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教學文檔>教案> 《品德與社會》教案

《品德與社會》教案

時間:2024-10-11 03:50:46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品德與社會》教案集錦五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品德與社會》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品德與社會》教案集錦五篇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記錄學校周圍地區(qū)的方法,了解如何通過小組合作正確地用方位將社區(qū)調查的記錄在區(qū)域平面圖上。

  2、了解安全生活應注意的問題

  教學準備

  1、與一、二年級的教師練習

  2、為學生準備畫草圖需要的白紙。

  教學過程

  1、導入。請將上節(jié)課出來的調查記錄繪制成草圖。

  2、布置新任務。請學生閱讀書48~49頁,并說明:樂樂他們在調查過程中還想到了小弟弟、小妹妹,并把有關小弟弟、小妹妹生活的問題做了特別的說明。今天,我們也要做同樣的事情。

  3、小組準備。畫草圖,為提醒小弟弟、小妹妹做準備。將提醒小弟弟、小妹妹的`事情挑出來制作成文字或圖畫宣傳品。

  4、教師?隙▽W生所畫草圖及為小弟弟、小妹妹所做的提醒。

  5、布置作業(yè):將自己為小弟弟、小妹妹制作的文字或圖畫宣傳品送到低年級課室,并向他們做簡單介紹。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學習從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斷、理解和解決問題。

  在與他人的交往互動中,嘗試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問題。

  學會積極樂觀地思考和對待事情,學會寬容、欣賞他人,做一個快樂地兒童。

  教學重難點:引導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學會理解和寬容。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準備:了解學生在生活重地困難和煩惱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假如我是他

  一、導入: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在一起做游戲,共同完成一項工作,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曾經發(fā)生過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嗎?

  二、同學們暢所欲言說,談談當時的心情和情況。

  三、提問:假如我們換角度想一想,結果會怎樣?同學們進行討論。

  討論后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意見。

  四、討論分析發(fā)生沖突的原因。

  教師引導學生從討論中明白從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發(fā)。采用換位思考的判斷和選擇方式。

  活動二了解人的情緒

  課前準備:紙、剪刀、筆、膠水或漿糊等

  活動過程:學生畫出情緒化的臉部表情。

  討論:

  A、什么時候你感到驕傲?(高興、憤怒、悲傷、孤單等)

  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傷。(生氣、尷尬、悲傷、孤獨、厭煩等)

  情感體驗:學生回憶同學交往中遇到的快樂事與傷心的'事,并能講述當時的心情。

  五、小結:我們在生活中應尊重同學的選擇,了解別人的心情和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第二課時

  活動三:他為什么生氣

  活動目的:引導孩子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思考怎樣對待別人的過失和失誤。

  一、圖上的事例

  講述圖上的事例:李勇的媽媽下崗了,同學們議論紛紛。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當同學們幫助他,他為什么不高興?

  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立場,體會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

  1、當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煩時,自己希望別人怎么對待自己?

  2、如果別人在旁邊議論自己,自己會是怎樣的感覺?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火藥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項偉大發(fā)明。

  2.理解火藥的發(fā)明加快了人類前進的腳步,同時了解火藥也增加了戰(zhàn)爭的危害。

 。常醪搅私饪茖W與迷信的復雜關系。

 。矗M一步認識四大發(fā)明的偉大,萌發(fā)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古代火箭圖和現代火箭圖。

  〖教學活動及過程

 。保畬搿=處熖釂枺骸疤崞鸹鹚,誰都知道它的厲害,不過,你們知道火藥是怎樣發(fā)明出來的嗎?”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17頁的課文,并觀察煉丹爆炸圖。

 。玻v解與討論。教師講解:“火藥是古代煉丹師偶然發(fā)現的。本來煉丹師是為了求得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卻意外地煉出了能夠置人于死地的火藥。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科學與迷信往往是奇妙的'結合在一起的,火藥的最初發(fā)明就是這樣的。當硫磺、硝石、木炭這三樣東西混合在一起,達到一定的比例時加熱,極容易著火甚至發(fā)生爆炸。說不定還有一些煉丹師曾為此喪生呢!雖說他無意為科學獻身,但科學史上卻永遠不會忘記是煉丹師發(fā)明的火藥。但是僅僅靠偶然發(fā)生的事故是不能產生真正的發(fā)明的,人們在煉丹爐經常發(fā)生的爆炸事故中,經過反復摸索、嘗試,才最終有了火藥的發(fā)明。”

 。常喿x與討論。請學生觀察教科書第17頁下方的圖(它們分別是古代不同時期的火箭),然后請學生想像一下,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樣發(fā)揮火藥的威力的?

  請學生閱讀和欣賞關于萬戶的文字和圖畫,閱讀和欣賞教科書第18頁關于我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文字和照片。教師強調:“當你們?yōu)橛钪骘w船遨游太空而贊嘆的時候,應當記得像萬戶這樣偉大的先行者,更應當記得發(fā)明火箭的是我們的祖先。現代火箭是高科技的產物,比早期的火箭不知進步了多少倍,但它們在原理上卻是相同的!苯處熯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人類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如關于前蘇聯第一次進入太空、美國宇航員登月等,不必詳細,但應當簡單予以說明,以開拓學生的視野。

 。矗⌒∞q論會。教師向學生說明:“火藥發(fā)明的利與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學們對此可能也會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們召開一次小小辯論會,題目就叫做“火藥的出現是不是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教師將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

 。担。教師對學生的辯論活動進行,應特別強調的是,問題的關鍵在于人們如何利用火藥,火藥是否促進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最終還是由人類自己決定的。

  布置家庭作業(yè)。

  〖家庭作業(yè)

 。保瓿山炭茣冢保疙撽P于四大發(fā)明的作業(yè)。

 。玻鸭恍┯嘘P孔子的語錄和事跡。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拓展學生的視野,幫助他們了解世界各國所具有的特色鮮明的社區(qū),進一步加深對社區(qū)區(qū)的認識和理解。

  2、學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社區(qū)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準備

  1、讓學生搜集反映世界各國獨具特色的社區(qū)圖片、照片以及相應的文字資料。教師也需做同樣的`搜集工作。

  2、一張加大的世界地圖一級與小組數目相同的世界地圖若干張,學生人手一份水彩筆。

  教學過程:

  1、導入!皶6~7頁位為我們展示了一組世界上不同國家的社區(qū)圖片。下面請同學們翻開書,看看教科書都為我們呈現了哪些國家的社區(qū),同桌間可以相互交流。

  2、小組交流:將課前搜集反映世界各國獨具特色的社區(qū)圖片、照片以及相應的文字資料分小組交流,并在地圖中找到大致地址。

  3、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介紹本組同學所搜集的資料,然后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在地圖中找找它的大致方位,在再給予正確與否的判斷;卮鹫_后教師將圖片貼在較大的世界地圖上。

  4、個人制作:畫一畫自己生活的社區(qū)

  5、布置作業(yè)觀察社區(qū)有哪些設施,特別注意觀察增添了哪些新設施,并思考這些設施為人們生活帶來了什么?

《品德與社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使學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點;知道近代以來通信的主要種類和特點。

  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的主要內容,并能有條理的表達大意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向學生滲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使學生初步理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教學重點:

  古代通信的特點和方式

  教學難點:

  古代通信到近代以來的通信變化即如何體現“發(fā)展”。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教師啟用電腦點擊圖片一,提問:畫面反映了什么內容?(提示:烽火狼煙)。

  2.教師點擊電腦,提問:你聽到了什么?畫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內容?(提問:電波或電信號的聲音,反映信息傳遞的快速。)

  3.講述:以上兩組畫面反映了通信在人類社會中的變化。導入新課。

 。ǘ┬抡n傳授:

  討論交流:

 、俟糯ㄐ诺闹饕绞绞鞘裁?

  ②除了烽火狼煙之外,古代還有哪些通信手段?

  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為依靠人力、畜力傳遞信件實物的郵政通信。第二,擂鼓傳信和飛鴿傳書。(教師追加提問“擂鼓傳信傳遞什么信息,飛鴿傳書又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古代通信的特點是什么?”

  教師:燃起烽火點燃狼煙這是我們祖先創(chuàng)造的當時社會最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說是現代預警信號的前身。那么在我國還有哪些傳遞信息的方法。在國外,古代的人們又是怎樣進行通信的?

  提示從通信工具、業(yè)務種類、傳遞的速度與數量、傳遞的內容四方面進行。

  教師過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傳遞速度慢、數量少。傳遞的主要信函等實物沒有民間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來通信出現了哪些變化?

  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對照表,學生討論。

 。ㄈ┨骄炕顒樱

  1.過去的電話什么樣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現了哪些電話,有什么用途?

  2.學生發(fā)言,教師根據回答進行歸納。

  3.師生共同:過去的電話有話筒(聽筒)、話機、話線、電線、很笨重,不能攜帶。只能聽到聲音。現在,有錄音電話,電話有錄音機的功能;可視電話,在打電話時能夠看到地方,聽到聲音,拉近了打電話人的距離;傳真電話有傳真機的功能;電話現在可裝分機;無線移動電話、攜帶方便,可打電話、發(fā)收短消息、存儲信息、照相等多種功能,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豐富了人們的社會生活。

  4.師生暢想未來的通信還會有哪些變化。

【《品德與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教案11-24

《品德與社會》教案(薦)07-12

《品德與社會》教案模板06-30

《品德與社會》教案(15篇)09-11

《品德與社會》教案15篇11-05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案10-29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案優(yōu)秀09-28

品德與社會教案15篇11-17

品德與社會教案14篇07-27

《品德與社會》教案(通用16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