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四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練習四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練習四教案1
教學目標:
1.讀短文,讀懂內(nèi)容,理解故事寓意。
2.讀讀、寫寫、抄抄,積累有關(guān)誠信的句子。
3.讀讀背背,積累有關(guān)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的成語。
4.學寫鋼筆字。
5.說話訓練。
6.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短文閱讀訓練;積累有關(guān)成語和句子;說話訓練。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短文閱讀訓練。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練習6。(板書練習6)
2.瀏覽練習,說說有哪些學習目標?
3.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短文閱讀訓練;積累有關(guān)成語和句子;說話訓練。
二、完成各項練習
1.讀故事,完成練習。
(1)自由讀短文,思考課后問題。
。2)獨立答題。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第三題:“我們”在短文中指誰?“我們最值錢的”到底是什么東西?你認為世界上最值錢的是什么?
。5)指導朗讀短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積累有關(guān)成語和句子;說話訓練。
教學過程:
一、讀 、想想 、抄抄
1.(1)自由讀句子
。2)指名讀句子
。3)說說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點。(都是有關(guān)誠信方面的)
。4)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條,說說理由。
。5)賽背,看誰能又快又準地背下來。
。6集體背誦,鞏固。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
。2)指名讀,正音
。3)質(zhì)疑,有沒有不理解的成語,相機解決。
(4)說說這些成語是哪一類的。
。5)賽背,準備3分鐘,看誰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背得多。
二、做做說說
(1)教師講述有關(guān)核潛艇的知識。
。2)學生復述(先在四人小組中講,然后推派一個主講人到全班交流),評比優(yōu)秀。
(3)在小組中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guān)兵器資料或?qū)嵨,說說你搜集的.是什么,討論怎樣把自己的資料介紹給大家。
。4)在小組交流的基礎(chǔ)上選幾個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三、作業(yè)
練習四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本單元詞語,能拼讀詞語,初步區(qū)分"的,地,得"的用法,能在句子中選擇填空.
2,能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初步了解省略號的用法.
3,復習鞏固本單元訓練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和短文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第2,4,6,7題.
教學難點:"的,地,得"學生往往難以正確運用,常常出現(xiàn)錯誤,教學時不需多講語法知識,而要多放在實際例句中運用.陳述句與反問句互改也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準備:投影片.作業(yè)錯例.
四,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詞語.
2.懂得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得具體些,能正確填寫"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二)教學過程
練習第1題.
(1)指名開火車認讀音節(jié)
(2)指名6人在卡片上拼寫,其余學生在作業(yè)本上自行填寫.
(3)反饋校對.
2.練習第2題.
(1)指名讀題,說說這一題要求我們完成幾個任務(wù).
(2)指名讀第(1)組句子,集體討論,比較.
(填上"爽朗"一詞,把"笑"的神態(tài)寫具體了)
自行填寫第(2)組句子,再集體討論.
(明確用上"興奮"一同,把教授當時的心情寫出來了.)
3.練習第3題.
請"的,地,得"用得較為熟練的.同學說說掌握它們的訣竅.
自由填寫,反饋校正.
4.練習第4題.
(1)自讀,思考:這兩個句子分別在哪篇課文中出現(xiàn)過
(2)填寫,試讀.
(3)指導朗讀.(指名讀一評議一小組讀一齊讀)
5.完成課堂作業(yè)本.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省略號的用法.
2.能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3.能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二)教學過程
1,練習第5題
(1)復習第3課課后3中省略號的作用.
(2)歸納省略號的幾種用法.
(3)朗讀并抄寫句子.
2.練習第6題.
(1)指名讀例句,說說這兩個句子的不同點與相同點.
(2)自由讀例句,體會語氣的不同.
(3)指名改寫第一句.
(4)自己試改第二句,集體討論.
3.練習第7題.
(1)自由讀文,思考短文寫了件什么事.
(2)劃出人物的語言,說說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讀
(3)指導感情朗讀全文.
練習四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進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噸的質(zhì)量觀念。
2.過程與方法
結(jié)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和噸有關(guān)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初步經(jīng)歷質(zhì)量單位的形成過程,結(jié)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鞏固千克、克、噸的認識。
[教學難點]
結(jié)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guān)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某超市招聘售貨員的考試,要求應試的人員必須掌握最基礎(chǔ)的質(zhì)量單位的有關(guān)知識,剛好我們才學過了這方面的知識,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稱物品,認秤。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一說為什么下面兩樣物品稱出的質(zhì)量用“千克”作單位。
2、貼標簽。
以給商品貼上質(zhì)量標簽的游戲形式出現(xiàn),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實際質(zhì)量,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3、補標簽。
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下面這些物品和動物的質(zhì)量標簽上的質(zhì)量單位漏寫了,你能把它們填補完整嗎?”學生用不同的.手勢表示“千克、克、噸”,集體完成,并請學生陳述自己的理由。
4、比較下面物品的輕重。教師用第3題中單純的式子變?yōu)楸容^兩種標明質(zhì)量的物品輕重,吸引學生參與。
復試
1、第5、6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第7題。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理解圖意;嘗試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3、第8題。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同桌交流。
4、第9題。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在此基礎(chǔ)上,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給每個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最后全班交流,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最多。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第10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交流,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操作。學生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稱5次;先稱30克,再稱20克;先稱2個20克,再稱10克等。
6000克=( )千克 3 kg=( )g
4噸=( )千克 6000 t =( )kg
4千克500克=( )克 3噸70千克=( )千克
四、總結(jié)反思,拓展升華
第11題。這道思維訓練題蘊含著代換的數(shù)學思想,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用學具代替蘋果梨子擺一擺,增強直觀性。解題思路是:3個蘋果和3個梨合起來剛好和9個桃子一樣重,所以1個梨和1個蘋果應和3個桃子一樣重。學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練習四教案4
教學目的:
1,處處留心,讀短文,理解誠信對于做人的意義。
2,讀讀背背,積累成語。
3,寫好鋼筆字。
4,做做說說,學會搜集和處理資料。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處處留心,做做說說
課時安排: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自由讀短文,要求:
1,讀通讀順,劃出疑問處
2,了解短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短文:
1,指名回答:短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組探討:
哥倆生意破產(chǎn)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名回答
3,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和相關(guān)人和事,談?wù)勛约旱母惺?/p>
4,完成課后練習,集體訂正
三,學名言:
1,自由朗讀名言,你對哪一句感受最深?談?wù)勀愕腵感受
2,試背誦名言
第二課時
一,成語積累:
1,學了本單元的幾篇課文后,你們悟道了什么?
2,讀讀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3,查閱詞典,結(jié)合實際,說說你對成語的理解
二,分組讀背成語
1,教師巡視檢查
2,小組競賽
三,寫好鋼筆字
1,觀察范字,要注意的筆畫
2,練習寫鋼筆字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應搜集核潛艇的有關(guān)資料,了解有關(guān)核潛艇的知識,并能熟練介紹給學生。
1.指名讀本次說話要求
2.指導
。1)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要求是什么?(復述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
。2)師生共同討論復述的注意點:
①認真觀察圖畫,仔細聽老師介紹;
、 按照提示作相應的復述;
、 復述時內(nèi)容要正確,語句要通順,條理要清楚。
。3)教師指圖介紹核潛艇的特殊性以及它能完成的軍事任務(wù)。
3.練習。
(1)出示提示(1),請學生自由復述。
。2)同桌互查練習復述。
。3)指名復述,師生共同評價。
(4)同樣方法練習復述提示(2)。
4.反饋。
練習四教案5
第八單元確定位置
課題:練習十五第1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位置的方法。
2、通過練習,熟練掌握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3、在練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shù)形結(jié)合的思想。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xiàn)
1、提問:怎樣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和數(shù)對有關(guān)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頁“練習十五”習題。
1、第2題。
這道題在鞏固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位置的方法時,引導學生對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shù)對進行觀察和分析。
讓學生認識到:表示同一列瓷磚位置的數(shù)對第一個數(shù)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磚位置的數(shù)對第二個數(shù)都相同。
2、第3題。
這道題紅花位置的排列規(guī)律是開放的,如這些紅花的位置都在偶數(shù)列,第2到第6行之間;這些紅花的排列是對稱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對稱軸;這些紅花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圖案,中心在(6,4)……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能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充分展開。
練習時,先讓學生用數(shù)對表示紅花的位置;再讓學生說說紅花位置的排列規(guī)律。
3、第5題。
。1)課件出示第5題平面圖。
讓學生看圖,用數(shù)對表示實驗小學和文化館的位置。
(2)提問:圖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嗎?
。3)小明從實驗小學到文化館,要向東走幾格,再向北走幾格?他從實驗小學到電影院可以怎樣走?
4、第6題。
這道題是根據(jù)數(shù)對來畫路線。畫路線時先在方格紙上描出點,再連線,連線時要按題目要求的順序來連。
小樂從家到學校的路線有許多種畫法,可以讓學生先在圖中畫出一條路線,再描出相應的點,最后用數(shù)對表示出這些點所在的位置。
三、綜合練習
1、第7題。
第(1)題,讓學生先說一說每個年級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數(shù)對表示出來。
第(2)題,這道題出現(xiàn)的數(shù)對是(△,4),列數(shù)用符號表示,不能確定是第幾列,只能確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潔是四年級的學生。
第(3)題,這道題出現(xiàn)的數(shù)對是(4,○),行數(shù)用符號表示,不能確定是第幾行,只能確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題。
。1)組織學生觀察國際象棋棋盤的示意圖,說說是怎樣記錄棋子位置的。
。2)學生獨立記錄棋盤上“黑王、黑車、白兵”的位置。
。3)觀察思考“c6
練習四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辨析乘法運算定律。
2、能初步運用乘法分配律優(yōu)化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通過辨析,鞏固對乘法運算定律的認識。
教學難點:變乘法分配律及其變式的認識與掌握。
預設(shè)過程
一、辨析作業(yè)錯例
能對前一天《作業(yè)本》中的第2題進行辨析。
(25+125)×4=25×125+25×4
(25+125)×4=25×125+125×4
(25+125)×4=25×125+125
25×4+125×4=4×(25+125)
25×4+125×4=25×4+125)
1、指出每組算式正誤,并說明理由。
2、復習乘法分配律的內(nèi)容及字母表達式。板:
(a+b)×c=a×c+b×c
a×(b+c)=a×b+a×c
和×一個數(shù)=積+積
二、擴展乘法分配律
選擇一個正確的算式。
35×(2×5)=( )
a、35×2+35×5 b、(35×2)×5
67×77+77×33=( )
a、77×(67+33) b、67×(77+33)
(40-2)×25=( )
a、40×25+2×25b、40×25-2×25
104×25=( )
a、100×25+4×25b、100×4×25
125×3+125×4+125=( )
a、125×(3+4)
b、125×(3+4+1)
1、請學生根據(jù)運算定律及已知算式,選擇正確的算式。
2、著重(40-2)×25、104×25和125×3+125×4+125的.分析。
三、練習
1、P38-5
2、P38-7
3、P38-6
4、P38-9
5、P37-4與P38-8
1、說說哪些算式用到了乘法分配律?哪些沒有用到,為什么?
2、先判斷每組算式的結(jié)果是否相等,再選擇每組中的一題計算一下,說說為什么選擇這一題。
3、用乘法分配律計算P38-6,指名板演,并講評。
4、獨立完成P37-4與P38-8,說說哪種方法更好。
四、
今天,你用什么收獲?
板書設(shè)計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b+c)=a×b+a×c
和×一個數(shù)=積+積
練習四教案7
教學內(nèi)容:練習十九的第11~15題。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提高計算面積的熟練程度。
教具準備:將復習題中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畫在小黑板上。用厚紙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和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出示下列圖形:
問:這3個圖形分別是什么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公式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S=ah)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教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讓一學生說推導過程,教師邊聽邊演示)
三角形的面積怎樣計算的?公式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S=ah÷2)
為什么要除以2?(學生回答,教師出示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演示用兩個三角形拼擺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梯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公式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S=(a+b)h÷2)
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學生回答,教師演示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擺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過程。)
量出求這3個圖形面積所需要的線段的長度。(讓學生到黑板前量一量,并標在圖上。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計算出這3個圖形的面積,算完后,集體核對答案)
二、做練習十九中的題目。
1、第1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圖形各是什么形,再讓學生獨立計算。教師注意巡視,了解學生做的情況,核對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2、第13題和第15題,讓學生獨立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第18題,學生做完后,可以提問:在梯形中剪下一個最大的三角形,你是怎樣剪的?
這個最大的三角形是唯一的嗎?為什么?(不是唯一的,因為以梯形的下底為三角形的底,頂點在梯形的上底上的三角形有無數(shù)個,它們的面積是相等的。)
4、練習十九后面的思考題,學生自己試做。教師提示:這道題可以用梯形面積減去以4厘米為底,以12厘米為高的三角形的面積來計算;也可以用含有未知數(shù)X的等式來計算。
三、作業(yè)。
練習十九第11題和第14題。
課后小結(jié):
練習四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分辨前鼻音韻母和后鼻音韻母,能正確、流利地讀繞口令。
2、認識部首,了解部首的演變過程和意義,并練習寫幾個含有此部首的字
3、練習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詞語
4、練習將一般句式改寫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5、熟記成語
6、學習配音
。贰W寫毛筆字
二、教學準備:小黑板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練習將一般句式改寫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難點:學習配音
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分辨前鼻音韻母和后鼻音韻母,能正確、流利地讀繞口令。
2、認識部首,了解部首的演變過程和意義,并練習寫幾個含有此部首的字
3、練習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詞語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ǎ保┲该x題
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幫助學生復習鞏固韻母表中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注意發(fā)音。
。2)、要求學生初讀繞口令時,找出其中帶有前、后鼻韻母的字,(3)、讓學生再讀繞口令,找己覺得特別饒口的句子,練習
。4)、組織學生展開繞口令競賽。比一比,賽一賽?纯ㄕl能將繞
口令讀得準確又流利并將這些字反復朗讀,直到發(fā)音準確為止
3、練習
。1)、集體練讀韻母表中的前鼻韻母和后鼻韻母
。2)、學生反復大聲自由練讀繞口令中帶有鼻韻母的字、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以及整個繞口令,同座位互查。
4、反饋
(1)、檢查學生朗讀情況
(2)、學生評議,公布比賽結(jié)果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引導學生從行到列的角度仔細觀察練習中12個方格里的內(nèi)容
。2)、讓學生說說從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A、從列的角度來看:第一列都是實物圖;第二列都是古文字;第三列都是部首
B、從行的角度來看:每行的圖、古文字、部首的形狀極為相似,充分說明了部首的意義及其演變過程。
C、引導學生寫出幾個屬于這個部首的字,使學生了解漢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
3、練習
。1)、學生各自在書上寫幾個屬于這四個部首的字
(2)、將學生分成四個組,每一個小組著重圍繞一個部首寫出字。
(3)、每組派一生到黑板寫出該部首的字,其他的組員可以補充
4、反饋
(1)、讓學生對照黑板上正確的字對自己的.答案進行修改或補充
。2)、同座位相互檢查練習情況
三、課堂作業(yè)
分別寫幾個帶有“皿”等四個部首的字
四、教學第三題目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讓學生說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指導學生學習例句
A、認識概念,陰道學生對字詞句段的概念有進一步的認識
B、明確概念之間的關(guān)系。
C、排列順序
。2)、教師歸納按一定順序排列詞語的步驟:一識概念二找關(guān)系
三排順序
3、練習
4、反饋
A、逐題討論詞語排列順序情況,確定正確的答案
B、學生自己修改錯誤之處,并簡單注明錯誤的原因
C、同座位檢查練習情況
練習四教案9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 鞏固字詞,潛移默化地認識擬聲詞。
2. 初步掌握形聲字的一些構(gòu)字規(guī)律。懂得開旁表示人或動物的發(fā)聲與口有關(guān)。
3. 把句子補充完整,朗讀句子培養(yǎng)語感。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審題
二、指導
1. 出示掛圖:小雞圖
、胚@是什么?它在干什么?
⑵它是怎么叫的?你能學學嗎?
、浅鍪荆汗竟竟,齊讀詞語。
2.出示掛圖:小鴨
、胚@是什么小動物?它在干什么?
⑵它是怎么叫的呢?你能學學嗎?
、浅鍪荆簢\嘰嘰
⑷指讀,齊讀詞語。
3.出示掛圖:小貓
⑴這是誰?它在干什么?它好像在說些什么呢?
、扑慕新暿鞘裁?
、浅鍪?喵喵喵,齊讀詞語。
4.出示掛圖:青蛙圖
、胚@是什么?它在干什么?
⑵它是怎么叫的?你能學學嗎?
⑶出示:呱呱呱,齊讀詞語。
5.出示:咕咕咕、嘰嘰嘰、喵喵喵、呱呱呱。
、胖缸x,開火車讀。
⑵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為什么表示動物叫聲的字多是口字旁?小結(jié)形旁表義。
、悄氵能找出一些口字旁的字嗎?
6.出示:小雞一邊叫,一邊找蟲子。
、耪l會填一填?
⑵做做書上的其它題。
⑶出示:小狗地叫著,好像在歡迎我回家。地叫著,好像在歡迎我回家。地叫著,。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 熟背成語,積累成語。
2. 熟背古詩《鵝》,增加語言積累。
3. 學寫鉛筆字,認識先上后下的筆順規(guī)則。
教具:掛圖、成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成語
1. 審題。
2. 自讀成語,把成語中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3. 通過讀成語,你知道哪些成語的意思?師進行補充。
4. 出示掛圖:圖上畫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你能把這幅圖的意思說給大家聽一聽嗎?盡量用上我們才學的這四個成語。
、磐换フf。
、浦该f,評議。
5. 開火車讀成語,齊讀成語。
6. 指導背誦。
、抛员,同座位互背。
、浦该,齊背。
二、教學古詩《鵝》
1. 自己借助拼音把詩讀一讀。
2. 出示掛圖:對照圖,再讀一讀詩,邊讀邊想象讀中的鵝的樣子。
3. 指名讀。
4. 指說說詩句的意思。
5. 寫得多么有趣!我們一起把這鵝的可愛讀出來。
6. 指導背誦。
、抛员常换ケ。
⑵指名背,評議。
、驱R背。
三、教學生字
1. 審題
2. 認清3個生字,說說書寫順序。
3. 這3個字在書寫順序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4. 教師范寫。
5. 生仿寫,師巡視指導。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觀察圖畫,根據(jù)問題說幾句連貫的話,學會道歉。
教具:掛圖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 揭題。
2.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要求。
二、指導第1幅圖
1.(出示掛圖)指導學生仔細看圖,初步理解圖意。
、艌D上有幾個?他們在干什么?他們會說些什么?
、浦该f。
、窃俅慰磮D,分步細說。
2.分角色扮演第1幅圖的內(nèi)容。
⑴指名上來表演。
、颇銈儗Ρ硌莸耐瑢W滿意嗎?怎樣說才會令人滿意?
、巧谠u議的同時,相機讓他們表演。
3. 小結(jié)。
通過討論,同學們學會了如何道歉,道歉要及時,要有誠意,有禮貌,還要知錯就改。
三、練習反饋
1. 依照以上步驟,指導學生說另處三幅圖。
2. 任意選一幅圖用幾句連貫的話說一說。
3. 指名說,互相說。
練習四教案10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9、20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折一折、搭一搭、畫一畫、拼一拼等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4種平面圖形的認識,感受圖形間的聯(lián)系。
2、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特征,豐富識別圖形的經(jīng)驗,發(fā)展初步的比較、推理能力。
3、通過操作、實踐等活動,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樹立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主動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夠主動尋求靈活多樣的操作方法
教學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紙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談話:我們已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誰能說一說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它們,上一節(jié)練習課。
二、練習
1、擺一擺(練習四1)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些圖形,能不能擺出一些圖形呢?請大家拿出6根小棒擺出題中的圖形。
操作后交流。
2、折一折(練習四2)
要求學生沿著圖中的虛線折一折,說說折出了什么圖形?展開,說一說折出的圖形哪些是你認識的?
3、畫一畫(練習四3)
要求學生在方格紙中畫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折一折(練習四4、5)
(1)、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折成兩個的.三角形嗎?
先讓學生獨自折一折,集體交流,反饋。
。2)、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出一個正方形嗎?
先讓學生獨自折一折,請學生扮演,交流,反饋。
三、找規(guī)律
照樣子接著滑下去(練習四6)
學生觀察圖形排列規(guī)律,自己試著畫一畫。
小結(jié):在這些動手實踐中你對學過的圖形有了哪些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四、啟發(fā)思維,隱身拓展
1、完成思考題
讓學生看圖,明確沒副圖下面的填寫要求。
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結(jié)合交流適當指導。
2、組織“動手做”
讓學生說說課本上用學過的圖形拼成的格式什么圖案。
引導:你能拼成怎樣美麗的圖案?在小組里試一試,互相交流。
練習四教案11
第2題
加強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估計能力是本節(jié)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因此,在學生計算時,通過估一估,算一算,培養(yǎng)學生先估后算的習慣。
第3題
這是一道綜合性實際問題。是開放性問題。如果學生有困難,可啟發(fā)學生思考:如果對每位獲獎?wù)擢剟钜患勂罚残枰徺I多少件獎品?按照總數(shù)350元算,平均每件獎品多少錢?然后考慮,根據(jù)名次高獎品應貴一些,怎樣調(diào)整不同名次獎品的錢數(shù)?要求每個學生先獨立思考,寫出方案,再小組交流。每個學生的購物方法可能不同,只要學生設(shè)計的方法合理、符合題意即可。
第4題
本題除了進行計算外,更重要的是滲透函數(shù)思想。所以,在學生計算后,應引導學生對乘數(shù)、積進行比較,然后說說變化的規(guī)律。
第7題
可能的'解法:設(shè)左邊第1列的□內(nèi)的數(shù)為a,第2列的□內(nèi)的數(shù)為b,根據(jù)題目條件有a=(12×1×18)÷(12×9)=18÷9=2,b=(9×6×4)÷(1×6)=36。此題方法甚多,列方程求解也可以。
〖實踐活動〗
此活動應結(jié)合當?shù)厍闆r開展。如不便找到最高建筑物,可以變通處理,找一個較高建筑物亦可。完成這個活動的關(guān)鍵是:如何獲得建筑物的高度?
練習四教案12
教學目的與要求:
讀音節(jié),畫出含有ü的音節(jié),并復習相關(guān)知識。
查字典,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辨析兩組詞的細微差別,在選詞填空。
用學過的修改符號改病句。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題
指名讀題目,說說練習要求。
回憶有關(guān)ü拼音知識的順口溜。
根據(jù)這個知識,找找哪些音節(jié)是含ü的并畫出來。
指名回答,并說出理由。
練習。
自由讀,齊讀。
第二題
指名讀題,說說這道題該怎么做。
找到縱橫交錯,看書上對帶點字的有哪幾種解釋?
小結(jié)方法。
1, 讀詞語,認準帶點的`字。
2, 讀帶點的字的幾種解釋。
3, 選擇正確的解釋。
用自己的方法自學后面兩題。
第三題
指名讀題,說說這題的訓練要求。
讀一讀,想想詞義。
指名回答,選擇正確的解釋。
小結(jié)方法:
讀—查—想—選
練習
第二課時
第四題
審題,明確題目要求。
回憶見過的幾種病句,用過的修改符號:刪除符號、調(diào)換符號、增加符號、改正符號。
請一位同學讀這幾句話。
思考:有什么毛病,該怎么改?
完成練習。
第五題
審題,指名說說題目的要求。
自由讀,不認識的字查字典。
領(lǐng)讀。
輕聲齊讀。
思考:
怎樣才能很快記住每個成語中的前后兩字后面的字?
教師說成語,學生說成語的大意。
再讀,邊讀邊想象。
練習背誦。
第三課時
第六題
審題,說說題目要求。
看圖,編故事,講故事。
指導。
按順序看漫畫,思考:
開始兩只小花狗是怎樣的?接著發(fā)生什么事?結(jié)果怎樣?
思考:怎樣才能講的生動呢?
再看圖想象。
自由練說。
第七題(略)
練習四教案13
教學目標
1.用鋼筆描紅一段話。
2.認識部首的意義,并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3.在括號里選擇能夠和后面的名詞相搭配的動詞。
4.練習修改不通順的句子。
5.熟記12條成語。
6.讀背古詩《竹里館》。
7.補充圖意,再把幾幅圖連貫起來說一說。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l.審題。
(1)指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題中的這段話。
(2)學生思考并說出這段話的主要意思。
(3)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說哪些字不易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5)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書寫“晨”、“碧”、“澈”、“粼”4個字。(“晨”和“碧”要把豎畫縮短,寫得上緊下松些;“澈”和“粼”要把橫畫縮短,把字寫緊湊)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jù)描紅的情況,教師及時小結(jié)。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作業(yè),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jù)情況進行矯正強化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做這道題的步驟。(先認識部首,再寫出屬于這個部首的字)
2.指導。
(1)分別觀察最左邊的四幅圖,說一說這四幅圖上分別畫了什么。(提醒學生第4幅夸大的部位是眼睛,此圖意思重在用眼看)
(2)仔細觀察第二豎行的4個古文字,再和左邊相應的圖作比較,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古文字是由圖形演變而來的)
(3)認讀第三豎行中的4個部首,并與左邊相應的古文字作比較,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部首是由古文字演變而來的)
(4)聯(lián)系左邊的圖形和古文字想一想:用“彳”、“子”、“立”、“見”作部首的字必定和什么有關(guān)?(以“彳”作部首的字與人有關(guān);以“子”作部首的字與小孩、后代有關(guān);以“立”作部首的字與立、直有關(guān);以“見”作部首的字與眼看有關(guān))
3.練習。
(1)根據(jù)上面的推測,想想有哪些字屬于這個部首。(例“彳”:伙、伯、休;“子”:孫、孤;“立”:站、端;“見”:觀、覽、覺)再口頭匯報,并說出理由。
(2)翻開字典,找到檢字表中這四個部首的所在頁次,再找出若干例字,填寫在書上。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填寫的字,可以補充。
(2)師生共同評議正誤。
(3)比比看誰寫得又對又多。再讀一讀這些字。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畫出能夠搭配的詞)
2.指導。
(1)分別讀一讀每個括號里的兩個詞。
(2)討論:括號里每一組的兩個詞在意思上有什么聯(lián)系?(意思相近)
(3)明確即使是意思相近的詞,也會有其不同的用法,和不同的詞語相搭配。
3.練習。
(1)兩人一組討論括號里的詞哪一個能和括號后面的詞搭配。
(2)用“——”畫出選出的詞語。
4.反饋。
(1)指名說出所選的'詞語。
(2)把選出的詞語和后面的詞語連起來讀一讀。(先指名讀,再齊讀)鼓舞斗志,改正錯誤,推廣經(jīng)驗,提高水平。
(3)小黑板出示“鼓舞”、“改正”、“推廣”、“提高”4個詞,要求學生說出后面分別和它們搭配的詞。
(4)說一說括號里剩下的詞語可以和哪些詞相搭配。(如:鼓勵同學、克服困難、推動生產(chǎn)、增加收入)
二、學習第四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用小黑板出示題(1),指名讀句。
(2)要求學生做縮句練習。(夏天是個城市)
(3)說一說這個句子的毛病所在。(搭配不當)
(4)口頭修改,要求不改變原意。(“南京是個美麗的城市”或“南京的夏天是美麗的”)
(5)教師歸納修改病句的步驟:一是讀句子,二是找出病因,三是進行修改。
3.練習。
(1)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練習修改第(2)、(3)兩句。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自練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其余兩題的答案是:(2)把“和”換成“戴著”,中間用逗號隔開。
(3)“烏云和”改為“烏云密布”,中間用逗號隔開。
4.反饋。
(1)逐題討論修改情況,確定正確的答案。
(2)舉出兩種錯例,說明不可以改變句子原意。①第2句僅把“和……紅領(lǐng)巾”去掉。②第3句僅去掉“烏云和”。
(3)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4)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5)讓學生大聲朗讀修改后的句子。
5.課堂作業(yè):將修改后的通順句子抄寫在課堂作業(yè)本上。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有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可由教師講解。
萬人空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形容轟動一時的盛況。
門庭若市:形容宮門里,朝廷上,進諫的人非常多,好像集市一樣,非常熱鬧。
熙熙攘攘:形容人來人往,熱鬧紛雜。
比肩繼踵:肩膀挨著肩膀,腳碰著腳。形容人很多,很擁擠。
項背相望:形容人多擁擠,連續(xù)不斷。
濟濟一堂:形容許許多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小學四年級語文《練習三》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lǐng)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明月與“我”相伴。
(5)教師講解后再次范讀這首詩。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習朗讀,教師要糾正學生易讀錯的字音,如“竹”(zhú)、“篁”(huáng)、“嘯”(xiāo)。
(2)指名讀。
(3)在充分朗讀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練習背誦。
4.反饋
(1)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2)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①合理想像圖意,②補畫第2幅圖,③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說出來。
2.指導。
(1)指導看圖,思考:這幾幅圖中共有幾個人?他們是什么人?分別給他們?nèi)∶?小剛、小紅、小明)
(2)組織討論:三幅圖(1、3、4)分別畫的是什么內(nèi)容?(①小剛拿著照相機在走路,后面的事情吸引了他,使他轉(zhuǎn)過頭去;③小剛用相機拍下了剛才的情景;④小剛把洗好的照片拿給小紅和小明看,他們?nèi)硕既滩蛔⌒α似饋?
(3)繼續(xù)討論:第2幅圖的內(nèi)容和什么有關(guān)?(小剛拍下的照片)
(4)這是一張怎樣的照片呢?(題目:《一張令人發(fā)笑的照片》)
(5)分組討論:小剛拍下了什么照片,他們?yōu)槭裁葱Φ们把龊蠛希?/p>
3.練習。
(1)每個小組派代表站起來匯報他們的想像。
(2)對發(fā)言的同學匯報的不足之處,給予補充并發(fā)表白己的意見。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評點,提醒學生想像的內(nèi)容不僅要合理,而且要健康。
(2)讓學生自己準備,將四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3)指名講,教師及時給予提醒和幫助。
(4)和同桌互相說說這件事。
練習四教案14
教學目標
1、鞏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答有關(guān)應用題。
2、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教學重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有關(guān)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應用題。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解答有關(guān)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應用題。
教學準備
三角板,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4.9÷0.7 5.4+2.6 4×0.25 0.87-0.49
530+270 3.5×0.2 542-98 6÷12
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什么?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口算下面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诺12米,高7米;
、聘13分米,第6分米;
、堑2.5厘米,高4厘米
二、指導練習
1.補充題:一塊平行四邊形的麥地底長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⑴生獨立列式解答,集體訂正。
、迫绻麊栴}改為:“每公頃可收小麥7000千克,這塊地共可收小麥多少千克?
①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谏毩⒘惺剑w講評:先求這塊地的面積:250×780÷10000=1.95公頃,
再求共收小麥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
、侨绻麊栴}改為:“一共可收小麥58500千克,平均每公頃可收小麥多少千克?”又該怎樣想?與⑵比較,從數(shù)量關(guān)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討論歸納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
、刃〗Y(jié):上述幾題,我們根據(jù)一題多變的練習,尤其是變式后的兩道題,都是要先求面積,再變換成地積后才能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否則就會出問題。
三、鞏固練習
1.測量右圖中平行四邊形的一條底邊和它對應的高,
并計算它們的面積。
2.分別計算圖中每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單位:㎝)
四、總結(jié)全課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哪些疑難問題?
五、作業(yè)
優(yōu)化作業(yè)。
練習四教案1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真讀短文,補寫小主人的話,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并體會用上成語的好處。
教學重點:
認真讀短文,補寫小主人的話,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并體會用上成語的好處。
教學難點:
補寫小主人的話,明白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導入:生活中,我們離不開電腦,那你知道電腦包括哪些部分嗎?可是今天它們卻爭吵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文題)
2.讀文,初知大意。
(1)認真地讀一讀短文,短文共寫了哪幾個“人物”?它們分別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指名讀,分角色讀。
(3)從它們的表現(xiàn)中感受到了什么?
3.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相機指導讀好有關(guān)句子。
b.最后,小主人會怎么說?先同桌討論。
6.交流、評議。
7.將小主人的話補寫下來。寫完后再交流、評議。
8.讀了這個童話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9.體會成語的好處。
(1)找出文中畫線的部分讀一讀,能否用一個恰當?shù)某烧Z來替換?
(2)換上成語再讀一讀,你有什么感覺?
(3)朗讀換上成語的句子。
10.感情朗讀。
板書設(shè)計:
練習5
爭 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背八個詞語和魯迅的名言。
2.照樣子,練寫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
教學重點:
熟背八個詞語和魯迅的名言。
教學難點:
照樣子,練寫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熟記詞語。
(1)復習導入(復習上次練習的詞語)。
(2)指導。
、賹W生自由讀八個詞語,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谥该x,糾正錯誤讀音。
、墼僮x詞語,想想詞語的意思。
④交流。(學生大體上能說出詞語的意思即可,對有難度的,教師給予講解)
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問淵博。
博古通今:對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曉現(xiàn)代的事情。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和身體一樣高。
文質(zhì)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
(3)練習。
、賹W生自由練讀,背誦。
、谥该痴b,集體背誦。
2.熟記名言。
(1)自由讀名言,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正音。
(3)說說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魯迅的這句話是針對別人說他是天才的,我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都用在了工作上。
(4)學生自由練讀,練習背誦。
(5)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3.你還知道相關(guān)的詞語或名人名言嗎?學生交流。.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咫、起、逛”這三個字,認讀。
(2)觀察三個字有什么特點。
(3)指導書寫“咫”字。
(4)學生練習寫“咫”字。
(5)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練寫“起”和“逛”。
(6)反饋、評講。
板書設(shè)計: 練習5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幫他出主意。
教學重點:
口語交際:幫他出主意。
教學難點:
辦法要合理,表達要清楚。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幫他出主意)
1.導入:你聽說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嗎?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揭題:幫他出主意。
3.指導。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過幾天,學校要舉行讀書節(jié)的系列活動,大隊委員方明正犯愁呢!組織各班同學開展哪些讀書節(jié)的`系列活動呢?你能幫他出出點子,想想辦法嗎?
(2)指名說,教師指導(提醒學生,要動腦筋,想出切合實際的辦法,要能解決實際問題。說話時,語言要清楚、明了、簡潔)。
4.學生練習。
出示書本上的三個問題,小組內(nèi)學習。
5.集體交流,評議。(注意說話的態(tài)度、語氣,是否把主意說明白)
選擇好的主意,請學生演一演。
板書設(shè)計:
幫他出主意
想出切合實際的辦法、能解決實際問題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學寫毛筆字:兩點水和三點水。
教學重點:
學寫毛筆字:兩點水和三點水。
教學難點:
掌握字形和運筆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偏旁,說出它們的名稱:兩點水和三點水。
(2)指導書寫。
、僮屑氂^察這兩個偏旁,該怎樣寫好它們?
、诮處煼秾懖⒅笇懛白⒁恻c。
兩點水:第一筆寫上面的襄二筆為斜提。注意上下兩筆要呼應,注意兩點的位置、距離。
三點水:先寫上面兩點,第二點應偏左一些,第三筆寫成斜提,三點水成圓弧形。
(3)學生練習寫偏旁。
(4)指導書寫“決”和“江”。
3.學生練習寫,教師指導。
【練習四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練習四》教案10-04
練習的教案02-24
《練習4》的教案02-24
《練習六》教案02-26
練習九教案12-15
識字練習教案04-12
《練習課》教案12-27
整理與練習教案08-21
練習課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