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董大》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別董大》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別董大》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別董大》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別董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內容包括:《可愛的中國》 《古詩二首》 《城市的標識》 拓展閱讀和綜合活動!秳e董大》是本單元的精讀課文,借景抒情,描述與友人依依惜別的場面。新課標指出: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有初步的自學能力,已經(jīng)建構了自己的心理詞典,能夠獨立完成學習目標,學生通過自學,讓他們在自學的同時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二、說教法 學法
通過精彩的開頭,創(chuàng)設情境。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假如讓學生認可你了,那你的教學會盡善其美。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師多引導,多啟發(fā),通過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利用“洋思”的一套模式,少講多練,把權力還給學生,給學生一座花園、一座田園。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在教學中以貼近學生學習心靈,通過小組探究、合作學習,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況下理解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和相互合作的意識。讓學生產(chǎn)生智慧的火花,進一步理解教材。
三、其他
詩歌,文字優(yōu)美,感染力強,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讓他們多讀,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熏陶,才能增強語感。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 《別董大》
教學目標:
1.理解“曛、知己、君”等詞在句中的意思。
2.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述的意境。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朋友間的深厚友誼。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古詩。
難點:體會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朋友間的深厚友誼。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認識新朋友,想一想與朋友分別時的心情,從而引出古人分別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今天,我們學習一首送別詩《別董大》。
2齊讀課題
3、釋題:別:分別。
二.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齊讀學習目標,通過探討,提出目標問題。
三.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學習詩文(范讀、自瀆、男女分角色讀)
2、自學古詩,想一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3、匯報。把你們初讀的收獲和體會談一談。
四.再讀詩歌,探究詩意,感悟詩意
1、通過再學,學生提出問題<詩中那句是寫景的,那句是作者的勸勉?>指名讀)
2、背誦并默寫詩歌(指名背和全體背結合,教師做評價;學生自己寫,同桌檢查并更正)
五.升華延伸
這一句句激動人心的文字,這一首首流傳千古的文字,讓我們激動不已。現(xiàn)在,老師再給同學們推薦這樣的文字(出示《送別》),大家一起讀一讀。
六.作業(yè)
1、課內作業(yè)
《別董大》是 代邊塞詩人 寫的。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 的景色;景中寓 。后兩句的意思是:表現(xiàn)了詩人 的胸懷。
2、課后作業(yè)
<配套練習>第一、第二及理解古詩,完成練習第1題。
《別董大》說課稿2
【說教材】
《別董大》這首詩是詩人高適在困境中送別朋友時所寫的,但是他不僅沒有氣餒,反而勉勵朋友自信、樂觀、積極的面對人生。本節(jié)課目的是讓學生能體會到高適的這種精神。
【說學情】
本班學生活潑可愛,喜歡舉手發(fā)言,學生已經(jīng)能掌握語文基本的,能自主閱
讀課文,主動學習生字。在日常生活中誦讀多首古詩,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吟誦古詩詞;學生愿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
言。
【說教學目標】
這首詩放在“送別詩”一組,我個人認為是進一步讓學生認識“朋友”之意,感受朋友之情,因此,在教學中整節(jié)課緊緊圍繞“送別”這一主題設計,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補充資料,使學生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豐富古詩內容為學生深入理解詩意、體會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情厚誼作鋪墊。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曛”這個生字,會寫“莫”“愁”兩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
二、過程與方法
1.能生活積累,借助工具書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
2.品味語言,讀中悟情。
3.理解作者和董大的生平。
3.掌握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學以致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大漠的壯美,理解詩人此刻心境的憂愁。
2.幫助學生了解詩人樂觀向上的情懷。
3.有感情的朗讀,并能熟讀成誦。
【說教學重難點】
1. 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
2. 感悟品味詩中所表達的深刻含義。
【說教法】
本堂課我抓住重點詞以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感受詩中描繪的畫面。詩中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要從這28個字中感悟出詩境是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自讀勾畫重點詞,并且指名讀詩,突出重點詞,逐步引導,使得學生明白詩人是在黃沙漫天、寒風凜冽、雪花紛飛的環(huán)境中和朋友話別的`,為下面體會詩人的精神作鋪墊。
要引導學生走進送別的場面,讓學生從詩歌的前兩句先感受送別的場面十分壯美,然后用一個“曛”來引導學生理解詩人此時內心的暗冷。最后再出示詩人與董大的生平與整首詩的背景,來感受詩人面對困難時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精神。
【說教學程序】
。ㄒ唬 復習引入
。ǘ 了解相關背景,出示古詩
。ㄈ 初讀古詩,體會情感
1、把古詩讀通、讀順,解決生字詞
2、劃分節(jié)奏地讀古詩
。ㄋ模 再讀古詩,了解意思
1、理解“黃云”“千里”,感受整首詩場面的壯美、遼闊
2、再由一個“曛”字讓學生感受到場面的暗冷、凄涼
3、引入詩人與董大的生平來理解他們此時此刻的心境。
4、加入小練筆:如果你是董大,你想對高適說些什么?
。ㄎ澹 背誦古詩
【說板書設計】 別董大
。ㄌ聘哌m)
愁 景
莫愁 情
《別董大》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別董大》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首古詩。這是一首
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他最擅長七弦琴,但盛唐時盛行胡樂,
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因此他倍受冷落,感到心灰意冷,覺得京城
再也無法呆下去了,便決定離開。也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好朋友高適趕來為
他送行,寫下了這千古名篇。
古詩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xiàn)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huán)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古詩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理解詩意,感悟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的心情及所表達的情感。
2、了解詩人高適,理解詩句含義。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背誦古詩,并能積累幾首此類離別詩。
情感目標:體會作者豪邁的.氣概及樂觀精神
三、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jù)對古詩內容的理解,以讀悟情,想象詩境。
難點:體會詩中景物描寫與抒發(fā)情感的關系。
四、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品味法、師生合作精讀入境法、小組合作質疑探究法、以讀代講法等,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詩意、體會詩境。
五、說教具準備:
根據(jù)課文內容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把音樂、文字、圖片有機地融為一體,迅速拉近了學生、教師和古詩之間的距離。實用、省時、高效。
六、說教學過程:
通過對古詩的解讀和對學生情況的了解,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富有特色的五個
教學環(huán)節(jié):
1、復習導入。
2、簡介詩人及相關背景,出示古詩
3、讀古詩,學生字。
4、理解詩意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使學生順利達成我們的“知識目標”:理解詩意,感悟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的心情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將學生帶入詩境和詩人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的豪邁氣概及樂觀精神,并逐漸把詩句內化成自己的東西。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地位,
4、背誦古詩。
5、拓展延伸。
七、板書設計
別董大
(唐.高適)
寫景凄涼、寒冷、空曠
抒離別情以心相送,以話鼓勵
《別董大》說課稿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詩人高適,理解詩句含義。
2、有感情地朗誦全詩,背誦全詩,并能積累幾首此類離別詩。
3、感悟及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豪壯的氣概,樂觀的。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根據(jù)對古詩內容的理解,想象詩境,體會詩情。
難點:體會詩中景物描寫與抒發(fā)情感的關系。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
。ㄒ唬⿲
1、你有沒有和好友分別的經(jīng)歷呀?說說你當時的心情。
2、同學們,你知道嗎?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唐代的.大詩人高適也是懷著同樣的心情和自己的好友分別的,為了永遠地記錄自己這片惜別之情,他還寫下了一首流傳千古的名作。 ——《別董大》
3、齊讀全詩。
(二)知詩人
課前老師和大家共同查找了關于詩人高適的資料,F(xiàn)在老師要考考大家記住了多少。
《別董大》的作者xxx字xxx,是xxx時期著名的xxx詩人。
(三)解詩題
1、詩人要送別的好友是誰?他們?yōu)楹畏謩e?請你結合查到的資料講講詩題的意思。(董庭蘭由于宮中盛行胡樂而得不到賞識,失意離京。)
2、設想一下詩人和董大此時心情。
3、帶此理解再讀詩句。
。ㄋ模┟髟娨狻⑽蛟娗
1、下面我們就深入地體味一下詩人高適是為何吟詠自己與好友離別的感傷情懷的。按照學習提示先自學再合作交流:
個人學習:
(1)讀全詩。
。2)借助注釋和資料理解詩意。
合作學習:
。1)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2)共同選出最感興趣的兩行詩。
(3)各人分工準備匯報:
A、讀詩句。
B、解字義講句意。
C、體會感情。
D、提問應答。
2、學生自學交流。
3、小組匯報學習結果。
重點指導:
千里黃云白日曛:
(1)白云、烏云都見過,黃云是什么?
。2)小組再讀,讓我們仿佛看到黃沙遮天蔽日。
。3)指讀、齊讀。
北風吹雁雪紛紛:
。1)在這黃沙漫天,一望無際的塞外,卻有幾只大雁迎著風雪吃力地向前飛著,讀。
(2)你看,雪越下越大,大雁在風雪中飛得更吃力了,讀。
(3)你聽,雪越刮越大,大雁在風雪中就要飛不動了,再讀。
(4)在這黃沙風雪之中,只有孤零零的詩人和董大在彼此告別,你想象一下,他們是什么樣的心情呢?(孤單、悲傷)
(5)真是這樣嗎?讓我們聽聽他們說些什么?哪組同學來講講后兩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這句話是誰對誰說的?你從哪個字中能看出?
。2)有沒有不同意見?同學們,你知道嗎?此時的董大因失意而離京,而此時的高適也是懷才不遇,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但他卻不氣餒,堅信自己總有一天會被天下人賞識的。
。3)如果你就是高適,你會如何勸慰身邊的董大呢?(指讀、分組讀)
。4)識:認識賞識。
。ㄎ澹┩卣狗e累
1、《送別》是唐代著名的送別詩,古往今來的送別詩還有很多,老師和大家共同找了幾首,同學們三人一組,共同選擇你們最喜歡的一首,按照剛才得方法自己學一學,一會兒共同讀一讀。
2、介紹讀其他送別詩。
對照讀《送元二使安西》最后兩句。
3、作業(yè):把你們最喜歡的一首送別詩的詩境用語言描繪下來,寫成現(xiàn)代白話的小短文。
《別董大》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別董大》這首詩是詩人高適在困境中送別朋友時所寫的,但是他不僅沒有氣餒,反而勉勵朋友自信、樂觀、積極的面對人生。本節(jié)課目的是讓學生能體會到高適的這種精神。
二、說教學目標
這首詩放在第六單元,我個人認為是進一步讓學生認識“朋友”之意,感受朋友之情,因此,在教學中整節(jié)課緊緊圍繞“送別”這一主題設計,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補充資料,使學生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豐富古詩內容為學生深入理解詩意、體會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情厚誼作鋪墊。
三、說教法
要引導學生走進送別的場面,讓學生思考董大的憂愁是什么,你怎樣開導他?如果你是董大聽了朋友的勸慰你的心情怎樣?董庭蘭是著名的琴師,能聽懂董大琴聲的人不多,高適是他難得的知音。知音相別會是怎樣的不舍?伯牙斷琴別知音,董大和高適呢?將《伯牙斷琴》與這首詩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詩句的內涵,使詩句更加富有生命力,使古詩教學鮮活起來。要抓住重點詞以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古詩,感受詩中描繪的畫面。詩中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要從這28個字中感悟出詩境是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自讀勾畫重點詞,并且指名讀詩,突出重點詞,逐步引導,使得學生明白詩人是在黃沙漫天、寒風凜冽、雪花紛飛的環(huán)境中和朋友話別的,為下面體會詩人的精神作鋪墊。
四、說學法
由環(huán)境到現(xiàn)實,由雁及人,體會詩人那種精神。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一只大雁卻在奮力高飛,不畏嚴寒與困難,由此引出幾種對話方式,學生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式來發(fā)表見解,逐步感悟出這只雁實際是引喻現(xiàn)實中的人,雁有如此的品格,人也有如此高貴的精神,從而體會出詩人那種不斷奮斗拼搏的精神。五、說板書在“愁”、“莫愁”的對比中,在“景”、“情”中,感受朋友間的這份深情厚誼,在這送別詩里,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發(fā)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別董大》說課稿】相關文章:
《別董大》說課稿(精選10篇)04-13
《別董大》教案07-13
《別董大》教學反思11-06
古詩《別董大》教案06-30
《別董大》教案9篇09-10
《別董大》教案一等獎12-16
《大鹿》說課稿01-17
幼兒園中班常識說課稿《天冷別凍著》04-03
《三大構成》說課稿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