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放大鏡說課稿

放大鏡說課稿

時間:2024-05-20 14:30:21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放大鏡說課稿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放大鏡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放大鏡說課稿

放大鏡說課稿1

  一、關于教材:

  1、教材內(nèi)容:本節(jié)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

  2、教材簡析:在學生初步認識放大鏡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應用到

  的放大鏡,感知放大鏡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為課上進一步深入理解放大鏡和學習它的工作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科學意識。

  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

  (2)、放大鏡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chǎn)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

  過程與方法

  (1)、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2)、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

 。2)、增強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

 。3)、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fā)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4、教學重點: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

  5、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透”鏡。

  6、教學準備:分組實驗器材:放大鏡(最好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

  供給學生一種放大鏡,盡量放大倍數(shù)大一點)科學書或報紙上的照片、計算機或電視機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鐵絲、普通玻璃片、平面鏡片、水。

  教師演示: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如放大鏡鏡片的結(jié)構(gòu)等)。

  二、說教法學法:

  本著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原則,本節(jié)課我打算采用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和實驗為主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演示法、練習法等方法。培養(yǎng)學的自學能力、探索能力、以及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缎抡n程標準》指出: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法。因此,學法上采取探究法、實驗法、演示法等充分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自主的活動和獨立獲取知識。讓他們在與他人合作學習和探究活動中,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三、說程序

  新課程理念倡導“課堂是屬于學生的”,為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本節(jié)課以探究學習為載體和主體,引導學生課堂探究、突破難點以達到學習目標。具體過程是:

 。ㄒ唬、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

  1、導入:師出示放大鏡:“看,這是什么?”(生:放大鏡)放大鏡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鏡來介紹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鏡》?梢詮姆糯箸R的構(gòu)造、作用、用途三個方面展開。

  2、小組討論交流放大鏡的構(gòu)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鏡的構(gòu)造——鏡架、鏡片(如果學生能說出凸透鏡也可以)

  放大鏡的作用——放大物體的像(可能學生會說“把物體放大”,提醒學生物體并未變大)

  放大鏡的用途——我們用放大鏡觀察校園里的生物、實驗中在老師指導下觀察花、昆蟲等。它是視力不佳者的助視器,還適用于電子產(chǎn)品檢驗、線路板檢驗、集郵者欣賞鑒定郵票、珠寶商鑒定珠寶、公安人員用它觀察指紋毛發(fā)纖維等、農(nóng)技人員用它觀察花蕊進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藝品的工匠工作時使用……

  4、讓學生盡量充分地例舉使用領域,交流后填寫第2頁的網(wǎng)狀圖。

 。ǘ⒎糯箸R下的新發(fā)現(xiàn)

  1、師: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請學生演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根據(jù)學生的演示師講解正確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方法:目、鏡、物三者,目不動,鏡動或物動。

  2、師:選擇一小塊面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圖片、屏幕、織物等看誰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將新發(fā)現(xiàn)用文字或圖片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3、交流新發(fā)現(xiàn)后,師歸納: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ㄈ、放大鏡的特點

  1、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鏡片具有“凸”、“透”的特點)老師給大家準備的'物品中有沒有像放大鏡那樣能放大物體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2、學生嘗試利用平面鏡、玻璃、水、水槽、集氣瓶、燒瓶等物體來放大物體的像。(發(fā)現(xiàn)圓柱形及球形的裝滿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師:放大鏡的鏡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中間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鏡也叫“凸透”鏡。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shù)也越大,由此推斷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數(shù)最大。

 。ㄋ模、小結(jié)

  1、師:對于熟悉的放大鏡,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或收獲嗎?(放大鏡也叫凸透鏡,凸度越大放大倍數(shù)越大。運用放大鏡細心地觀察物體,還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細節(jié))

  2、課外你可以嘗試著用一些簡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鏡,或者用你的放大鏡去仔細觀察身邊的物品,看看還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板書設計:

  放大鏡

  構(gòu)造:鏡架、鏡片(凸透——“凸透”鏡)

  作用:“放大”物體的圖像、放大細節(jié)

  用途:……

  四、教學后記:

  我在教學時力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的相信學生的潛能,給學生提供了自由學習的時空。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實驗,自主的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多給學生一些思考時間,多給學生一些動手的機會,實踐證明:學生對時間、空間、材料有了自由支配的權(quán)利后,他們才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情感,個性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

放大鏡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nèi)容: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是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第38-39頁的內(nèi)容。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比的意義和基本性質(zhì)的基礎上教學的,為接下來學習比例打基礎。教材先讓學生認識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再讓學生經(jīng)歷按指定的比把一個簡單圖形放大和縮小的操作過程。教材將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貫穿整個單元的始終。這樣的編排,既突出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協(xié)同發(fā)展,也能為以后學習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圖形的相似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結(jié)合具體情境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學會利用方格紙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縮小。

  過程與方法的目標: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體驗圖形放大和縮小的過程,理解圖形放大和縮小的含義,掌握圖形放大和縮小的方法。

  情感目標: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同時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3、教學重點:

  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能利用方格紙把一個簡單圖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縮小。

  4、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交流等活動中,感受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比的意義以及相關平面圖形的知識,具有學習《圖形的放大和縮小》的基本知識。

  2、學生具有生活中的放大、縮小的感性認識,把圖形由小到大視作放大,由大變小視為縮小,這與數(shù)學里圖形的放大和縮小要求每組對應邊按相等的比來變化有很大的差距。

  三、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開始,利用長方形圖片放大的具體情境導入,讓學生直觀感受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教學中安排了一些有利于學生探究的觀察、操作、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以及數(shù)據(jù)的比較,初步體會圖形的相似,感受圖形放大和縮小在生活中的應用。這樣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交流空間,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四、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jié)構(gòu),教學中主要采用情境導入法、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方法,讓學生自主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并以同桌為小組進行交流討論。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景,并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觀察、比較、思考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動手操作指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交流和討論的活動中來,增強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果。

  五、教學流程

 。ㄒ唬、初步感受圖形的“放大”。

  1、情境演示,呈現(xiàn)圖片。

  師:照片太小了,看不清楚,把它變大一些。注意看,怎么變的?

  2、將原來的照片變大。

  圖(2)長擴大2倍,寬不變。

  圖(3)寬擴大2倍,長不變。

  圖(4)長和寬都擴大2倍

  師:你覺得圖幾符合我們數(shù)學意義的放大?

  3、出示反例:長與寬擴大的.倍數(shù)不同。

  問:它是不是放大?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首先演示一張圖片不同的變大過程,讓學生通過觀察、判斷初步感知數(shù)學上的“放大”。及時出示反例,使學生強化已有經(jīng)驗,明白圖形放大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到底存在什么變化規(guī)律?既引入新課,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ǘ⒄J識“放大”。

  1、出示兩幅圖的長和寬的長度。

  問:兩幅圖的長有什么關系?寬呢?

  2、交流:

  先讓學生試著表達自己的理解,回答的結(jié)果可能各不相同,教師不要急于做出判斷,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本。

  3、學生自學。

  摘錄課本第38頁內(nèi)容:把長方形的每條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放大后長方形與原來長方形對應邊長的比是2:1,就是把原來的長方形按2:1的比放大。

  4、討論:

 。1)師:對應邊長是什么意思?

 。2)師:是誰和誰的比?

  這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很容易變成“填鴨式”。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思考和辨析的意識,數(shù)學閱讀的引入,實際上就是盡可能的還課于學生,尊重和保護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

 。ㄈ、認識“縮小!

  1、出示情境圖。

  師:2:1是放大,后項是放大前的圖形,前項是放大后前的圖形。 如果是1:2,就是什么?

  師:按照1:2縮小以后,長幾厘米?寬多少?

  2、比較。

  師:看到一個比,你怎么知道是放大還是縮小?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要注意有扶有放,有必要的說明,也有合適的自主學習空間,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最后的比較,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哪樣的比是放大,或是縮小。

  3、鞏固

  重點討論:⑤號圖形不是①號長方形放大后的圖形?從而得出結(jié)論:圖形的放大或縮小,大小變了,形狀不變。

 。ㄋ模、畫圖。

  1、教學例2。

  出示例題。先根據(jù)給出的比,判斷是放大還是縮小,再分別口答按指定的比放大和縮小后,圖形的長和寬。

  2、教學“試一試”。

  先讓學生獨立畫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畫的。

  問:量一量,斜邊的長也是原來的2倍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ㄎ澹、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先讓學生按要求在方格紙上畫出縮小后的圖形,再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畫的,縮小后有關邊的長度是原來的幾分之幾,各應畫幾格。

  2、生活中的放大和縮小。

  學生舉例說一說。

  (1)、放大鏡。

  (2)、照相機。

 。3)、復印機。

 。⑷n總結(jié)。

  師:生活中放大和縮小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在面對困境時,我們需要把困難縮小再縮小,把自己放大再放大,勇敢點、自信些,迎接光明的未來。

  (七)板書設計: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形狀相似、 大小變化。

  2:1 前項大于后項 對應邊 擴大2倍

  1:3 前項小于后項 對應邊 縮小到原來的1/3倍

放大鏡說課稿3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課題是:《放大鏡》。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內(nèi)容選自教科版《放大鏡》,教學對象是小學六年級學生。學生前面已學習過Flash最基本動畫原理,能制作出簡單動畫,并對幀、圖層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點學生很容易接受。

  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初步掌握遮罩動畫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層與被遮罩層之間的關系;

  2)掌握放大鏡效果的制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自主實踐,去完成放大鏡效果的動畫,使學生能夠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運用Flash動畫軟件創(chuàng)造作品的樂趣;

  2)體驗信息技術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形成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

  3)體驗作品創(chuàng)作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激發(fā)學習flash的興趣。

  3、教學重點:Flash中的遮罩層。

  4、教學難點:Flash中的遮罩層與被遮罩層的關系

  二、說教法本節(jié)課,我分別采用講授法、演示法、任務驅(qū)動法、自主探究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去幫助學生學習、消化和掌握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xiàn)老師的主導作用。通過這些方法,使學生學習到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本課是動手實踐操作為主的一節(jié)課,每個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水平差異較大,為了能使大家共同進步,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因此,在學生進行學習操作的過程中,我允許鄰桌的學生相互交流、探討,小組進行合作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愉快、活躍的氛圍,以學生為主體,始終引導他們“自主學習、相互協(xié)作”,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望去進行學習和操作。

  四、說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讓學生親自體驗Flash游戲??“小孔探物”的玩法,這里我運用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圖片,讓學生積極參與,觀察游戲中的.動畫效果。明確本節(jié)課目標。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導出本課教學內(nèi)容,然后馬上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欣賞放大鏡效果,制作神奇的放大鏡。

  2、講授新課掌握“放大鏡”效果的制作方法。

  教材分為三步:

  第一步比較簡單,主要是運用了以前的知識,同學們在任務驅(qū)動下,自主探究去完成。

  第二步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首先通過課件初識遮罩動畫的基本原理,其次讓同學們分組探討Flash中的遮罩層與被遮罩層的關系,然后我演示了整個示范操作過程,最后再給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練習。這些操作過程的不同現(xiàn)象都是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視覺,再加上老師適當?shù)恼Z言說明,學生是可以非常輕松地掌握“制作放大鏡

  效果”的方法。

  第三步的設置是為了使這個動畫更加真實,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這一步是前兩步的拓展,有余力的同學可試著去完成,本節(jié)課其他同學完成前兩步即可,這一步體現(xiàn)了分層教學。

  3、評價、交流、提高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感受成功、分享喜悅。交流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最后教師可以做總結(jié)概括。通過五個實例的展示,使學生對遮罩動畫產(chǎn)生濃厚興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遮罩的理解,讓學生明白利用遮罩效果不僅僅是制作放大鏡一種,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Flash軟件。

  五、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師生之間進行了有效的互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很好的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比較成功環(huán)節(jié)有:

  1、課的導入能夠很好的抓住學生的興趣。

  2、知識的展現(xiàn)不是直接通過教師的講,而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老師輕松帶入新的知識,這樣既讓學生復習了舊知識,也讓學生覺得新知識也并不難,容易接受。

  3、教學素材的準備比較充分。讓學生選擇素材的空間比較大,而不是千篇一律,能夠以學生為中心,這樣學生在接受知識完成任務的時候更能夠有熱情。

  4、本節(jié)課的任務設置任務的設置也能夠照顧到大部分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事做,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并且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探究空間。

  存在的問題是:

  1、對于學生的了解不夠,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現(xiàn)狀,最好事先跟學生進行溝通。

  2、對于突發(fā)狀況還缺乏應變能力,須加強。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反思,有些地方還很膚淺,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放大鏡說課稿4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力求突出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深刻揭示文中蘊含的道理,注重語言的品味。凸顯閱讀教學“以讀悟理”、“以讀悟語”的基本特征,引導學生在品詞、品句、品讀中感悟作者表達的妙處。

  【教材分析】:

  本文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列文虎克玩鏡片,之后,做成放大鏡,接著,做出顯微鏡,最終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世界,玩出了大名堂。

  課文語言表達準確而又生動活潑。

  全文貫穿一個“玩”字,字里行間滲透著創(chuàng)新思維的要素,即:興趣、耐心、觀察、思考。

  【學情分析】:

  1、三年級的學生不大會通過細致的閱讀文本,理清文章的脈絡,概括事件主要內(nèi)容更是困難。

  2、由于年齡小、缺少社會經(jīng)驗等原因,對于人物品格以及事件中蘊含的道理等內(nèi)容,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有較大困難。

  3、學生閱讀經(jīng)驗、方法積累的還不多,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嘗試運用一些簡潔而有效的方法,如:查找資料、聯(lián)系上下文、品詞品句、邊讀邊想象等。

  基于以上考慮,我們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3、引導學生在品詞、品句、品讀中感悟作者表達的妙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品詞、品句、品讀,做到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我們設計本課教學為五大環(huán)節(jié)。

  一、回顧課文內(nèi)容(3分鐘)

  二、感受“大名堂”——玩出了成績(12分鐘)

  三、感悟列文虎克是怎樣“玩”的——玩出了花樣(15分鐘)

  四、品味文章中蘊含的道理——玩出了道理(5分鐘)

  五、聯(lián)系生活,深化主題(5分鐘)

  一、回顧課文內(nèi)容(3分鐘)

  上課伊始,教師板書:玩。同學們都喜歡玩,老師也喜歡。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名叫“列文虎克”。板書:列文虎克。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玩出了大名堂。板書:名堂。

  同學們,你知道“名堂”這個詞在詞典是什么意思嗎?學生發(fā)言時,教師依次出示三種解釋:1、花樣;2、成績;3、道理。請同學

  們好好讀讀書,思考:你覺得哪種解釋更有道理?在文章中找找理由。

  根據(jù)一般人的閱讀經(jīng)驗及前測,我們估計選擇成績的學生居多。理由在課文第5自然段,這就自然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感受“大名堂”。

  為什么直接切入課文最后,抓住學生觸動最大、印象最深的“名堂”展開讀書交流呢?我們考慮,這樣能夠激起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對列文虎克的偉大發(fā)現(xiàn)有充分的認識,對列文虎克本人充滿敬佩,為接下去感悟列文虎克為什么能夠取得如此偉大的發(fā)現(xiàn)做好充足的鋪墊。

  二、感受“大名堂”——玩出了成績(12分鐘)

 。ㄒ唬┟檬侵甘裁

  我們先要幫助學生明確這個大名堂是指什么,可以請同學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成績?

  此時,可以利用課件出示幾則微生物的圖片,豐富學生的必要認知,又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ǘ└形蛎弥

  緊接著,我們引導學生深刻感受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到底有多大。先請你輕聲自由朗讀這一段下面的文字,學生有所感之后,在討論中教師順學而導。

  學生可能會談到這句話:

  1、英國皇家學會知道了他的發(fā)現(xiàn),聘請他為皇家學會會員。 我們可以請同學們談談自己對“英國皇家學會”的了解。學生交

  流資料,豐富必要的認知,當他們知道看門人列文虎克與鼎鼎大名的牛頓等人同屬一個學會時,一定會驚嘆于列文虎克的.巨大成就。教師再利用課件動畫演示激發(fā)學生讀書熱情,請學生帶著自己的敬佩之情進行朗讀,效果會很好。

  學生還可能談到這句:

  2、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并從“玩具”里觀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1)課標指出:三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抓住“拜訪、欣賞”等詞,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感悟到女王和沙皇對列文虎克的尊重以及列文虎克偉大發(fā)現(xiàn)的轟動效應。

 。2)有些學生還可能會關注到句子中“連??也”句式的強調(diào)作用。如果沒有學生提到,我們可以提示:這句話中有兩個字配合起來使用,使得表達效果更好,你能品味出來么?通過比較兩句話表達效果的不同,學生會加深對“言外之意”的理解,同時增強語感能力。

 。ㄈ⿴熒献骼首x,讀出對列文虎克的敬佩之情。

  理解到這種程度,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成為可能。在學生練習之后,可以采取教師引讀,學生接讀的形式。師生合作朗讀,營造富有感染力的“情感場”,可以有效烘托課堂氣氛,加深閱讀體驗。

  年少時,列文虎克家境貧寒,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可是他卻??學生接讀“最早發(fā)現(xiàn)了微生物,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英國皇家學會知道了他的發(fā)現(xiàn),聘請他為皇家學會會員。

  列文虎克就是一個普通的看門人,他的偉大發(fā)現(xiàn)卻驚動了全世界,連??學生接讀“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并從‘玩具’里觀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三、感悟列文虎克是怎樣“玩”的——玩出了花樣

 。ㄒ唬├砬辶形幕⒖耸窃鯓右徊讲酵娉龌拥

  列文虎克的偉大成績在學生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有些同學也認為“名堂”可以解釋為花樣,你們的理由在課文那些段落呢?學生會找到課文2、3、4段講了列文虎克玩的過程。這就進入到了本節(jié)課的第三大環(huán)節(jié),教師請同學們仔細默讀文章,思考列文虎克一步步玩出了怎樣的花樣?并動筆用序號在書上標出來。

  理清故事脈絡后,我們還要更進一步,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體會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方法?梢哉埻瑢W們借助這些提示,用自己的話將列文虎克玩的過程說下來。而這就是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螅處燑c評:象這樣好好細讀文章,用簡潔的話語,列出重點情節(jié),可以幫助我們很好地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來!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學生既理解了內(nèi)容,又發(fā)展了語言,還體會了學法,凸顯了環(huán)節(jié)的整合,增強了實效。

 。ǘ┘氉x感悟,有感情朗讀

  接下來,我們就要引導學生細讀感悟,有感情地朗讀了。

  尊重三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我們請同學們讀一讀、找一找,列文虎克玩出了一系列的花樣,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想一想:為什么?

放大鏡說課稿5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叫肖長江,是宣化第一寄宿制雙語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 我說課的課題是:《神奇的放大鏡》。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內(nèi)容選自冀教版《信息技術》小學第三冊第七課的內(nèi)容《神奇的放大鏡》,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

  學生前面已學習過Flash最基本動畫原理,能制作出簡單動畫,并對幀、圖層有了初步了解,所以本節(jié)課的新知識點學生很容易接受。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掌握遮罩動畫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層與被遮罩層之間的關系;

 。2)掌握放大鏡效果的制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自主實踐,去完成放大鏡效果的動畫,使學生能夠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制作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運用Flash動畫軟件創(chuàng)造作品的樂趣;

 。2)體驗信息技術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形成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

 。3)體驗作品創(chuàng)作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激發(fā)學習flash的興趣。

  3、教學重點:

  Flash中的遮罩層。

  4、教學難點:

  Flash中的遮罩層與被遮罩層的關系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我分別采用講授法、演示法、任務驅(qū)動法、自主探究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去幫助學生學習、消化和掌握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xiàn)老師的主導作用。通過這些方法,使學生學習到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本課是動手實踐操作為主的一節(jié)課,每個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水平差異較大,為了能使大家共同進步,培養(yǎng)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因此,在學生進行學習操作的過程中,我允許鄰桌的學生相互交流、探討,小組進行合作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愉快、活躍的氛圍,以學生為主體,始終引導他們“自主學習、相互協(xié)作”,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望去進行學習和操作。

  四、說教學程序

  1、導入新課

  讓學生親自體驗Flash游戲——“小孔探物”的玩法,這里我運用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圖片,讓學生積極參與,觀察游戲中的動畫效果。明確本節(jié)課目標。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導出本課教學內(nèi)容,然后馬上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欣賞放大鏡效果,制作神奇的放大鏡。

  2、講授新課

  掌握“放大鏡”效果的制作方法。教材分為三步:

  第一步比較簡單,主要是運用了以前的知識,同學們在任務驅(qū)動下,自主探究去完成。

  第二步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首先通過課件初識遮罩動畫的基本原理,其次讓同學們分組探討Flash中的遮罩層與被遮罩層的關系,然后我演示了整個示范操作過程,最后再給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練習。這些操作過程的不同現(xiàn)象都是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視覺,再加上老師適當?shù)恼Z言說明,學生是可以非常輕松地掌握“制作放大鏡效果”的方法。

  第三步的設置是為了使這個動畫更加真實,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這一步是前兩步的拓展,有余力的同學可試著去完成,本節(jié)課其他同學完成前兩步即可,這一步體現(xiàn)了分層教學。

  3、評價、交流、提高

  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感受成功、分享喜悅。

  交流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最后教師可以做總結(jié)概括。

  通過五個實例的展示,使學生對遮罩動畫產(chǎn)生濃厚興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遮罩的理解,讓學生明白利用遮罩效果不僅僅是制作放大鏡一種,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Flash軟件。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師生之間進行了有效的互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很好的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比較成功環(huán)節(jié)有:

  1、課的導入能夠很好的抓住學生的興趣。

  2、知識的展現(xiàn)不是直接通過教師的講,而是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老師輕松帶入新的知識,這樣既讓學生復習了舊知識,也讓學生覺得新知識也并不難,容易接受。

  3、教學素材的準備比較充分。讓學生選擇素材的空間比較大,而不是千篇一律,能夠以學生為中心,這樣學生在接受知識完成任務的時候更能夠有熱情。

  4、本節(jié)課的任務設置任務的設置也能夠照顧到大部分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事做,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并且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探究空間。

  存在的問題是:

  1、對于學生的了解不夠,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現(xiàn)狀,最好事先跟學生進行溝通。

  2、對于突發(fā)狀況還缺乏應變能力,須加強。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反思,有些地方還很膚淺,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放大鏡說課稿6

  一、設計意圖:

  說幼兒:中班幼兒是幼兒三年學前教育承上啟下的階段,也是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為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推動他們想去了解周圍的事物,促使孩子們?nèi)ヌ剿、觀察發(fā)現(xiàn)、嘗試,通過這次組織的科學活動初步滿足幼兒的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說教材:《綱要》上提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的啟蒙教育,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放大鏡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有些孩子也會在家中經(jīng)?吹綘敔斈棠淌褂梅糯箸R讀書看報,因此我選用放大鏡作為題材引導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器官去發(fā)現(xiàn)放大鏡的奇妙之處,以及給予人們的幫助。

  二、目標分析

  我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活動的具體內(nèi)容將目標定位為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的目標。

  1. 知識性目標:認識并了解放大鏡的特點,初步了解放大鏡放大的原理,通過觀察實驗用“我看見……”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 能力目標:能夠通過觀察實驗發(fā)現(xiàn)事物的變化,發(fā)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記憶力。并且能夠做出簡單的觀察記錄。

  3. 情感目標:體驗與老師和同伴一起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目標,我把重點定位于:認識并了解放大鏡的特點,并且通過觀察實驗做出簡單的記錄。

  難點是:通過實驗初步理解放大鏡放大的原理。

  四、教學方法設計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在活動中,教法上我采用了啟發(fā)提問法、觀察比較法和演示法來引導幼兒探索和發(fā)現(xiàn)。 學法上我采用了分組討論法、談話法和游戲法。培養(yǎng)幼兒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發(fā)揮幼兒的主體和老師的主導作用。

  五、教學準備

  綱要上提出,為幼兒提供一個有準備的環(huán)鏡和材料是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基礎,它能吸引幼兒,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意愿與興趣,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準備了一下材料:

  1.放大鏡若干個。

  2.普通玻璃和放大鏡鏡片各一個。

  3.印有微小字體或圖片的卡片一張。

  4.小圖書、小畫報、樹葉、昆蟲標本等便于使用放大鏡觀察的物品。

  5.吸管一個、塑料片一個。

  6.觀察記錄表一個、畫筆若干。

  六、教學過程設計

  我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

 。ㄒ唬┘ぐl(fā)興趣導入

  1.教師出示印有微小圖片或文字的卡片。

  2.告訴幼兒老師這里有一張卡片,上面的文字圖片,老師看不清楚,請小朋友幫老師看一看,請幼兒觀察,(幼兒會說看不清楚)。

  3.教師:怎么辦呢?老師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不過這個辦法要用到一個小工具。

  4.教師出示放大鏡,告訴幼兒老師這里有一面神奇的鏡子可以幫助我們。

  5.教師把這面鏡子放到文字和圖片上進行放大請幼兒再觀察。

 。ǘ﹩l(fā)已有經(jīng)驗

  1.教師提問:你們見過這種神奇的鏡子嗎?(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提問:你們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嗎?(放大鏡)

  3.教師提問:你們見過有誰使用過放大鏡?(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

  4.教師提問:他們用放大鏡做什么?(看書、看報)

  (三)認識放大鏡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得到這面神奇的鏡子。浚ㄏ耄

  2.教師給每名幼兒發(fā)一面放大鏡請幼兒觀察。

  3.教師提問:放大鏡是什么樣的?請幼兒描述放大鏡并且引導幼兒觀察鏡片是兩邊薄中間厚的。

  4.我在手里的叫做什么?(手柄)

  5.人們通常用放大鏡觀察什么地方?(幼兒自由回答)

  6.放大鏡的鏡片是用什么做的?(玻璃)

  7.小朋友在使用放大鏡時要注意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ㄋ模⿲W習使用放大鏡并用放大鏡觀察物品。

  小朋友們,我們認識了放大鏡外形特點,也知道了它的使用方法,那你們想不想試一試,我們一起來用放大鏡觀察物品好不好?

  1.教師首先引導使用放大鏡觀察自己或者別人的五官、手紋和衣服上的飾物如紐扣等)。

  2.教師把幼兒分成四組,并且出示觀察實驗物品,請每組幼兒自主進行選擇想要觀察的物品。

  3.請幼兒進行觀察。

  4.小組討論:請幼兒談一談使用放大鏡后的感覺。

  5.小組討論:如何使用放大鏡才能看的更清楚?(老師引導幼兒注意放大鏡和實物之間的距離,可以將放大鏡對準要觀察實物上下移動,在此過程中,尋找出一個最好的距離,才能看的最清楚。)

 。ㄎ澹┯^察記錄

  1.老師給每名幼兒發(fā)放觀察記錄表,請幼兒用畫筆畫下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引導幼兒畫出原來的東西是什么樣的,使用放大鏡觀察后物體是什么樣的。

  3.請幼兒將自己的觀察記錄表展示給大家看,并且用“我看見……”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

 。ㄆ撸┭由旎顒

  放大鏡能夠觀察許多東西,但是千萬不要用放大鏡觀察太陽,因為放大鏡還用一種聚焦的作用,它可以把陽光聚集在一起,溫度很高,會把眼睛燙傷。小朋友們有時間可以到戶外去做一個小實驗,用一張紙放到陽光下,然后用放大鏡對準一點進行照射,看看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

放大鏡說課稿7

  過程與方法

  1、正確用放大鏡觀察物體。

  2、比較用肉眼觀察和用放大鏡觀察的不同。

  教學重點:

  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

  教學難點:

  放大鏡是“凸”“透”鏡

  教學準備:

  放大鏡(每個學生都能有一個放大鏡,如果只能提供給學生一種放大鏡,盡量放大倍數(shù)大一點),平面鏡片。

  教師演示:

  不同放大倍數(shù)的放大鏡、圖片或課件(如放大鏡鏡片的結(jié)構(gòu)等)。

  教學過程

  一、問題與猜想

  1、導入:

  師出示放大鏡:“看,這是什么?”(生:放大鏡)。放大鏡大家很熟悉,我來介紹一下放大鏡。(從放大鏡的構(gòu)造、作用、用途三個方面展開介紹)。

  2、小組討論交流放大鏡的構(gòu)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鏡的構(gòu)造——鏡架、鏡片(如果學生能說出凸透鏡也可以)

  (1)放大鏡的作用——放大物體的像(可能學生會說“把物體放大”,提醒學生物體并未變大)

  (2)放大鏡的用途——我們用放大鏡觀察校園里的生物、實驗中在老師指導下觀察花、昆蟲等。它是視力不佳者的`助視器,還適用于電子產(chǎn)品檢驗、線路板檢驗、集郵者欣賞鑒定郵票、珠寶商鑒定珠寶、公安人員用它觀察指紋毛發(fā)纖維等、農(nóng)技人員用它觀察花蕊進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藝品的工匠工作時使用……

  二、探究與實踐

  1、師:誰給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請學生演示放大鏡的使用方法。根據(jù)學生的演示師講解正確使用放大鏡的兩種方法:目、鏡、物三者,目不動,鏡動或物動。

  2、師:選擇一小塊面積,運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圖片、屏幕、織物等看誰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

  3、交流新發(fā)現(xiàn)后,師歸納:放大鏡把物體的圖像放大,讓我們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三、拓展與創(chuàng)新

  1、師:放大鏡顧名思義是能“放大”,說說它在生活中的應用。

  2、學生嘗試利用放大鏡來放大物體。

  四、小結(jié)

放大鏡說課稿8

  一、教學設計特色和效果

 。ㄒ唬┙滩姆治觯

  《放大鏡》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微小世界”單元的第1課內(nèi)容。本單元是按照人類觀察工具的發(fā)展順序編排的,從放大鏡到顯微鏡,引領學生進入昆蟲世界、晶體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系列探究活動,由淺入深逐步展開。學生對放大鏡并不陌生,從三年級起放大鏡就伴隨著孩子們的科學學習。但是他們對人類發(fā)明放大鏡的意義以及放大鏡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并不是很了解。本課鼓勵學生在帶著新的問題用放大鏡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有新的發(fā)現(xiàn)。同時學習和了解一些關于放大鏡的簡單光學知識!斗糯箸R》一課作為“微小世界”單元的起始課,對激發(fā)學生探索微小世界的興趣,領悟觀察工具的發(fā)展帶來的好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興趣基礎和認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編寫意圖,結(jié)合六年級學生實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放大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放大鏡是凸透鏡,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凸起;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

  2、過程與方法:對比能放大圖像的物體的共同點,探究放大鏡鏡片的特點;對比肉眼觀察和放大鏡觀察,發(fā)現(xiàn)更多細節(jié)。

  3、情感目標: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增強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fā)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教學重點:用放大鏡觀察到物體的更多細節(jié),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

  教學難點:放大鏡是“凸”“透”鏡。

 。ㄈ┙谭▽W法:

  1、教法:采用探究式教學法,組織學生經(jīng)科學探究過程,并綜合運用比較法、發(fā)現(xiàn)法,在學生充分探究的同時運用講解、點撥、啟發(fā)、評價等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源動力。

  2、學法:為了積極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力求將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等心理素質(zhì)融為一體。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交流,讓學生在探究中建立科學概念,經(jīng)歷過程。

 。ㄋ模┙虒W策略與過程:

  在本課教學中,我根據(jù)學生思維發(fā)展、認知水平對教材進行了調(diào)整,使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吸引學生不斷探究,使學習流程更流暢、自然。我把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導入激趣。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的一開始,我設計了一個熱身活動:視力大考驗。利用多媒體課件以及卡片等,讓孩子們辨認圖片或文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微雕石的出現(xiàn),使學生經(jīng)歷了“不可能”的任務,從而將學生思維引向本課的教學內(nèi)容,明確了這節(jié)課的探究主題。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探究活動:尋找放大工具。

  從“想看得清更小的物體,怎么辦?”到“如果沒有放大鏡,你能用我們現(xiàn)有的物品解決同樣的問題嗎?”,兩個緊扣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推向深處,從而開始了本課的第一個探究活動:尋找放大工具。在這個活動中教師沒有直接發(fā)給學生放大鏡,而是給了裝了水的塑料瓶、玻璃片等五種物品讓學生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一些材料有放大功能,而一些材料不具備。通過能放大圖像的物品互相比以及與放大鏡對比,發(fā)現(xiàn)具有放大功能的材料和放大鏡的共同特點是:透明、中間凸起。從而理解為什么放大鏡又叫凸透鏡。把這一活動安排在前,也期使學生經(jīng)歷到從肉眼觀察到發(fā)明放大鏡這一偉大進程,了解到放大鏡發(fā)明的歷史,體驗到利用工具來幫助突破人體局限的樂趣。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探究活動:放大鏡下的新發(fā)現(xiàn)。

  發(fā)現(xiàn)更多的細節(jié),是人類發(fā)明放大鏡之后的“意外收獲”。學生們經(jīng)過用放大鏡來觀察圖片、紙巾等材料,發(fā)現(xiàn)了原來用肉眼觀察時看不到的細節(jié)。使學生在深刻理解放大鏡的作用不僅僅是放大圖像的同時,理解放大鏡在人類探究微小世界領域的重要作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中,我以一張“放大鏡下的紙巾”圖片作“導火索”,讓學生猜猜圖片上的是什么,點燃學生探究的激情。通過眼睛觀察和放大鏡觀察相互對比、兩個放大倍數(shù)不同的放大鏡對比觀察,學生們在發(fā)現(xiàn)細節(jié)的同時,又感受到工具改進帶來的新的認識。視頻“放大鏡的作用”,在學生充分探究后,起到了深化認識、提綱挈領的作用。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總結(jié)延伸。

  《放大鏡》一課是“微小世界”單元的起始課,因此在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中,以開放式問題“你還想用放大鏡觀察什么?你還希望使用什么工具觀察更微小的東西?”拓開學生思維,引發(fā)他們對后續(xù)課程的關注和期待。

  (五)教學板書:

  遵循“清晰、突出重點”的原則,本課的教學板書設計如下:

  1、放大鏡

  ↑

  透明、中間凸起

  放大圖像→看清細節(jié)

  二、教學反思

  本課以“引導學生經(jīng)歷放大鏡發(fā)明、使用的歷程,理解放大鏡觀察的意義”為教學線索,略去了教材中“為什么要用放大鏡觀察”這一活動,把課堂時間充分留給了兩個探究活動“尋找放大鏡”和“放大鏡下的新發(fā)現(xiàn)”。在活動順序安排上,特意將“尋找放大鏡”作為第一個活動,旨在引導學生通過經(jīng)歷用身邊的`物品嘗試放大物體圖像的活動,來體驗前人發(fā)明放大鏡的過程,在充分的探究中,理解放大鏡透明、中間凸起的特點。放大鏡發(fā)明之后,人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許多原來意想不到的細節(jié)和信息,從此打開了探索微小世界的大門。放大鏡觀察的意義,主要通過活動“放大鏡下的新發(fā)現(xiàn)”來理解。教師在課堂中始終將“學生為主體,探究為核心”的理念作為授課的根本,以趣味游戲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特意設疑引發(fā)學生興趣。兩個活動的環(huán)節(jié)緊湊,時間安排較合理,充分遵循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使課堂教學層層深入、不斷推進。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和積極的探究氛圍,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以及及時的點撥、指導、評價等,促使學生以飽滿的學習情緒開展活動,合作學習。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在探究中對各小組的指導時間分配不夠合理,不能很好的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的交流停留在表面,對一些學生的想法,不能很好地應對等。

【放大鏡說課稿】相關文章:

科學《放大鏡》說課稿10-04

教案:放大鏡07-28

放大鏡大班教案06-09

《放大鏡》教學反思03-05

放大鏡下的晶體教案08-15

中班科學:放大鏡教案06-13

大班科學放大鏡教案03-26

《放大鏡》教學反思10篇04-09

大班科學放大鏡教案05-31

《放大鏡》教學反思14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