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八年級語文說課稿合集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yè)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語文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老王》。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說教材】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以愛為主題的課文,其中幾篇課文講訴的都是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独贤酢分v述的就是一個普通車夫的故事。這個單元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從課文中感悟到愛這種博大的感情,從而陶冶情操。八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思想活躍,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鮮事都令他們感興趣,他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因此,許多同學只知道一味的接受愛,而不懂得如何感謝愛,更別說去回報愛了。像老王這類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弱者,他們不了解,更別說去關心了。我認為,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到文學知識,更重要的還要讓學生體會文中的情感,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因此,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本文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狀況,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及思想情感。
2、揣摩語言,深入領會語句的意味。
3、體會作者的善良,引導學生關愛弱者。
〖教學重點
1、全面把握課文,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
〖教學難點
領會從文章語言及人物刻畫中滲透出的愛的博大
【說教法】
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根據(jù)這一指導思想,我在本課教學時,采取合作探究法、板書輔助法、質疑法、誦讀法、點撥法、表演法等,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說學法】
1、學生充分預習:
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很重要,如果每一課都能把課前預習落實好,課堂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要想達到這種效果,就要把預習要求明確,讓學生知道怎樣預習。因此我設計了以下的預習題:
、 利用工具書疏通生字詞。
、 熟讀課文。
、 對課文質疑。
讓學生學會質疑,這是一個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提出一個問題比回答一個問題更難得。我們也知道,學生能對教材提出有價值的質疑,是學好語文的第一步。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碰到不理解的地方就圈記出來,以便課堂交流。做好了這些預習,就可以進入到高層次的師生平等對話了。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教學程序】
本課安排一個課時,為了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有效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我把這堂課分為:懸念導入、作者簡介、檢查預習、學生質疑、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六大版塊。
1、導入新課:
首先設懸念導入新課,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個車夫能跟作家成為朋友嗎?一個幸運的人會怎樣對待不幸的人呢?信賴真的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嗎?今天,就讓我們跟著楊絳,一起走近《老王》,解開心中的謎團。
2、作者簡介:
接著介紹作者楊絳及她的丈夫錢鐘書
楊絳,原名楊季康,生于1911年,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主要譯著有《堂·吉訶德》,散文集《干校六記》《將飲茶》等,長篇小說《洗澡》。
錢鐘書(1910~1998),江蘇無錫人。學者,作家,著有小說《圍城》和學術著作《談藝錄》《管錐編》等。
3、檢查預習:
用題目的形式檢查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并把下列生字詞讀一遍進行鞏固。
選出下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B )
A、塌(tā)敗 荒僻(pì) 蹬(dēng)車
B、眼翳(yì) 骷(kū)髏 傴(qū)身
C、取締(dì) 湊(còu)合 惶(huáng)恐
D、滯(zhì)笨 愧怍(zuò) 攥(zuàn)著
4、學生質疑: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真正體現(xiàn)了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自主探究課文,鼓勵他們、把不懂不理解的都大膽的提出來,然后教師點撥,請同學作答,最后師生共同探討解決。
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必須對課文吃得很透,因為學生的思維很活,他們的問題會遍布課文的每一個角落,甚至超出你預計的范圍。我認為,即便這樣,也不能用繩子捆綁住孩子們想像的翅膀,因為教學相長,學生思維的飛翔會帶動教師教學的飛躍。
5、合作探究: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三個綜合性的題目。
、 老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請用老王是一個( )的人,表現(xiàn)在( )。的形式表達出來。
(這個題目既鍛煉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又緊扣課文,加深了學生對老王這一形象的理解,學生邊講教師邊板書,把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板書結合起來,更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
板書:
老王
孤苦伶仃
苦 生理缺陷
謀生困難
老實厚道
善 善良淳樸
知恩圖報
、 作者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來刻畫老王這一人物形象的?
首先讓學生結合課文來歸納,然后再重點賞析對老王進行細致描寫的8~14段。
學生活動:
、 配樂齊讀8、9段。
、 請兩個同學表演第8、9段,讓學生模仿老王的神態(tài)、動作。角色扮演是一種比較好的體驗方式,它能讓學生在換位體驗中進一步理解人物形象
、 分角色朗讀11至14段(老王、我、旁白)讓學生通過體會老王的語言從而深入到人物的內心。
⑶ 讀了本文之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6、拓展延伸: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同情心和愛心。
總有一種聲音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張照片讓我們隱隱作痛。在我們享受幸福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一群和老王一樣的人正在苦苦掙扎。(展示圖片)
師:(點擊背景音樂《讓世界充滿愛》)同學們,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熱情,應該拿出來為別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請大家以下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達出來。
假如我是一團火,就為他人送去溫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 ,就為他人 。
我設計的這個仿句練習是一個靈活機動的題目,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就讓學生當堂練筆,然后請一些同學把成果展示出來,把祝福送出來。如果時間不夠的話就可當作課后作業(yè)。
7、最后教師作課堂小結:
同學們,跟周圍這些不幸的人相比,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呀!今天,我們能坐在這么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我們又是多么的幸運呀!那么,幸運者應該怎樣對待不幸的人呢?我們應該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而不應該去歧視他們。同學們,請記住不要放棄每一次幫助別人的機會,因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目標:
(1)復述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課文主題。
(2)理解人物形象。
2、能力目標:
品味文章清新樸實的語言。
3、情感價值: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及其獨特的教育方式,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學會關注、關心弱勢群體,讓心靈接受一次愛的熏陶。
。ǘ┙虒W重點與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
。1)理解人物形象,感悟莎莉文老師深沉的愛和獨特的教育方式。(解決辦法:扣住文本,設身體驗。)
。2)品味文章細膩優(yōu)美的語言。(解決辦法:多讀。)
(3)如何更好地對殘疾人表現(xiàn)出我們的關愛,進行一次愛的教育。(解決辦法:直觀事例,震憾心靈,發(fā)散思維,奉獻愛心。)
2、教學難點:
(1)莎莉文老師如何教“我”感受“愛”。(解決辦法:設置活動,親自體驗,根據(jù)文本,重點理解。)
。2)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解決辦法:深入淺出,重在“生命”二字的理解。)
(三)教材處理。
《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第五課課文,第一單元課文以人物故事為主,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悟到人生奮斗的意義,感受到人間的關愛與溫情。因此重點可放在學習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奮斗歷程和愛的傳遞,滲透人文教育。此文與這一單元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在于當事人是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學習中要注意從這個特殊的地方入手。同時這篇文章文筆優(yōu)美,描寫細膩,形象鮮明,故事感人,也可以用來學習品味含意豐富的語句。
(四)資源分析。
1、學生對殘疾人生活、心理的了解。很多人沒有親自接觸過殘疾人,但通過各種媒介對殘疾人有一定的了解。
2、學生課外收集搜集海倫及殘疾人奮斗成才的資料。學生易把這群人的成功因素偏向自身努力,這本無可厚非,但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別人的幫助這個外因也必不可少。
3、學生參與幫助殘疾人的經(jīng)歷。
4、學生自已在成長過程中受他人重大影響的經(jīng)歷。
5、教師收集《千手觀音》的資料,《千手觀音》演出的成功因素與海倫成才的原因有異曲同工之處,它需要四個手語老師的幫助。
6、教師已有的電影《漂亮媽媽》的材料,設置情境,引出問題。
7、愛心歌曲《愛的希望》及手語操。所任兩個班的學生均已學過,能引起共鳴。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設計:
1、根據(jù)教材特點、初中學生思維行為特點,設計以下教學法,力求做到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法。
(1)探索教學法:歸納為“五步教學法”,思路為:自主探索——>感性材料——>觀察分析——>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本方法是一種較好的結合學生實際,符合認識規(guī)律的方法。能開拓學生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充分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2)直觀教學法:展示有關畫面、電影片斷、激發(fā)學生的感性認識。
(3)模擬實踐法:學生親身體驗,深入體會。
(4)競賽法。小組間競賽,激發(fā)學生發(fā)散其思維。
(5)感知、模仿、遷移、運用。符合人的認識規(guī)律。
2、對不同學生的啟發(fā)、誘導方式:
讓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尤其是中差生。本課主題學生雖易理解,但不一定能深入,通過搞小活動及放映電影,深入淺出,激發(fā)差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分析問題時難度較大,老師適當點撥,這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來完成學習任務。
。ǘ⿲W法設計:
初二年的學生既保持了初一年時對事物的好奇心和活躍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學會思考社會問題,學習重在學會主動去探索。
1、合作探究學習。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合,一方面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方面善于與人合作,得到更多角度的信息。
2、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
3、發(fā)散思維,自主探索。符合初中生的個性特征。
4、模擬實踐,親身體驗。增強感性認識
學生通過這幾種學習方法,當家作了課堂的主人,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有能力參與進來,課堂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
。ㄈ┦侄芜x用。
1、教學媒體設計:
。1)有關畫面展示:海倫生活照、《千手觀音》照、邰麗華照等由大屏幕投影出來,引導學生進入特定情境。
。2)所剪輯的電影片段:《漂亮媽媽》的兩個片段,觸動學生心靈。
(3)音樂播放:《愛的希望》,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做手語操,以烘托課堂“愛”的氛圍,結束教學。
。4)有關文字:展示初讀課文和重點研討階段的學習任務,以節(jié)省板書時間,
2、學生活動設計:
兩個小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顒右皇敲と苏J識具體事物,活動二是教聾啞人認識抽象事物。
3、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4、愛心歌曲的感受。
三、教學程序:
總需時間:45分鐘。
附:教學過程流程圖
活動導入——速讀課文,理解內容——重點研討,賞析語言——電影片段欣賞,討論探究——師生總結,布置作業(yè)——播放愛心歌曲。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蘇州園林》是人教版初中語文第四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它是一篇說明文。作者葉圣陶先生沒有按照常見的空間順序,而是采用了由總到分的說明順序介紹了蘇州園林異中之同的整體特征,使讀者隨著作者那贊賞和眷戀的筆觸領略了人工營造的優(yōu)美園林所體現(xiàn)的自然美和人工美。根據(jù)教材編輯意圖,初中第四冊的閱讀教學,主要是聯(lián)系生活,著重培養(yǎng)閱讀說明文的能力。而作為本單元的重點課文的《蘇州園林》,編者把它編排在單元之首,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因為說明文這種體裁學生在初一時就已接觸過。(如初中第二冊第三單元)所以,對于本文的學習既可以鞏固已學的知識,又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它對本冊的第二單元的教學,打下了基礎。因此,從教材的編排位置來看,它體現(xiàn)了循序漸進、學以致用的教學規(guī)律,從而使我們的教學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作為初二的學生,已完成了從小學到初中的銜接與過渡,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思維方式正逐漸形成,說明文已學過一個單元,有了一定的說明文語感,同時也初步掌握了說明文的有關知識,如說明的方法、說明的順序等,但仍需繼續(xù)加強鞏固提高。據(jù)此我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理解課文的內容和思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的要求,把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A、掌握生字詞。
B、整體感知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C、理清思路,把握本文的總分結構特點和說明順序。
D、掌握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方法。
E、在誦讀中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
2、能力目標:
A、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B、培養(yǎng)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賞析品味文章、段落、語句的能力。
3、德育目標:
A、引導學生了解蘇州園林的主要特色,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以及對祖國秀美園林、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
B、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巧奪天工的蘇州園林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3、教學重難點:
《蘇州園林》是一篇準確地把握了客觀事物特征的優(yōu)美的說明文。它介紹的不是蘇州某個園林的情況,而是所有園林的共同特色,所以,它不像一般介紹某個地方的說明文那樣按照游覽的路線進行敘述,而是在高度概括的基礎上從全局到局部,從大的顯眼的事物到小的不顯眼的事物,分項進行敘述。
據(jù)此,我把本文的教學重點確定為:
把握本文的.總分結構特點和說明順序。由于本文作者葉圣陶先生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同時他是蘇州人,對蘇州懷有深厚的感情,這從他曾說過的“想童年時常與窗侶嬉游,蹤跡遍山徑樓廊汀岸”兩句中就可知曉,正因如此,他才寫出《蘇州園林》這樣極富特征而又語言生動的文章。所以我把本文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在誦讀中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與學法是相輔相成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作為老師,必須努力改進課堂教學!短K州園林》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文學習的主要方法就是朗讀,所以應采用“誦讀法”,讓學生在誦讀中提高品味語言的能力。在品味探究中,我準備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懂得學習,懂得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采用“探究學習法”,選擇有價值的問題,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利用合作式、探究式、研究式的學習方法,掌握說明文的基本結構,并稍加點撥在閱讀和仿寫中學會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從而學寫簡單的說明文。此外,蘇州園林之美,聞名全國,譽滿世界。在教學中,采用“情景教學法”,借助課件將一幅幅蘇州園林的美景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直觀感,便于理解課文。同時,根據(jù)課文內容和初二學生的能力、水平,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分析理解本文的內容及作者的寫作思路,通過圈點評析,幫助學生找出中心句、說明方法等,引導學生多動腦、動口、動手,多角度地訓練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讓他們養(yǎng)成合作、自主、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陶行知先生說:“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
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確定以下學法指導:
A、預習課文的方法。
B、朗讀文章的方法。
C、質疑的方法。
D、賞析品味語言的方法。
對于本課的教學時數(shù),擬兩課時完成。
三、說教學程序
。ㄒ唬⿲耄
1、激趣導入:
先讓學生與我一齊背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北惩陠枺骸爸肋@首詩描寫的是哪兒的景色嗎?”明確:杭州西湖。然后再飽含激情地說以下的話:同學們,如果有一個地方能囊括天下的美;如果可以在那個地方見到江南大才子文征明的工巧設計;如果這個地方可以融精致優(yōu)雅、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于一體;如果可以在這里看到奇山異石、深壑邃洞、天然清秀、明凈深幽——那么,這個地方會是哪里呢?(稍停頓時一下,讓學生猜一猜。)對,一定是蘇州園林。確實,蘇州園林之景,如詩如畫,無不令人心向神往。讓我們一起走進《蘇州園林》,跟隨葉圣陶先生去領略那蘇州園林醉人的勝景吧!
(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蘇州園林的美景,課件一)
。ㄟ@一導語的設計,以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蘇州園林,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蘇州園林的向往之情,從而使學生愉快而主動地走進文章的畫面中。)
2、板書課題、作者,然后讓學生介紹所了解的作者的情況和寫作背景。
。ㄟ@一環(huán)節(jié)的設置,目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因為初一時已接觸過葉圣陶的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那么讓學生介紹作者,應不是難事,如忘記,可適當提醒。)
3、抽查學生掌握生字詞情況。
。ㄗ寣W生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加深學生對字、詞的理解,有助于積累,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使用工具書的習慣。)
4、請學生說說學習說明文應從哪幾方面入手?明確:說明對象及特征、說明順序、說明方法、說明的語言等。
。ǘ┳灾鲗W習,內容呈現(xiàn),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讀準字音。
2、以導游的身份,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文,比一比看誰復述得最好,不能復述的地方做上記號,別人復述時注意聽。學生復述后,教師應點評,多鼓勵,少批評。
3、朗讀課文,注意語感、讀書的節(jié)奏、感情的抒發(fā)。
(三)合作學習,師生互動:
1、讓學生找出概括蘇州園林的共同點的句子和各段落的中心句。
2、請學生將不理解的句子劃出來討論研析,教師巡視給予點撥引導。
3、學生畫出描寫蘇州園林美景的語句,共同欣賞。
。ㄋ模┨骄繉W習:思考題:
1、蘇州園林給作者的總體印象是什么?
2、蘇州園林有什么整體特征?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介紹蘇州園林?
4、劃出3—9自然段的中心句,想想與前文有何密切關聯(lián)?
5、文中多次提到繪畫,把繪畫和園林建筑聯(lián)系起來,以繪畫原理分析園林建筑,或以園林建筑印證繪畫原理,請圈出本文有“圖畫”之意的詞,然后再試從課文中找出幾處例子加以簡要說明。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歸納板書。
1、2、3題難度不大,估計學生能很快就能找到所以,盡可能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回答,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4題前一問題容易解決,關鍵是后一問題,先選兩位學生回答,其他同學補充,這一題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分析討論,從而掌握本文是采用先總后分的結構展開的,條理清晰。
5題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圈點勾畫,討論后再明確。
。ㄎ澹┵p析品味語言:
1、完成練習二,讓學生懂得寫說明用詞既要準確,又要生動。
2、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語句,并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疑:愛因斯坦說:
“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北绢}就是要讓學生各抒已見,獨立思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币痪渲械摹奥又迸c“薔薇木香”搭配不當。
。ㄆ撸┬〗Y:
1、讓學生說說通過本課的學習收獲。
(葉圣陶先生說過:“得法于課內,收益于課外!薄敖滩臒o非是個例子!睂W生自己說出自己的收獲,那么他們也就懂得了學有所得的道理。)
2、教師小結見板書。
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藝術的整體特征,說明順序合理,說明得當,既突出了被說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顯得清晰有序,實在是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圣陶先生駕馭復雜事物的非凡筆力。希望同學們在領略蘇州園林藝術美的同時,借鑒作者說明的技藝,力求學以致用。
。ò鍟脑O計意在突出本文的教學重點,體會抓住事物特征說明事物,再現(xiàn)總分的結構形式。)
(八)遷移訓練:鞏固知識,學以致用。
出示課件四:
1、仿句訓練:“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講究……講究……講究……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币螅悍抡毡径,利用總分總的格式寫一段話,要求分說用一組排比句。
2、運用你所學過的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寫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簡單介紹你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文具,要求說出它的特點。
。ň牛┳鳂I(yè):
課后查找有關中國園林的圖片和資料或文章,共同交流欣賞。
附板書:蘇州園林
亭臺軒榭的布局(分)(總)(分)角落的修飾
假山池沼的配合,圖畫美,門窗的圖案
花草樹木的映襯(主)(特點)(次)色調的處理
近景遠景的層次,順序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各位專家、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的課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四年制初級中學語文教科書、第四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核舟記》。這是一篇介紹一件精美工藝品的小品文,全文僅400余字。課文先概括介紹王叔遠的微雕技藝,交代核舟的來歷和它選取的歷史題材。然后,依次具體描繪核舟的船艙、船頭、船尾和船背,其中以船頭和船尾雕刻的五個人物為重點。文章的最后,將核舟人物、物件等雕刻的數(shù)字總計一下,以具體詳實的數(shù)字,說明微雕工藝的精巧絕倫。下面我從五個方面對本節(jié)課進行說課。
一、新課標與教材的整合
。ㄒ唬┬抡n標與文言文教學
新課程積極倡導研究性學習,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教師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時時鼓勵學生敢于說出與別人不同的想法;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合作伙伴,或者暫時選擇不合作。先思考,再討論,給學生留一個思考的空間。
新課程下的文言文教學,要求學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背誦優(yōu)秀詩文篇章。關于教學,我認為應體現(xiàn)“兩重一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應多誦讀,培養(yǎng)語感。
。ǘ┱n文分析
第四冊繼續(xù)要求學生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關系,重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說明文的能力。第五單元的文言文學習,不僅要學習課文作者對生活的觀察、分析和表達,而且要求學生練習誦讀,培養(yǎng)文言語感!逗酥塾洝肥且黄套x課文,具有一定的說明性,層次清晰、條理清楚,細致描述了核舟的藝術形象,說明雕刻者構思的`巧妙、技藝的高超,也顯示出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語言精煉、簡潔、周密、生動。
二、學情分析
(一)知識積累
學生經(jīng)過初一和初二上期的文言文學習,已掌握了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
。ǘ⿲W生現(xiàn)狀
我任教的兩個班的學生,語文基礎比較差,學習文言文篇目時有畏難情緒,思維不夠活躍。
三、 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jù)以上情況,我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①學習本文按空間部位對工藝品進行描寫的寫法;
、谑熳x、背誦、翻譯課文。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觀察能力、想像能力。
3、情感目標: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成就,加深對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國的熱愛。
4、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重點:掌握重點字詞,理解內容;
難點:體會按照空間順序介紹事物特征的方法。
四、教學步驟
從教材的實際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遵循學生掌握知識過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guī)律,我將教學過程具體確定為課堂導入、整體感知、細節(jié)探究、遷移拓展四個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ㄒ唬┱f學法、教法:
1、學法:探究合作
2、教法:誦讀 點撥
五、教學過程
。ㄒ唬┱n文導入:
在背景音樂想起之后,先借助Powerpoint演示文稿播放令人嘆為觀止的微雕藝術品,創(chuàng)設情境,一是激發(fā)學生興趣;二是讓學生實際感受一下微雕藝術的難度,從而對王叔遠的精湛
技藝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整體感知:
1、學生散讀之后,以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式呈現(xiàn)出正音練習;
2、結合“閱讀提示”討論指定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3、范讀課文環(huán)節(jié),設計為配樂朗讀并加入簡單動畫,課文朗讀規(guī)范標準,背景音樂淡遠閑適,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深化理解;
4、請學生結合文下注釋速讀課文。用鉛筆標出疑難字、詞、句。就句讀、難解詞句質疑問難。(也可要求按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數(shù)量詞用法四類情況進行歸類整理。)試概括文章段意。
在學生疏通文意之后,課堂訓練也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現(xiàn)。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象直觀,易于糾錯,其使用不僅幫助學生鞏固、活用所學的知識,更好地積累詞語;而且便于學生更準確、更全面地把握文意,解決學習的重點。同時也為下面的難點突破環(huán)節(jié)打下良好的基礎。
5、本文名為"記",是不是記敘文,為什么? (歸納)
(三)細節(jié)探究:
1、導入:如果讓大家來背誦這篇文章,大家認為該如何做才能快速有效的做到呢?(由淺入深,先解決簡單段落,再著手復雜段落)
2、較少內容段落為1、6段,請大家默讀,說說課文所介紹的核舟有什么特征?
3、列出探究問題:
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核舟的特征的?結合內容具體說說。
4、組織學生展開探究:
涉及問題設計:
、藕酥鄞笮∪绾?
、圃谶@小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物和人?
①雕刻家在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別有什么特征?
、谧鳛榇囊徊糠,船艙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卻在船艙的說明中強調窗戶之多,文字之眾,你以為有什么用意?
、鄣窨陶咴诤酥凵峡塘硕嗌偃耍
、艿窨陶呤侨绾尉斍擅畹匕仓眠@些人物的? (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對這些人物的介紹。)有關核舟背景的補充材料運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呈現(xiàn)。
⑤描述船頭三人的神情態(tài)度。 分別由學生朗讀描述蘇拭、魯直(黃庭堅)和佛印神態(tài)的句子,說說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們此時此地的什么樣的心態(tài)?
⑥ 作者在說明船頭三人時,著墨較多的是誰?為什么?
、呙枋"舟子"神情動作渲染了一種什么氛圍?為什么要這樣寫?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表演。把課文分成兩個表演場景,一個是蘇、黃、佛印神態(tài)。一個是兩個舟子的神態(tài)。
、嘣谑熳x課文后,讓學生依次說說船艙、船頭、船尾的情形。不看書,用原文說(也可用自己的話)。在敘述過程中要強調雕刻家構思的精巧、技巧的嫻熟和作者觀察的細致。
。╢lash課件說明:學生自主探究成果展示平臺)
說明順序的把握,若按傳統(tǒng)教學,會很枯燥,而由學生進行個體學習探索之后,結合課件進行說明,有利于學生形象而又準確的理解和把握教學難點。
、釋ι鲜鰞热莸恼f明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
、猓w納小結,情景再現(xiàn))
教學難點的突破都運用flash課件來輔助完成。flash課件的情景再現(xiàn),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核舟雕刻技藝的精妙,在"船頭"可領略文人的雅致與瀟灑,在"船尾"能玩味童仆的悠閑與隨意。說明文的枯燥與呆板的感覺一掃而盡,蕩然無存,而對藝人的高超技藝的驚嘆與欽佩充溢心間。
(四)遷移訓練
請你選擇一件給你留下較深印象的工藝品,依照本文的說明順序(總一分一總,中一前一后)寫一篇說明性短文。語言盡量做到生動、簡潔。
能力遷移的重點有二:一是說明順序,二是語言特點。
(五)板書設計說明:清晰反映課文的說明順序,可由學生探究完成。
五、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構建了一個多媒體、網(wǎng)絡和智能有機結合的個別化、交互式、開放性的動態(tài)教學環(huán)境。信息技術的作用是無庸置疑的。個人感受有三:
、女斢脛t用,能用就用;
⑵強化個人信息技術學習, Powerpoint演示文稿/authware/flash都應該會一些,最好是精通;
、菬o論是多媒體還是網(wǎng)絡,都必須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恰當?shù)倪\用。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背影》選自我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朱自請的一篇著名的記實散文。一直作為語文教材的傳統(tǒng)課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因為它寫出了一種異常真誠與至誠的父子之愛,反映了我國一種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正如季羨林先生所說:我覺得,讀朱自請先生的《背影》,就應該把眼光方遠,遠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體會這篇名文所蘊涵的真精神。閱讀這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教學目標: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走近作者,認識生字、生詞。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散文的特點及散文的選材。能力目標:學習在平實的敘述、抒情中蘊藏著的極為精巧的構思;關鍵語句含義的理解
情感目標:,認真體會文中所表現(xiàn)的父子之間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的關系。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很適合朗讀,要讓學生多讀。讀出文中的感情,使學生自己能夠受到感動。所以我把該文教學重點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深情,激發(fā)孩子理解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語文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結構。初二學生,他們的閱讀范圍還不是很廣,掌握的閱讀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親那個不怎么優(yōu)美的背影?學生還無能為力。因此,我把此當作本文的教學難點。
4、根據(jù)該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難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我采用以下的方法及教具進行教學: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進行朗讀評價的教學方法。
。2、激發(fā)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5、教學用具:
多媒體。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必須達到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選擇教法上必須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據(jù)此,我在教學該課時主要采用朗讀的方法,教師不必過多的講解,作者的感情讓學生在讀中慢慢感受出來,以達到教學目的,而不是一上來就分析文章,以至把整篇文章分得支離破碎,使學生失去了閱讀興趣。只有在朗讀中學生才會自主地去發(fā)現(xiàn)問題,“合作、探究”地去解決問題。
6、說學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和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薄敖虒W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睋(jù)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yǎng):(1自主收集資料,增加課外閱讀量的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2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3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家庭,走向社會而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二、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ㄒ唬⿲胄抡n,激發(fā)情趣:導入新課的開場白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導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同學們,人們常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個寶,沒媽的孩子象棵草。”可是在我們生活中,有一個人也時時刻刻在關心、愛護、影響著我們,那就是父親。在生活中你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在成長的歷程中他對你有什么影響?你怎樣評價你的父親呢?1、由導語引出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2、自由發(fā)言,鼓勵學生多發(fā)言。3、教師小結,引出新課。(此設計能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讓學生與課文中的主人公達成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幫助同學們理解課文內容。)
。ǘz查預習情況,明確學習目標:1、生字、生詞的練習。(運用多媒體顯示出來)2、讓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朱自清的有關資料3、檢查朗讀情況,并讓學生作出評價。(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自己收集資料,查閱工具書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是學法1的實施。)
。ㄈ﹩l(fā)誘導,合作探究1、配樂朗讀此文(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注意朗讀的要求和技巧。2、整體把握文章,讓學生談聽后的感受。3、把握文章脈絡,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4、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背影“?著重寫的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見的背影?5、本文通過車站送別表現(xiàn)了父子間的什么的感情?6、體味文中父親的幾句話。(以上設計的`問題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fā)言。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進一不理解作者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閱讀興趣。完成教學目標2 。)
(四)教師小結,布置作業(yè):熟讀全文,進一不感知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ㄒ唬⿲胄抡n(我設計了如下導語)同學門,上節(jié)課我們理清了作者的寫作思路,也感受到了一位普通的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親,今天我們繼續(xù)探討這篇課文。
。ǘ┟鞔_目標1、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2、領會樸實的語言風格。3、繼續(xù)感受父子情深。
。ㄈ┳灾骱献,探究質疑(用多媒體顯示下列問題)1、文中四次“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映象最深?為什么?2、體會父親親爬月臺時的幾個動詞。3、文章為什么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寫父親的背影呢?4、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竟然感動得流淚,你相信嗎?5、你認為文章是通過選取什么角度來表現(xiàn)“父愛”這一主題的?(此設計意在拓寬學生的思路,在師生質疑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是突破重點、難點的重要一環(huán),是對學法2的指導,從完成教學目標2。)
。ㄋ模⿲W生朗讀課文,分組討論,就文中不解之處質疑。(教師點撥)(此設計是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提問,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是學法2的進一步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五)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回家后多了解爸媽,體會他們子女的關愛。
。┛偨Y全文,滲透思想教育,完成教學目標。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琦君的《下雨天,真好》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抒情散文。寫的就是她從童年到青年的各種雨天情趣。讀這篇作品,尤其要品味那些飽含情感的故事、細節(jié),諸如逃避功課、希望谷子霉變等“壞心思”的獨特趣味與美感。文章以“雨”為外線,以“思鄉(xiāng)”為內線,盡情傾訴真摯而熱烈的情感,記述了童年的夢痕,帶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也滲透著現(xiàn)實的況味,無不飽含著作者“水是故鄉(xiāng)甜”的懷舊思鄉(xiāng)之情。作者為什么說《下雨天,真好》?因為下雨天總能把“我”帶到另一處所,遠離紛擾的世界,在寧靜中回憶自己充滿歡樂的童年生活,體味到人間真情的融恰,可以過得悠哉自在有情趣。下雨天也使“我”在驀然回首感到人事的變遷和遠離家鄉(xiāng)的悵然。作者從真善美的角度去寫童年時光,比如對父親、母親、阿榮伯的描寫都寫得親切美好。更深層次地體現(xiàn)了人之間的善和一種悵然的美。敘述平談樸實、明朗率真,富有深情,流溢著淡淡的詩韻。有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yǎng)和文字功底。如文中對港詩的引用,風趣的語言的插入等。
二、說教學目標
學習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抓住文章的文眼,只要做到了這一點,那么理解文章的主旨就容易多了,所以我將知識與技能目標確定為:
1、住文眼,梳理文章結構
2、理解雨天情趣的內涵,體悟主旨
3、體會理解文中表現(xiàn)出的人情美及傳統(tǒng)的中庸之美
在教學過程中,應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要突破重難點,就需要師生合作與研討,所以我將過程與方法目標確立為:
1、鼓勵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讓學生在閱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合作中領悟文章主旨
3、強調學生與作者、與文本、與同學、與老師之間的對話,真正實現(xiàn)師生互動
這篇文章除了贊頌偉大的母愛外,更深層次地體現(xiàn)了人之間的善和一種悵然的美,這種美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觀點中“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之美。因此我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確定為:
1、學習用母親慈善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與物
2、體味作者懷舊抒懷中蘊涵的對真善美的謳歌
三、說重難點
作者以“雨”為外線,以“思鄉(xiāng)”為內線,寫了她從童年到青年的各種雨天情趣。學習時尤其要品味那些飽含情感的故事、細節(jié),諸如逃避功課、希望谷子霉變等“壞心思”的獨特趣味與美感,才能更深層次地把握作者在懷舊思鄉(xiāng)中體現(xiàn)的人之間的善和一種悵然的'美。所以本節(jié)課的學習重難點是掌握文章結構特點;理解雨天情趣的內涵;體味作者懷舊抒懷中蘊涵的對真善美的謳歌。重難點的突破方法主要是讓學生運用“閱讀、賞析、討論、感悟”的形式,在學生個人速讀、賞析的基礎上自主學習和討論學習相結合,最后學生再聯(lián)系實際生活談談體會,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懷舊思鄉(xiāng)背后的真善美。
四、說教法及教具
學生有對課文學習的主動權,因此課堂上教師應該把這一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教給學生一些方法,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問題深入理解主旨,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整理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注重學生和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生活、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在學生充分接觸文本的基礎上,采用“啟發(fā)引導、合作討論、探究交流法”讓生生、師生之間進行深入的對話交流,在對話、交流中發(fā)現(xiàn)、構建課堂模式。教具注重了資源的整合,將圖片、文本及音視頻整合與一體,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導學達標
。ㄒ唬┱n件展示學習目標
。ǘ⿲W生介紹作者
。ㄈ┳衷~檢測,落實基礎
三、研讀賞析,合作探究
。ㄒ唬┡c課文對話——整體感知,自主學習
速讀課文,思考:
1、作者為什么認為“下雨天,真好”?
2、作者說:“那些有趣的好時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鏈子把它串起來,繞在手腕上!痹噺恼n文中找出“雨珠的鏈子”和那些“好時光”。
(學生先速讀課文,完成自主評估作業(yè),然后各抒己見。)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找出蘊涵文章主旨,表現(xiàn)雨天情趣的句子,進而抓住文眼“好”來梳理文章結構。
(二)與同學對話——深入學習,合作探究
1、“我”和母親對下雨天的感覺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把這些小孩子的“壞心思”(例如多次逃課、希望霉變的谷子越多越好)津津樂道寫進文章呢?
2、從文中所記述的哪些事情,可以看出作者的母親性情慈善?
3、作者對下雨天的感覺是不是始終不變呢?她為什么會說“如果我一直不長大,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逃避功課、希望谷子霉變等“壞心思”中的獨特童真童趣,母親身上體現(xiàn)出的善, “如果我一直不長大,就可以永遠沉浸在雨的歡樂中”流溢的人事的變遷和遠離家鄉(xiāng)的悵然美。
。ㄈ┳叱稣n文——與生活對話
請說說你自己關于雨天的趣事。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體驗生活
。ㄋ模┛缭娇臻g——與古今中外的文學家、藝術家對話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請學生積累有關“思鄉(xiāng)”的古詩名句或文學作品,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豐富文學底蘊。
四、請學生對照板書梳理文章結構,闡述文章主旨,談自己的學習收獲。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教材簡介
《杜甫詩三首》選自杜甫的《杜詩詳注》。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收集了其中的三首詩!抖鸥υ娙住窔v來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學習本課,學生能對詩歌的形式特點有進一步的了解,還能逐步感受杜甫在不同時期的創(chuàng)作思想,并接受詩人人道主義精神的感染。
本文是第五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單元課文體裁不盡相同,內容各有側重,其教學任務是:卓有成效地進行誦讀訓練,富有創(chuàng)意地探究內容和寫法,在文言文教學上創(chuàng)造出一個生動活潑的局面。課文選取的三首詩是詩人不同時期的作品,題材不同,背景不同,風格不同!锻馈访鑼懱┥缴衿嫘沱惖木吧澝捞┥礁叽笮蹅サ臍鈩,抒發(fā)作者攀登絕頂?shù)氖难,融情、景、理于一體,感情基調熱情奔放!洞和穼懺娙藲v經(jīng)戰(zhàn)亂,目睹國衰城敗之象,身感離鄉(xiāng)背井之苦,表達憂國傷時念家悲已之情。詩歌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顯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妒纠簟肥窃娙嘶厝A州途中所見,明寫老婦失子之痛、無人應征之苦、自請應役之舉;暗寫差役逼征之暴,在一定程度反映他思想的矛盾,既有對人民百姓的同情,也有對官府差役的含蓄揭露。詩情沉郁而憂憤。這三首詩,是詩人從理想走向現(xiàn)實,從于家于己的眷顧轉向于國于民的關注,體現(xiàn)了詩人思想發(fā)展的軌跡。
2、該文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地位及作用。
詩詞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本課是整個初中階段的古代詩詞中的經(jīng)典之作,通過杜甫詩歌的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構建及其對詩歌情感的體會有積極作用。
3、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標和教材要求,根據(jù)本課在初中階段的地位及其作用,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和作品的深層意蘊。(內容)
。2)了解有關古體詩、近體詩的一些常識。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揣摩詩歌的體裁特點和寫作手法。(形式)
。3)通曉詩意,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默寫這些古詩。(語言)
4、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每首詩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理解每首詩的思想感情。
。2)把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3)初步鑒賞品味詩歌的美,遷移到寫作方向。
二、說學生
1、說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技能態(tài)度及其與學習新知識的關系。
初二的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不高,認知、品析詩歌還欠火候;他們年齡尚小,閱歷尚淺,品悟詩情也須點撥。本班是學校今年轉型的第一屆實驗班,生源主要來自之前本校的普通班,全班共36人,屬于小班額。學生語文基礎普遍不扎實,學習本課仍有較大難度。因此,必須通過介紹古詩的時代背景進入學選擇一個好的教學方式、確立一個好的教學策略,是學習本文的制高點。
2、說學生生理特點、學習態(tài)度和水平,以及由于態(tài)度、智力和身體的不同而形成的差異。
本班學生男生占三分之二,好動,喜歡體育活動,學習成績不如女生。在教學中,更要積極培養(yǎng)男生的學習興趣,多提問,多表揚,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3、說學法。
由于學生水平較弱,對古詩、文言文雖然并不陌生,但要真正達到教學目標,仍需要嚴抓基礎教學,主要是用講讀法和質疑法。按作者三個時期內容層次,組織一系列問題積極啟發(fā)學生思考探究,并要求他們記好筆記、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背三首詩。
三、說教法
詩文總有魂,把握詩魂,往往能提煉出課之魂。
如《望岳》中的“望”字是學習本詩的關鍵,首聯(lián)寫遠望泰山,第二聯(lián)寫近望泰山的景物,第三聯(lián)寫細望泰山的萬千變化,第四聯(lián)寫作者由望泰山聯(lián)想的自己遠大抱負。既表現(xiàn)了泰山的神奇秀麗,又表現(xiàn)了青年杜甫寬廣的胸懷!洞和分械摹皯n愁”二字是學習該詩的關鍵,第一、二聯(lián)通過自己的所見所感,描寫了國都破敗的慘淡景象。第三、四聯(lián)通過自己的所盼所思,表現(xiàn)了思念親人的離愁別緒。全篇貫穿了憂國思家的思想情感!妒纠簟分械睦蠇灪筒罾糁g的對話,是學習的關鍵。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老嫗的話句句都是在差吏逼問下說出來的,可以讓學生設想:差吏一進門就問:你家有男丁嗎?老嫗答以:“三男鄴城戍……”再問“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無人……“最后是差役仍逼著要人,老嫗只好”請從吏夜歸“?傊罾舻呐瓎栘灤┰诶蠇炾惽榈娜^程。是理解全詩的一條主線,只要抓住它就不難理解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關注。
通過杜甫詩三首提煉詩文之魂的教學,可以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還可以推廣到其他古詩文的教學中去,以提高古詩文教學的效率。
一堂課不是讓孩子做什么,而是讓孩子學會怎么做,即方法,在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彼,我在提煉出“課之魂”的基礎上采用以下教法:
1、《望岳》采用古詩四步教學法。聽、讀、說、悟四步教學,讓學生把握物境、情境、畫境、意境。
2、《春望》采用合作探究教學法。學生合作探究,感知詩意、把握意象、賞析意蘊、比較鑒賞。
3、《石壕吏》采用自主演讀教學法。(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演習、自主評價。)我力求做到:創(chuàng)設情境——師生互動——知識內化——拓展深化。讓學生達到:初步感知——自主探究——想象畫面——感悟意境
四、說訓練
1、三種類型訓練安排(課內外)
三種類型的練習均有,以鞏固型訓練為主;課外的緊扣中考題型,這是重頭;能力型訓練,以寫作時巧用古詩詞和學習寫作手法為主要方向。
【一】如《望岳》安排以下同步訓練:
閱讀杜甫的《望岳》,完成1~11題。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烏。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解釋詩中加點詞語的意思。
。1)岱宗: (2)未了:
。3)造化: (4)鐘:
。5)會當: (6)凌絕頂:
2、“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一聯(lián)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樣的形象?
3、這首詩的尾聯(lián)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是寫近望中所見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5、這首詩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這兩句是寫由望岳而產(chǎn)生的________的意愿,從這兩句富有啟發(fā)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
6、《望岳》全詩中沒有“望”字,但處處寫“望”,距離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時間是從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遙想將來的________。
7、杜甫《望岳》詩共有三首,分別歌詠東岳( )、南岳( )和西岳( )(注:括號內填山名),以上所選的詩是歌詠________的。
8、表明詩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頂?shù)囊罁?jù)有兩個,一個是標題中的“ ”字,二是詩句中的“ ”一詞。
【二】如《石壕吏》安排以下寫作能力訓練
學了《杜甫詩三首》,你對杜甫的思想發(fā)展有怎樣的了解? 學習詩圣杜甫的寫作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為敘述視角,代替詩人把《石壕吏》改寫為一則故事。
提示:
A、運用想象刻畫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
B、展開合理地聯(lián)想,補充事實已經(jīng)發(fā)生卻被詩人隱去的情節(jié)。
2、對上中下三類學生訓練的區(qū)別安排
布置課外同步練習作業(yè),對后進生的作業(yè)詳細批改,并要求及時訂正記錄在錯題本上。
五.說過程
采取343教學法,在結構上實施四步流程,考慮到學生水平較弱,本課相對難度較大,安排為2課時
本課依據(jù)學情分課時,分別把握各首詩魂授課。
第一、二課時學習《望岳》、《春望》
第二課時學習《石壕吏》
▲教學目標:
1. (內容)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學習《望岳》,感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學習他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學習《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詩人熱愛國家、關心民眾、眷念親人的美好情操。(重點)
2. (形式)了解有關古體詩、近體詩的常識。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揣摩詩歌的體裁特點和寫作手法。(難點)
3. 通曉詩意,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默寫這些古詩。(語言)
第一課時
▲學習《望岳》
一、 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唐朝有一位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一生仕途坎坷,身經(jīng)離亂,看到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轉折,就用詩歌抒寫情懷,反映時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廣闊,有強烈正義感和鮮明傾向性。他是誰?不錯,是杜甫!今天,我們一同走進《杜甫詩三首》,去領略一代詩圣的豪情與哀情。(激趣入題,引起學生的注意)
2、題目分析
《杜甫詩三首》剛好是杜甫三個時期的作的詩歌。
3、解決生字詞,檢查預習情況。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岱宗( ) 未了( ) 決眥( )
騷 ( ) 簪 ( ) 逾墻( )
鄴城( ) 戍 ( ) 老嫗( )
幽咽( ) 烽火( )
(掃清文字障礙,多讀,獲得語感,是下一步研讀的必備條件)
4、背景介紹:
這首詩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輕的詩人離開了長安,到
兗州去省親——其父杜閑當時任兗州司馬。此后大約三四年內,他一直在山東、河北一帶漫游,結交了不少朋友,這首詩就是這期間寫的。
。ǹ圩”尘埃欣诩由顚φn文情感的體會)
5、體裁介紹:
這是一首古體詩。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多數(shù)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
言或七言句為主而雜有長短句的;平仄沒有嚴格的限定,體現(xiàn)自由的抑揚韻律;用韻比較自由,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以換韻!锻馈愤@首五言古詩,句式有“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薄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朗讀,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1)配樂詩朗誦《望岳》,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jié)奏。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3)指名學生朗讀,其余同學點評。
。4)教師范讀,學生輕吟。
。5)學生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6)再次播放配樂詩朗誦,要求學生邊聽邊想,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和意境,體會詩的詩情畫意,就詩的內容質疑。
。ǘ喾N方式朗誦,加深記憶,提高學生興趣)
二、研讀《望岳》
1、教師提問:若全詩就抓一個字,你覺得應該是哪個字?明確:“望”。
。ㄒ龑W生明確目標)
2、作者到底“望”到了些什么?請展開想象,設想詩人當時望岳的情景,將你想像到的內容寫成一段話。
。ㄒ龑W生抓住詩眼,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此詩被后人稱為歌詠泰山的“絕唱”,并刻石為碑,立在山麓。你認為它堪稱“絕唱”嗎?為什么?
。ㄗ寣W生各抒己見,感受詩人高超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明確:(1)比如:“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鐘”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得有情有義!案睢弊皱N煉得極好,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天下的陽光就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割斷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含蓄蘊藉,意在言外,詩人凝望泰山“曾云”“歸鳥”,不覺時間已久,連眼睛都酸困了,這不正流露了詩人對泰山情有獨鐘,熱愛有加嗎?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意蘊豐厚,有一種哲理美。它不止是詩人要攀登泰山極頂?shù)氖难,也是詩人要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它激勵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p>
三、深入探究
1、問:詩言志,詩歌創(chuàng)作無不是為了傳情達意。這首詩流露出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ㄟM一步感悟作者通過內容表達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對詩的理解逐漸向較高的`理性層次靠近。)
教師提示學生,可以聯(lián)系寫作背景,聯(lián)系詩人的人生經(jīng)歷。
明確: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時期的杜甫過著一種“裘馬輕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詩人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2、寫作特點:
。1)虛實相生的寫法使本詩顯得搖曳多姿,言有盡而意無窮。1、2句虛寫,3、4句實寫,5、6句實寫,7、8句虛寫,虛實交錯,意蘊悠長。
。2)情景交融,寫景有序。先集中寫景,后集中抒情;先遠望,后近看,再凝望。
四、鞏固拓展
1、學生背誦默寫《望岳》。
2、搜集古代描寫泰山的詩歌三首,并加以翻譯,在班上展出。
▲學習《春望》
一、整體感知
1.背誦《望岳》
2.介紹《春望》寫作背景
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詩人赴奉先縣探家,未幾,安祿山發(fā)動叛亂。次年五月,賊破潼關,詩人被迫北上避難,安家于鄜州。七月,唐肅宗即位于靈武,詩人聞訊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為賊兵所俘,被押至長安;因他官卑職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離長安,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當時朝廷的所在地——鳳翔縣。這首詩是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寫的。
。ǹ圩”尘,有利于加深對課文情感的體會)
3.介紹體裁:
《春望》是一首近體詩。
近體詩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詩。近體詩從句式上說有五言、七言之分;從篇幅上說有律詩、絕句兩種。律詩分五律、七律兩種。全詩共四聯(lián),頭兩句叫首聯(lián),三、四句叫頷聯(lián),五、六句叫頸聯(lián),七、八句叫尾聯(lián)。中間兩聯(lián)要求對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韻,通常押平聲韻。
4、朗誦
。1)配樂朗誦《春望》,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律詩的誦讀要領。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
。3)指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點評。
(4)教師范讀,學生隨聲低和。
(多種方式朗誦,加深記憶,提高學生興趣)
5、注釋,借助工具書,理解詩句,整體感知詩意。
二、研讀《春望》
1、詩歌的首聯(lián)寫了哪幾個形象?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點,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
學生明確:寫了國都、山河、城、草木四種形象。國破,山河依舊,城春,草木深。這是一幅淪陷中長安城的破敗景象: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使人滿目凄然。
2、頷聯(lián)寫了哪幾個形象,組成了怎樣一幅畫面?
(可能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是那嬌艷的花也因感時傷別而淚水縱橫,那無憂的鳥也一改往日動聽的歌喉而發(fā)出讓人驚心的啼叫。另一種看法是詩人佇立在嬌艷的花旁,聽著掠空而過的鳥兒婉轉的啼叫,心里嗔怪它們的無情而流下了傷時恨別的淚水。只要言之成理,當以鼓勵為主。)
3、想象頸聯(lián)、尾聯(lián)的形象及畫面。
明確:烽火連天,兵荒馬亂,“家書”承載著親人的牽掛和眷念。詩人盼望得到一封家書,然而終歸是失望,我們仿佛看到詩人滿頭白發(fā)如冰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
4、學生把握全篇,想象整體形象。
。ǔ浞职l(fā)揮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對本詩的理解。)
三、深入探究
1、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ㄐ哂谥卑籽郧,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僅是詩人情感的觸發(fā),又是詩人情感的載體,也是體驗詩人情感的途徑。引導通過形象體驗情感,更貼切。)
2、這首詩中,名句較多,你認為哪兩句詩最值得被稱為名句?為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交流,可能會涉及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認識、對詩句的品析評價等。
。1)關于表現(xiàn)手法。全詩觸景傷懷,移情于物,將憂國思親的情懷蘊含在形象的描寫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2)關于一字傳神!皣粕胶釉,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驚心;“深”字令人滿目凄涼!案袝r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驚”體現(xiàn)了詩歌語言的動態(tài)美,寄托了詩人強烈的情感。
。ㄅ囵B(yǎng)獨立思考能力)
3、播放音調低沉的背景音樂,學生齊背《春望》。
。ɡ收b更能讓學生走入本詩情景)
四、鞏固拓展
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1.學生齊背《望岳》《春望》。
2.請學生辨析兩首詩的異同。
明確:同:都寫“望”見之景,抒“望”中之情,情景交融;
異:《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壯闊,顯示出氣勢磅礴、雄放健拔的風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風格沉郁,具有悲愴美。
第二課時
▲學習《石壕吏》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1)學生齊背《望岳》《春望》。
。2)《石壕吏》寫作背景簡介。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陽,看看戰(zhàn)亂后的故鄉(xiāng)。可是不到兩個月,
形勢發(fā)生逆轉,唐軍在鄴城大敗,郭子儀退守河陽,河陽一帶又騷動起來。唐王朝為補充兵力,便在洛陽以西至潼關一帶,強行抓人當兵,人民苦不堪言。詩人這時被迫離去,經(jīng)新安、石壕、潼關等地回到華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婦們的愁眉苦臉,所聽到的是別家出征時的哭聲。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根據(jù)這番經(jīng)歷寫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構思巧妙、情節(jié)生動而流傳最廣。
。ǹ圩”尘埃欣诩由顚φn文情感的體會)
3、介紹體裁:這是一首敘事詩
4、朗讀
。1)教師配樂朗讀《石壕吏》,提示學生應注意停頓、節(jié)奏、語調。
。2)學生自由讀。
。3)選一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點評。
。4)全班齊讀。
。ǘ喾N方式朗誦,加深記憶,提高學生興趣)
5、默讀詩歌,借助注釋,整體感知詩意。
6、小組合作翻譯(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
7、當堂抽查翻譯(檢查學生掌握程度)
8、理清情節(jié)
本文共敘寫了幾個人物形象?到底誰是主人公?各人物形象在故事中都有些什么活動?(為下面演小品做鋪墊)
二、研讀《石壕吏》
1、這首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請小組合議,根據(jù)詩歌內容設計一個小品《石壕吏》。
2、一組同學上臺表演故事《石壕吏》,其他同學評表演的內容與詩歌內容是否相符。
3、評價表演,理清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指導學生背誦。
。1)按照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步,理清故事情節(jié),并概括詩歌的思想內容。明確:故事主體部分是老婦人的“致詞”。詩的前四句寫“致詞”的由來,也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最后四句是結局和尾聲,暗示老婦已被抓走。老婦致詞又可分為兩層:5~16句老婦人敘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婦人主動請求從軍。
。2)學生根據(jù)情節(jié)提示,讀詩,背誦。
(通過演小品,讓學生在生動的表演中把握課文;評價表演,更能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深入探究
1、本詩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全詩通過詩人的見聞,詳寫老婦的痛苦申訴,描繪出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揭露了官吏的橫暴,表露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2、學生聽讀配樂朗誦,深深體味詩作的思想情感。(配樂能令朗誦效果更好)
四、拓展延伸
。ㄒ唬┛凑n文,自由提出疑問(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
學生可能提出或教師啟發(fā)的問題有:
1.作為一名女性,我對文中老婦人的兒媳婦“出入無完裙”,感受特別深刻。裙:古謂下裳,上古時代,男女服裝差別不大,區(qū)分也不嚴格。唐代以后,婦女穿裙之風大盛,男以穿袍為常服,女以裙為常服,后泛指衣服。為什么連一件會客的衣服都沒有?(生活貧困)為什么會如此貧困呢?(戰(zhàn)爭)
2.是戰(zhàn)爭使這個家庭生活貧困艱難。老婦人一家僅僅是生活貧困嗎?他們?yōu)檫@場戰(zhàn)爭還付出了什么?(二子戰(zhàn)死沙場 一子茍且偷生,孀妻弱子無依,老婦自請應役)
在了解這個家庭的命運的同時,進一步在語境中落實字詞。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茍且活著。已:停止,這里引申為完結。請,請讓我。應:應征。猶得:還能夠。(結合文本理解字詞,更切實際)
3.為什么不說“征兵”“招兵”“點兵”而說 “捉人”?
“捉”說明這絕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亂搜捕。這的確稱得上“一字之貶,嚴于斧鉞”!白饺恕币才c“捉壯丁”的內涵大有不同!叭恕笔且话愕母拍睿岸 钡膬群瓌t比較具體。玄宗天寶律法規(guī)定:“制十八為中男,二十二為丁”,二十二歲才是壯丁年齡,而現(xiàn)在捉盡壯丁,及于老弱。
4.為什么夜間出動捉人?一則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時常發(fā)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二則表明縣吏手段狠毒,在人們已經(jīng)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
5、從“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著怎樣的嘴臉?(兇惡殘暴,如狼似虎)下面我們換個角度,來個換位思考,如果我們站在“吏”——一個軍隊下層官吏的立場,說說他為什么“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過是一個下層的小軍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無奈之舉嗎?他家里也許還有妻兒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保夕。
6、背誦詩歌,抽查過關
(二)課外作業(yè):
學了這三首詩歌,你對杜甫的思想發(fā)展有怎樣的了解? 學學詩圣杜甫的寫作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為敘述視角,代替詩人把這首詩改寫為一則故事。
提示:
1. 注意運用想象刻畫他們各自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
2. 展開合理地聯(lián)想,補充事實已經(jīng)發(fā)生卻被詩人隱去的情節(jié)。
。ㄍ卣棺鳂I(yè)不僅是本課的總結,它還是學生課外遷移的方向)
。ㄈ┛偨Y
老婦人是杜甫筆下一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過這一形象,反映了戰(zhàn)爭帶給人民的深重災難,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唐朝人民雖怨恨戰(zhàn)爭,但終究咬緊牙關,含著眼淚,義無返顧地走上前線支持平叛戰(zhàn)爭。而當時的杜甫看著老婦人淚別,萬分同情,卻不能解救。詩人的心與受苦受難的勞動大眾息息相通,他是真正的人民詩人!
六、說板書
采用提綱式,使全文綱舉目張,條理清晰,對復雜的課文尤為重要。書寫與教學內容同步進行,加深理解與記憶。在黑板上畫出。
總之,作為一名授課者,我們應該吃透教材,根據(jù)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靈活施教。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敬請批評指正,謝謝評委,謝謝大家!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老王》說課稿03-14
八年級語文《春酒》說課稿07-15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11-06
八年級語文《蘆花蕩》說課稿03-14
八年級語文《馬說》說課稿03-14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說課稿07-04
八年級語文《端午鴨蛋》說課稿08-12
八年級語文滹沱河和我說課稿06-29
精選八年級語文說課稿九篇01-18
八年級語文說課稿6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