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算除法》說課稿[通用1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筆算除法》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說明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教學的。《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是本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是筆算除法的重點,主要解決試商、商的書寫位置等問題,這些知識是學生以后繼續(xù)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也為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使學生經歷除數是整十數商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了解筆算的過程和算理。
2、引導學生學會正確書寫商的位置。
3、把數學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筆算除法中試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難點是了解筆算的過程和算理。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我主要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加上談話引導、講練結合等多種方法,并把這些方法優(yōu)化組合,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法為學法導航,本節(jié)課我主要讓學生掌握嘗試計算、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重點說一說教學流程以及這樣設計的意圖。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ㄒ唬┦紫任襾碚f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復習舊知
60÷20360÷4080÷40240÷60
。◤土晞倢W過的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可以為后面學習試商打下基礎。)
2、創(chuàng)設現實情境
師:(課件出示)今天是學校每周一次的“閱讀日”,四一班的圖書管理員來到圖書室,老師告訴他:“這里新進了92本連環(huán)畫,每班可以分30本。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假設你就是圖書管理員,你會提什么問題?
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篩選出“可以分成幾個班?”這一問題,問:你會解答嗎?應該怎樣列式?師板書:92÷30。
師:這道題該怎樣解決呢?你能嘗試計算嗎?
(本環(huán)節(jié)復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為后面學習新試商做了鋪墊。教師創(chuàng)設的閱讀日的情境是學生很熟悉的,這樣引入新課,能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ǘ┨剿鹘涣鳎鉀Q問題
1、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去計算,口算、估算或者筆算
交流:
(1)有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基礎,學生能口算出可以分給3個班,還剩2本。
。2)有的同學可能用估算法,92≈90,92÷30≈3,即可以分給3個班。
。3)如果有同學用筆算,則讓他說說是怎樣算的,為什么這樣算?如果沒有,可以告訴學生這題可以用筆算,同時列出除法豎式,師:請同學們想一想,92除以30應該商幾?3應該寫在什么位置呢?為什么?使學生明確,92里面有3個30,所以3要寫在個位上。正好分完嗎?使學生明確每班分30本,分給3個班,只分了90本,還剩2本。(講解的同時板書豎式計算過程。)
接著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筆算這道題的,強調3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最后提示學生寫清橫式得數和答語,找準單位。(同時板書)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2、練習
師:同學們自己探索出了92÷30的筆算方法,非常了不起,敢挑戰(zhàn)下面的.題目嗎?多媒體出示:40÷20xx÷40
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3、師:看到同學們這么順利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圖書室的老師又說了:“這里還有140本故事書,每班分30本。你能提出問題并解答嗎?
學生獨立解決,然后集體交流。
在訂正筆算時,師問:“商是幾?為什么商4?”讓學生鞏固試商的過程:30×4=120﹤140,30×5=150﹥140,所以商4。師繼續(xù)問:“你把4寫在什么位置的?為什么寫在個位上?”使學生明確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用前三位除,所以商要寫在個位上。
最后要提醒學生把題做完整。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大膽嘗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探索,互動交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試商及商的書寫位置,使學生明白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學生學會例1后,嘗試解決例2,既活用了教材,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多媒體出示)
1、試一試:150÷30102÷30364÷40
2、下面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3、提高練習:
有500噸貨物,每節(jié)車廂裝60噸,至少要多少節(jié)車廂才能運完在?
。ň毩暤脑O計,難易適中,第1、2題是基礎題,鞏固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第3題是思維訓練提高題,發(fā)展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又注意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ㄋ模┗仡櫿,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多方面來談談自己的收獲,可以讓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同時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六、說板書
為了突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更為了方便學生的探究,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讓人一目了然,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本節(jié)課正是基于我對新課標的理解,努力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運用于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索,和諧地交流,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和提高。
我的說課結束,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一課,它屬于數與代數的領域。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今后繼續(xù)學習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基礎,對于學生掌握試商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說學情
學生已有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知識經驗,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原理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同,這就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探索空間,而對于學生來說,在用兩位數除的過程中,只不過試商難度加大了,有時需要試兩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當的商,計算過程也比以前復雜了。
三、說教學目標
按照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三個方面,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除數是整十數商一位數的筆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索、思考、總結等學習活動,經歷除數是整十數商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
3、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書寫整潔、計算認真的良好習慣。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試商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教學難點:商的書寫位置。
五、說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作業(yè)紙
六、說教學程序
依據課標精神和新課程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學,定教師的教,重視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的指導,結合本課特點,我設計了以下4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首先欣賞學校的開展的書香校園活動照片,在感受書香校園的氛圍中引出:
學校買回了42本《現代漢語詞典》,準備分給每個班級3本,一共可以分給幾個班呢?
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講明理由,并實際的算一算。然后交流42÷3的筆算方法。
。ㄔO計意圖:遷移是學生探索新知的一種重要方法。為此,我先將主題圖進行了拓展,設計了分工具書的情境。通過交流42÷3的筆算方法,喚醒了學生的記憶,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筆算經驗;為本節(jié)課作好了必要的鋪墊。)
。ǘ┳灾魈骄,合作學習。
1、探索92÷30的算法,初步感知除數是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懦鍪局黝}圖,引出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課件出示:為了滿足同學們的看書愿望,學校還新買了92本連環(huán)畫,如果每班30本,一共可以分給幾個班呢?
讓學生觀察并列出算式:92÷30,并理解算式的意義。
⑵獨立嘗試計算。
算一算,92÷30到底等于多少?
。ㄈ缬欣щy然可以用老師提供的小棒圖來分一分。)
、呛献鹘涣髡故。
在學生匯報的同時,教師有選擇地將學生嘗試的兩種不同豎式放在投影儀上展示,如下:
看看這兩種做法,你有不同意見嗎?組織學生討論:商應寫在哪一位上?為什么?
。ㄔO計意圖:教師先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學生的方法不一,所以用小組合作交流,可以幫助學生見識了不同的方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生嘗試的情況,教師從正反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對比,組織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在不斷的討論和辨析中,輕而易舉地突破了“商的書寫位置”這一教學難點。)
2、探索140÷30的算法。讓學生感知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時的計算方法。
課件出示:140本故事書,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學生根據問題,分析數量關系列出算式:140÷30
、艑W生獨立嘗試解答“140÷30”
。ㄈ缬欣щy然可以用老師提供的方格圖來圈一圈。)
、菩〗M討論,匯報交流。
提出問題:1、你是怎么想到商4的?
2、商應寫在什么位置?
。ㄗ寣W生通過思考與交流,掌握試商的方法。在討論中,利用遷移的思想,理解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時,要看前三位。)
(設計意圖:這樣的教學設計放開了學生的手腳,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理解,突出了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時,要看前三位。而教師則在整個嘗試、討論過程中適時點撥、追問,既突破了試商的方法這一教學重點,又保證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
3、小練筆:64÷3090÷40280÷50565÷80
通過再次計算讓學生思考:⑴用整十數除,要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怎么辦?⑵商要寫在什么位置?⑶余數和除數有什么關系?
根據學生的回答用歌謠的形式總結出來:
“除數兩位看兩位,兩位不夠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數小了商才對!
(三)檢測反饋,拓展運用。
為了促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計算的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我精心設計了一些有針對性、有代表性的題目。具體設計如下:
1、在下面的括號里最大能填幾?(學生獨立計算后手勢表示,選擇兩題請學生說思維過程)
30×()<6120×()<84
60×()<37870×()<270
(設計意圖:試商的方法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這一類“括號里最大能填幾”的口算題,能促進學生又準又快地試商。)
2、⑴計算小神童:
、茢祵W小診所:(課件展示學生在“計算小神童”里出現的錯誤)
請有錯誤的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在談話中進行集體訂正。
教師總結時提問:在做這樣的筆算除法時,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嗎?
。ㄔO計意圖:學生在練習中肯定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而這些錯誤恰恰是課堂教學中難得的教學資源。將這些錯誤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能及時反饋矯正,有利于全體學生的發(fā)展。并且通過練習,可以檢查底線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教學任務是否堂堂清。)
3、我們有276人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每車限坐60人,需租幾輛車呢?
。ㄔO計意圖學生應用所學的新知解決了生活中熟悉的問題,可以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在具體情境中處理數據的方法。)
。ㄋ模┤n總結,暢談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這一節(jié)課你有什么感受?
。ㄔO計意圖:首先引導學生從知識方面進行總結,運用遷移的數學思想方法,接著從情感方面交流這節(jié)課的體驗。我認為一節(jié)課是師生共同參與的課,不光學生談收獲,老師也應該和學生交流一些心理體驗。)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3
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基礎上,緊跟著進行的筆算除法的遷移學習。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和書寫位置。其中讓學生理解應用“四舍五入把看成整十數進行試商和調商”顯得尤為重要,而把抽象的算理算法講解得形象生動,易于學生的理解和消化以及把算法進行有機融合,讓二者相輔相成,相映成趣就成為本節(jié)課的關鍵和亮點?梢钥闯鲋芾蠋煘榱顺删瓦@一亮點,在課堂中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周老師先創(chuàng)設情境為準備練習,通過以舊引新,突出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為解決嘗試題鋪路架橋。緊接著出示了嘗試題“《作文選每本21元,《詞典每本39元,王老師帶了84元!贰睏l件略有變化,自然的引入新知。學生此時已經躍躍欲試,周老師恰到好處的給予他們嘗試練習的機會,讓學生獨立在草稿紙上完成,再指名回答。如果此時周老師能組織一下小組合作探究解題的思路與方法,然后再交流匯報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
周老師在本節(jié)課中以自己親切的語言,扎實的教學功底在課堂中充分體現了引導者和組織者的作用,力求做到先扶后放,把課堂讓給學生,利用課件激趣讓學生在輕松在課堂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整堂課從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走進用豎式計算除法的學習中,同時體驗到數學的現實性,激發(fā)解決問題的熱情。在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課堂充滿了勃勃生機。以及到最后練習中出現的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同樣也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賦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法。從而使課堂教學努力做到讓每一個學生想學——會學——學會。
首先我認為本節(jié)課還應該重視口算、估算和筆算的結合。因為本節(jié)課是在前一節(jié)課除法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在學生進行豎式解題之前可否讓學生先進行估算,請學生說出估算的方法。這樣第一可以讓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解題,拓寬學生的思路,二來可以復習鞏固舊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其次要重視算理,教師在學生雜亂無章的回答中為學生理清思路。新課程標準賦予了計算教學新的內涵。由計算算理教導和技能訓練兩部分組成。在教學時,教師以清晰的理論與直觀圖形指導學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把握計算方法,最后形成計算技能。在學習嘗試了例2的筆算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重點交流試商和商應該商在什么位置上?讓學生明確算理。再講解例2時,便可以利用學生的生成資源,應用“四舍五入把看成整十數進行試商和調商”的重點。教師在這里要準確的把握算理和筆法的結合,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的教研主題是《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貫穿著數學教學的全過程?v觀全國小學數學試題,涉及計算內容的題目在一份試卷中均占85%以上。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強計算教學,有效地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方面。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急于求成。
在教學中總會遇到計算能力較差的學生。每當看到他們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差錯,我就會問自己:“為什么很簡單的計算也會出錯?真的是馬虎嗎?原因究竟在哪里?”其實,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心理特征。
對于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錯誤,我在教學中經常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心理原因,多與學生溝通,有針對性地進行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每一名學生的計算水平都能得到提高。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在班級我是這樣做的:自備規(guī)范的草稿本。校對的習慣。審題的習慣。良好的書寫習慣。訂正的習慣。平時更是認真批改作業(yè),分析錯誤原因,堅持做到講必練、練必批、批必講。
重視口算的訓練、加強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善于采取簡便算法、發(fā)展估算能力、組織比賽,提高計算能力。
同時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讓學生深深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是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相信,學生計算的能力會一天天提高。
為了主題實踐我選擇了人教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二小節(jié)《筆算除法》。《筆算除法》是有關0的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基本的筆算除法及除法驗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又為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本節(jié)課安排了例5和例6,例5是0的除法,主要讓學生明白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例6是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
重點是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掌握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難點是理解商0的算理和豎式的簡便寫法。因此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正確、熟練計算“商中間或末尾有零的除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等途徑理解算理。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學習習慣。
為了順利實現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作為教具,我還為學生準備了小故事,整節(jié)課以豬八戒分東西為主線進行。
我班學生筆算除法的基礎較扎實,只有一小部分學生筆算算理理解不夠;另外,三年級學生年齡偏小,注意力易分散,于是我針對此特點,創(chuàng)造了生活中有關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快樂學習。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薄敖處煈ぐl(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基于上述教育理念,閱讀教材,教參和新課標,結合教研主題,分析學生學習狀況的基礎上,認為對這一教學內容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所以,在教學時我準備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我用課件出示“豬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導入新課。一提到故事學生就興致高漲,而分西瓜是把數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提出問題,我充分放手,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以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我教學的四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谒憔毩,出示題卡,讓學生自主練習。并說出每個數中的0表示的數值。為學習新知做一個鋪墊。
。ǘ﹦(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本環(huán)節(jié)我首先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喜歡《西游記》嗎?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這樣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起到了課未始,趣已生的效果。同時針對本課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的'良好習慣,這時,學生的學習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ㄈ┥蓡栴}→探索交流,
1.先引導學生根據故事提出問題,并說明提出的理由。我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體會試商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
2.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聯系舊知試商,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我進行巡視然后請學生講清算理。這樣的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
3.再討論商的十位上為什么要寫0。這時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別人的思維方法和過程,改變了自己認知上的單一性。
4.最后讓學生說明被除數為0的算理。我要及時給以鼓勵,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5.及時對學生進行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四)解決問題→鞏固應用。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guī)律設計練習題。課件出示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問題,學生主動解決。交流討論解決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使學生在課堂上消化理解教學難點。
這樣的設計使數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
本節(jié)課針對重點和難點,板書設計如下: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數,都得0。
309÷3420÷3
對比兩個例題,總結今天學習的除法有什么共同點?在計算中應注意什么?
以上是我結合教研主題對本節(jié)課的闡述。我在設計時,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是只滿足于學生會算,而是讓學生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白算理,使學生獲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情感體驗。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執(zhí)教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部分筆算除法的第一課時,下面我將從我將從教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這四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是在三年級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以及本單元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后面學習除數接近整十數及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基礎。主要是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經歷筆算除法的算理,并探索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二、學情分析:
1.學生的認知起點: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基礎是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和估算。
2.學生的能力結構:通過三年級筆算除法的學習,已熟練掌握了估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了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3.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生已學習了三年時間,在學習的.過程中,經歷了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容易接受新知,所以教學時要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學生觀察、思考、交流的機會和時間。
4.學生學習時的困難:學生雖然已經掌握了一位數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但本單元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對學生而言,則是一次認知上較大的飛躍。因為,一個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學生可以借助直觀的想象,運用平均分的思路分析商的定位問題,而除以整十數的除法,則往往難以借助直觀的學具進行分析,這時,商的定位則完全需要對算式各位數字意義理解的基礎,才能進行確定。如“92÷30”的計算,如果不用豎式計算,他們知道90里面有3個30,所以商是3余2。但在豎式計算時,他們可能會把這個“3”定位在十位上,出現十分明顯的錯誤。為此,教學這一內容時,重點應突出商的定位問題。它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本節(jié)教學內容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情境,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明確商的位置,為學習除數是任意兩位數的除法打下基礎。
2、正確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
3、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試商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四、教學環(huán)節(jié)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先學后教的理念,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chuàng)設情境,建構問題模式。
1、出示主題圖的情境,讓學生發(fā)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學生根據問題列出算式講明理由。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解決問題有一個完整的建構。根據信息可以提相應的問題,并會列式,但是我沒有停留在只會列式上,還要求學生講明為什么這樣列。
。ǘ┳灾魈骄,合作學習。
第一層次:突破算理-商的位置。
1、獨立嘗試計算。92÷30等于多少?你會算嗎?
對于自學習慣的要求:在這兒,我重點讓每個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小組內交流想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導學單的作用,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有困難的同學還可以借助于小棒來解決。
這樣先學生嘗試獨立完成,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主探索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學生的方法不一,所以用小組合作交流,可以幫助學生見識了不同的方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2、合作交流展示。
學生在這樣的基礎上,肯定想法很多,會想到估算的,估算我也并不是估了就過去,也把它作為筆算的一個驗算的方法之一。
筆算的匯報中,我有選擇地將學生嘗試的兩種不同豎式放在投影儀上展示,如下:
看看這兩種做法,你有不同意見嗎?組織學生討論:商應寫在哪一位上?為什么?
從正反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對比,組織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在不斷的討論和辨析中,輕而易舉地突破了“商的書寫位置”這一教學難點。
第二層次:提升算法-試商的方法。
1、探索140÷30的算法。
提出問題:1、你是怎么想到商4的?
2、商應寫在什么位置?
。ㄗ寣W生通過思考與交流,掌握試商的方法。在討論中,利用遷移的思想,理解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時,要看前三位。)
這樣的教學設計放開了學生的手腳,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理解,突出了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時,要看前三位。而教師則在整個嘗試、討論過程中適時點撥、追問,既突破了試商的方法這一教學重點,又保證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
第三層次:對比,感悟筆算的方法。
在比較兩個筆算的過程,感悟到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
。ㄈ、練習鞏固、形成技能。
為了促使學生熟練地掌握計算的技能技巧,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我精心設計了一些有針對性、有代表性的題目。具體設計如下:
1、小練筆:64÷30 90÷40 280÷50 565÷80
通過再次計算讓學生思考:
、庞谜當党幢怀龜档那皫孜?如果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怎么辦?
、粕桃獙懺谑裁次恢茫
、怯鄶岛统龜涤惺裁搓P系?
根據學生的回答用歌謠的形式總結出來:
“除數兩位看兩位,兩位不夠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數小了商才對!
、茢祵W小診所:(課件展示學生在“計算小神童”里出現的錯誤)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6
各位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第二課時筆算除法的內容。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課。
一、說教材
除法運算是小學數學數與代數這一學習領域重要的學習內容,掌握除法的計算方法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
課本教材采用情景導入,使用估算、擺小棒、圈劃方格圖多種思路,幫助學生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以及試商的方法,最終初步掌握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本節(jié)課是學生已經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和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也是后續(xù)學習除數接近整十數及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對于本節(jié)課來說:一方面,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口算估算方法,為本節(jié)課試商打下了基礎,但是試商的過程相對復雜;另一方面,該階段的學生思維正處于由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學生的基礎也存在個體差異。
綜合各種實際情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 知識技能目標:理解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
筆算方法。
?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思考動手和小組交流等數學學習活動,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除
法的`計算過程,體驗遷移的思想方法。
? 情感態(tài)度目標:
1.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書寫整潔、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在小組學習活動中的合作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及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中,商的位置確定。
四、說教法學法
?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
究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 基于這樣的理念,依據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和變教為導、以導促學的教育思想,同時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思維活動的特點。
? 這節(jié)課我以自學導綱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為主,同桌互動、小組互動、師生互
動多種互動方式,實現講授與自學相結合,最后又設計導學歸納和反饋訓練兩個環(huán)節(jié),檢驗教學目標的達成。
五、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重點說一說教學流程以及這樣設計的意圖。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紫任襾碚f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新課導入
1.復習舊知
課件展示三個練習題,復習剛學過的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和估算知識,為接下來學習試商打下基礎。首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答案,最后匯報。在匯報時即時反饋,給予肯定評價,為學生學習本課樹立信心。
2.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提問,同學們喜歡讀書嗎?你最喜歡的書是什么?喜歡連環(huán)畫和故事書嗎?(課件出示)我們學校每周一次閱讀日,圖書管理員來到圖書室后,老師告訴了你這樣的信息。
如果每個班分30本,你知道能分給幾個班嗎?你會解答嗎?應該怎樣列式?
(板書:92÷30.)
師:這道題該怎樣解決呢?你能嘗試計算嗎?
這里采用了學生熟悉的讀書活動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ǘ┑诙䝼環(huán)節(jié)是出示導綱,自學探究。
導學互動課堂的宗旨強調“變教為導,合作互動,自主探究”,根據這樣的課程理念結合我校學生實際,我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是這樣設計的。
1.自學課本81頁內容,根據問題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合作,探究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知識性問題一:
a.可以分幾個班,你有什么辦法解答?說說你的方法。這樣設計使學生可以從多角度思考解決方法,如有了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基礎,多數學生能口算出可以分給3個班,還剩2本.還有的同學可能用估算法,92≈90,92÷30≈3,即可以分給3個班。如果有同學用筆算,則讓他說說是怎樣算的,為什么這樣算?如果沒有,可以告訴學生這題可以用筆算,同時引出下一個問題
b.如果要精確計算,需要用豎式計算,你會嗎? 強調商的位置,并說明為什么。
c.在課本上將橫式補充完整。提示學生寫清橫式得數和答語,找準單位。(同時板書)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板書課題。
在小組匯報時,教師及時訂正和評價,在評講的同時給予激勵,進行情感教育。
2.練習
根據大綱,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練習可以有效鞏固和強化新知,據此我設計該環(huán)節(jié)。練習我最棒,大家敢挑戰(zhàn)下面的題目嗎?(多媒體出示)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分小組訂正,教師巡視,及時發(fā)現問題采取補救措施。并對小組成果即時評價,激勵學生探究熱情。
3.(還有140本故事書,如果也是每班分30本,又能分幾個班呢?)
自學課本82頁內容,然后思考完成以下問題。完成之后小組之間議一議,小組長總結。
知識性問題二:
a.你會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嗎?想一想,說一說怎么做。學生通過思考30×4=120﹤140,30×5=150﹥140,所以商4體驗試商的過程。同時提醒也可以根據乘法找最大數的方法找到最大商。
b.你會列豎式精確計算嗎?寫一寫。在精評的時候使學生明確商的位置以及為什么這樣寫,最后提示商太大會出現什么情況,探究試商時出現的幾種情況。
c. 三位數除以整十數,前2位不夠除時,怎么辦?議一議。使學生明確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用前三位除,所以商要寫在個位上。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通過學生小組合作與交流,在體驗試商的過程中學會試商,使學生明白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就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第三環(huán)節(jié)是歸納整理,總結梳理
提問:這節(jié)課,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談談自己的收獲,既讓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同時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最后教師點評后出示本節(jié)課要點,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
。ㄋ模┑谒膫環(huán)節(jié)是反饋練習,鞏固提升
根據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練習是數學課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它是學生鞏固知識、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的有效途徑。練習的難度應當適中,具有基礎性,層次性。同時考慮我班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下練習反饋(多媒體出示練習題)。
1、筆算練習
2、能力提升
第1題是基礎題,鞏固本課知識,同時可以有效檢測學生新知的掌握情況,并采取補救措施及時矯正。第2題是能力提升題,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最后布置作業(yè)題,目的是及時督促復習,深化知識。
六、說板書設計。
筆算除法
30 ) 92 92÷30= 3(個)…2(本) 2
140÷30= 4(個)… 20(本) 140 20
板書重點突出,簡單明了,幫助學生明確本節(jié)知識重點。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指導!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在三年級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以及本單元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教學的。
也是后續(xù)學習除數接近整十數及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基礎的。
其實學生在前面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過程中要看被除數的前一位或前兩位,商的書寫位置、余數必須比除數小等。
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原理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同,所以學生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嘗試解決。
主要是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經歷筆算除法的全過程,探索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本節(jié)教學內容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 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 經歷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體驗遷移的思想方法。
3、 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試商、確定商的正確書寫位置。
二、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土曚亯|,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1.口算
60÷30= 40÷20= 90÷30= 320÷80= 240÷60=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90÷3= 42÷7= 56÷7= 96÷4=
【復習鋪墊的題一是對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復習,二是讓學生在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喚起筆算的方法,為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找到生長點!
。ǘ┳灾魈骄,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1.解決問題(1)92本連環(huán)畫,每班分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先口算,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引導學生,還可以用筆算的方法計算。筆算時,在學生嘗試、探索的基礎上,應重點引導學生借助小棒等直觀圖解決商的書寫位置。
結合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根據直觀圖和口算,引導學生歸納:3個30是90,商3。商寫在什么位置?
3
30 )9 2
9 0
2
2.學生根據所學完成P81做一做。(四生板演,全班齊練)
學生完成后,互相檢查,找出出錯的地方,進行糾正(主要讓學生明白錯誤的原因)。
3.根據計算一位數除法的方法,結合做一做的計算過程,引導學生討論:用整十數除,應該從哪里除起?要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商要寫在什么位置?
計算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先看被除數的前一位,現在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應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
在教學時,讓學生列式,說出意義,并進行估算。在整個過程中,注意形象具體的事物,引導學生用小棒代替故事書。
通過學生分小棒的過程,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每班30本”這句話在題中的意義,同時,要求學生觀察92根小棒,每堆分30根,可以分幾堆。
分的結果可以告訴學生92里面大約有3個30,并判斷分的結果與估算是否吻合,既充分體現估算的作用,又讓學生知道商是一位數,而且就是“3”。
把擺小棒操作跟豎式建立聯系。擺小棒操作是為理解筆算豎式及算理服務的。
當學生擺完小棒時,就要求他們用豎式把分小棒的過程表示出來,接著要求學生說出豎式中各數表示的意思,以及商“3”所在的位置,并要求說出為什么“3”必須在個位上。
加深對筆算除法算理的理解。
4.解決問題(2)140本故事書,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呢?
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引導學生,用筆算的方法計算。
140÷30=4……20
4
30 ) 140
120
20
這里重點要引導學生結合直觀圖或其他方式理解“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怎么辦?”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圈格子圖,圈的結果告訴學生140里面大約有4個30,也就解決試商環(huán)節(jié),即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
小結:比較92÷30,140÷30的豎式,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兩位數除以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結果商都是一位數?初步感知除數是兩位數除法時,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
5.完成P82做一做1題(三生板演,全班齊練),完成后集體訂正。
6.學生獨立完成P82做一做2題,完成后相互交流,抽典型的作業(yè)在展示平臺上展示,然后讓學生說一說:上下兩題題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計算思路有什么聯系。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在三年級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以和本單元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后續(xù)學習除數接近整十數和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基礎的。其實同學在前面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過程中要看被除數的前一位或前兩位,商的書寫位置、余數必需比除數小等。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原理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同,所以同學完全可以放手讓同學嘗試解決。主要是讓同學在實際情景中經歷筆算除法的全過程,探索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一般方法。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本節(jié)教學內容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提高同學的計算能力。
2、歷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筆算過程,體驗遷移的思想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勝利的體驗,培養(yǎng)同學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使同學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試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試商、確定商的正確書寫位置。
二、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土曚亯|,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
1。口算
60÷30=40÷20=90÷30=320÷80=240÷60=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90÷3=42÷7=56÷7=96÷4=
【復習鋪墊的題一是對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復習,二是讓同學在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喚起筆算的方法,為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找到生長點!
。ǘ┳灾魈骄,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1。解決問題(1)92本連環(huán)畫,每班分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
先口算,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引導同學,還可以用筆算的方法計算。筆算時,在同學嘗試、探索的基礎上,應重點引導同學借助小棒等直觀圖解決商的書寫位置。
結合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根據直觀圖和口算,引導同學歸納:3個30是90,商3。商寫在什么位置?
2。同學根據所學完成P81做一做。(四生板演,全班齊練)
同學完成后,互相檢查,找出出錯的'地方,進行糾正(主要讓同學明白錯誤的原因)。
3。根據計算一位數除法的方法,結合做一做的計算過程,引導同學討論:用整十數除,應該從哪里除起?要看被除數的前幾位?商要寫在什么位置?
計算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先看被除數的前一位,現在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應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
在教學時,讓同學列式,說出意義,并進行估算。在整個過程中,注意形象具體的事物,引導同學用小棒代替故事書。通過同學分小棒的過程,讓他們更好地理解“每班30本”這句話在題中的意義,同時,要求同學觀察92根小棒,每堆分30根,可以分幾堆。分的結果可以告訴同學92里面大約有3個30,并判斷分的結果與估算是否吻合,既充沛體現估算的作用,又讓同學知道商是一位數,而且就是“3”。把擺小棒操作跟豎式建立聯系。擺小棒操作是為理解筆算豎式和算理服務的。當同學擺完小棒時,就要求他們用豎式把分小棒的過程表示出來,接著要求同學說出豎式中各數表示的意思,以和商“3”所在的位置,并要求說出為什么“3”必需在個位上。加深對筆算除法算理的理解。
4。解決問題(2)140本故事書,每班30本,可以分給幾個班呢?
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引導同學,用筆算的方法計算。
140÷30=4……20
這里重點要引導同學結合直觀圖或其他方式理解“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怎么辦?”讓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法圈格子圖,圈的結果告訴同學140里面大約有4個30,也就解決試商環(huán)節(jié),即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
小結:比較92÷30,140÷30的豎式,讓同學考慮為什么兩位數除以兩位數;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結果商都是一位數?初步感知除數是兩位數除法時,先看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面。
5。完成P82做一做1題(三生板演,全班齊練),完成后集體訂正。
6。同學獨立完成P82做一做2題,完成后相互交流,抽典型的作業(yè)在展示平臺上展示,然后讓同學說一說:上下兩題題目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計算思路有什么聯系。
【這一題是上下對照排列的4組題,每組算式中的除數都是相同的整十數,被除數很接近,目的在于引導同學用前面的估算方法進行試商!
。ㄈ┚毩暎鹤灾骶毩暤1、2題
三、教學戰(zhàn)略
為了順利完成以上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布置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是為了以舊引新,找到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與一位數筆算除法的聯系,也為學習了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后,通過比較歸納得出筆算兩位數除法的方法。
2。讓同學在實際情境中探索計算方法。
計算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把計算教學置入實際情境之中,把研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于一體,促使同學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還數學以原本面目,這正是促進同學的發(fā)展所需要的教學。在本課時中結合讀書日分書這樣一個切近同學生活實際的數學情景,讓同學經歷發(fā)現、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學問題的全過程,使計算教學成為同學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這樣,既有利于同學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同學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同學從數量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和習慣,促使同學形成計算意識。
3。讓同學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以往的計算教學,把總結、記憶計算法則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同學在實際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防止死記硬背。本課時中不只為同學提供了探索除法的實際問題情境,而且為同學創(chuàng)設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兩道例題的教學前,不忘讓同學先估一估,這也是新課程中比較重視的方面,同時也是初步檢驗計算正確的方法。教學時,放手讓同學嘗試、研討筆算方法。在此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提升同學對計算過程的認識,完善同學對算理的理解。
例1(1)中通過92÷30為什么要商3和商要寫在哪一位上?并通過同學自身動手擺小棒來協助理解。
例1(2)中結合同學自身圈格子圖來引導同學理解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怎么辦?在活動中進一步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學在主動探索中經歷除法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既可以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同學逐步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給同學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空間,為同學蠃得不時體驗勝利的機會,將有效地促進同學全面發(fā)展。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是人教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
2、教材分析:
它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豎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通過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豎式計算的合理程序。本節(jié)課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一位數除兩位數,被除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整除;例2也是一位數除兩位數,但除到被除數十位上有余數
3.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難點是讓學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連在一起繼續(xù)除的道理。
4、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jié)課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②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經歷探索、思考、總結,感受一位數除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
②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本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學法、媒體演示法、反饋教學法和嘗試教學法。
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于一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筆算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讓學生經歷發(fā)現問題、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學問題的全過程,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把媒體演示,動手 操作和計算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分一分、想一想、說一說、算一算中建立表象,理解算理。
2、說學法:
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本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方法主要有:嘗試學習法、合作交流法、動手實踐法。
三、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主要經歷了以下四個流程:——創(chuàng)設情景——探究新知——鞏固應用——課堂小結。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5分鐘)
首先與學生交流,你們知道植樹節(jié)嗎?是幾月幾日?
師:每年的植樹節(jié),全國許多部門和單位都組織植樹活動。誰能說說植樹有什么好處?
。ㄔO計意圖:聯系實際與學生親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學生進入情境。)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鼓勵學生,同學們知道的真多,人類的生存的確是離不開樹木。今年的植樹節(jié),我們學校也組織了植樹活動。(出示主題圖)
師:這就是我們學校今年植樹的情境,從這個畫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選擇板書:(三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四年級平均每班植樹多少棵?)
師:指名學生該怎樣列算式?相機板書42÷2,52÷2。
師:接著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然后在小組內相互交流,(設計意圖:從學生的基礎出發(fā),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計算,主動的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把學生推向主體地位。)
(二)探究新知 操作體驗(18分鐘)
1、動手擺小棒經歷平均分的過程
以小組為單位,把四捆零兩根小棒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先擺小棒,然后在小組內交流擺的過程。檢查學生的口述情況。讓說得好的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按“先------再------”的順序說。
[通過直觀操作和口述分法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感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有續(xù)思考方法。]
2、將操作與筆算相結合
多媒體一邊演示分小棒的過程,教師一邊板書豎式寫法。如:將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2捆,也就是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2,商2,寫在哪兒?就在十位上寫2,為什么(讓學生討論明白4個十除以2得2個十。所以在十位上寫2)提問學生
再用2個十乘2得4個十,寫在被除數十位4的下面,表示分掉4個十4-4=0,此處提醒學生這個0省略不寫,接著把2根小棒再平均分成2份,2除以2等于1,寫在個位上,再用1乘2等于2,2-2=0,畫上橫線,寫上0表示分完了。[將分小棒的過程與豎式相結合,實現從直觀認識上升到抽象認識的過渡,進一步理解算理。]
3、嘗試解決 52除以2
首先分小棒;把5捆零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該怎樣分?當學生了解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思路后,放手讓學生自己擺小棒,小組討論“分完4捆還剩1捆怎樣分”,為豎式計算中“當十位上的數除后還有余數怎么算做基礎。
然后指名匯報。接著再讓學生嘗試筆算52除以2”最后教師 一邊演示分小棒的過程,一邊板書豎式寫法。與例1不同之處,重點講。(利用擺小棒和小組交流來突破難點。] [讓學生嘗試計算,培養(yǎng)勇于探索的精神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比較兩個豎式有什么不同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思考的習慣。
(三)、趣味練習,鞏固應用。15分鐘
1、反饋練習、
75÷2 88÷2 [基本練習,用于檢測學生是否學會筆算的方法。
2、數學小醫(yī)生
[變式練習,讓學生注意筆算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由顚λ憷淼睦斫猓M一步掌握計算方法,起到一種鞏固作用。)
4、選作題
(1)我校有56位老師要去參加植樹活動,4人種1棵,他們能種幾棵樹?
(2)如果我們學校有456位學生也想參加呢,他們能種幾棵樹?
(設計意圖:計算教學中,適當地插入一些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實際應用意識以及分析能力,也使數學知識更生活化。)
(四)總結全課、交流收獲(2分鐘)
同學們,這節(jié)課學得真認真,你能說說自己的收獲?
(設計意圖:讓學生交流學習收獲,體驗成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今天我的說課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四課時“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
2、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二年級學了表內除法和三年級上冊學了表內有余數除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也是后續(xù)學習除數是四位數的筆算除法,商中間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打基礎,其實學生在前面學習倆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先從最高位除起,除的過程中要看商的書寫位置、余數必須比除數小等。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方法與倆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基本相同,所以學生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嘗試解決。主要是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經歷筆算除法的全過程,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除法的一般方法。
3.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用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通過估一估,來確定商的最高位是幾。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
中的簡單問題。
4、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5、教學難點:計算過程中的連續(xù)除法。
二.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前幾天我們已經學過了簡單的除法口算和筆算,現在我們來復習一下。
1.口算開火車:
490÷7﹦360÷6= 630÷7﹦500÷5﹦ 240÷8﹦ 160÷4﹦
150÷3﹦ 700÷7﹦ 240÷4﹦ 480÷6﹦ 900÷9﹦ 640÷8﹦
叫一位學生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2.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4×()<377×()<593×()<236×()<588×()<665×()<39
為本節(jié)課試商打基礎
3.筆算下列各題
68÷4=85÷5=
讓學生說說一位數除兩位數的過程。
3、通過剛才的復習,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筆算除法。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倆位數的除法。出示課本情境圖:
仔細觀察這幅圖,從圖中你都能看出哪些數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個什么問題那?你能不能把這道道題完整的表述一下?那么根據這位同學的表述,如何來列算式那?學生列出算式,板書:
238÷6=
請同學們來估一估,這些照片大約要插多少頁?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剛才我們使用估算的方法,估算出大致的結果,要想準確算出這道題的結果應該怎么辦?下面同學們自己試著算一算。
學生進行試算,做完后小組內交流。
請一個學生介紹計算過程,教師完成板書內容。引導學生把準確結果與估算結果進行對比。引導學生一邊計算一邊總結計算方法:
238除以6,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2個百除以6,商夠一個百嗎?不夠,不夠我們要把2個百看成20個十,在與十位上的3合成23個十,23個十除以6,商3個十,在商的`十位上寫十,用6乘三個十,得18個十,23個十減18個十,得5個十,余數是5,5個十與8成58,58除以6,商是9,用6去乘9,積是54,58減54,余數是4,余數比除數小,到此為止。
引導學生共同小結: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法則:
1、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數的最高位比除數小,就要看被除數的前倆位。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4.想一想,如果一本相冊有24頁,能插下這些照片嗎?
2本哪?
方法一:24;40,所以一本不夠,24×2=48,40;48,所以倆本裝這些照片夠。
方法二:
24;39,39-24=15(頁),15;24.所以不夠。
學生思考后解答,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做法。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5.小練習:
156÷3=
434÷8=
605÷5=
863÷7=
。1)比較:這四道題都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前兩道題的商是兩位數,后兩道題的商是三位數,為什么?
思考:三位數除以一位數,什么情況下商是兩位數?什么情況下商是三位數?學生同桌交流,指名匯報。引導學生小結。
2、練習五第1題,先說出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1)口答:商是幾位數?
(2)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評訂。
四.拓展練習:
1428÷6=
3689÷8=
15964÷9=
歸納總結,反思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位數除三位數,你有什么收獲?
《一位數除三位數》教學反思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是用一位數除商兩位數的延伸,是以一位數除兩位數為基礎的,主要是解決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時,要用除數除被除數的前兩位的問題。今天教學了一位數除三位數上完這節(jié)課總體感覺學生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尤其學生對于除法豎式的掌握不是很好。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先復習一位數除商兩位數,為學習新知識起到孕伏作用。讓學生能夠把已經學習過得方法遷移到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中,讓學生知道當被除數的最高為不夠除,我們就看前兩位。
二、盡量讓學生自主探究算理。
圍繞教材“238÷6”提出“2個百除以6,商不夠1個百,怎么辦?”與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討論,發(fā)現筆算的過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著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筆算除法的運算程序。
這節(jié)課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估算的結果要與準確結果進行對比,并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
2.沒有充分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應該讓學生自己展示自己的錯題,讓學生教學生。
3.整堂課的時間把握上不夠好,后面的鞏固練習還沒完成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11
一、說課流程
本課內容我從以下六個方面加以闡述:教材分析、學情分析、設計理念、教學目標、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選自人教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二小節(jié)《筆算除法》的第一課時——《“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ㄒ唬┙滩牡奶攸c、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課是整數除法的相關知識,它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豎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又為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通過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豎式計算的合理程序。
教科書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一位數除兩位數,被除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整除,主要解決除的順序和豎式寫法的問題;例2也是一位數除兩位數,但除到被除數十位上有余數。本節(jié)課內容,對學生進一步學習筆算除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筆算除法的步驟和商的書寫位置。難點是讓學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連在一起繼續(xù)除的道理。
三、學情分析
。ㄒ唬⿲W生的認知起點分析
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儲備要求,一是表內乘、除法,二是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三是“除數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因學習“除數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間間隔較長,應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景,幫助學生復習與回顧。
(二)學生的能力結構分析
通過口算除法和“除數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學習,學生已熟練掌握了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了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四、設計理念
。ㄒ唬⿵娀瘮祵W教學的人文性
數學是一種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精華,數學教學應以數學知識、方法、思想為載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節(jié)課充分利用主題圖創(chuàng)設的植樹情境,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使學生體會植樹活動中也有數學,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強化數學教學的育人功能。
(二)在操作中探究,在探究中發(fā)現
本節(jié)課教師提供操作活動的材料,把操作過程和筆算豎式結合起來,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突出數學教學的操作性、自主性和探究性。
五、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筆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ǘ┻^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經歷“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的直觀與簡約美,體驗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六、教法與學法
。ㄒ唬┙谭
采用情景·問題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植樹活動為情境線索,誘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以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數據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如何解決問題為探究材料,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討論等方式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豎式計算的合理程序。
。ǘ⿲W法
本節(jié)課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等途徑,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以此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
七、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在教學時,主要經歷了以下五個流程:溝通舊知,建立聯系à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à自主探索,領悟算法à鞏固新知,應用新知à回顧反思,(一)溝通舊知,建立聯系
。ㄒ唬┛谒
27÷340÷2240÷8
(二)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p:19植樹情境圖,引導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
42÷252÷2(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創(chuàng)設的植樹情境,一方面對學生進行保護環(huán)境、熱愛勞動的教育,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數據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
2、請你估計一下42÷2大約是多少?(設計意圖:在筆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能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感,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形成先估算再筆算的習慣。)
3、如果要準確地計算42÷2你又是怎么想的?(揭示課題)
(三)自主探索,領悟算法
1、教學例142÷2=21嘗試列豎式計算,邊用小棒分一分,邊自我檢查,并分別指出4.2.1這三個數對應的小棒圖。(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試做,有利于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再操作小棒,結合操作過程自我檢查,并分別指出4.2.1這三個數對應的小棒圖,體現數形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2、教學例2:52÷2
。1)先估算,再師生共同擺小棒,邊擺邊討論多余的1捆怎么辦?針對豎式,討論被除數十位上余下的“1”是怎么來的?表示多少?接下去怎么寫?為什么要把1和2合成12?并讓學生分別指出4.2.1這三個數對應的小棒圖,比較這里的4.2.1與例1的4.2.1表示的意義相同與否。
(2)比較例1和例2筆算豎式的區(qū)別。
3、引導概括總結:從哪一位除起?商怎樣寫?被除數十位上除后有余數怎么辦?每次除得的余數和除數有什么聯系?(設計意圖:通過操作后的比較,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時,歸納出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四)鞏固新知,應用新知
1、填一填
2、辨一辨:請你當小醫(yī)生,先診斷,再“治病”。
3、賽一賽:看誰算的又對又快?P:20做一做1
4、用一用:p21練習四第3題(設計意圖:“填一填”是一個模仿性的練習,“辨一辨”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賽一賽”要求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正確計算,并盡量提高計算的速度,“用一用”既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又體現了“算用結合”的思想。)
。ㄎ澹┗仡櫡此迹钊A提高
你學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學了這節(jié)課后你有什么感想?(設計意圖:第一個問題“你學會了什么”緊扣知識技能目標,第二個問題“是怎么學會的”緊扣過程和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第三個問題“學了這節(jié)課后你有什么感想”體現課堂的延伸,課堂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場所,也是產生問題和思想的源頭。)
。┌鍟O計
一位數除兩位數的筆算例142÷2=21例252÷2=26(設計意圖:板書設計簡潔明了,重點突出,便于比較和歸納出算理。)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1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F在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說明我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是本教材第五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學會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這些知識是學生以后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也為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二、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知識基礎,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知識自主探索筆算時試商的一般方法,并會正確書寫商的位置。
2、使學生會用估算的方法計算除數是整十數商一位數的除法,養(yǎng)成估算的習慣。
3、使學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書寫整潔,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是試商的方法和商的書寫位置。
四、說教法學法
我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本節(jié)課主要使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討論法和發(fā)現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感知比較理解發(fā)現這一認知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課題。
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是本節(jié)課試商的基礎,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是本節(jié)課豎式計算的基礎。通過復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從而遷移到新的學習中來。
。ǘ﹦(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讓學生在現實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是新課程倡導的課程理念。在本課中,我創(chuàng)設了讀書日分書這樣的一個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情景,讓學生經歷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問題的全過程。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ㄈ┨骄堪l(fā)現,操作感悟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親身實踐是《數學課程標準》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嘗試、探討筆算的.方法。并在此基礎上適時組織討論、交流,提升學生對計算過程的認識,完善學生對算理的理解。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空間,為學生贏得不段體驗成功的機會。
。ㄋ模╈柟叹毩暎瑧锰岣
計算教學我們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系,體會到數學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從而感受數學的價值。為了讓學生鞏固本節(jié)課的知識,我充分利用教科書提供的練習內容,按不同層次,循序漸進地安排學生進行適量的練習。第一層次,是每道例題后面的做一做,使學生把握本節(jié)課中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第二層次,安排變式練習,使學生在改錯的練習中,通過說出錯誤的理由,進一步鞏固除數是整十數的豎式計算。第三層次,完成練習十四的第3題,使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第四層次是提高練習,通過密切聯系實際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ㄎ澹┍容^遷移,歸納小結。
通過學習,根據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法則,總結出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選自人教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本節(jié)課是整數除法的相關知識,它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豎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又為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通過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豎式計算的合理程序。
二、學情分析
1、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儲備要求,一是表內乘、除法,二是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三是“除數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因學習“除數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間間隔較長,應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景,幫助學生復習與回顧。
2、學生的能力結構分析:通過口算除法和“除數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學習,學生已熟練掌握了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了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筆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經歷“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
數學的直觀與簡約美,體驗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重點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筆算除法的步驟和商的書寫位置。難點是讓學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連在一起繼續(xù)除的道理。
四、教法與學法
1、教法:采用情景、問題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植樹活動為情境線索,誘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以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數據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如何解決問題為探究材料,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討論等方式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豎式計算的合理程序。
2、學法:本節(jié)課采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等途徑,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以此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
五、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在教學時,主要經歷了以下五個流程:溝通舊知,建立聯系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自主探索,領悟算法,鞏固新知,應用新知回顧反思,深華提高。
。ㄒ唬贤ㄅf知,建立聯系
1、口算:27÷3 40÷2 240÷8
2.筆算:讓學生說一說怎樣筆算的?
(設計意圖:勾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為下面的新知學習作鋪墊。)
。ǘ﹦(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p15植樹情境圖,引導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
42÷2 52÷2
。ㄔO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創(chuàng)設的植樹情境,一方面對學生進行保護環(huán)境、熱愛勞動的教育,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數據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
2、(1)請你估計一下42÷2大約是多少?
。ㄔO計意圖:在筆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能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感,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形成先估算再筆算的習慣。)
。2)如果要準確地計算42÷2你又是怎么想的?(揭示課題)
。ㄈ┳灾魈剿,領悟算法
1、教學例1 42÷2=21嘗試列豎式計算,邊用小棒分一分,邊自我檢查,并分別指出4.2.1這三個數對應的小棒圖。(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試做,有利于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再操作小棒,結合操作過程自我檢查,并分別指出4.2.1這三個數對應的小棒圖,體現數形結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2、教學例2:52÷2
。1)先估算,再師生共同擺小棒,邊擺邊討論多余的1捆怎么辦?針對豎式,討論被除數十位上余下的“1”是怎么來的?表示多少?接下去怎么寫?為什么要把1和2合成12?并讓學生分別指出4.2.1這三個數對應的小棒圖,比較這里的4.2.1與例1的4.2.1表示的意義相同與否。
(2)比較例1和例2筆算豎式的區(qū)別。
3、引導概括總結:從哪一位除起?商怎樣寫?被除數十位上除后有余數怎么辦?每次除得的余數和除數有什么聯系?
。ㄔO計意圖:通過操作后的比較,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時,歸納出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四)鞏固新知,應用新知,
1、填一填。
2、辨一辨:請你當小醫(yī)生,先診斷,再“治病”。
3、賽一賽: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4、用一用:p21練習四第3題(設計意圖:“填一填”是一個模仿性的練習,“辨一辨”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賽一賽”要求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正確計算,并盡量提高計算的速度,“用一用”既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又體現了“算用結合”的思想。)
(五)回顧反思,深華提高
你學會了什么?是怎么學會的?學了這節(jié)課后你有什么感想?
。ㄔO計意圖:第一個問題“你學會了什么”緊扣知識技能目標,第二個問題“是怎么學會的”緊扣過程和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第三個問題“學了這節(jié)課后你有什么感想”體現課堂的延伸,課堂不僅是解決問題的場所,也是產生問題和思想的源頭。)
《筆算除法》說課稿 篇14
教材分析:
1、本節(jié)課主要教學一位數除三位數的除法。教材以整理照片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238÷6,然后兩個學生估算和筆算的過程,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另一方面使學生體驗估算、筆算各自的不同特點。
2、筆算中重點解決“當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要用除數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的問題。例題中的筆算過程沒全寫出來,目的是引導學生自己探索出“當百位上的數小于除數時,應將百位上的數與十位上的數合并,看成幾十個十來計算,因此商的首位應寫在十位上”。
教材知識的'前后結構與聯系:
一位數除三位數的筆算除法,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位數除多位數滴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口算、估算和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后進行的。為此讓學生探究、理解和掌握好一位數除三位數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以及豎式的書寫格式,不僅可以彌補中下等生對前面知識學習的不足,又為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商是三位數(包括商的中間或末尾有零)的除法計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節(jié)課需要注意幾塊知識的教學:
1、把估算和筆算有機地結合起來,先估算出大致結果,然后用筆算求出準確商,將兩次結果進行比較,使學生體會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可以檢驗結果的正確性。
2、計算方法的理解與掌握。
3、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時,什么情況下用進一法,如余下的4張照片,還要用一頁。
4、結合教材內容,滲透互相幫助的思想教育。
針對以上情況,我所采取的措施:
1、結合學生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如少先大隊部兩名同學整理照片,請大家?guī)兔λ阋凰阋宥嗌夙摵鸵獛妆鞠鄡浴?/p>
2、充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的個性都得到發(fā)展。
3、讓學生分析、探究、相互交流討論,徹底理解當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商1,要用除數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和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樣上,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數都必須比除數小等來突出重點。
4、提倡算法多樣化。把估算和筆算有機地結合起來,并將兩種算法的結果進行對比,使學生體會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可以檢驗結果的正確性。另外突出238÷6的筆算過程教學;教學時,引導學生有序的思考以下問題:“(1)先用除數6去除幾?(2)當2個百除以6不夠商1個百時,該怎么辦?(3)當23個十除以6,商應該寫在哪一位上?”來突破難點。然后讓學生自己嘗試計算,理解算理,進一步形成筆算除法的思路。
5、通過鞏固練習和一定的作業(yè),提高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掌握,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
【《筆算除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筆算除法說課稿12-26
筆算除法說課稿08-29
《筆算除法》說課稿12-30
《筆算除法》說課稿06-11
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02-10
兩位數筆算除法說課稿12-14
《筆算除法》教案06-01
《一位數的筆算除法》說課稿12-20
四年級筆算除法說課稿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