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數的加法》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理數的加法》教案優(yōu)秀,歡迎大家分享。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優(yōu)秀1
【教學目標】
1、理解有理數加法的實際意義;
2、會作簡單的加法計算;
3、感受到原來用減法算的問題現在也可以用加法算。
【對話探索設計】
〖探索1〗
。1)某倉庫第一天運進300噸化肥,第二天又運進200噸化肥,兩天一共運進多少噸?
。2)某倉庫第一天運進300噸化肥,第二天運出200噸化肥,兩天總的結果一共運進多少噸?
。3)某倉庫第一天運進300噸化肥,第二天又運進-200噸化肥,兩天一共運進多少噸?
。4)把第(3)題的算式列為300+(-200),有道理嗎?
。5)某倉庫第一天運進a噸化肥,第二天又運進b噸化肥,兩天一共運進多少噸?
〖探索2〗
如果物體先向右運動,再向右運動,那么兩次運動后總的結果是什么?
假設原點為運動起點,用下面的數軸檢驗你的答案。
在足球比賽中,通常把進球數記為正數,失球數記為負數,它們的和叫做凈勝球數。若某場比賽紅隊勝黃隊5:2(即紅隊進5個球,失2個球),紅隊凈勝幾個球?
〖小游戲〗
。ㄕ堃晃煌瑢W到黑板前)前進5步,又前進-3步,那么兩次運動后總的結果是什么?若是后退-1步,又后退3步呢?
〖練習〗
1、登山隊員第一天向上攀登,第二天又向上攀登(天氣惡劣。,兩天一共向上攀登多少米?
2、第一天營業(yè)贏利90元,第二天虧本80元,兩天一共贏利多少元?
〖補充作業(yè)〗
1、分別用加法和減法的算式表示下面每小題的'結果(能求出得數最好):
。1)溫度由下降;
(2)倉庫原有化肥200t,又運進-120t;
。3)標準重量是,超過標準重量;
(4)第一天盈利-300元,第二天盈利100元。
2、借助數軸用加法計算:
。1)前進,又前進,那么兩次運動后總的結果是什么?
。2)上午8時的氣溫是,下午5時的氣溫比上午8時下降,下午5時的氣溫是多少?
3、某潛水員先潛入水下,他的位置記為。然后又上升,這時他處在什么位置?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優(yōu)秀2
1、理解有理數加法的意義,掌握有理數加法法則中的符號法則和絕對值運算法則;
2、能根據有理數加法法則熟練地進行有理數加法運算,弄清有理數加法與非負數加法的區(qū)別;
3、三個或三個以上有理數相加時,能正確應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簡化運算過程;
4、通過有理數加法法則及運算律在加法運算中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運算能力;
5、本節(jié)課通過行程問題說明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的合理性,然后又通過實例說明如何運用法則和運算律,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是依據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熟練進行有理數的加法運算。
難點:是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的'理解。
。1)加法法則本身是一種規(guī)定,教材通過行程問題讓學生了解法則的合理性。
。2)具體運算時,應先判別題目屬于運算法則中的哪個類型,是同號相加、異號相加、還是與0相加。
。3)如果是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如果是異號兩數相加,應先判別絕對值的大小關系,如果絕對值相等,則和為0;如果絕對值不相等,則和的符號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和的絕對值就是較大的絕對值與較小的絕對值的差。一個數與0相加,仍得這個數。
知識結構
教法建議
1、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在學習新課以前可以適當復習小學中算術運算以及正負數、相反數、絕對值等知識。
2、有理數的加法法則是規(guī)定的,而教材開始部分的行程問題是為了說明加法法則的合理性。
3、應強調加法交換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
4、計算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加法算式,應建議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算習慣。不要盲目動手,應該先仔細觀察式子的特點,深刻認識加數間的相互關系,找到合理的運算步驟,再適當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可以使加法運算更為簡化。
5、可以給出一些類似兩數之和必大于任何一個加數的判斷題,以明確由于負數參與加法運算,一些算術加法中的正確結論在有理數加法運算中未必也成立。
6、在探討導出有理數的加法法則的行程問題時,可以嘗試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用動畫演示人或物體在同一直線上兩次運動的過程,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有理數運算法則。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優(yōu)秀】相關文章: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06-04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04-01
《有理數加法》教案08-29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02-25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范文04-25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15篇03-02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15篇)03-02
有理數的加法教案(精選3篇)04-05
《有理數的加法》說課稿07-19
有理數加法說課稿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