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作文>體裁作文> 在途中議論文

在途中議論文

時間:2024-03-04 14:16:30 體裁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在途中議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寫過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在途中議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途中議論文

在途中議論文1

  也說“在途中”

  “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蘇軾詩句所述,我們的存在是如此短暫,在平地起珠峰的世界變換中,我們之于天地正如蚍蜉之于我們。在宇宙進程中,一切意義也好似變得虛無了,那我們的存在呢?可我認為,意義不在路的終點,而正在路途之中。

  海德格爾曾以向死而生來論述他生存論的核心,在一切事物的消亡中,一切終將失去他的意義,可在這隨時“將死”的人生中,正是意義的所在。我們的終點是一樣的,而這一樣的終點正是通過不同的達到它的路途而暴發(fā)出它不同的光。有人一生行善,有人無利不歡,而這些各色的人走向路途的終點后,他人生的意義由此總結顯露,意義正蘊藏在人生每一刻的路途中。

  終點從來只是對路途的總結概述。國家的扶貧攻堅,最終扶貧指標的完成是對其中一個個扶貧的經(jīng)過而總結的,不是最終的歡呼構成了扶貧,而是扶貧切實的一個個腳印不斷的為這一事業(yè)注入新的意義。

  我們平;蚩傁脒_到什么結果,年級排名、獎狀證書,這一對終點的眺望時常會造成我們對當下腳步的無視甚至忽略。到達結果,也許這與一切預想的終點相差甚遠,但這無意義了嗎?如郎平曾說,人生即燃燒,只要努力過了,最后即使失敗也是光榮的;叵肽懵吠旧系娘L景吧,那沿途的才是你行程的意義所在。

  回到途中,腳下真真切切的路正是一切。未來從不是既定的,縱使有再完備的目標與計劃,現(xiàn)實也總將他打得一團糟。巴黎公社的失敗,蘇聯(lián)的解體,這些本應是人類最先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卻走向了失敗,但這也是偉大的失敗,他的意義不在于未實現(xiàn)的.共產(chǎn)主義的失敗,而正是革命探索道路的現(xiàn)象構出了他的意義,我們還有什么問題,前輩在途中親身示范給了我們。

  關注路上,正如尼采的那句,道德本身就是道德的獎賞。路途本身就是路途的獎賞,存在本身就是生命的意義。從望向虛無的終點回到望向途中的腳印正是唯物主義的體現(xiàn),關心你途上的每一處花,風景自會向你敞開。向死而生,每一刻都在前往死亡的途上,所以每一刻都要活出途中的真實。

在途中議論文2

  人生就像一條路,一條充滿荊棘充滿困苦的一條路,同樣也是充滿鮮花美景掌聲與誘惑的一條路,在這條路上想要走的平穩(wěn)精彩就要學會承受,承受住了困苦才能享受得到的勝利,承受住了一時的質(zhì)疑與壓力才會看到光明與希望,因為承受住了黑云壓城城欲催,才能看到甲光向日的絢麗和開闊,經(jīng)受得住困難與誘惑的人才最應該成為成功的那個人。

  磨難使人成長,不要因為身受困境就自暴自棄!疤鞂⒔荡笕斡谒谷艘,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司馬遷十幾年如一日,忍受住奸人的嘲笑與侮辱,含辱忍垢,發(fā)奮著書,終于完成了歷史巨作——《史記》,成為流傳千古的人物,蘇武面對匈奴人的威逼利誘毫不為所動,承受著非死即生的苦難與壓力,毅然堅守自己的志向,為后人所稱贊。愛迪生在經(jīng)歷了上1000次失敗時仍不放棄,終于找到最合適的'燈絲造福于人類,獲得了成功。經(jīng)受得住失敗,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敢于承受,勇于承受才能不會被艱難險阻所嚇倒。

  走向成功的道路是孤獨的,敢于承受這份孤獨,才會有所作為。每個成功人的背后都有一段默默無聞,堅強孤苦的奮斗史,即使身受逆境,也強忍著淚水用自己的勇敢和堅強去戰(zhàn)勝困難,孤獨是一個人沉淀自己的最好時候,沒有世俗的噪雜,沒有被繽紛絢麗的外界事物所吸引,便專致于自己眼前的事物。孤獨是一種痛苦,假如學會承受孤獨,那么它就便成了一種享受,專注于自己的理想目標,并一步步實現(xiàn)它,等到成功時回想自己所經(jīng)歷的困苦和孤獨,也會被自己所感動。

  承受住鮮花掌聲所帶來的榮譽,才能居安思危,更好的發(fā)展。有些人經(jīng)歷種種困難,終于獲得成功,卻敗在成功后所獲得的榮耀上。因為成功后的自滿與自得,使得少年天才仲永埋沒于庸人之列,因為勝利后的安逸,才使得一代君王被十幾個伶人圍困致死成為后代笑話。因為自負與驕傲才使得項羽烏江自殺,經(jīng)受的住困苦與磨難,同樣也要經(jīng)受得住勝利后的浮華與榮耀。

  人生路上要學會承受,要善于承受,承受得住人生的苦難便獲得了成功,承受住成功所帶來的榮耀便獲得了一份超然與淡定。而這不僅是一種心態(tài),更是一種境界。

在途中議論文3

  生活就是一杯水,其中滋味千百種。在生活的旅途中,每一個階段的經(jīng)歷都有其價值,學會學習其中之奧秘,是成長的充要條件。

  如今的社會,信息可以說瞬息而變,今天的成功,或許在明天就是失敗,要想成功或者維持成功,這就需要去認知,去學,去領悟,去把知識和信息,過濾、組合。學習是一種能力,學習不只是一種很簡單的行為,它需要不斷地學習,不管你以前的狀態(tài)如何,有多輝煌,那都是過去。學習,簡單概括地說,它是一種生存能力,是如今社會想達到怎樣的生活,必須有的一種手段,一種生存能力。行走的生活的道路上,要有那種不怕路途遙遠,走一步就有一步的風景,進一步就有一步的歡喜。

  經(jīng)濟生活中每天都上演著一種與人類發(fā)展史一樣的進化。學會向它取經(jīng),通過各種經(jīng)歷和體驗去總結,其中的點點滴滴,細細品味,其中之味會讓人流連忘返。

  經(jīng)濟市場中,留心會發(fā)現(xiàn):當摩托羅拉還沉醉在V808的時候,不知道諾基亞已迎頭趕上;當諾基亞還在注重低端機市場時,喬布斯的蘋果已經(jīng)潛入;當蘋果成為街機的時候,三星已經(jīng)傲視天下;當中國移動沾沾自喜為中國最大的通訊商時,渾然不覺微信客戶已突破4個億;當中國銀行業(yè)賺的盆滿缽滿高歌猛進時,阿里巴巴已經(jīng)推出網(wǎng)絡虛擬信用卡;當工商銀行獨行天下時,殊不知小弟平安銀行已偷窺多日,迅速在全國鋪開;當很多人還在想租個門面房開個小生意時,光棍節(jié)一天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天貓上創(chuàng)造天價成交額。

  當看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會不會有所感觸呢?不要說停止學習,就是慢一點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的確,在經(jīng)濟生活中,你的眼界需要很強,眼光需要長遠,要有那種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能力,如何具備,那就是學習,向生活中你遇到的問題學習。

  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成為大師,那就是會在生活的旅途中學習。

  商場中的'這些可以說是見怪不怪。而在生活中,會不會有這么一種感覺,當感動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到你,吸引過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過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的時候。我們該怎么辦?當遇到的困難,遇到的挫折時候,痛苦,很難受的時候,我們會怎么辦?一蹶不振還是重振雄風,這取決于你怎么想。正面積極地去思考解決困難的方法,這時候你收獲的會比看得到的成就多,那就是你學會的冷靜沉著。相反,反面收獲的肯定是繼續(xù)被痛苦包圍。

  看問題的角度決定你的高度,如果我們一直在一個角度去看待,不斷地去放大困難,縮小其中的經(jīng)驗,收獲的只能是痛苦。如果我們主動去分析困難、挫折的程度,思考怎么去解決,怎么去接受痛苦中的知識,或許,這時候,會有另一種收獲。在生活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貧困,也不是厄運,而是精神和心境處于一種無知無覺的疲憊狀態(tài)。其實,人活著就是為了解決困難。這才是生命的意義,也是生命的內(nèi)容。逃避不是辦法,知難而上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手段。

  生活,需要換個角度去想,去過,去學習。

  生活并不缺抱怨,缺的只是抱怨之后讓自己不再抱怨的行動方案。一個人在夜里跑步,只要堅持,就一定能跑進黎明。

  鳳凰涅羽化成蝶,正是因為經(jīng)歷了強烈的痛苦,然后才有震撼人心的美麗。一個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是踩著無數(shù)的失敗和痛苦走過來的,別人看到的只是他今天的光輝和榮耀。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他通往成功的路人,有著被荊棘扎破的斑斑血跡。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聽到最多的總是抱怨,工作太累,工資太少,每一個理由其實都是在為自己的平庸做注腳。破解這一困境的根本方法,就在于打破思維方式的單向性!叭绻荒芨淖兪聦,就改變看法吧!睂W會站在問題的另一面進行思考,人生的境界就會豁然開朗。

  李明博在他的自傳《絕非神話》中寫道,許多事情是在行與不行的想法之間徘徊的,認為不行的人,腦海里只充滿了不行的可能性和理由;而認為行的人,即使只存在1%的可能性,也會抓住這個希望不放。即使沒有這1%的可能性,哪怕是100%要失敗的事,面對它的人也會從中獲得經(jīng)驗,而如果沒有努力過的人什么也留不下。我用50∶0的比率來計算這種差異,對任何事要以積極的挑戰(zhàn)意識去對待的理由就在于此。我們在平時總說,“好好生活”,怎么樣生活才是好的呢?在我認為,學習這樣的積極的挑戰(zhàn)意識,學會站在問題的另一面進行思考正是生活的好方法。不斷在平時的生活中,去磨練,抱著一顆學習的態(tài)度,去向生活中的所有學習。即使生活有時候會讓你跌落谷底,但也要在從中學習,不斷地總結、反思。如此而來,生活會給你一個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生活,如書,這本書,好好讀,讀懂,讀透。生活,就是所有,不管酸、甜、苦、辣。學習,永不停止。

  ——后序

在途中議論文4

  也說“在途中”

  信息化的社會里,人們的時間可以輕易地被咨訊、郵件占滿。然而,人生是需要回歸自我,沉淀思考的。從信息的泥淖里拔身,我們需要“在途中”的精神狀態(tài)。

  何為“在途中”?“在途中”是脫離既定目的,自由看待人生的精神狀態(tài)。梁遇春:“除開這條悠長的道路外,我們并沒有別的目的地!薄霸谕局小弊屛覀兎潘缮硇,給予精神足夠的空間,于天地間自由徜徉,任思想萌芽生長。當我們在地鐵里刷手機時,精神便被手機內(nèi)容限定,思想格局便局限于方寸;同樣在行旅中,先賢孔子于周游列國時沉淀厚重的思想,杜甫于壯游時立下報國之志,于中年羈旅時看到人間疾苦,終匯聚成筆底斑斕。“在途中”的身體狀態(tài)無法確!霸谕局小钡木駹顟B(tài)。易感的心境,敏銳的洞察,廣泛的觀察,細致的思考,“博觀而約取”,才是“在途中”。

  “在途中”離開了目的的枷鎖,自由的精神因而得以創(chuàng)造火花。自然的精微必由自由的'“在途中”精神方可覺察。當歐洲貴婦開著茶話,貴族裝著紳士,農(nóng)民忙于勞作時,誰能放下此時的目的,回歸本真的自我?莫奈便任精神飄蕩,于是察覺出自然間瑰麗的色彩,以色彩的奇幻,來寫實,擴充了自然與藝術的精神邊界,靈魂里從沉悶的時代里突破。對周遭事物的觀察,所得到的豐腴與靈感,便是“在途中”給予人類的最大的禮物。

  “在途中”輕松的身心,暫脫離塵世的靈魂,又何嘗不是對人的一次充電?一日勞作后,公交車里十分鐘的對外觀察,總是能讓人放下壓力——因為脫離了當下,從人生的角度看,一切不愉悅、疲憊是如此渺小。

  我們當今的生活,好比坐車到了一個個站點,卻只在站點里徘徊,而拋棄車外本更遼闊的世界。為了獲得“在途中”的精神狀態(tài),我們要對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拿得起,放得下,不在一個站點里度過本該豐富的人生。它需要自由、達觀的心態(tài),亦需要不限于任何一事的大生命格局。總能跳回列車,重回“在途中”,人生才會發(fā)展。

  “人生有如一股奔流”,羅曼羅蘭如是說。總能向前看,總能以人生為價值的本位。不永遠“在途中”,但總能回到“在途中”,人生才不以一點為終點,而總是有更廣遠的目的地,驅(qū)動我們不斷前進。

在途中議論文5

  西方思想從康德以后發(fā)生了“詩性轉向”,自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開始,各門學科都調(diào)整了視點,力圖從藝術闡釋入手進入本學科領域,最初的理由是宗教起源于神話,可神話并不是教義,而是藝術作品。進入十九世紀后半葉,如結構主義語言學、存在主義哲學等幾乎就是從詩歌研究起步的,存在主義哲學在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理性主義的質(zhì)疑中,毫不留情地討伐了蘇格拉底對柏拉圖灌輸?shù)摹耙非笳胬肀仨氉叱龈星槟д稀钡恼摂嘧罱K讓人失去了“本真”的“此在”,讓人無法聆聽到神圣的聲音,直至喪失了最安全最可靠的“家園”。

  人要回到人自身,回到本真的家園,這個目標不是科學理性能夠?qū)崿F(xiàn)的,重返家園只有詩歌才能靠近。海德格爾用了“靠近”而不是用“抵達”進行描述,也就是表明永遠都處于“在途中”的狀態(tài)。葉世斌的詩集也叫《在途中》,這本詩集站在存在主義的哲學起點上,以詩歌的方式對人的存在方式及存在的可能性意義進行了一次個人化的追問與探索,并完成了由存在主義到人道主義詩性哲學的嬗變,從而確立了一種不愿放棄終極的詩歌品質(zhì)。

  海德格爾把詩人看成是“人和神之間的使者”,站在人和神之間的詩人,雖然看不到神,但能看到天空,詩歌是對天的仰望,在仰望中捕捉到了神的信息,概括地說來,由于詩是以個人化而非公眾化的情感體驗領悟著生存賦予人的痛苦、歡樂、收獲、幻滅、光榮、恥辱等種種事實,由于詩的“非他人化”、“反推理性”、“拒絕真理過濾”,是一種真實可靠的吟詠,因而聆聽到了神的聲音,感悟到了神的喻示,呈現(xiàn)了本真的存在?档抡J為人的隱藏的判斷力是超越純粹理性和實驗理性之后的審美經(jīng)驗和藝術經(jīng)驗,海德格爾的進一步總結認為就是詩。所以真正的“詩性”就是一種“神性”。

  葉世斌的詩集《在途中》對生命、人格、尊嚴、價值、意義的追問和探索與存在主義哲學最先形成的是內(nèi)在結構上的對稱,這不是詩人選擇的結果,而是精神上的默契。詩中的懸空、無根、淪陷、沉沒、失蹤、幻滅的意象密集地埋伏在稿紙上,反復引爆,開山鑿石般地炸開前行的路。葉世斌“在途中”不只是為了抵達,而且是在途中不斷尋找“路途”,在途中的自我批判、反省、救贖中一路跋涉,最終立足于人道主義的城垛上眺望家園和神的居所。

  人之“在世”是因為“站出了自身”,“站出了自身”就是站出了動物性生存,于是就有了時間和空間的選擇,就有了意義和終極的要求,這是人的自由,也是人的災難。人之“在世”的方式注定了人必須面對兩種存在可能:一個是本真的存在,一個是非本真的存在。然而人在本真和非本真的夾縫中卻被剝奪了選擇權,人的悲劇就在于你根本就不能超越力量強大的非本真生存,比如公眾意志、日常行為、傳統(tǒng)方式、流行觀念是根本不讓你超越的,而且是集體認同的真理。所以“此在”的人把“自己”交給了別人,把自己交給了“日常”,自己不再是自己,日常的自己是假冒的自己,是名譽的自己,海德格爾稱做“日常自己”,或“他人化”的自己,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買衣服逛商場并不是逛自己,而是逛別人能夠接受的自己,說話做事的合理性是別人認為的合理性,而不是你自己的合理性,所以詩人為什么要眺望童年、湎懷丟失的時光與風景,因為那里保留著沒有異化沒有被分裂的本真,那里有著神性的光輝。

  葉世斌的《在途中》與前兩部詩集《門神》和《傾聽與言說》有了很大的不同。高強度的情感爆發(fā)力和尖銳的感覺穿透力是葉世斌詩歌最顯著的特質(zhì),而其詩歌的視點前后卻有著明顯的差異,前期的詩歌氣質(zhì)中流敞著尼采、叔本華的血脈,用焦慮、絕望的內(nèi)心體驗著荒誕和荒謬的存在如何將“自己”擠壓、異化、分裂,是由內(nèi)向外的透視和撕裂,是內(nèi)心演繹的存在,更多是臆想、放大、虛擬的存在;而《在途中》的相當一部分詩中,雖繼續(xù)堅持著早期既有的對生命、對存在的性質(zhì)認定,而視點卻轉換成由外向內(nèi)的遞進,即由客體的事實引發(fā)內(nèi)心的自省與審判,“由我而事物”到“由事物而我”,這種轉變在詩歌形式層面上幾乎很難看出來,但它在另一個意義上昭示了詩人和詩歌更逼近形而下的存在,更強化了內(nèi)心的質(zhì)感和體驗的具象,通俗地說,是具體的生活在詩歌中下沉,而不是用詩歌發(fā)酵一種臆想的生活。這樣闡釋是要說明葉世斌的《在途中》與荷爾德林的《歸家》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詩歌的哲學,一個是哲學的詩歌。從閱讀對詩的期待來說,人們愿意讀到詩歌中的哲學,而不愿意讀到哲學中的詩歌。

  詩歌的本質(zhì)是抒情,詩歌抒情的高貴性在于高端體驗中翻譯了不可言說的生存真相,唯有詩才能逼近本真的生命,這是詩人驕傲的根據(jù)所在。在全面技術化和物質(zhì)化的時代,人被擠壓到存在的邊緣,人注解著物的存在,物是人的尺度,物本主義消解了人本主義,就像《鴿子一直傳輸和跟蹤我》一樣,物化了的手機屏上的“鴿子由來已久/一直傳輸跟蹤我/悉知我的快樂,憤怒,恐懼/和鮮為人知的秘密”,“我不時地望著它,感到惶惶不可終日”,不只是傳輸和跟蹤,還有隱形的警告和隨時發(fā)生的出賣。在《我是一個被雷擊的人》中,“我”已被電控制了全部的行為,電成了另一種生存血液,“電流,這個世界和我的血液/輸入我的每個細胞,糾纏/和捆縛我!比~世斌以詩闡釋了“人被物控制和制造”的悖反與荒謬,在人們集體被物征服之后,人們已經(jīng)失去了對自身的認知能力,不知道人實際上已成了“電源”的目的,人成了電源使用價值的一個目標,潛伏在我們生活中的科技意志一天天地在瓦解我們自身的意義,刪除人的本真的天性,電源接通的時候,“現(xiàn)代物質(zhì)溫暖和照耀著我們/如同這個夜晚,被白熾燈/和取暖器瓦解,構建/生活對我們的改變!薄拔覀冇饬,成為/夜晚的一種溫度”,那么我們的溫度在哪里呢?葉世斌以詩歌隱喻和象征的敘事體驗呈現(xiàn)了人的下沉和主體的失蹤,不謀而合了存在主義哲學中“人是有待被制造的人料”這一顛覆性的人的定義。人被逐漸納入到科技體系內(nèi),科技的力量就重新塑造了人,人的自然性(本真性)遭遇了根本上的破壞,人異化成了物的零件。葉世斌有不少詩歌揭示了這種混淆和異化以及目的的被篡改,《花攤》一詩中,“這些爭相購花的人/早已被花朵收購”,在不停追問與領悟中的詩人,極其準確地為當下的人進行了定位,這就是“客居”,當“自己”和“本真”消失的時候,人與“在世”的關系就是租賃關系,《城市和賓館大廳的一盆竹子》中我和這個城市以及一盆竹子都是這個世界的客居者,是租賃在這塊有限土地上的客居者,這里不是對生存形態(tài)的一種探究,而是對生存事實的確認。沒有家園而在途中,沒有本真而被懸空,所以城市、我、竹子“盤根錯節(jié)/被堂皇的鋼鐵和水泥籠罩/被客居的虛偽和倦怠傷害”。正如《我不知道所有的租金是否償還》中所說的,“租賃的事物令人疑心/所有成果變得沉重而殘忍”,當生命和生活的全部過程建立在一種租借程序中時,“客居的虛偽把我熄滅”就是不可避免的。

  “異化”之后人的存在狀態(tài)表現(xiàn)為“客居”和“租賃”,“客居”、“租賃”下的是本真生存的“虛懸”和“失蹤”,《手執(zhí)火把的人》無法照亮夜晚,只能照見黑暗,“手執(zhí)火把的人/被自己舉著”,卻“無法執(zhí)掌/自己。風在火焰上搖擺/給他火勢,那就是他忽然/被吹熄,或被火卷走的時候”,手執(zhí)火把的姿勢成為一種虛懸和危險,就像《坐在院子里的女人》,與椅子、桂花、陽光甚至院子毫不相干,人在失去本真后成為院子里的被抽象出來的符號,亦如高天《流云》,“天空回到它的本義/還有什么比流云更缺乏根據(jù)/這悲壯的一刻不停的流云呵/匆促的無可挽回的流云/不是一場風鞭子似的/跟在它的后面,而是隱蔽在/天空深處的虛無,那永恒的/虛無驅(qū)趕著它們!已來的/未來的都將帶著我們的/淚光,趕向虛無”。《找不到落點的蜻蜓一直飄著》中,蜻蜓觸碰的都是“不踏實的事物”,“三十個夏天/過去,池塘和垂柳都已/枯死。那只張著翅膀的/蜻蜓,找不到落點!睕]有“落點”的“虛懸”是追求終極和還原本真全面失敗后的人類的共同的隱喻,F(xiàn)代物質(zhì)擠壓下的“無根”性是人類的集體困境,病毒一樣的四處漫延。存在主義哲學在尼采和叔本華那里是極其悲觀的,叔本華把人生過程看成是一次自殺的慢動作演示,葉世斌的詩歌在另一個層面上將“自殺”與“他殺”糾纏著解釋和體驗異化與分裂所造成的生存?zhèn),所以他的詩中反復出現(xiàn)“活埋”的意象。在一首《這條臨時的即將的閃電》的詩中,“搖擺的槐花,宿命的槐花/一生完成一次下落一生都在/一刻不停一去不回地抵達”,人的一生就是一次一去不回的抵達,所有的美麗與喧嘩都是瞬間的閃電,如同死亡不可替代一樣。在葉世斌早期的詩中,他計較著精神和靈魂失蹤后的“敵人”和“對手”,并表現(xiàn)出了死不瞑目的憤怒與抗議,而《在途中》的存在體驗雖然有著類似的哲學背景,卻在詩的.形態(tài)上已經(jīng)表現(xiàn)為滄桑際遇后的從容和淡定,并且冷靜地審視著一種不動聲色的壓迫與窒息,在《平靜和亮得看不見的玻璃》、《這個夏天被堵得嚴嚴實實》等詩中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詩人強大的承受力和直面的勇氣。這一系列詩中,詩人的表達與言說不是為了算賬,而是為了領悟。詩的境界明顯得到了強力提升。詩歌之于哲學正在于體驗和領悟,是體驗領悟后的呈現(xiàn),而不是實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詩性。應該說,《在途中》更逼近詩性的哲學,而不是定義的哲學。

  人最難解決的就是孤獨,人本來就是孤獨的個體,在罪過與信仰,絕望與激情,生存與死亡,教堂和墓地之間,人的最大的孤獨在于精神的孤獨,心靈的孤獨,那就是“失蹤”與“虛懸”后的無話可說與無處可說,即喪家之犬的事實。存在哲學之父克爾凱郭爾在《恐懼與顫栗》一書告訴人們,并不是所有的孤獨和絕望都有力量決定著你視線的方向,重要的是在路上你將何為。二十世紀神學家卡爾。巴爾特說“人類被拯救的時刻是這一時刻,只有被逼到懸崖上走投無路不得不跳下無底的深淵,這瞬間他才獲得了拯救,上帝托住了他!比~世斌《在途中》一直頑強地表現(xiàn)出拯救的愿望與意志,因為他知道一個詩人真正的精神破產(chǎn)是在絕望中放棄自我拯救。上帝拯救的是那些一路餐風露宿風雨兼程的朝圣者。

  存在的失真造成了距離神圣越來越遠,表現(xiàn)在《我們因為看不清自己而美麗》這首詩中是人與霧的關系,世界是一個迷惘無邊的霧境,“歷史和未來,所有的事物/被霧裹著。一部分文字/拂去霧,把我們帶進/更深的霧里。我們的目光/被霧圍困,目光敏銳而收縮”,霧里事實是不可翻譯和言說的事實,是接近了最本真的事實,用詩來表達就是“美麗”的事實。日常的生存被公眾理性、傳統(tǒng)世俗、集體規(guī)則反復過濾和篡改,這使我們遺忘了自身的由來和出處,“因為什么,我把/絕世的真情/謀殺?遺忘抽象著往昔/橡皮一樣慢慢擦去/疼痛,罪惡和災難”(《遺忘是一種精神還是一種能力》)遺忘的過程是失真的過程,也是自殺的過程,詩人不能容忍底線失守,于是自省、自審、自救就成了葉世斌詩歌的重要方向。

  “走近上帝的是/是哪一種鞋碼?它怎樣/錯開車輛,蟻蟲和自己”(《父親和我正陷在途中》),面對這不可救藥的生存事實,葉世斌以詩的方式表達著找回本真,重返家園的努力。這是一次蛻化變質(zhì)后的出發(fā),是一次詩性哲學的轉向。葉世斌以宗教的情懷,以人道主義的立場,開始了他的靈魂救亡的詩歌之旅,用篤定、沉穩(wěn)的視角反省人被異化的災情,以一種強烈的懺悔與救贖的態(tài)度表示了自己被異化分裂的苦痛,以及必須承擔的責任!白晕摇北菊娴膯适,除了物質(zhì)和世俗力量的摧殘,人自身的妥協(xié)甚至是合作加快了靈魂異化與精神分裂的速度和效率,《在生命形態(tài)的完成》中石頭被塑造和雕鑿的過程,就是石頭被異已化的過程,“我就是一條河豚,以毒性?和自虐為生,不可救藥”(《自虐的河豚》),人在很多時候,是靠繁衍毒素為生的,而不是靠信仰和神圣活著的,比如以毒攻毒,以惡制惡,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仇恨和敵意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精神質(zhì)地,這使得人不僅自己遠離了神圣,而且還制造了“在世”的焦慮與恐懼。物化的世界里,我們不僅對神是有罪的,對自己也是有罪的。葉世斌詩中以“故居”的意象表達了原初純凈的家園,表達了失落和丟失“故居”的愧悔,那不只是追憶,而是在追憶中的精神重返!肮示印北A糁鴼q月的真相,“故居的石階知道我的鞋碼/不知道我出門后的走向”,出門后的人注定了像兔子一樣穿行,焦慮、恐懼、緊張、分裂、異化不屬于故居臺階上的“我們”,我們努力地與這個虛假的世界進行合作,同臺表演,當我們被雕塑成形的時候,那就是本真之我的“活埋”。葉世斌當意識到客居在世的時候,便無法寬恕自己的合作和自我出賣,于是他痛心疾首地反省自己!耙恍﹩适О盐覀冏兂缮/正如一些獲得把我們變成鬼”,“我們獲得很多,是因為失去更多”,在《這是木魚》的聲音中,詩人開始懺悔,“我的一生多少罪孽/如同我的心里多少淚泣/垂直的雷霆在我耳際沉默/我連自己的哭聲都無法聽見”,如同一只焦慮的兔子,“多少年,我面不改色/在心里流汗,在原地逃竄/偷取的自由到底多大面積/是否一片蓖葉就能覆蓋我的安全”,(《穿行的兔子如同黃昏的一根白發(fā)》),詩人在懺悔與自審中決絕而坦誠,公開承認“我的命運人跡罕至”。在巨大的孤獨和遙遙無期的途中,詩人內(nèi)心壓抑著一場揪心的淚水,如芭蕉上的雨,足以使整個夜晚淚流滿面,而在歸家的途中,不必傾訴與宣泄,重要的是內(nèi)心修煉與皈依,修煉神性,皈依神圣,那樣才會讓內(nèi)心安靜詳和。在第二輯《必須有個地方讓我長跪不起》中,詩人的宗教情結和人道主義理想旗幟鮮明,并成為《在途中》詩性哲學的終點。這一輯中對生命的關懷、對脆弱的悲憫、對死亡的寬容、對親情的珍惜,都已經(jīng)超越了世俗層面的形而下的情感,而上升為一種博大的人生態(tài)度和哲學立場,《千佛洞》、《濟南的佛》、《這是木魚》、《必須有個地方讓我長跪不起》是《在途中》真正能夠打動人、震撼人的詩作,詩人的懺悔、悲憫、拯救、普渡眾生的情感虔誠而潔凈,毫無雜質(zhì),只有聆聽了神的聲音,才會有與神交流的可能,這不是權力,而是心力!拔夜虬荻鴣,滿含淚水/佛呵,我的心早已千刀萬剮/我的一生罪孽無數(shù)。請將絕世的/磨難累賜于我以至萬劫不復/但我的祈禱聲聲啼血:請你饒恕”(《濟南的佛》),“香炷的火向下走,接近/人間。香炷的煙向上升/指向天堂。我的手抓住他的/體香,一次次被灼痛”,“必須有個地方讓我低著頭/長跪不起。這就是為什么/我隨煙升起,在天外/把人世的真相撕破/一生跋山涉水,拯救救星/當我滿含熱淚,我知道/我救回了苦難和慈悲/我坐在天堂最后一級臺階上/瞑目悔悟,像在瞌睡”(《必須有個地方讓我長跪不起》),至此詩人已經(jīng)完成了他對人生、對生命、對意義的最后的領悟與體驗。在“救我”和“救世”的雙重理想中抵達到了人道主義中心高地。

  保羅蒂利希說,“人對宗教的追求并非出自天性,一開始出自于困境,追求宗教信仰的前提是人生的無意義”,葉世斌的詩性哲學并不奔向宗教神學,而是彌漫著宗教情結,真正構成葉世斌詩性哲學基礎的證據(jù)是,詩人從沒有停止過意義追問和終極夢想。存在主義哲學是他的追問與思索的精神視點,更多的具有方法論上的意義;真正契合葉世斌精神內(nèi)核的是人道主義詩性哲學,悲憫、惻隱、懺悔、贖罪的精神指向直接抵達其詩歌的核心價值區(qū)域。即使詩歌呈現(xiàn)出的是“救世”的徒勞,但靈魂“自救”的愿望最起碼在詩歌中表達或?qū)崿F(xiàn)了,況且詩人一直還在途中,一生的努力和修煉足以使本真的家園越來越近。

在途中議論文6

  也說“在途中”

  人生途中,大多數(shù)人都在朝著目標奔赴——或金錢,或地位,或幸福。然而這目標之外,途中的見聞才真的構成我們的人生。這“在途中”,才是真正需要我們的珍惜與鄭重所在。

  一味追求“終點”,會使人忘記途中的風光。這個終點的目標是易變的,就如很多人為事業(yè)與前程努力,待想起心中真正在意的家人,卻發(fā)覺“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最終失去心中所求,也誤了本可以與家人共度的途中。

  這并不是說要放棄追求目標與理想,而是在一條追夢之路上,我們該在意的恰恰不是“夢”而是“路”,因為“途中”才是塑造我們,決定我們是誰的。李白詩仙的超逸瀟灑,決不來自于他對仕途的向往,而是來自他少時受“鐵杵成針”的啟迪所付出的努力,更來自他游歷名山大山途中所收獲的閱歷與想象力的培養(yǎng)。同為唐代,杜甫歷經(jīng)離亂、仕途坎坷、國家動蕩的人生之途與李白迥然不同,也造就了他心懷天下悲憫蒼生的人格。李白與杜甫均求仕不成,他們的夙愿未能得償,但他們不以此而鉆入牛角尖,而是著眼中人生途中或美好開闊的風光,或蒼生百姓的`疾苦,于是一個醞釀出謫仙般浪漫絕世的才情,一個煎熬出圣人般攬?zhí)煜鹿沤竦鸟鎽研亟蟆?/p>

  當今國家的發(fā)展日益蓬勃,卻有不少人在途中深感迷茫,似乎自己無法為國家、社會的發(fā)展助力,眼前展開的只是遙不可及的理想與庸庸碌碌的一生,既無李白才情,又無杜甫胸襟,當何為?

  請看途中。誠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夢寐之地,但只要人始終在途中,汗水與腳印會鐫刻下我們前行的意義。除了站在潮頭、山巔的人,還有太多人過著平凡的生活,就像一株小草,但沒有小草對腳下的扎根,就沒有樹木賴以生長的原野,沒有小草珍惜光陰地孜孜釋放出氧氣,就沒有動物們的繁衍生息。正因小草鄭重地對待腳下的路,這片原野才生機勃勃。一株草,就如一個人,似乎不起眼,但正是每個在途中的人,他們珍惜生活,走好了每個平凡的“途中”,才使社會得以前進。這份組成性的重要無可替代。

  木心說,縱然是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只要在途中,便是去路可待,來日可期。清惜眼前的路,清重腳下之行,因為這途中之路,便是我們獨一無二的人生。

【在途中議論文】相關文章:

途中跑教學反思04-03

在途中初中作文04-02

緊急電話的用途中班教案05-20

八年級途中跑說課稿02-13

議論文溫暖在人間議論文09-16

直面困難的議論文_議論文01-10

語言的議論文作文_議論文01-10

讓的議論文12-28

關于自信的高中議論文_議論文01-10

追夢路上議論文_議論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