種一往無前的精神。什么也阻擋不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不害怕,遇到山巖穿過去,遇到石壁,闖過去什么,都不能停止她前進的腳步。

  師:說得多好啊,正所謂: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有風雨兼程!

  生:我想談水善施教化。

  師:就這一點,你能具體地說說嗎?

  生:萬物入水之后,都能被水洗得干干凈凈。水犧牲了自己,卻純潔他人。這讓我想到了敬愛的老師,給我們諄諄教誨,教我們學會了做人……

  生:我對水“有情義”感受很深。水好像很通人情,總能與周圍的事物和諧相處,有時是方的,有時是長的……

  師:誰還能說一說?

  生:水隨著周圍的形狀而變化,在一個正方體的容器里,它便是方的,在一個長長的水渠里,它便是長的,它總是順著地勢下流,水清澈透明,捧起水來,涼絲絲的,舒服極了,它好象有情義。

  師:是呀,水能隨著周圍的形狀而變化,還有誰來說說自己的見解。

  師: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孔子的這段話。

  生齊讀。

  ……

  【評析】本次的合作學習恰當?shù)剡x擇了合作學習的時機,教師關注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過程:孔子論“水”部分和做“

  人”有什么內在的聯(lián)系呢?學生在這里出現(xiàn)了理解的.難點。合作的好時機把握住了,教師也沒有忽視學生個人的獨立思考。合作不是說開始就開始的,這不符合人的思維規(guī)律。我們從實踐中得知,沒有個人的認真思考,沒有掌握材料和事實,沒有言語的積累,就無法組織有效的合作,也無法通過合作使大家得到提高。這次教師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發(fā)現(xiàn)的機會,從學生的發(fā)言中我們驚喜的看到,從泗水河畔到教室,從孔子與弟子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一樣的情節(jié),一樣的氛圍,一樣美好的感受,學生從課本走向自我,從狹隘走向了廣闊,奔騰流淌的是具有個人意義的有情感的語言,滋養(yǎng)著的是強烈的人文精神!

《孔子》教案13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孔子在中華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張。

  2、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指導學生默讀課文。

  3、幫助學生認識“仲、儒、蔡、祭祀”;會寫“仲、育、儒、仁、核、怨、糧、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詞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張以及他在中華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課前準備:學生可從不同途徑,網(wǎng)上、書籍、向家長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近來央視百家講壇,于丹教授在為我們解讀《論語》,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于丹教授說,《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其實《論語》在古代社會和政治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這是一部傳世的經(jīng)典,二千多年來它一直影著中國人的思想。

  你們知道《論語》的作者是誰嗎?(孔子)

  2、課前,同學們都從不同途徑了解孔子,請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全文,教師提醒讀準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學生依次朗讀各個自然段,師生共同評點朗讀情況,注意正音。

  三、交流預習成果

  1、學生交流易讀錯的字音,和易錯的筆畫

  讀音:如仲(zhng)儒(rú)祀(sì)

  筆畫: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詞意

  儒家:崇奉孔子學說的重要學派。學說內容重視倫理道德教育,它的經(jīng)典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最高教條,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也為后代保存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

  仁:古代儒家的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指人與人相互親愛。

  隱晦:不明顯,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四、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結構)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講述孔子的幾個故事。

  2、默讀1、2自然段,思考:為什么稱孔子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導學生一邊默讀思考,一邊畫下關鍵的詞句)

  要點:(1)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早期儒家學說,教導人們怎么為人處世。因此,人們稱他為圣人。

  (2)流傳于世的一部《論語》,其中許多思想,可讓人終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點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聯(lián)系這句話的意思,舉舉生活中的實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導我們做什么樣的人?

  師總結:人要學會關愛別人,這就是儒家理論中最核心,最精髓的東西“忠、恕”,——寬容。

  第二課時:

  一、整體入手,回顧全文

  1、指名讀課文,思考:文中講述了關于孔子的哪幾個故事?

  (可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

  (1)、與子貢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盜泉水

  (3)、與弟子談君子與小人及“識人不易”

  (4)、晚年讀《周易》

  二、細讀課文,品讀感悟

  1、默讀第2-5個故事,抓住重點的語句去品味,通過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組間交流(2-4人左右)

  3、集體交流,教師點撥

  第二個故事

  1)為什么孔子口渴的厲害,卻不喝一口“盜泉”里的水?

  2)第三個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窮困的時候能安守節(jié)操,小人窮困了就會為所欲為,可結合生活實際談。

  (君子由于有修養(yǎng),“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小人心中無德,窮困時自然不擇手段,獲取利益)

  引導學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窮困不要緊,重要的是有節(jié)操,有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2)孔子為什么說了解一個實在不容易啊?

  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這是一位怎樣的圣人?

  ※引論語: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想像著孔子當時的心情,讀讀他對弟子們說的話,再指名讀,帶著理解。

  3)第四個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點詞,試用一些成語或詞語,來形容孔子的學習精神?

  [篤信好學,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活到老,學到老……]

  三、整體回顧,總結結全文

  這篇課文以幾個小故事的形式,讓我們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結合你學習生活中,談幾點感受。

  總結:簡單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讓我們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讓我們的心靈被喚醒,我們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讓我們試著沉下來潛心讀讀關于孔子的書,試著讀讀《論語》。

  作業(yè):1、推薦閱讀同步閱讀中的《孔子的故事》、《莊子傳奇》,

  2、如有興趣,可閱讀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并寫讀后感。

  板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盜泉水安守節(jié)操

  君子與小人識人不易

  晚年讀《周易》學而不厭

  正所謂教無定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得因材施教才可以。

《孔子》教案14

  學習目標:

  1、了解本單元的學習目的,能夠知道綜合性學習的教材設計,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2、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4、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5、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會做好摘抄筆記。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教學過程:

  一、了解整組教材

  師:上一個單元,我們知道了,奧秘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耐心觀察,善動腦。那么本組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翻開書本66頁。

  師:我們一起讀一讀,看看本組課文有什么要求

  學生齊讀第五組單元提要,簡要了解本組課文

  二、新課導入

  1、孔子的了解

  師:是的,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今天我們乘坐時光飛梭機,開啟這扇大門,去與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面對面。(出示孔子頭像)

  板書:孔子

  師:上個學期,我們通過學習論語初步認識了孔子。你能來說一說關于他的事跡嗎?只要是你知道的,記載的,都可以來交流交流。

  學生交流反饋,學生間補充。

  資料袋內容進行補充。

  師: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2、課題出示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孔子那么多燴炙人口的小故事中的一篇,叫做--

  孔子拜師

  板書:孔子拜師

  生讀課題。質疑。

  三、感知,生字詞的學習

  1、、初讀課文

  師:拿好書本,自己邊體會邊讀書,讀的時候注意要讀準字音。畫出不懂的字詞。準備好的同學,老師要開啟寶庫的大門了。

  學生自讀課文,老師巡視,關注后進生的學習習慣,隨機表揚好習慣的孩子。

  2、、暢所欲言

  師:剛剛走進古代,我們都有驚奇的發(fā)現(xiàn)。或是有問題要問的,或是有話要說的。現(xiàn)在請同學們暢所欲言,談談你的看法,提提你的問題。

  學生可以指出不懂的字詞,可以是說對孔子的進一步看法等等。

  老師相機指導。

  3、激趣學習生字詞

  師:孔老夫子要來收徒了,必須先闖關,讀對讀準了以前生字詞的。會送你一條名言,能夠大聲讀準備的。你可以拜師了。

  黑板出示生字詞。

  抽讀。

  獎勵出示一句名言,學生齊讀。

  師:弟子們,一起讀讀這孔子的精典妙語吧。是送給大家的禮物?刹粫帐侄亓恕

  師:你能帶回去了嗎?能?那請你來背一背,背幾條送你了!

  抽生背名言。

  四、再讀課文

  1、師:我們在寶藏里收到了寶貝,先別沾沾自喜,再來看看這個故事。讀一讀,說說,你知道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老師以開時光飛梭機的方式,指到誰誰往下讀,你可千萬別打瞌睡,不然要飛機要迫降了。

  學生根據(jù)句子輪流讀課文。

  2、師:說一說大致寫了什么?

  抽學生回答,補充。

  3、師:哪個自然段你一讀就知道了整篇大意呢?快速瀏覽下。

  反饋:第一自然段。

  交流分段

  師:那我把第一自然段單獨分為一個段落,下面的怎么分。自己想一想,分好后,和小組的同學討論一下。

  4、分段的反饋與方法的指導。

  五、摘記

  師:今天很高興與大家一起重返古代,我們帶回了禮物,還有其它別的什么收獲。趕快拿出記錄本記錄一下?凑l收獲大。

  師:當然除了語文書,很多地方也有類似的內容?纯茨隳懿荒苷业絼e人沒有的寶藏。

  反思:從期中考試情況看,學生對拼音越來越陌生,有的甚至不會基本的.拼讀,本課中,我把生字教學重新定位,拼音再現(xiàn)結合,讀寫中再次鞏固與掌握,力求讓學生掌握扎實。三年級以來,自我感覺上課有些模式化,學生漸漸有點視覺、聽覺疲勞,感到索然無味,甚至昏昏欲睡。今天,我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穿插了一些故事性的語言,如:“老師帶你們一起打開寶庫大門”“一起乘坐時間飛梭機!薄翱桌戏蜃右伎即蠹摇薄澳銜尺@句名言,就送你當作禮物帶回家!钡鹊龋ㄟ^這些生動語言的串聯(lián),學生興趣盎然,直到下課還是意猶未盡。最后讓孩子們摘抄喜歡的名言與句子時,大家都有積極性,為了“收獲更多的禮物”。還在課外書上找一些別人沒有的“禮物”。

  都說上課要樸實,要真實,但作為老師,我認為絕對應該是天生的演員,自己進入角色,還得帶領學生走進你所制造氛圍,這樣才是成功的,暫且不看上課多么豐富多樣化,作為老師就得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在學生在整個課堂上,眼睛閃著光、思維閃著光、智慧閃著光。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

  1、第一自然段

  師: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從第一自然段就可以了解文章大意。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第一自然段吧。

  師:既然是可以知道內容的,你從中了解了什么?

  (孔子、老子的家鄉(xiāng),孔子年輕的時候就是有名的老師,等等。)

  根握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

  師:孔子自己是個有名的老師,他還要去找老師學知識。我們繼續(xù)往下讀,劃一劃讓你感動的詞句。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第二、三自然段。

  反饋與朗讀指導。

  師:你讀到哪里特別受感動,說說你找到的。

  評價學生朗讀上的優(yōu)缺。

 。1、讀得真好,果然受感動了。)

 。2、我聽完你朗讀我才被感染的,謝謝你)

 。3、顯然這不是你認為受被感動的句子,不然你會讀得更好,再試試好嗎?)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孔子連忙說:“學后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學生陸續(xù)反饋,老師抓住重點詞板書

  板書:相距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進入情境,交流想象

  師:曲阜與洛陽有多少路?

  師:孔子怎么去的?

  學生:(騎馬、坐馬車、走路、跑等等)

  相機指導學生理解詞語。

  師:那時可是春秋時期,條件沒現(xiàn)在好,一路上會出現(xiàn)怎樣的困難?

  師:用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孔子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填一填的孔子

  學生反饋:堅韌不拔、勤奮積極等等

  師:孔子不畏堅難險阻,不畏路途遙遠,他虔誠地拜師,更是為了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所謂書山有路勤為徑,他對知識如此地如饑似渴,怎么讓人不尊敬,讓他帶我們一起尋找知識的寶庫吧,讀--

  師:除此之外,你認為孔子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填一填的孔子

 。ㄓ卸Y貌、尊老愛幼、尊師重教等)

  找出相關詞句。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分角色讀一讀。

  師:我們剛才所學,看到了一個好學而尊師重教的孔子形象,那么老子給大家留下什么印象呢?

  3、談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填一填的老子

  學生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谏x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蹘熞x。

  三、演讀感悟

 、俜中〗M演一演。

  ②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師:我們可以用兩個詞說說對他們的印象

  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六、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生活中,我們也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準備開展“閃光的金鑰匙”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

 、僮杂煞纸M: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合作學習小組。

  ②明確責任:各小組主民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小組的活動。

 、凵潭ǚ桨福焊餍〗M在組長帶領下,商定準備了解哪些內容、準備怎樣開展活動,組內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報老師處。

  反思:學生的學習熱情較高,思緒如潮,特別是讓他們談談孔子一路的堅難的時候,學生個個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說:“可能穿著一雙草鞋,磨破了底,血跡斑斑。”有的說:“可能馬累死在半路,或者盤纏用光了,吃不飽穿不暖。”有的說:“可能一路上很累,到的時候都是灰塵,頭發(fā)胡子都好久沒剃了!蔽覐闹兄笇W生理解體會“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我說:“是啊,同學們,路上有這么多可以想到的困難,孔子又求知心切,只得日夜都趕路!痹趯W生想象的空間中,這幾個詞語便迎刃而解了。有些學生甚至還想說一說夜里趕路的堅難。在想象中,孔子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對于他的那份求知的執(zhí)著,學生對他又多了幾分恭敬

《孔子》教案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泗水河邊的醉人春意,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

  3.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領會孔子的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

  一.師述導語,導入新課。

  1.你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2.孔子還有句名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辈徽撌遣ㄆ嚼遂o還是洶涌澎湃,不論是涓涓細流還是浩浩蕩蕩,不論是清水一泓還是煙波浩淼,都能讓孔子這樣的智者流連忘返,賞心悅目。這是為什么呢?課文《孔子游春》或許會給我們一些啟迪。

  二.精讀課文:

  1.瀏覽課文,找出課文中你最喜歡的或者感受最深的內容。

  2.過渡:泗水河畔美麗的春景和孔子意味深長的話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重點學習第二節(jié)。

  (1) 出示:

  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yōu)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fā),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2)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象泗水河畔美麗的春景?

  (3)引導學生談感受:泗水河畔的春天美在哪兒呢?(從兩個層次引導學生:一是景色美;二是語言美:疊詞,比喻,排比。)

 。4)指導朗讀:春光是如此燦爛,你能把泗水河邊的春景美美地讀出來嗎?

  (5)練習朗讀,指名讀。

  (6)過渡: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學們對春天的美好回憶和無限向往,誰來給我們描給一下你眼中的春天。

  (7)過渡:春天在我們的盼望中不知不覺就已來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這美好的春光。

  (8)齊讀這一段話。

  (9)填空練習:這樣的美景是大自然這位偉大的母親造就的。你會用這樣的句式來描寫我們的大自然母親嗎?

  (10)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滾滾的春雷)是她(前進)的.(腳步)

 。斓脑贫洌┦撬嵃祝┑模ㄈ柜眨

  (茫茫的大霧)是她(神秘)的(面紗)

 。11)小結:你們簡直就是詩人,你們用詩一樣的語言給我們描繪出了詩一樣美好的春天。

  4.交流學習第二個重點段。

  過渡:浪漫的泗水春景讓人賞心悅目,孔子充滿智慧和靈性的語言更給我們啟迪。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1)指名讀。

  (2)師述:這一段話的含義的確很深刻,讀了這段話,你有疑問嗎?

  (3)四人小組交流解答這些問題。

  (4)全班交流,師相機小結:

  水滋潤萬物,哺育眾生,像君子一樣無私仁厚;

【《孔子》教案】相關文章:

孔子的教案02-16

《孔子》教案08-28

《孔子游春》教案02-26

《孔子游春》教案03-07

孔子游春教案11-27

《孔子拜師》教案09-07

孔子游春教案(優(yōu)秀)07-18

孔子學琴教案03-01

《孔子拜師》優(yōu)秀教案09-17

《孔子拜師》的優(yōu)秀教案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