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信息技術說課稿

信息技術說課稿

時間:2022-02-15 16:20:2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實用的信息技術說課稿匯編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信息技術說課稿匯編6篇

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文件的好幫手——資源管理器

  一、說教材

  1、地位:本節(jié)課的教材選自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七年級上學期的信息技術教材。資源管理器這節(jié)是學習Windows98操作系統(tǒng)中最基本部分,真正要成為一名電腦小管家必須從這里入手,同時作為電腦使用者,必須合理安排和有序組織自己的軟硬資源。

  2、教學目標

  a、認識資源管理器界面,會在資源管理器中完成文件夾的建立,文件,文件夾的移動、復制、搜索、刪除等操作。

  b、在資源管理器中利用多種方法熟悉等

  3、教學重點——對資源管理器的理解——學會對文件和文件夾建立、重命名、刪除、移動和復制的多種方法。

  教學難點——區(qū)分采用鼠標左鍵拖曳方法在同盤、異盤的差異。

  二、說教學方法

  1、教法:教師在占用課堂時間較少,采用演示法、講解法、指導法,以任務驅動模式達到教學效果。同時,老師在教法中一定要引申出許多問題讓學生思考。因為根據(jù)計算機這門學科的特點,老師教的知識在一定時間內(nèi)會過時,必須要教會學生學習計算機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思考和觀察。

  2、學法:從學生上機時間占總課時的70%出發(fā),采用練習法、發(fā)現(xiàn)法、觀察法等,本人利用"小組制",目的.是考慮整個班級水平差異,分4小組,在每組中選出一名電腦較好學生負責這組學生的答疑和管理這組紀律等;這樣更能讓學生當堂掌握知識,并且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學生更能發(fā)揮主體作用,老師負責組織教學、檢查總體、指導個別等,這樣調(diào)動課堂氣氛,形成競爭氛圍,激發(fā)學生熱情和對電腦的興趣。

  三、說媒體

  1、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

  2、把資源管理器窗口制作成課件進行介紹,及多種方法進行對文件、文件夾操作以板書形式進行歸納,讓學生有直觀認識

  3、對象:七年級學生、時間:45分鐘

  四、教學思路和過程<分成六步驟>

 。ㄒ唬┙榻B資源管理器——時間8分——以課件形式——老師活動

  a、操作系統(tǒng)作為計算機系統(tǒng)資源管理者,既要管理計算機硬件又要管理計算機軟件,Windows系統(tǒng)又是利用什么來管理資源——資源管理器

  b、打開資源管理器的多種方法

  c、資源管理器作用、功能——非常有序管理自己文件、文件夾,同時對自己硬件的了解

  d、資源管理器窗口與其他窗口的異同點:左邊子窗口——體現(xiàn)樹型結構,右邊子窗口——展示內(nèi)容

 。ǘ┰谫Y源管理器中對文件和文件夾建立、重命名、移動和復制(采用鼠標右鍵)

  ——時間4分——老師演示、學生觀察

  a、文件和文件夾建立、重命名(采用鼠標右鍵)

  b、文件和文件夾移動、復制(區(qū)別、鼠標右鍵方法)

 。ㄈ┌l(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時間15分

  a、(老師指導個別差生)資源管理器打開多種方法及功能和作用

  利用右鍵完成新建、重命名、復制和移動操作

  b、發(fā)揮小組作用(每組一個任務)

  ①新建多種方法(如何把文件的擴展名顯示和隱藏)

 、谥孛喾N方法

 、垡苿佣喾N方法

 、軓椭贫喾N方法

  c、讓學生演示(充當小老師角色,每組一個代表)

  (四)總結學生演示內(nèi)容并補充講解——時間8分——采用板書歸納法

  a、歸納法,尤其要對教學難點進行講解,并得出結論

  b、同一盤符左鍵拖曳是移動,不同盤符左鍵拖曳是復制(讓學生學會觀察)

  c、對同盤、異盤左鍵拖曳,都是針對數(shù)據(jù)文件,而程序文件出現(xiàn)什么情況讓學生自己動手?

  d、文件、文件夾刪除、還原、徹底刪除的講解(采用形象的比喻方法)

 。ㄎ澹┎贾谜n堂任務——時間8分——小組長檢查——老師個別指導

  題目要帶有閱卷功能,并且具有獎勵(采用不同形式的flash動畫進行獎勵)

 。┛偨Y/思考——時間2分

  a、每位同學回家之后,根據(jù)今天學習內(nèi)容,把自己家里的電腦整理一下,如某某軟件要安裝在D:什么目錄下?音樂要放在哪個目錄下?圖片要放在哪個目錄下?等等

  b、同一盤符左鍵拖曳是復制能實現(xiàn)嗎?不同盤符左鍵拖曳是移動能實現(xiàn)嗎?

  c、快捷方式作用、如何建立?

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2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教學目標:

  1、了解系統(tǒng)軟件的作用;軟件安裝與卸載的相關知識。

  2、了解系統(tǒng)軟件的安裝。

  情感目標:

  合法地使用軟件也是本課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因此本課的另一個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信息道德觀。并培養(yǎng)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操作系統(tǒng)的作用。

  教學難點:學習計算機主要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教學準備:教學多媒體計算機,教學ppt。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設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如何把一臺計算機的外設和主機連接起來。那么,這樣連接起來的計算機就可以工作了嗎?(學生回答,并說明原因,教師設下疑問:到底能不能呢?)

  實驗1:啟動事先準備好的裸機,學生觀察計算機運行情況,老師總結原因(沒有安裝操作系統(tǒng)軟件)。

  一、操作系統(tǒng)知識講授

  提問:計算機為什么需要一個操作系統(tǒng)?操作系統(tǒng)是計算機系統(tǒng)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系統(tǒng)軟件,它是計算機系統(tǒng)的`管家。

  (補充知識)

  1.操作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人機矛盾早期,人們利用計算機進行運算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操作人員手忙腳亂而計算機卻空閑等待的情形,這種人工干預的慢速度與計算機運行的高速度之間的嚴重不協(xié)調(diào),被稱為人機矛盾。

  2.操作系統(tǒng)的作用操作系統(tǒng)的主要作用是對計算機的硬件、軟件資源進行管理和控制,使計算機能協(xié)調(diào)、正常地工作,同時為人們使用計算機提供方便的操作環(huán)境。它還管理計算機的各種外部設備,如鍵盤、鼠標、打印機等,使這些設備能有效地為我們服務。

  二、應用軟件的安裝與卸載

  (1)ppt展示軟件安裝的過程;

  (2)ppt展示軟件卸載的兩種方法,要求學生依此卸載系統(tǒng)中的兩個軟件;

  (3)質(zhì)疑探索,安裝與卸載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并做匯報,由教師總結,以給同學提供某些指導。

  三、軟件的合法使用

  通過案例和數(shù)據(jù)來說明盜版對我國軟件產(chǎn)業(yè)的負面影響,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或辯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尊重知識產(chǎn)權、尊重軟件版權的重要意義,培養(yǎng)學生正確地獲取和使用軟件的習慣。

  (1)教師組織小組討論,小組派代表發(fā)言,提出關于軟件合法使用的觀點;

  (2)教師用ppt演示總結,軟件合法使用的方法及相關知識點。

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3

  今天我上的匯報內(nèi)容是《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第二課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方法分析、學習方法分析、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資源、設計思想、教學過程與環(huán)節(jié)設計分析、歸納總結等八個方面來進行。

  一、教材分析:

  1. 本節(jié)內(nèi)容是依據(jù)教材:廣東教育出版社所出的信息技術(必修)《信息技術基礎》中第三章《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上)》第一節(jié)《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第二課時。

  2. 本節(jié)內(nèi)容主要包含“常見文本類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軟件以及它們的特點”,第二節(jié)主要就是常用文本加工軟件的使用。

  3. 常見文本類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軟件以及它們的特點是基本知識,屬于必須掌握的內(nèi)容。

  4. 新課標對本章明確要求:能夠根據(jù)任務需求,選擇恰當?shù)墓ぞ哕浖幚硇畔,呈現(xiàn)主題,表達創(chuàng)意。由此可見本節(jié)課的作用。

  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1、掌握文本信息的加工。2、熟悉WORD軟件的使用方法及常用操作。

  2)、過程與方法目標:根據(jù)范文選擇合適的軟件,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對作品的加工,從而掌握WORD的各種常用操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審美能力;讓學生通過在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成就感,為今后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信息素養(yǎng)。

  6. 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熟悉和掌握WORD軟件的使用方法。

  2)、教學難點:體會什么樣的加工是恰當?shù)募庸ぃ绾卫们‘數(shù)募庸ぼ浖䦟π畔⑦M行恰當?shù)募庸,更好地表達信息的主題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首先,高一年級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明顯增強,可以獨立完成任務;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再加上前幾節(jié)課合作的基礎,基本上都能夠與他人合作完成小組任務。

  其次,學生在初中時已經(jīng)接觸過基本的文本處理知識,但是掌握得不好,對WORD文字編輯能力還不熟悉。

  另外,學生因為家庭條件、興趣愛好、原來初中學校條件等因素,從而計算機基礎水平層次不齊,所以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可能會出現(xiàn)學生“吃不飽”和“消化不了”的.問題。因而在教學中可能會有個別學生跟不上,就需要教師進行指導。

  三、教學方法分析:

  1、案例展示法:教師展示案例,讓學生自己觀察比較,從而進行設計。

  2、主動式任務驅動法:通過“提出任務和注意點—教師演示—學生動手實踐——歸納交流”的過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完成一定的任務。

  四、學習方法分析:

  1、 自主學習:在常見文本類型和任務驅動這一塊,由于學生文本編輯基礎不好,所以由老師提供“素材”讓學生自主完成任務。學生通過觀看教師演示及講解和然后實踐操作,從中獲取對知識的正確理解。

  2、協(xié)作學習:同學間可相互協(xié)作完成任務,通過協(xié)作和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和解決途徑,從而開闊學生的思路。

  五、教學環(huán)境與教學資源:

  1、計算機教室

  2、天寓電子教室及加工好的WORD范文。

  六、設計思想:

  這節(jié)課的設計是以新課改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為依據(jù),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到學生起點水平和個性方面的差異,注意講練結合結合。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不斷演示,讓學生理解,熟悉各種操作。

  七、歸納總結:

  以上是我對《文本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一)這節(jié)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設計方向。在整個課堂中,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書本知識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并且從各種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xiàn)了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但這堂課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是課堂考慮不充分,比如:講的知識點多了,可能很多同學跟著教師做完后,自己做時就有困難,還有時間的把握欠缺。當然還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多指教,我會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不斷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海南省九年義務教育《信息技術》八年級上冊第2章第1節(jié)的內(nèi)容,由于本節(jié)理論知識比較多,我對本課進行了二次開發(fā),加入了第2章第2節(jié)簡單制作GIF動畫的部分知識點,通過讓學生繪制簡筆畫制作GIF動畫來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一些常用軟件的操作,也非常喜愛動畫,但是對于動畫形成的原理以及動畫制作的過程感到很神秘,本課教學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能夠通過自主學習、自我探究、集體討論等方式較好地掌握GIF動畫的簡單制作。

  (三)教學目標

  依據(jù)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圍繞“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以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為目的,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及幀的含義;

  (2)學會使用Ulead GIF Animator 軟件制作簡單的GIF動畫。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看視頻和問題探究,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及幀的含義;

 。2)通過任務練習和分組制作,提高學生制作GIF動畫的能力,體驗計算機動畫技術的優(yōu)越性,增強學生對動畫基本原理的理解;

 。3)利用小組協(xié)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動畫技術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畫制作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2)領悟善于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獲得更多個人情感體驗。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課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制作簡單的GIF動畫,進而讓學生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因此,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定位為:

  教學重點:學會制作簡單的GIF動畫。

  教學難點:通過制作GIF動畫理解動畫的基本原理。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為了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本節(jié)課我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1.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的精髓就是要改變學生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充分調(diào)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本節(jié)課通過由易到難的任務讓學生去探究,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新課的內(nèi)容,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2.演示講授法。

  講授法是傳授基礎知識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效率比較高。本節(jié)對學生有疑惑的地方和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演示講解。

  (二)學法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著任務,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協(xié)作等方式,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并解決相關問題。

  (三)多媒體輔助

  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教學控制軟件、教學PPT、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精彩屏保設計》是浙江攝影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教學內(nèi)容,本課和第12課組合成一個學習任務:那個前幾課拍攝的照片和音樂,制作一個以 “校園”為主題的屏幕保護。這兩課都是讓學生運用一種軟件集成、處理和發(fā)布多媒體資源,經(jīng)歷多媒體信息的處理過程,體驗多媒體的無窮樂趣。而本課為后面那節(jié)《制作個性屏!氛n學習的前提與鋪墊。

  學情分析: 設計制作屏保是第二單元體驗多彩世界的最后一個內(nèi)容,學生在前面已經(jīng)學習了“圖片大師”和“作曲大師”等軟件,通過知識的遷移,學習本課“屏保專家”就比較容易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法: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因此根據(jù)本課教學內(nèi)容特點,我采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nèi)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xiàn)教師的引導作用。注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變被動接受位主動獲取,力促課堂教學在生動有趣、愉悅的氣氛中展開。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遷移法,并借用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學法:

  根據(j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強調(diào)的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在這節(jié)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式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教學過程:

 。ㄒ唬┰O計理念

  本節(jié)課的總體設計意圖是將一個大任務分解成知道屏保的作用、認識屏保專家、通過向導制作屏保和安裝屏保等幾個小任務。本節(jié)課主要應用了任務驅動式、自主探究式等教學方法。

  1、學科整合。本課整合了信息技術和音樂兩大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內(nèi)部整合。

  2、講練結合。單就內(nèi)容而言,制作屏保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操作的原則。

  3、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學習,通過協(xié)作學習、自我創(chuàng)新等多種學習方式獲取信息,掌握方法,提高技能。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屏幕保護的作用,知道屏保中可以添加文字、圖片、聲音等多種媒體。

  2、能力目標:學會用“屏保專家”制作簡單的屏幕保護;學會屏幕保護的安裝。

  3、情感目標:感受多媒體的樂趣。

 。ㄈ┙虒W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學會用“屏保專家”制作簡單的屏幕保護程序。學會屏幕保護程序的安裝也是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讓學生根據(jù)課前所收集的素材,用“屏保專家”制作簡單的屏幕保護程序,制作完成后,進行交流評價,取長補短。最終將屏保安裝到Windws中,相互分享欣賞作品。

  本課的難點是讓學生做到圖片與音樂的協(xié)調(diào)、適配性。這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樂感,一定的'審美標準。

  (四)流程

  一、舊知引入,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電腦開機后,如果長時間沒有去操作,屏幕會出現(xiàn)什么變化呢?介紹屏保的作用。

  【設計意圖:問題的創(chuàng)設,順理成章地引出屏保及屏保的作用。讓學生愛護電腦,養(yǎng)成文明使用電腦的好習慣!

  2、屏保設置。【設計意圖:回顧舊知,同時引出新知,激發(fā)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學好今天的新內(nèi)容。】

  三、欣賞作品,認識軟件

 。ㄒ唬⿴煟汉,首先,我們先來欣賞一個屏保作品。注意屏保中有哪幾個要素呢?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新內(nèi)容——個性屏保的幾個要素。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

  (二)請出“屏保專家”,認識界面。

  四、“屏保”好向導

  動手摸索操練。利用“向導”自己嘗試操作。

  【設計意圖: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地去摸索、操作,體驗學習的快樂。提示使用好這個向導的功能。在學生發(fā)現(xiàn)后,再解決難點各個突破,是檢驗學生的自學效果也是對部分后進生的指導!

  五、布置任務

 。ㄒ唬┤蝿找唬豪靡延兴夭闹谱髌帘

  (二)任務二:上網(wǎng)收集素材制作屏保。

  【設計意圖:任務中的兩個練習設計,考慮到了學生的水平不同。練習一面向全體學生,練習二的安排讓一些學有余力的孩子能得到更多的發(fā)揮!

  六、安裝

  想把剛才做的屏保設置成自己的個性屏保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起來,學以致用!

  七、作品展示。

  1、一堂好課,最后的畫龍點睛之筆也很重要。在此環(huán)節(jié),我這樣設計的: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設計的屏保都很美(教師先巡視發(fā)現(xiàn)優(yōu)秀作品),下面展示同學作品,請同學相互學習、共同分享。

  【設計意圖:學生在作品展示中,相互評價,各抒己見。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評價的過程中,進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作品展示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舞臺。教師、同學們及時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給予積極的評價和充分的肯定,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喜悅感!

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綠色家園》是省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上冊)windows畫圖程序中的內(nèi)容,教學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它是《畫圖》單元中關于畫圖知識鋪墊的延伸,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重點是掌握利用畫圖的“涂色”、“噴槍”、“刷子”、“取色”等工具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根據(jù)教材的目的和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熟悉畫圖功能的操作,掌握對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chuàng)新、團體協(xié)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fā)求知欲,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掌握對封閉圖形進行彩色處理的方法。

  難點:“彩色世界”豐富內(nèi)涵的理解、體驗與表現(xiàn)。

  四、教法闡述

  為了實現(xiàn)以上教學目標,結合教材特點,本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chuàng)設情境法”等。

  通過學生已經(jīng)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創(chuàng)設一個電子畫展的情境(創(chuàng)設情境法),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畫圖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nèi)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fā)、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diào)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五、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著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xiàn)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六、教學過程

  根據(jù)本課教學內(nèi)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ǘ┎讲綖闋I,導學達標

 。ㄈw納總結,完成建構

  具體闡述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展示一個美麗的電子畫展情境,學生通過已有生活體驗肯定會發(fā)表自己的評價,認識到電子畫展中的作品是多么多姿多彩。接著出示電子畫展中未涂色的作品,學生認識到電子畫展中未涂色的作品由于缺乏色彩而顯得單調(diào)、不“美”。最后我抓住時機提出任務:學生自己選擇圖畫涂色,要求注意色彩的搭配。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是創(chuàng)設美好的學習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缺憾,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同時復習已經(jīng)掌握的操作技巧,為后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ǘ┎讲綖闋I,導學達標

  本環(huán)節(jié)分兩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

  1、學生選擇圖畫練習涂色,教師巡回指導色彩搭配。2、交流評價學生作品,教師肯定學生的成績,小結過渡。

  第二層次:

  1、教師指出畫面內(nèi)容的不豐富性,結合學生已受過的德育教育,集體討論,引導拓展“彩色世界”的意義——美麗的色彩不僅有自然景色,還有人性的美德。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任務:自我創(chuàng)作一幅體現(xiàn)自我個性的圖畫。要求對于畫面設計(如內(nèi)容、顏色搭配等)可利用小組協(xié)作方式來解決。遇到技術問題可通過小組討論,向老師求助來解決。

  3、集體討論交流、評價。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堂重點部分,因此,我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來整合美術、思想品德和信息技術三大學科。任務是課堂的"導火索",教師通過課程整合后的優(yōu)點,拋出一個個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xié)作、自我創(chuàng)新,達到掌握操作和使用的目的。同時使用優(yōu)越有效的也是信息技術學科所特有的激勵制度,為任務驅動法注入又一推動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作積極性。

【信息技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說課稿06-26

信息技術說課稿04-07

初中說課稿《信息技術》07-04

信息、信息技術說課稿07-06

《信息與信息技術》說課稿06-20

【精】信息技術說課稿05-12

信息技術說課稿【薦】05-07

信息技術制作說課稿12-05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11-07

小學信息技術的說課稿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