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說課稿

說課稿

時間:2022-06-25 21:46:1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關于說課稿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說課稿錦集七篇

說課稿 篇1

  《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是六年級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也是一篇自讀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朝鮮戰(zhàn)爭中,我志愿軍戰(zhàn)士邱少云從隱蔽潛伏到在烈火中壯烈犧牲的經(jīng)過,贊頌了邱少云為了戰(zhàn)友的安全,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自覺嚴格遵守紀律的英勇獻身的偉大精神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本文是落實了解人物內心活動這一重點訓練項目的一篇課文。對于學生來說,本課是一篇比較容易讀懂的獨立閱讀課文,因此,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本著充分放手的原則,給學生以學習的自主權,讓學生自己去學習。

  一、說教材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介紹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現(xiàn)和我的心理變化。根據(jù)學生實際,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學習邱少云自覺嚴格遵守紀律的高尚品質。

  (2)學習通過人物的表現(xiàn)及周圍的環(huán)境了解人物的內心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

 、乓龑W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認真讀,認真體會,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字里行間飽含作者的.真情實感。

 、坡(lián)系實際談自己讀文中所受啟發(fā)和感染。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邱少云自覺嚴格遵守紀律的高尚品質。

  4、本節(jié)課重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文、體會作者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描寫。通過“紋絲不動”這個詞來感受邱少云自覺遵守紀律的偉大精神。

  二、說教法

  因為本課是自讀課文,所以我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共同討論自己不懂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學法、

  1、指導學生通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分析、理解能力。

  2、引導學生設疑,解疑,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課題

  我們都讀過《再見了,親人》這篇文章,都感受到了那動人的一幕。但是與那些回國戰(zhàn)士不同的是,邱少云卻永遠留在了那片異國的土地上。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邱少云戰(zhàn)友寫的《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走近半個世紀前那個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走近年輕而偉大的戰(zhàn)士邱少云。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閱讀提示,想想它給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找出幾個問題的答案。

  3、學生匯報。

 。3)整體認識與感悟,有感情朗讀

  1、再讀課文,體會:一團烈火把邱少云包住了,我作為他的戰(zhàn)友心情是怎樣的?指導有感情朗讀。

  2、“為了整個班……沒發(fā)出一聲呻吟”這段話中用了一個比喻句,是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3、“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薄皬陌l(fā)起沖鋒到戰(zhàn)斗結束才20分鐘!斌w會兩個“才”字的不同意思。

  4、“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僅僅是忘不了那一天的嗎?

 。4)、總結全文

  (5)拓展思維,抒發(fā)情感:

  a、在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后,引導學生:假如你也是潛伏部隊中的一員,你也親眼目睹了這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一幕,你會寫一句:怎樣的碑文來紀念、來歌頌這位年輕而偉大戰(zhàn)士?讓學生通過寫碑文的形式,將自己的感情流露于筆端,真實地抒發(fā)對這位偉大的戰(zhàn)士的崇敬、愛戴之情。

  b、如果你是“我”,站在邱少云犧牲的地方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請以《我站在邱少云犧牲的地方》為題續(xù)寫。

  本課通過巧妙設疑,多種教法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象力,我認為這是本節(jié)課比較成功的一面。最后希望各位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是長春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九板塊的第一篇古詩。經(jīng)過仔細研讀小學語文課標里對古詩的相關要求,我知道了中年級學段的古詩教學,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抓住重點詞語來理解詩句的自學能力,并在誦讀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真正做到可以激發(fā)鼓勵學生多多積累課外古詩詞的濃厚興趣。

  《宿建德江》是一首借景敘情的五言詩,它是唐朝孟浩然隱居家鄉(xiāng)多年,四十歲時奔赴長安求取功名失敗歸途中所作。這首詩寫了詩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時的愁苦心情,全詩以“愁”為詩眼,以舟泊夜宿為背景,觸景生情,把寫景同自己的真實感受緊密結合在一起,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復雜心情。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3個字,掌握1個多音字。

  2、通過多種形式朗讀,想象詩人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復雜的情感。

  3、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在對古詩意境的理解;而在指導學生朗讀想象畫面和體會情感則是古詩的難點。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朗讀感悟法:古詩詞基本的學習方法就是多讀,所以我充分地讓學生讀詩,努力做到讀有要求、讀有層次。由初讀的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到讀出畫面、讀懂意思,再到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受,讓自己走進詩人的心靈深處,用朗讀的方式與詩人對話與文本對話.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默讀、齊讀、想象讀、配畫讀、配樂讀),悟情傳情,培養(yǎng)語感,體會詩情。

  2、想象理解法:想象是學習古詩的重要方法,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想象畫面,努力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鼓勵學生盡情想象,體會詩人的情感。

  3、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還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等等。注重了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三、說教學流程

  這首詩詩中有畫,情景交融,具有形象性和可感知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流程:“以舊引新→自讀感知→研讀古詩→走進心境→主題拓展”。

  在“以舊引新”、“自讀感知”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中,由學過的古詩引入,既復習舊知,也激發(fā)了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以平等的對話,讓學生大膽地朗讀。出現(xiàn)了節(jié)奏上的錯誤,再和學生一起探究學習主題,掌握節(jié)奏感。這樣的設計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重視了學生的發(fā)展性學習。

  因為這是本學期里安排的第二個板塊的古詩教學,所以在前一個板塊的古詩教學里,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邊讀邊借助工具書來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本課“研讀古詩”又再一次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并在讀中想象詩中畫面。充分鍛煉并培養(yǎng)學生們自學古詩的能力。接著捕捉“詩眼”,創(chuàng)設觀看動畫課件的情境,來品讀感悟古詩意境。當學生出現(xiàn)理解困難的時候,我引導學生從反復朗讀中去感悟。

  適時地點撥,更大空間地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及理解能力。

  在“主題拓展,幫助積累”環(huán)節(jié)中,我注重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送給學生同作者同心情的詩,鼓勵學生多讀多積累,激發(fā)學習古詩、積累古詩的熱情。

  四、說教學板書

  板書設計也緊緊扣住詩的意境美,由學生想象畫面,再到一同來畫下來。主要采用簡筆畫的形式,既增強了學生的感官印象,又突出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五、說教學評價

  在本節(jié)課中,我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理解詩意、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體會情感。以讀為主線,以情為核心,以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的,使學生在本堂課中會讀會學會用。

  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學生在學習古詩中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學習,以火熱的激情走進心境,以不變的衷情保持對古詩的熱愛。

說課稿 篇3

  一、說大綱

  新的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在現(xiàn)代文閱讀和鑒賞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xiàn)力,初步鑒賞文學作品!

  二、說教材

  本單元重在讓學生開闊視野,體會不同作家風格,多角度理解小說主題,并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邊城》既承擔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

  長篇小說《邊城》是沈從文先生的代表作,通過湘西兒女翠翠與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寄寓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表現(xiàn)人性美最突出的文學作品。本課內容離學生生活較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創(chuàng)設情景加以引導,力爭拉近距離。

  三、說學生特點

  高一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閱讀與鑒賞能力,但對于課文背后所蘊藏的深層意義還缺乏進一步的挖掘能力。《邊城》這篇文章反映的畢竟是一個成年人,而且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因而比較深沉,這是很難讓高一的學生真正的領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樣一些內容進行大膽的舍棄,在課堂上不做過多要求。

  四、說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以上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了解沈從文及其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

  2.學習小說細膩入微、逼真?zhèn)魃竦男睦砻鑼懛椒ā?/p>

  3.提高學生對含蓄語言的感悟能力。

  4.通過分析小說的環(huán)境、心理描寫,培養(yǎng)學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5.感悟文中作者構筑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體會人性之美。樹立學生愛世界、愛人類、愛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

  1.把握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淳樸的人性美。

  2.體會課文對人物心理細致入微的刻畫。

  在本課教學中,從人物細致入微的心理刻畫入手,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而讓學生感受沈從文先生的“人性美”與“人情美”。

  教學難點:

  理解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動并以此感受小說中蘊涵的“人性美”。

  五、說教學方法

  對文筆細膩、情感細膩的文學作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指導學生進行挖掘,并且本課是自瀆課文,要放手讓學生自瀆。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貫徹了啟發(fā)式教學原則,充分發(fā)揮教師“教”的職能和學生“學”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采用情景創(chuàng)設法、點撥法等教學方法。同時,為使課堂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提高課堂效率,適當借助現(xiàn)代化的教學媒體。

  六、說學法

  對于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yǎng)顯得異常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意以下兩點:

  1.自主討論法。

  引導學生運用“自主討論法”,掌握“讀”、“想”、“劃”、“議”、“結”的學習方法,通過自瀆認真思考,劃出重點語句,討論交流,議出問題的關鍵,總結特點。從而把握重點。

  2.根據(jù)間接經(jīng)驗學習感受生活。

  七、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擬為一課時。

  課前準備:觀看電影《邊城》,分發(fā)有關作品和作家資料。

  (一)導入

  設計思想是以情景動感情,以情感激情趣,以情趣誘發(fā)求知欲。借助多媒體,以豐富的風光圖片、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把學生帶入古老的湘西地區(qū)。

  有人說“《邊城》是一首圓潤悲婉的鄉(xiāng)土抒情詩,是二老唱給翠翠的一支情歌,是一曲靈秀惆悵的田園牧歌。他描繪了一種充滿化外之風的天人合一的意境。為被現(xiàn)代文明撕裂靈魂的人們提供了一個恍若隔世亦真亦幻的人性理想。是一塊行將失落的古樸的生命的綠洲!

  你讀了《邊城》,感觸最深的是什么?(此處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去感悟美、發(fā)現(xiàn)美、品味美。)

  (二)設置疑問

  在充分激活學生情感的基礎上,因勢提問,解決“寫了什么”的問題。

  1.小說寫了什么?

  2.課文中體現(xiàn)了哪些“愛”,重點突出的是什么?

  通過提問,明確小說以“愛”為中心,圍繞一個“愛”字展開一件件故事。課文寫了祖孫之愛、男女之愛、兄弟之愛。重點寫的是翠翠與天保兄弟的愛情。

  (三)賞析品味,互動探討

  在學生滿懷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時,讓他們自學討論,運用“自讀討論法”解決“怎樣寫”的問題。教師多角度層層挖掘,適時點撥,開啟心智。

  1.以翠翠的心理活動為線索,劃分情節(jié)脈絡。

  往事如夢——夢中人——未了情緣

  2.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下列問題,品讀文章。

  a.翠翠為什么看到天上的紅云,聽著鄉(xiāng)生。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是新課標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課文以祖國為主題,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表現(xiàn)了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人民熱愛祖國、發(fā)憤圖強的美好情感。本文是一篇雜文,它從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歷史前行過程,說理形象,鼓舞人心,教學時既要交代作品產生的時代特點和作者情況,又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鼓舞學生從作品中汲取樂觀堅強,積極進取的精神力量。學好本文,為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和語言文化的愛國主義情操和鍛煉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有很大幫助。

  2、教學目標的確立:

  本文是一篇用散文形式寫的民族精神頌,有一種驚世駭俗、氣沖霄漢的神韻。主要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⑴ 教學知識與能力:

  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要求讀準子音,讀出感情,通過反復朗讀,培養(yǎng)語感。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漢語言豐富、優(yōu)美的表現(xiàn)力,鍛煉運用祖國語言的能力。

 、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或中心句理解中心的方法。

  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的愛國精神,感受作者的愛國的情懷。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和語言文化的愛國主義情操。

  這三個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即整體感受──局部思維──遷移拓展,根據(jù)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并結合初一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目標1、目標2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

  3、教材處理:

  本課安排一課時,強調課前預習,課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感知形象,品味語言,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幫助學生完成重難點的突破。

  4、教學準備:

  為了拓寬課堂,實現(xiàn)生活、語文、課堂的對接,實現(xiàn)綜合性學習,再加上課文 比較難理解,最好安排預習,同時組織學生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資源搜集有關五四運動以及作者的有關資料(可以是錄相、文本等)

  二、說教法

  1、新課標中專為初中設定語文課堂應是“綜合性的實踐活動”,于是課堂教學不應是師問生答的檢查性活動,而是學生展示個人優(yōu)勢與魅力的舞臺,真正的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將談話法、導讀法、點撥法、交流質疑法、朗讀解惑法等有效結合起來,靈活地選擇合適的教法。

  2、根據(jù)“大語文觀”的要求,將課外與課內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相結合,以深化對文章的感悟,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

  3、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盡量讓學生自求自得,擁有一份相對獨立的讀書權。

  三、說學法

  課堂教學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教師適度點撥,真正體現(xiàn)“以學為主”“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的教育教學新理念,并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內容,并叢中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接受健康積極的情感教育。所以,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學習法,進行綜合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同時指導學生善提問題,進行質疑交流,充分地給學生自由活動的空間,鼓勵學生想說、敢說,讓他們圍繞中心議題發(fā)表各自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爭議,讓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培養(yǎng)健康情感,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四、說教學設計

  1、創(chuàng)設情景,吸引閱讀、思考興趣:

  “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本文是一篇具有強烈鼓勵性和充滿樂觀精神的雄文。本文是李大釗于20世紀20年代完成的作品。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在年輕時代就確立了救國救民、“再造神州”的宏偉抱負和決心,大力宣傳“共產主義在中國必將勝利”,“試看將來的環(huán)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黨成立以后,長期領導黨在北方的各地組織,開展反帝反封建軍閥的斗爭。1927年被捕,在獄中力盡磨難,頑強不屈,最后壯烈犧牲。表現(xiàn)了共產黨員英勇頑強的崇高品質。本文寫于20世紀20年代。當時,有一部分五四運動期間一度覺醒的知識分子又陷于迷茫之中,走道了十字路口。在這篇文章中,李大釗告訴人們,不要為面前的困難嚇倒,有困難,但更有希望;與困難作斗爭,趣味無窮。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花費略長一點時間,首先插放我國歌詠民族精神的樂曲如《國歌》等,雄壯激昂的樂曲震撼學生的心靈,此時讓他們說聽后的感受,教師及時激情引導“五四時期,中華民族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瘡百孔,步履艱難,在這種‘艱難的國運’面前,是臨陣脫逃、垂頭喪氣、悲觀失望、彷徨苦悶。還是正視現(xiàn)實,挺起胸膛,振奮起民族精神?這是提在每一個革命者,每一個愛國人們面前嚴峻的問題,必須作出選擇,必須作出明確回答。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作者從內心深處發(fā)出的強烈呼喊”

  2、整體感知: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以讀促講,甚至以讀代講,也是新課改的重要思想之一。

  ⑴ 教師范讀:

  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能夠感受到文中豐沛的感情卻難以確切地把握理解文意。如果在教學之初由學生朗讀課文,可能不易掌握好分寸。其實,教師的.表情朗讀也是一種處理教材的方式。經(jīng)過朗讀處理之后,課文中飄忽的情感會變得直觀可感,學生會更加容易接受理解。

  ⑵ 掃清障礙朗讀:

  強調字詞的認識,對學生有疑問的詞句進行解答,對理解有難度的可安排造句。

  ⑶ 學生自讀:

  以學生品味、交流心得為主,教師適當點撥。運用范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等不同形式進行練習。

  3、研讀課文:

 、 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梳理:

  “呈現(xiàn)問題”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疑起于思,這些問題都來自于學生對課文的思考。在合作學習前先讓學生獨立通過讀書找疑,便于多角度、多層次地發(fā)現(xiàn)問題。大大增加了合作時的信息交流量。教師進行歸類整理又加以呈現(xiàn),更明確了學習的目標。

 、 “如何理解文中的“雄健精神”?

 、 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趣味”?

 、 文章反復使用比喻,化抽象為形象,且形象生動,找出比喻句。

  ④ 分組討論最后一段,暢談自己的人生理想。

 、 組內合作、解決問題:

  確定合作形式。請同學們自由選擇你最想解決的一個問題,然后請選擇相同問題的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到指定地點,選出一位臨時組長。合作學習前,確定合作小組的形式很重要,它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學習效率。學生面對所呈現(xiàn)的問題并不一定都有能力解決,也不是都感興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采用“自由組合式”較為合適。

 、 組間交流、教師調控:

  請各小組派代表交流討論結果,組員可隨時補充。教師指導、總結。

 、 “雄健精神”,就是 民族精神,就是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 “一種冒險的美趣”“奇趣橫生”“一種壯美的趣味”這種種趣味,其實都是經(jīng)歷艱難險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幸福。

  ③ 用長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進程;用揚子江黃河比喻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用“曲折回環(huán)”“崎嶇險阻”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艱難國運;用長江黃河穿沙漠、過三峽比喻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斗爭。

 、 學生自由發(fā)言,小組間采用競爭方式調動積極性:

  此步關鍵在于平等、融洽的民主氣氛,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教師的職責在已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

 、 學生誦讀:

  在情感熏陶、文意大致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梢赃M行配樂朗讀,表情朗讀,以使學生充分領會本文的詩意和情感。

  4、擴展小結: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進程,以崎嶇線路比喻中華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艱難困苦中毫不氣餒,堅信革命畢勝,民族必興,氣魄雄壯豪邁,表現(xiàn)了革命樂觀主義情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情。

  通過以上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學生在問、思、答的過程中,逐層深入的閱讀,并在這一學習中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和口語表達能力,基本突破了重點難點。

  5、拓展延伸:

  通過本文的學習,你學到什么?今天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長征途中,也同樣會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遇見崎嶇險路,出現(xiàn)奇絕壯絕的境界,那么你會如何去做?讓我們高唱著進行曲調,在這悲壯的歌聲中,走過這崎嶇險阻的道路吧。

  6、布置作業(yè):

  把你對愛國主義的認識、感悟寫出來,在班內交流,字數(shù)在300字左右。

說課稿 篇5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在學完4.1…4.3這三小節(jié)的學習,學生意識到立體圖形是由平面圖形圍成的.因此此時學生的心中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他們希望有對所學知識作進一步探究及討論的機會,因此平面圖形這一節(jié)課由此而產生.平面圖形是建立在學生具有一定空間觀念基礎上,對有關圖形知識的一個再知過程。它是對學生空間觀念,基本圖形知識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一種綜合培養(yǎng)。首先課本p140頁圖4.4.1給出了5幅形狀各異的物體照片,向學生提問是否能畫出它們的表面形狀。并讓學生舉出類似的例子,由此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由學生動手得出的5個圖形,引出多邊形的定義以及多邊形的分類。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7個圖形,思考當中那些是四邊形,由四邊形鞏固并加深多邊形,接著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與交流完成多邊形的分割。最后的試一試以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優(yōu)美圖案結尾,讓學生找出其中的的平面圖形,剛好與剛上課時的圖4.4.1遙向對應,再次激起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興趣。

  二、目標的設定與重難點的確立: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情感態(tài)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痹诮虒W設計上,通過創(chuàng)設的豐富背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主動探索,并在實踐中積累教學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有條理的思考。

  由于在平面圖形這節(jié)課中,除了要學習多邊形的相關內容是重點外,還要經(jīng)常識別圖形或畫圖,因此觀察并分析出圖形的基本構成是平面圖形這節(jié)課的關鍵,也是本課的難點所在,也是本節(jié)課學生所要達到的能力目標。

  課程目標:

  1、通過平面圖形的學習,鞏固有關圖形知識,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

  2、掌握多邊形的'相關內容。

  能力目標:

  1、在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圖形、分析圖形和初步的幾何語言表達能力。

  2、發(fā)展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思考及想象、欣賞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和積極參與的精神。

  重點:多邊形的識別及分類,并了解多邊形分割為三角形的規(guī)律。

  難點:在設計過程中,對圖形基本構成進行有條理的分析,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三、教法選擇

  1、教學結構和教學基本思路

  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采用誘導式教學方法,師生互動,鼓勵學生團結協(xié)作、大膽猜想并動手操作,以觀察、實驗、整理、分析、歸納、猜想為主,形象的背景下進行教學設計。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數(shù)學又來源于生活,首先以各種實際生活中的精美平面圖形為背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通過三角形,長方形這些熟悉的圖形,向學生介紹了多邊形的定義及特征.通過四邊形的識別,進一步使學生了解空間中的圖形。而由所由多邊形可分割為三角形這一內容,了解三角形的特殊地位,為將來以后的三角形學習埋下伏筆。最后一部分的試一試,通過學生對圖形構成的分析,再次激起學生的探究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引導學生探索平面圖形的一個感性認識過程。

  2、重難點突破法

  書中是以實物圖形的表面形狀引出多邊形的定義及分類,多邊形的有關內容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教學時首先要求學生要自己動手畫出圖形。其次,在引出多邊形時,應加強多邊形的識別及分類,從而讓學生更容易掌握。而在多邊形的分割時,通過多個圖形的實驗,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再猜想分割的規(guī)律,從而突出了重點。

  分析平面圖形構成是能否找出或畫出其中所包含多邊形的關鍵,也是本節(jié)課的深化。因此在突出重點的基礎上,還要鼓勵學生多觀察,多動腦,多分析,充分展開合作與交流。必要時再加以適當?shù)囊龑。特別是試一試中的圖案,應給讓學生足夠的時間分析出圖案的基本構成,在明確了基本構成后,應讓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由外到內或有大到小等)說出所含的圖形,就能找出所有所含的圖形,從而使難點消化,最終突破難點!

  四、學法指導

  本節(jié)課以學生的觀察猜想為主,要求學生多觀察,大膽猜想。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有實物圖形的基礎上了解平面圖形的相關內容.另外,在探索與實踐過程中還要體現(xiàn)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因此,在課堂上主要采取積極引導,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方法來組織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體會成功的喜悅,感知數(shù)學的奇妙。

  五、教學輔助手段的使用

  利用直觀形象的圖案模型來體現(xiàn)本節(jié)內容的知識性與趣味性,使得觀察、猜想、討論與分析一起進行。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與探索的熱情。

  六、作業(yè)設計

  p143課后練習相對容易操作,讓學生獨立完成。但課后練習2,要說出理由,這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可以首先分成小組討論。如果感到有難度,可以適當啟發(fā)引導。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猴子種樹》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情節(jié)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本節(jié)課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教學中我們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表演,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寓意。

  說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事要有耐心、要有主見,否則什么事也做不成的道理;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說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蘊含的寓意。

  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知道,以學生最熟悉的話題引入課文,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在教學本文時,我們以談話的方式引入課題:同學們你們喜歡吃水果么?讓學生充分的說。然后順勢導入:有這樣一個小猴子也很喜歡吃水果,它種了許多果樹,結果怎么樣?引入并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二年級仍然是字詞認讀的重點階段,本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是熟悉生字詞為本課的順利學習做好鋪墊,也完成了學生的詞語積累。

  三、精讀課文,感悟寓意。

  全方位的接觸文本,感悟文本,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打開學生的思維大門。當教學課文內容時,我們引導學生細讀課文,了解猴子種果樹的經(jīng)過和結果,明白做事如果急于求成,沒有主見,到頭來什么事都辦不成的道理。

  在學習課文的第二至八自然段時,我們根據(jù)課文三層意思內容相近和敘述形式相似的特點,先扶后放,滲透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我們認為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時候要以扶為主,提出問題: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烏鴉是怎么對猴子說的?猴子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讓學生先讀,再讓他們思考。對于后兩層意思,我們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讀,去悟,并在小組內交流討論,然后反饋評價。在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讀時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讀出猴子急于吃果實,沒有一點耐心的`情態(tài)。同時注意讀出三種鳥的語言個性。最后在朗讀的基礎上演一演。另外,本文中有三句農諺:“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櫻二”,讓學生在學習課文過程中理解,及時插入學習鏈接,并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四、拓展

  這個環(huán)節(jié)意在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對課文寓意的鞏固,引領學生再次來體會做事要有主見,堅持下去才能獲得成功。

  總之,本節(jié)課我采們用以讀代講,以講促讀的辦法,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指導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此外,我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互相探討交流中,進一步理解和感受課文內容。

  說板書:

  好的板書應該具有深刻的啟發(fā)性,我們的板書的設計是隨著故事的發(fā)展來變化的,更加切合故事的寓意。

說課稿 篇7

  本次說課的內容是科教版五年級上冊《生物與環(huán)境》單元的第五課《食物鏈》,接下來我將從四個方面談談設計理念。

  一、說教材:

  本課之前學習了:植物生存需要一定條件、動物會根據(jù)自身需要選擇環(huán)境,本課通過認識、研究食物鏈將植物與動物聯(lián)系起來,認識到生物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為后面認識在一定區(qū)域內生活的生物需要一個和諧、平衡的環(huán)境做鋪墊。本課也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自然觀的好素材。

  二、說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技能上:需要認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食物鏈,了解食物鏈中箭頭的含義。學會正確使用食物鏈、生產者、消費者等詞語描繪食物之間的'關系。

  在過程與方法上:整節(jié)課采用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的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xiàn)食物鏈游戲激發(fā)學習食物鏈規(guī)律的興趣。

  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上:能積極與其他同學交流并合作完成探究活動,體驗合作的愉快。能夠調動思維進行理性的思考,參與討論和辯論。

  三、說教學重難點

  1.從能量的角度思考食物鏈箭頭的方向。

  2.從闖關游戲中總結食物鏈的規(guī)律。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jù)我校美的課程體系里“三三五”的教學模式,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

  1.美的引入用動畫環(huán)環(huán)相扣,揭示課題——食物鏈

  2.美的發(fā)現(xiàn)采用小辯論的形式得出食物鏈箭頭方向,把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

  3.美的升華先讓學生利用前概念舉例食物鏈,再通過闖關游戲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出食物鏈的一般規(guī)律,把學習過程還給學生,最后以集體的智慧鞏固食物鏈的知識點和解決前概念中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太陽說課稿11-19

采茶說課稿11-20

《孔乙己》說課稿11-20

詩歌說課稿11-20

教案說課稿11-20

《春曉》說課稿11-17

《故鄉(xiāng)》說課稿11-17

軍神說課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