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的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次根式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次根式的教案1
1.教學目標
(1)經歷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則和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的形成過程;會進行簡單的二次根式的乘法運算;
(2)會用公式化簡二次根式.
2.目標解析
(1)學生能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對其進行一般化的推廣,得出乘法法則的內容;
(2)學生能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則和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化簡二次根式.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在得出乘法法則和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后,對于何時該選用何公式簡化運算感到困難.運算習慣的養(yǎng)成與符號意識的養(yǎng)成、運算能力的形成緊密相關,由于該內容與以前學過的實數(shù)內容有較多的聯(lián)系,例如,整式中的乘法公式在二次根式的運算中也成立,在教學中,要多從聯(lián)系性上下力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算習慣.
在教學時,通過實例運算,對于將一個二次根式化為最簡二次根式,一般有兩種情況:(1)如果被開方數(shù)是分數(shù)或分式(包括小數(shù)),可以采用直接利用分式的性質,結合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化簡(例見教科書例6解法1),也可以先寫成算術平方根的商的形式,再利用分式的性質處理分母的根號(例見教科書例6解法2);(2)如果被開方數(shù)不含分母,可以先將它分解因數(shù)或分解因式,然后吧開得盡方的因數(shù)或因式開出來,從而將式子化簡.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二次根式的性質及乘法法則的正確應用和二次根式的化簡.
教學過程設計
1.復習引入,探究新知
我們前面已經學習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質,本節(jié)課開始我們要學習二次根式的乘除.本節(jié)課先學習二次根式的乘法.
問題1什么叫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有哪些性質?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乘法運算和二次根式的化簡需要用到二次根式的性質.
問題2教材第6頁“探究”欄目,計算結果如何?有何規(guī)律?
師生活動學生計算、思考并嘗試歸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乘法法則的內容.
【設計意圖】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運用類比思想,由特殊到一般地,采用不完全歸納的方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則.要求學生用數(shù)學語言和文字分別描述法則,以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意識.
2.觀察比較,理解法則
問題3簡單的根式運算.
師生活動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檢驗.
問題4二次根式的乘除成立的條件是什么?等式反過來有什么價值?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給出正確答案后,教師給出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法則進行簡單的二次根式的乘法運算,以檢驗法則的掌握情況.乘法法則反過來就是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性質是為運算服務的,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將積的算術平方根分解成幾個因數(shù)或因式的算術平方根的積,利用整式的運算法則、乘法公式等可以簡化二次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3.例題示范,學會應用
例1化簡:(1)二次根式的乘除; (2)二次根式的乘除.
師生活動提問:你是怎么理解例(1)的?
如果學生回答不完善,再追問:這個問題中,就直接將結果算成二次根式的乘除可以嗎?你認為本題怎樣才達到了化簡的效果?
師生合作回答上述問題.對于根式運算的最后結果,一般被開方數(shù)中有開得盡方的因數(shù)或因式,應依據(jù)二次根式的性質二次根式的乘除將其移出根號外.
再提問:你能仿照第(1)題的解答,能自己解決(2)嗎?
【設計意圖】通過運算,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明確二次根式化簡的方向.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可以進行二次根式的化簡.
例2計算:(1)二次根式的乘除; (2)二次根式的乘除; (3)二次根式的乘除
師生活動學生計算,教師檢驗.
(1)在被開方數(shù)相乘的時候,就可以考慮因數(shù)或因式分解,由二次根式的乘除直接可得二次根式的乘除而不必先寫成二次根式的乘除再分解;
(2)二次根式的乘法運算類似于整式的乘法運算,交換律、結合律都是適用的對于根號外有系數(shù)的根式在相乘時,可以將系數(shù)先相乘作為積的系數(shù),再對根式進行運算;
(3)例(3)的運算是選學內容.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學到“根號下為字母的二次根式”的運算.本題先利用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得到二次根式的乘除,然后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則,變成二次根式的乘除,由于二次根式的乘除可以判斷二次根式的乘除,因此直接將x移出根號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及時總結,強調利用運算律進行運算,利用乘法公式簡化運算.讓學生認識到,二次根式是一類特殊的實數(shù),因此滿足實數(shù)的運算律,關于整式運算的公式和方法也適用.
教材中雖然指明,如未特別說明,本章中所有的字母都表示正數(shù),但仍應強調,看到根號就要注意被開方數(shù)的符號.可以根據(jù)二次根式的概念對字母的符號進行判斷,在移出根號時正確處理符號問題.
4.鞏固概念,學以致用
練習:教科書第7頁練習第1題.第10頁習題16.2第1題.
【設計意圖】鞏固性練習,同時檢驗乘法法則的掌握情況.
5.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你能說明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則是如何得出的嗎?
(2)你能說明乘法法則逆用的意義嗎?
(3)化簡二次根式的基本步驟是怎樣?一般對最后結果有何要求?
6.布置作業(yè):教科書第7頁第2、3題.習題16.2第1,6題.
五、目標檢測設計
1.下列各式中,一定能成立的是( )
A.二次根式的乘除B.二次根式的乘除
C.二次根式的乘除D.二次根式的乘除
【設計意圖】考查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質,這是進行二次根式的乘法運算的基礎.
2.化簡二次根式的乘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二次根式是特殊的實數(shù),實數(shù)的相關運算法則也適用于二次根式.
3.已知二次根式的乘除,化簡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乘除的結果是( )
A.二次根式的乘除B.二次根式的乘除C.二次根式的乘除D.二次根式的乘除
【設計意圖】鞏固二次根式的性質,利用積的算術平方根的性質正確化簡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教案2
教學準備
1.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shù)量和數(shù)量關系,體會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2)學生能根據(jù)算術平方根的意義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知道被開方數(shù)必須是非負數(shù)的理由,知道二次根式本身是一個非負數(shù),會求二次根式中被開方數(shù)字母的取值范圍。
2.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二次根式的雙重非負性.
3.教學用具
4.標簽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問題1你能用帶有根號的'的式子填空嗎?
。1)面積為3的正方形的邊長為_______,面積為S的正方形的邊長為_______.
。2)一個長方形圍欄,長是寬的2倍,面積為130m?,則它的寬為______m.
。3)一個物體從高處自由落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t(單位:s)與開始落下的高度h(單位:m)滿足關系h =5t?,如果用含有h的式子表示t,則t= _____.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上述問題,用算術平方根表示結果,教師進行適當引導和評價.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填空過程中初步感知二次根式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會研究二次根式的必要性.
問題2上面得到的式子
分別表示什么意義?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各式的意義,概括它們的共同特征:都表示一個非負數(shù)(包括字母或式子表示的非負數(shù))的算術平方根.
【設計意圖】為概括二次根式的概念作鋪墊.
2.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問題3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一個非負數(shù)的算術平方根嗎?
師生活動: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教師由此給出二次根式的定義:一般地,我們把形如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追問:在二次根式的概念中,為什么要強調“a≥0”?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知道二次根式被開方數(shù)必須是非負數(shù)的理由。
【設計意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二次根式被開方數(shù)必須是非負數(shù)的理解。
3.辨析概念,應用鞏固
問題4你能比較與0的大小嗎?
4.綜合運用,鞏固提高
練習1完成教科書第3頁的練習.
練習2當x是什么實數(shù)時,下列各式有意義
課堂小結
教師和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主要內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一類新的式子?
。2)二次根式有意義的條件是什么?二次根式的值的范圍是什么?
。3)二次根式與算術平方根有什么關系?
二次根式的教案3
一、內容和內容解析
1.內容
二次根式的性質。
2.內容解析
本節(jié)教材是在學生學習二次根式概念的基礎上,結合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術平方根的概念,通過觀察、歸納和思考得到二次根式的兩個基本性質.
對于二次根式的性質,教材沒有直接從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得到,而是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先通過“探究”欄目中給出四個具體問題,讓學生學生根據(jù)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就具體數(shù)字進行分析得出結果,再分析這些結果的共同特征,由特殊到一般地歸納出結論.基于以上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為: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質.
二、目標和目標解析
1.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二次根式的性質的過程,并理解其意義;
(2)會運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二次根式的化簡;
。3)了解代數(shù)式的概念.
2.目標解析
。1)學生能根據(jù)具體數(shù)字分析和算術平方根的意義,由特殊到一般地歸納出二次根式的性質,會用符號表述這一性質;
。2)學生能靈活運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二次根式的化簡;
。3)學生能從已學過的各種式子中,體會其共同特點,得出代數(shù)式的概念.
三、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二次根式的性質是二次根式化簡和運算的重要基礎.學生根據(j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算術平方根的意義,由特殊到一般地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質后,重在能靈活運用二次根式的性質進行二次根式的化簡和解決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由于學生初次學習二次根式的性質,對二次根式性質的靈活運用存在一定的困難,突破這一難點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好每一道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培養(yǎng)其靈活運用的能力.
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二次根式性質的靈活運用.
四、教學過程設計
1.探究性質1
問題1你能解釋下列式子的含義嗎?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每一個式子的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式子都表示一個非負數(shù)的`算術平方根的平方.
問題2根據(jù)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填空,并說出得到結論的依據(jù).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后,讓學生展示其思維過程,說出得到結論的依據(jù).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計算或根據(jù)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得出結論,為歸納二次根式的性質1作鋪墊.
問題3從以上的結論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這個規(guī)律嗎?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質:(≥0).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質1,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2計算
。1);(2).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鞏固二次根式的性質1,學會靈活運用.
2.探究性質2
問題4你能解釋下列式子的含義嗎?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說出每一個式子的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式子都表示一個數(shù)的平方的算術平方根.
問題5根據(jù)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填空,并說出得到結論的依據(jù).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后,讓學生展示其思維過程,說出得到結論的依據(jù).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計算或根據(jù)算術平方根的意義得出結論,為歸納二次根式的性質2作鋪墊.
問題6從以上的結論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這個規(guī)律嗎?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歸納得出二次根式的性質:(≥0)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概括出二次根式的性質2,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例3計算
。1);(2).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鞏固二次根式的性質2,學會靈活運用.
3、歸納代數(shù)式的概念
問題7回顧我們學過的式子,如,(≥0),這些式子有哪些共同特征?
師生活動:學生概括式子的共同特征,得出代數(shù)式的概念.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式子的共同特征,形成代數(shù)式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4、綜合運用
。1)算一算:
【設計意圖】設計有一定綜合性的題目,考查學生的靈活運用的能力,第(2)、(3)、(4)小題要特別注意結果的符號.
。2)想一想:中,的取值范圍是什么?當≥0時,等于多少?當時,又等于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此問題的設計,加深學生對的理解,開闊學生的視野,訓練學生的思維.
。3)談一談你對與的認識.
【設計意圖】加深學生對二次根式性質的理解.
5、總結反思
。1)你知道了二次根式的哪些性質?
(2)運用二次根式性質進行化簡需要注意什么?
(3)請談談發(fā)現(xiàn)二次根式性質的思考過程?
(4)想一想,到現(xiàn)在為止,你學習了哪幾類字母表示數(shù)得到的式子?說說你對代數(shù)式的認識.
6、布置作業(yè):教科書習題16.1第2,4題
二次根式的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分母有理化與除法的關系.
2.掌握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
3.通過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4.通過學習分母有理化與除法的關系,向學生滲透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二、教學設計
小結、歸納、提高
三、重點、難點解決辦法
1.教學重點:分母有理化.
2.教學難點:分母有理化的技巧.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膠片、多媒體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復習小結,歸納整理,應用提高,以學生活動為主
七、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二次根式混合運算的步驟、運算順序、互為有理化因式.
例1說出下列算式的運算步驟和順序:
。1)(先乘除,后加減).
。2)(有括號,先去括號;不宜先進行括號內的運算).
。3)辨別有理化因式:
有理化因式:與,與,與…
不是有理化因式:與,與…
化簡一個式子,如果分母是二次根式,采用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的方法(依據(jù)分式的基本性質).
例如:等式子的化簡,如果分母是兩個二次根式的.和,應該怎樣化簡?
引入新課題.
【引入新課】
化簡式子,乘以什么樣的式子,分母中的根式符號可去掉,結論是分子與分母要同乘以的有理化因式,而這個式子就是,從而可將式子化簡.
【二次根式的教案】相關文章:
二次根式教案02-16
二次根式教案05-15
二次根式教案(推薦)12-27
二次根式教案優(yōu)秀10-19
二次根式教案15篇02-27
有關二次根式教案3篇04-10
二次根式教案合集7篇04-11
有關二次根式教案4篇04-10
二次根式教案合集八篇04-10
【熱門】二次根式教案3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