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湯姆索亞歷險記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湯姆索亞歷險記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湯姆索亞歷險記說課稿1
一、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的課程標準
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閱讀敘事性作品要“了解事情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組課文是名著單元,有短篇,也有長篇。《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繼《魯濱孫飄流記》之后的一篇課文。這課既承接了短篇到長篇的過渡,也引起學生對經典名著,尤其是兒童文學的興趣。
教材分析
本課由《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湯姆和貝琪”這個精彩片斷組成。梗概圍繞“歷險”,寫了湯姆的五次歷險: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檢驗膽量;二是和哈克、喬奇到杰克遜島當“海盜”;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尋寶;四是和貝琪在魔克托爾山洞迷路──真正的歷險;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尋寶,結果找到了強盜藏匿的金幣。
幾次歷險并不單純是孩子的游戲,還穿插著“喬!边@個真正強盜的故事:湯姆和哈克半夜到墓地試膽量,恰巧目睹了喬埃殺死醫(yī)生的場面;和哈克到鬼屋尋寶,恰巧聽見了喬埃和另一個強盜商量藏金幣的話;和貝琪在魔克托爾山洞迷路,又意外地遇見了逃跑的喬埃!最后,再次進洞尋寶,挖出了喬埃埋藏的金幣。正因為有了真正的強盜,故事就格外地驚險和引人入勝。
精彩片段講述的是湯姆和貝琪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是講述貝琪的媽媽撒切爾太太和湯姆的姨媽悲痛絕望的心情,以及湯姆、貝琪回來后小鎮(zhèn)歡樂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滿了喜劇氣氛。接著通過湯姆的講述,介紹他和貝琪在洞中的歷險經過,最后講湯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貝琪,從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喬埃被困洞中。
輕松、幽默而略有諷刺夸張,是作者語言的特點。浪漫有趣,有驚無險,是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本文的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內容,激發(fā)學生讀兒童文學作品的興趣。
二、教學方法
1、教學目的
。1)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湯姆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
(3)激發(fā)學生閱讀原著的愿望。
(這樣的目標既體現(xiàn)了教材的要求,也體現(xiàn)了課標的理念和基本要求)
2、教學方法的.使用與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快速的瀏覽課文,找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理解課文。所以我在這課的教學中,主要是“導”的作用,扶與放相結合?缮嫌袕堄谐冢润w現(xiàn)老師的引導者作用,也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更主要的是由點及面,由梗概到精彩片斷,再到整本書,再到其他的兒童文學作品。
3、教具與學具的準備。
《湯姆索亞歷險記》《哈里波特》《草房子》
包含問題、圖片、電影的課件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猜書的內容,激發(fā)讀課文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感興趣才能去關注,去動腦,去思考。
二、閱讀梗概,了解小說內容。
1.理解“梗概”的意思。
2.自由閱讀梗概,了解小說內容。
梗概是故事的框架,骨骼,缺少血與肉,更缺少生命的靈性。所以只要了解基本內弄就可以了,而我的設計也體現(xiàn)了這樣的要求。
三、瀏覽精彩片段,體會人物特點和語言特點。
1、瀏覽精彩片段,與梗概對照,想想精彩片段寫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2、再讀精彩片段,圍繞下面的問題交流:
。1)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孩子?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
(2)你認為精彩片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文章是由若干個精彩片段組成的,只有片段精彩,才能激起人閱讀的興趣。這個片段很重要,虛弱的湯姆居然神采飛揚的講遇險故事,讀來既為他擔心,也覺得可笑。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有效的指導,而這就是一門學問。
四、結合課后的泡泡和讀書產生的疑問,激發(fā)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這里目的就是激發(fā)學生閱讀原著的興趣,激發(fā)學生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興趣。
四、板書設計與說明
這樣一部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兒童小說,我不敢妄加評論,我只是覺得古人的那句話很對“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所以重要的在與讀書。我的板書也在于自己的讀,自己的理解。
17 《湯姆索亞歷險記》
優(yōu)點缺點
……
湯姆索亞歷險記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最后一篇課文。本單元是名著單元,湯姆·索亞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筆下著名的兒童形象,本課選取的是“找到湯姆和貝琪”這個精彩片段,講述了湯姆和貝琪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是講述貝琪的媽媽撒切爾太太和湯姆的姨媽悲痛絕望的心情,以及湯姆、貝琪回來后小鎮(zhèn)歡樂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滿了喜劇氣氛。接著通過湯姆的講述,介紹他和貝琪在洞中的歷險經過,最后講湯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貝琪,從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喬埃被困洞中。
故事輕松、幽默而略有諷刺夸張,是作者語言的特點。浪漫有趣,有驚無險,是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二、說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2.初步了解湯姆·索亞的歷險經歷,感知他的性格特點。
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原著的愿望:
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是教學的重點,初步了解湯姆·索亞的歷險經歷,感知他的性格特點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夠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出課
文的主要內容,初步理解課文。所以我在這課的`教學中,主要是“導”的作用,扶與放相結合。有張有弛,既體現(xiàn)老師的引導作用,也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更主要的是由點及面,由節(jié)選,再到整本書,再到其他的兒童文學作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回顧前面學習的名著作品,簡介馬克·吐溫及《湯姆·索亞歷險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2.小組討論交流,說一說哪些情節(jié)特別吸引人。
3.思考本文的場面描寫有哪些特點。
。ㄈ⿲W習課文內容
1.默讀第1-3自然段,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來寫人們找到孩子們時的激動的?
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聲音,鎮(zhèn)上傳來發(fā)瘋、人們瘋狂地大嚷大叫、洋鐵盆子和號角的聲音、人們的歡呼等;另一個方面是動作,街上擠滿了人、衣服還沒穿戴整齊、聚集成一堆、前后左右圍著、派頭十足涌過來等,都表現(xiàn)出人們迎接孩子非常激動和高興的心理。
2.“想說話又說不出來——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處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滿地的眼淚!边@句話運用了什么手法,你從中體會到人們怎樣的心情?
提示:運用了夸張手法,寫人們的眼淚像流水似的涌出,又像下雨一般落了滿地,寫出了人們喜極而泣、激動得不能自已的心情。
3.概括段意:第1-3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寫湯姆和貝奇失蹤后親人的悲痛以及他們回來后人們的激動和高興。
4.讀第4-5自然段,從湯姆回來后的表現(xiàn)中你感受到什么?
5.從湯姆幾次摸索尋找出路的歷程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6.概括段意:第4-5自然段是第二部分:湯姆講述他和貝奇在山洞中歷險獲救的經過。
7.默讀第6-16自然段,了解湯姆一行人回到村子后發(fā)生的故事。
明確:第6-16自然段是第三部分:湯姆探望好朋友哈克和貝奇,得知法官把山洞鎖住了,而喬埃還在洞中。
。ㄋ模┨骄空n文重難點
1.根據(jù)課文內容,說說湯姆是怎樣幫助自己和貝奇離開山洞的?提示:①獨自進行三次摸索找到出口;②說服絕望的貝奇去往出口;③鉆出小洞,幫助貝奇出去;④遇到劃船的人請求幫助;
2.學完本課,你覺得湯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提示:從湯姆獨自三次摸索尋找出口可以看出湯姆是一個堅持、不放棄、不畏懼、細心的人,從他說服貝奇去往出口、幫助貝奇鉆出小洞說明他是一個機智、負責、講義氣的人,從他遇到劃船的人請求幫助說明他是一個勇敢大方的孩子。
(五)課文小結
本課選取了《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找到湯姆和貝奇”這個片段,該部分描寫了湯姆和貝奇失蹤時人們的悲痛、回來時人們的激動,以及湯姆講述的脫險經歷,展現(xiàn)出湯姆堅強勇敢、毫不放棄的個性特點,贊揚了他的機智、義氣和善良。
五、說板書設計
本次板書根據(jù)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展開,圍繞湯姆的主要行動,提煉故事的情節(jié)轉折,幫助學生感受作品的特點,體會人物的形象。
湯姆索亞歷險記說課稿3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本課由《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湯姆和貝琪”這個精彩片斷組成。梗概圍繞“歷險”,寫了湯姆的五次歷險:一是和哈克半夜到墓地檢驗膽量;二是和哈克、喬奇到杰克遜島當“海盜”;三是和哈克到鬼屋尋寶;四是和貝琪在魔克托爾山洞迷路——真正的歷險;五是和哈克再次到洞中尋寶,結果找到了強盜藏匿的金幣。
幾次歷險并不單純是孩子的游戲,還穿插著“喬!边@個真正強盜的故事:湯姆和哈克半夜到墓地試膽量,恰巧目睹了喬埃殺死醫(yī)生的場面;和哈克到鬼屋尋寶,恰巧聽見了喬埃和另一個強盜商量藏金幣的話;和貝琪在魔克托爾山洞迷路,又意外地遇見了逃跑的喬埃!最后,再次進洞尋寶,挖出了喬埃埋藏的金幣。正因為有了真正的強盜,故事就格外地驚險和引人入勝。
精彩片段講述的是湯姆和貝琪從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先是講述貝琪的媽媽撒切爾太太和湯姆的姨媽悲痛絕望的心情,以及湯姆、貝琪回來后小鎮(zhèn)歡樂的晚上。先悲后喜,充滿了喜劇氣氛。接著通過湯姆的講述,介紹他和貝琪在洞中的歷險經過,最后講湯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貝琪,從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喬埃被困洞中。
輕松、幽默而略有諷刺夸張,是作者語言的特點。浪漫有趣,有驚無險,是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通過對課文的閱讀,了解這部外國名著的內容,關注人物的命運,把握人物的性格;二是激發(fā)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通過閱讀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內容,激發(fā)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的興趣。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贉酚袔讉好朋友:喬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鎮(zhèn)上那個臟兮兮的流浪兒哈克。
“臭味相投”本是貶義詞,但是作者加上了引號,一下子就使它們顯得不同尋常。這些詞語,透露出作者戲謔的意味,同時也傳遞出他對孩子們自由活潑性格的喜愛和贊賞。
②陰風吹拂下,他們目睹了一場斗殺:喬埃殺死了醫(yī)生魯賓遜又嫁禍給醉鬼彼得。兩個孩子都害怕兇悍的喬埃,相互發(fā)誓決不開口。
在梗概中還有這樣一句——“鎮(zhèn)上要開庭審理彼得殺人案了,湯姆和哈克出庭為彼得作證……”這兩句話似乎互相矛盾。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湯姆和哈克的正義和勇敢!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讀梗概產生的疑惑,引導他們讀整本的'書。
③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叢,篝火野餐;沒有了大人的訓斥、牧師的教誨、法官的威嚴、老師的懲罰,有的是沙灘、草地、樹林、鳥兒、松樹、蝴蝶……他們無憂無慮、無拘無束,這里簡直是一片樂土、凈土!
梗概中只用了這樣一句話來概括湯姆和伙伴的“海盜生活”,但是從中不難看出,與其說“小海盜”們向往做海盜,毋寧說他們向往的是一種生活方式——順應天性、以自然為伴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方式。孩子內心純真的向往,使他們的淘氣調皮帶上了可愛的色彩。
、軠诽稍谝粡埳嘲l(fā)上,身邊圍滿了熱切的聽眾。他給他們講著這次精彩的歷險過程,同時還夸張地吹噓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樣離開貝琪去探險……
湯姆是主人公,關于他,梗概中有簡單的概括——“淘氣的機靈鬼”“鎮(zhèn)上孩子的頭兒”“在小伙伴眼中無所不能”。我們看看湯姆在山洞里回來后的表現(xiàn):因為他身體虛弱,渾身沒有一點力氣,所以“躺在沙發(fā)上”。盡管如此,他講得還是那樣眉飛色舞,“同時還夸張地吹噓一番”,可見他的淘氣和歷險后心里獲得的極大滿足——人把他們回來看作奇跡,他也覺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
(2)對詞語的理解。
萌生:萌發(fā)。
無賴:指撒潑放刁,不講道理的人。
兇悍:兇暴強悍。
游手好閑:懶惰成性,不愛勞動。游手,閑著手不做事。
落荒而逃:離開大路向荒野逃去。
嫁禍:轉移災禍、罪責等。
衣衫襤褸:衣服破破爛爛。
溺水:沉入水中。
二、教學目標
1.閱讀作品梗概,瀏覽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關注人物命運,體會湯姆敢于探險、追求自由的性格特點。
3.激發(fā)學生閱讀原著的愿望。
三、教學建議
1.本文是略讀課文,可以先從題目入手,猜測小說的內容,激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
2.在學生閱讀梗概,瀏覽精彩片段后,讓學生簡要說說小說的內容,并圍繞“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人”“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等問題交流讀書感受,感受小說的有趣。
3.把梗概和精彩片段進行對比閱讀,找一找精彩片段可能是梗概的哪一部分。并且通過猜測梗概中相關部分內容、抓住梗概中矛盾或不明之處,激發(fā)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4.如果有條件,在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基礎上,組織召開班級讀書會,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如,交流讀原著的感受,評價書中的人物,朗讀有趣的片段。
四、教學案例
一、猜想書的內容,激發(fā)讀課文的興趣
(多媒體打出《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的封面)教師簡介:《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國讀者的喜愛,歷經百年,魅力不減。通過書名,你能猜猜這本書的內容嗎?(學生猜測)
二、閱讀梗概,了解小說內容
教師相機提醒學生:梗概中寫到了湯姆的幾次歷險?主要寫的是哪次歷險?你是怎么知道的?讓學生能比較準確地概括主要內容。
三、瀏覽精彩片段,體會人物特點和語言特點
1.瀏覽精彩片段,與梗概對照,想想精彩片段寫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2.再讀精彩片段,圍繞下面的問題交流:
(1)你覺得湯姆是個怎樣的孩子?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最深?
(2)你認為精彩片段中哪些地方最精彩?
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來交流,學生可能認為事件精彩,可能認為語言精彩,只要有所體會就可以。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感悟,相機引導學生注意語言幽默、夸張的特點。
四、結合課后的提示語和讀書產生的疑問,激發(fā)學生讀整本書的興趣
1.通過閱讀梗概,你對哪些內容產生了興趣?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
2.看課后的提示語,“我讀了整本書,覺得湯姆刷墻那一段很有趣”,你有什么想法?
3.拓展閱讀湯姆刷墻的精彩片段。
4.鼓勵學生讀整本書,為讀書交流作準備。
五、相關鏈接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著名的小說家。童年時代,馬克·吐溫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鎮(zhèn)里,這里是各種船只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見聞,成為他日后作品中的題材和特色。12歲時,父親去世,馬克·吐溫只好停學,到工廠當小工。后來他換了不少職業(yè),先后曾做過密西西比河的領航員、礦工及新聞記者等工作。漸漸地著手寫一些有趣的小品,開始寫作生涯。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意思是“水深十二英尺”。馬克·吐溫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說《跳蛙》,使他成為頗有名氣的幽默作家。35歲結婚后,他專職寫作,隨后的20年,相繼完成了《湯姆·索亞歷險記》《乞丐王子》《密西西比河上生涯》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等不朽名著。
馬克·吐溫一生著述頗豐。他擅長使用幽默和諷刺,針砭時弊,一針見血,毫不留情。其創(chuàng)作將現(xiàn)實主義的刻畫和浪漫主義的抒情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他的作品對后來的美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為馬克·吐溫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發(fā)表于1876年。其中不少事情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蘊含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深刻懷念,作者以其膾炙人口的幽默與諷刺以及對兒童心理世界的精細刻畫,使湯姆·索亞這個可愛的“頑童”形象,一百多年來飲譽世界。正如馬克·吐溫在原序中寫道:“寫這本小說,我主要是為了娛樂孩子們,但我希望大人們不要因為這是本小孩看的書就將它束之高閣!币驗殚喿x這本小說能讓“成年人從中想起當年的自己,那時的情感、思想、言談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做法”。
【湯姆索亞歷險記說課稿】相關文章:
《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02-03
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04-01
《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02-24
《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09-20
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01-19
《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反思02-12
湯姆·索亞歷險記教學反思02-21
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15篇12-13
《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1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