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時間:2024-08-26 16:00:18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可能性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可能性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于可能性教案范文錦集八篇

可能性教案 篇1

  第1課時

  [教學內容]摸球游戲(第87頁)

  [教學目的]通過“摸球游戲”的活動,讓學生了解數(shù)據(jù)表示的方式。又通過學生的討論與交流,逐步使他們體會到數(shù)據(jù)表示的簡潔性與客觀性。

  [教學過程]

  1、交流中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可能性的大小,請看下面一道題。教師呈現(xiàn)題目并配圖,然后問:

 。1)你認為小青摸出的球可能是什么顏色?

 。2)哪一種顏色的球摸出的可能性大,為什么?與同學進行交流。

  2、在分析中理解數(shù)的表示方法

  師:現(xiàn)在盒子里只有2個紅球,能否摸到白球呢?

  生:不能。因為盒子里沒有白球。

  師:那么可以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從這個盒子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呢?

  生:用0,因為0代表沒有。那么摸出紅球的情況呢?

  生:一定能摸到紅球,因為盒子里都是紅球。

  師:從盒子里一定能摸到紅球,我們說此時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1。誰能說一說生活中哪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是0,那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為1?(生舉例說明)

  3、在觀察、討論中理解數(shù)的表示方法

  師出示一個只有1個紅球與一個白球的盒子。

  師:從這個盒子中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生: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一半。

  師:如果用數(shù)來表示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可以怎樣表示?

  生:12。

  師:這個同學說的很好,如果在盒子里在放入一個黃球,那么摸出紅球的可能性怎樣表示呢?讓學生開展分組討論。(也可以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如給每個球標上字母,再觀察等)

  4、課堂練習:

  87頁1題、2題。(生小組討論)

  5、歸納小節(jié):用數(shù)據(j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式。(可讓學生自己,也可師生共同歸納)。

  6、布置作業(yè):

  87頁下面的實踐活動題。

可能性教案 篇2

  一、情境導入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好嗎?我們還設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個小組中,哪個小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數(shù)學教案-可能性的教學設計。先來玩第一個游戲,猜猜禮袋里裝著什么?

  學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問:一定是嗎?(不一定)

  小結:也就是說,現(xiàn)在你們只能是猜測,可能會是...,也可能會是...,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二、摸球游

  1.用“一定”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

  談話: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

  指名學生上臺并指導摸球:先攪幾下,摸一個,拿出來。放進去。攪一攪,再摸一個,拿出來……

  引導: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紅球呢?(生猜測:里面都是紅球)同意他的猜測嗎?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請XXX把里袋拎出來)

  小結:對了,你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裝的都是紅球,那我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是?(紅)一定嗎?(板書:一定)

  2.談話:你們也想來玩摸球游戲嗎?好,請組長拿出袋子。不過,在摸球之前先講清楚摸球規(guī)則:由組長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攪幾下,然后任意摸出一個,并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記錄,依次傳給其他組員摸,明白了嗎?就讓我們比一比哪組合作得最好?開始吧!

 。ㄗ寣W生分組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摸球情況: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一組摸到了什么球呢?(黃球和綠球)

  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顏色的球?(黃球和綠球)

  組長倒球驗證,(師作出摸球的動作)輪到我摸了,我從這個袋里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是?(黃,綠)一定嗎?(不一定)那要怎么說?(可能是黃,也可能是綠)(板書:可能)

  提問:那能在這個袋子里摸到紅球嗎?為什么?(板書:不可能)

  3.小結:通過摸球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袋子里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如果袋子里有黃球和綠球,任意摸一個,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綠球。但不可能是紅球。

  三、實踐拓展

  1.練一練。

 。1)(出示裝有2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瞧,在這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黃球嗎?那會怎樣呢?

 。2)(出示有2個綠球和3個紅球的袋子)那從這個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黃球嗎?為什么?

  (3)(出示裝有5個黃球的袋子)這個袋子呢?為什么?

  小結:讓我們來看看現(xiàn)在各小組的得星情況,問: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今天的最佳合作獎?那這一組一定會是今天的冠軍嗎?對!在比賽還沒有結束前,我們每個小組都有可能獲勝,大家可要繼續(xù)努力啊 !

  2.裝球游戲,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可能性的`教學設計》。

  談話:前面我們玩了摸球游戲,接下來我們要來裝球,根據(jù)老師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討論,應該放什么球,不應該放什么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小籃里的球裝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裝球活動,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說說你是怎么放的?放3個5個都可以嗎?

  師表揚,說的好,只要全部是綠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綠球。

 。2)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么多放法都對嗎?只要怎樣?(不放綠球)

  交流: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應該怎樣裝?裝球時是怎樣想的?

  小結: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有很多種裝法,可以裝一種、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顏色的球,但是不能裝綠色的球。

  (3)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每次裝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裝球,老師相機引導、鼓勵)

  3.轉盤搖獎活動

  1、猜測:(師出示紅黃藍三色轉盤)觀察轉盤,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會指在哪里?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

  2、體驗:是不是真的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呢?剛才裝球最快的那一小組的小朋友上來,請你們輪流拔動轉盤試試看,

  4.聯(lián)系生活。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玩一玩、猜一猜、說一說,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表述游戲中的各種情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也有些事情可能會發(fā)生。下面請小朋友們舉例說說!

  小結: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那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四、總結談話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問題,你學得開心嗎?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2、回家后把學到的新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再調查一下,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能發(fā)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fā)生或一定會發(fā)生,一星期后舉行一個交流會,比比誰講得多講得好!

可能性教案 篇3

 。ǖ谝徽n時)

  教學目標:

  1、使同學了解有些事情是必定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發(fā)生的,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用分數(shù)表示。

  2、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讓同學體驗生活中存在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使同學經歷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準備:白球1個、黃球3個、紅綠兩種顏色的鉛筆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師述、情境:慶“慶六一”聯(lián)歡會,教師要求每人都要扮演節(jié)目,節(jié)目的形式有:唱歌、跳舞、相聲、小品等。用抽簽的方法決定。

  小華在抽簽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讓我抽到唱歌……

  2、討論:小華肯定能如愿以償嗎?為什么?

  [點評]:給同學發(fā)明機會留有空間,讓同學開動腦筋,捕獲生活中的現(xiàn)象,將所學的知識和同學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加深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這一情境,是同學經歷過并且有體驗,所以他們知道小華有可能抽不到唱歌,有可能抽得到,但抽到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在這些簽中只有一張簽是唱歌,這就自然引出課題:可能性大小。

  3、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必定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發(fā)生的,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們就學習(板書)可能性大小。

  二、實驗探究

  1、摸球活動。

  活動規(guī)則:準備3個黃球,1個白球,球的大小一樣,放進袋子里,攪拌一下。

 。1)同桌活動。每人摸10次,每次摸一個球,然后把摸出來的球放進去,攪拌后再摸第2次、第3次……填好摸20次的統(tǒng)計表(可用“正”字)。

 。2)同學分組活動。

 。3)觀察:第一次實驗結果與預測結果一樣嗎?

  (4)四人一小組活動,填好摸40次的統(tǒng)計表。

 。5)觀察討論:匯總后的結果與預測結果是否接近?

 。6)小結:摸的'次數(shù)越多,結果與預測結果越接近。

  [點評]:這一活動體現(xiàn)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同學從實踐中獲取知識。

  2、練習教材89頁中的1—4題。

 。1)同學獨立考慮,進行練習。

 。2)集體交流,討論學習情況,并說明你的理由。

  三、拓展、延伸

  1、在一個正方體中標出1、2、3三個數(shù),符合下面要求:數(shù)字1和數(shù)字2的可能性都是1/6,數(shù)字3的可能性是2/3。

  2、摸獎活動。

  (1)盒子里有4紅、2綠,兩種顏色的鉛筆,要求先說出你想摸一支什么顏色的鉛筆?可能性是多少?然后到盒子里摸,假如說的和摸的顏色一致,就可以拿走這支鉛筆。

 。2)盒子里有紅色、藍色、黑色三支一樣的筆,假如隨意拿出2支筆,可能出現(xiàn)多少種結果?

  [點評]:這是同學比較感興趣的活動,富有情趣和挑戰(zhàn)性,為同學提供充沛發(fā)展的空間。

  四、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總評]

  本節(jié)課的關鍵在于關注了同學的學習過程,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利于同學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教育氛圍,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從實際教學效果看,同學學得積極主動,時時閃爍著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體驗可能性的大小。

  2、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索的意識和他人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如何判斷游戲的公平性和可能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摸球游戲。(注:不透明容器,一個是黃球多,一個是球同樣多)二個學生來各摸10次。估計袋中黃球多還是白球多(師:你是怎樣想的?)

  二、實踐感悟

  1、透明容器(一黃、一白)摸球比賽: 規(guī)則:男生摸白球,女生摸黃球,摸得多的取勝。 師:你想如何放球?(生:男:白球多一些;女生:白球多一些) [預測:學生有爭議,并學生說明反對理由。板書:數(shù)量不一樣――不公平] 師:哪你們能不能設計一個公平的游戲呢?(生:球要同樣多。板書:數(shù)量相等―――公平。)

  2、開始比賽:(站在男生一方的舉手,站在女生一方的舉手。認為打平的`舉手)

  (1)比賽并記錄

  [預測:有可能男生勝,有可能女生勝。問敗的一方,我們的游戲規(guī)則是公平的,為什么會敗給對方呢?生:一次不能定輸贏,再來。]

  (2)修改游戲規(guī)則。再比 師:問輸?shù)耐跻环剑耗銈兎攩幔?[預測:服;不服。還要摸] 師:問男生和女生,再比你們一定能贏嗎?板書:一定 (生:不一定,一定,可能)

  (3)板書課題《可能性》 師:同學們,你對事物的可能性是如何理解的?

 。4)、小結:雖然兩種球的數(shù)量相等。也不能說他摸到的數(shù)量就一定相等。可以用一個數(shù)學語言《可能性》相等。這個游戲是公平的。

  3、是。鹤闱虮荣,球先給哪個呢?我們的裁判怎樣做的呢?你認為公平嗎?關于拋硬幣。世界上5位數(shù)學試驗結果。(課件)

  三、互動生成 設計摸球游戲。(摸一次)

  A:

  1、一定能摸到黃球。

  2、可能摸到黃球。(你為什么要這樣放)

  3、不可能摸到黃球。

  B:

  1、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都要說出想法)

  2、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3、摸到黃球和白球的可能相等。

  四、例2變式練習

 。ㄒ唬4張紅桃牌:(設計成判斷題(任意摸一張)并說出理由。)

  1、我一定能摸到紅桃A。( )

  2、不可能摸到紅桃A。( )

  3、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大。( )

  4、摸到紅桃撲克牌的可能性大。( )

  5、摸到的一定是紅桃撲克牌。( )

 。ǘ┘t桃4換成黑桃4(再判斷,怎樣說才正確)課件

  (三)兩張梅花6,一張梅花8和10.(任意摸一張)

  1、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說一句話。

  2、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說一句話。

  (四)討論你認為可能性相等和一定相等有什么區(qū)別。

  五、總結

  我們學習可能性的三種說法:板書: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P110—111)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鞏固本單元知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回顧再現(xiàn)

  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哪位同學愿意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呢?(指2—3名同學舉例,其他同學評判,教師適時點評。)

  師:我們還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下面就請同學們猜一下三、一班的張晨同學做哪個游戲的可能性比較大?(大屏幕出示:大課間活動,三、一班的40名同學在操場上做游戲,有30人在丟手絹,6人在跳繩,4人在踢毽子。張晨是三、一班的學生,她做哪個游戲的可能性大?為什么?)

  生1:張晨做丟手絹游戲的可能性大,因為……。

  生2:……

  生3:……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針對這些內容進行相關練習。(引出并板書課題:可能性的練習。)

 。ㄔO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一定”“可能”“不可能”等現(xiàn)象的描述和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的解答,回憶再現(xiàn)新授課中有關的知識和方法。)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師:首先,看一看同學們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法官。(出示)

  1、基本練習

  (1)我是小法官。(快速搶答,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僖恢苡衅咛。()

  ②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吃飯。()

 、坌∶鏖L大后一定能當飛行員。()

 、芟轮芤灰欢ㄊ顷幪。()

  (2)從放5個紅球和1個綠球的口袋中隨意摸出一個球,摸出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指生回答,重點說原因。)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xiàn)真棒!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

  2、綜合練習

  (1)課本110頁第8題。

  師:擲骰子游戲喜歡嗎?請同學們拿出寫有1—6這幾個數(shù)字的骰子來,我們一起玩。

 、僮屔f一說擲出后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有哪些?

  ②猜測試驗后的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蹖嵺`、記錄、統(tǒng)計。(全班一起擲一次,師參與記錄各個面出現(xiàn)的次數(shù)。)

 、苷f說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萦捎趯嶒灲Y果與理論概率存在差異,如果得不到預期結果,可以再讓學生多擲次,增加實驗總次數(shù),盡量使實驗結果接近理論概率。

 。ㄔO計意圖: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

  (2)課本110頁第9題。(出示主題圖)

  師:過元旦的時候,

  三、一班用抽簽的形式來決定每位同學所要表演的節(jié)目。其中講故事5張,唱歌3張,跳舞1張。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你最有可能表演什么節(jié)目?

  生:我最有可能表演講故事。

  師:為什么?

  生:因為講故事的簽比較多。

  師:誰能用“最有可能”和“最不可能”說一說其它兩個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

  生:我覺得最有

  可能抽到唱歌,最不可能抽到跳舞。

 。3)課本111頁第10題。

  師:我這里有4個盒子,其中一個盒子里放有硬幣,猜一猜可能在哪個盒子里?(注意:每個同學只能選擇一次,不能重復選。)

 、偕。

  ②簡單統(tǒng)計猜測情況。

 、劢沂窘Y果。

 、苷f一說為什么猜錯的比猜對得多。(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硬幣只能在4個盒子中的1個,有3個盒子中沒有,所以猜錯的人數(shù)比較多猜錯的可能性大。)

  師:同學們真聰明!考慮問題真全面。接下來老師提高一下難度,有沒有信心做好?

  3、提高練習

 。1)課本111頁第11題。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制的正方體來,在它的6個面上涂上紅、藍兩種顏色,要使擲出的紅色的可能性比藍色大,應該怎樣凃?

 、偕鷦邮滞可

 、谛〗M展示交流,說想法。

 、奂w展示交流凃法。(只要涂色后正方體的紅面比藍面多就行。)

 。2)課本111頁第12題。(出示)

  ①生獨立思考應怎樣填。

  ②小組合作完成。

 、奂w展示交流。(只要寫有數(shù)字“1”的卡片數(shù)量最多,寫有數(shù)字“5”的卡片數(shù)量最少就行。)

 。ㄔO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合作交流,匯報展示,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三、自主檢測,評價完善

 。ㄒ唬┳灾鳈z測

  師;剛才同學們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了這么多的數(shù)學問題,真了不起。老師還為同學們準備了一組測試題,請同學們趕快大顯身手吧。ㄗ屔鲈跍y試紙上)

  1、選擇題。

  ①有一個盒子,里面裝著4個白球和5個黃球,任意從盒子中取出一個,( )的可能性較大。

  A、白球 B、藍球 C、黃球

 、诎岩恍┌咨珖遄臃旁跁,從中任意摸出一個,( )是白棋子。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③從8個紅色的的玻璃球和2個黃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個,找到( )色的玻璃球可能性更大些。

  A、紅色 B、藍色 C 黃色

  ④從1個藍色的玻璃球和10個白色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個,摸到( )玻璃球可能性更小一些。

  A、白色 B、藍色 C、紅色

  ⑤把3個白球和5個紅球放在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個,( )是藍色的。

  A、可能 B、一定 C、不可能

  2、按要求凃一涂

 。1)摸出的一定是

 。2)摸出的不可能是

 。3)摸出的可能是

  (二)、評價完善。

  生匯報答案,其余自我核對,糾正錯誤。

 。ㄔO計意圖:通過自主檢測,進一步強化“雙基”,找出存在的問題,訂正錯誤,并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四、歸納小結,課外延伸

  1、歸納小結

  師:這節(jié)課主要練習了什么內容?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覺得你表現(xiàn)的怎樣?

可能性教案 篇6

  統(tǒng)計和可能性總備: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統(tǒng)計表,會求算術平均數(shù)、初步理解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比較復雜的統(tǒng)計表、加權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眾數(shù)以及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問題等知識。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

  1、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表,會填寫較復雜的統(tǒng)計表;了解統(tǒng)計表中的合計、總計的具體意義;會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對統(tǒng)計表進行簡單的分析。

  2、進一步理解統(tǒng)計中平均數(shù)的意義和作用;能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求加權平均數(shù),并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

  3、通過一些簡單事件,理解中位數(shù)、眾數(shù)的意義,會求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眾數(shù)。

  4、通過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初步嘗試根據(jù)給定的可能性設計一些簡單的游戲。教學重點: 進一步學習統(tǒng)計表,會填寫較復雜的統(tǒng)計表;了解統(tǒng)計表中的合計、總計的具體意義;會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對統(tǒng)計表進行簡單分析。

  教學難點:

  1、通過一些簡單事件,理解中位數(shù)、眾數(shù)的.意義,會求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眾數(shù)。

  2、通過生活中的實例,進一步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初步嘗試根據(jù)給定的可能性設計一些簡單的游戲。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與手段: 讓學生深入生活去獲取信息,學會整理和分析。教師重視安排好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統(tǒng)計和可能性

  平均數(sh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統(tǒng)計中的平均數(shù)的意義和作用。

  2、能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求加權平均數(shù),并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所給數(shù)據(jù)求加權平均數(shù)。

  教學難點: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求簡單的平均數(shù)。

  1、引導學生思考

 、購倪@個統(tǒng)計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情況?

  ②還準備知道哪些情況?

  2、隨著問題的提出、自然地進行解決。五年級平均每人得多少分?(用五年級學生的得分總數(shù)除以五年級學生的總人數(shù))

可能性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青島版第93—95頁,分類統(tǒng)計。

  教學目標:

  1.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統(tǒng)計,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表。

  2.感受分類的多樣性,體會分類統(tǒng)計的統(tǒng)計的意義,進一步提升初步的統(tǒng)計觀念。

  3.經歷分類統(tǒng)計的過程,發(fā)展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難點:

  1、會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完成相應的統(tǒng)計表。

  2、能用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來解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大海嗎?(喜歡)你們去過大海嗎?(去過,沒去過)。說說你們在大海上都看到了什么?(藍色的大海,海鷗,等等)老師知道有一群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到海里去游泳了,咱們一起去看看,好嗎?閉上眼睛,現(xiàn)在我們已經坐上火車了,嘟嘟,睜開眼睛吧,我們到了,(出示圖片)說說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談話導入使學生很自然的引入課題,“閉上眼睛”使學生有一種神秘感,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們暢所欲言的談自己在大海上看到的情景,滿懷激情的去求知)

  評析:從學生感興趣的大海入手,通過輕松愉快的談話,一下子拉進了師生的距離。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是活潑好動,想象力是豐富的,教師創(chuàng)設:閉上眼睛,坐上火車,同時加上教師模仿“嘟嘟”的火車聲,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正因為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學生睜開眼睛看到大海圖片時,才會表現(xiàn)出驚訝、激動的樣子,使學生很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課中。

  二、自主探究

  1、引導看圖提問題;師: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一群人在海里游泳,海;師:那你們能根據(jù)剛才觀察到的信息提出問題嗎?;

  生1: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一共有多少只船?;

  生3:沙灘上有多少人?;

  生4:有多少個女孩在游泳?等等,;

  師:大家是不是還有好多問題要問啊,那你們知道觀海;

  1、引導看圖提問題。

  師:你都看到了些什么?

  生:一群人在海里游泳,海面上有一些船,還有一把傘,還有坐在沙灘上觀海的人,遠處有小島,島上還有寶塔,等等。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

  師:那你們能根據(jù)剛才觀察到的信息提出問題嗎?

  生1:游泳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2:一共有多少只船?

  生3:沙灘上有多少人?

  生4:有多少個女孩在游泳?等等,

  師:大家是不是還有好多問題要問啊,那你們知道觀海的人提出了什么樣得問題嗎?

 。ǔ鍪菊n件;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剛才有的同學提出的問題和觀海人體的一樣,有的包含在這兩個問題里,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幫這位觀海人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好嗎?

  (師板書問題:正在游泳的有多少人?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船?)

 。ㄔO計意圖:在觀察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問題意識。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幾乎都想把觀察到的說出來,并且提出了好多有價值的問題,從而看的出學生們思維是十分活躍的,有很強的問題意識)

  評析:“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教師恰當?shù)貙W生進行了表揚評價,鼓勵了學生,同時為下面學生繼續(xù)觀察畫面提供了努力方向,只有仔細觀察畫面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注意了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要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的多。此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培養(yǎng)了問題意識。同時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既避免了學生不提問題、直接進行新課的死板,又避免了學生提出很多問題,不知從何入手。

  2、解決問題,對分類統(tǒng)計的研究。

  片段一:師:看第一個問題,老師讀題,咱們先來看看正在游泳的都是些什么樣的人啊?

  學生1:有男的,女的。

  師:哦,你這是按性別來分類的,是嗎?

  學生2:有大人小孩;師:哦,你是按年齡來分類的,是嗎?

  學生3:有戴游泳圈的,又不戴游泳圈的

  師:哦,你是按有沒有游泳圈來分類的。

  學生4:有戴游泳帽的,不戴游泳帽的

  師:哦,他是按什么分類的?學生齊答是按有沒有游泳帽來分類的。

  學生5:還有穿衣服的和不穿衣服的。

  師:噢,你們同意嗎?(學生的.意見不一致)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很細致,其實他們都穿這衣服了,只不過他們穿的衣服有的潛在水里我們看不到。

  老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分得也很仔細。

  片段二:師:那大家想想咱們把這些游泳的人分類,對解決這個問題有沒有用啊?有。好,咱們就試一試!(出示統(tǒng)計表)知道這表的名稱嗎?(生答:統(tǒng)計表)恩,對,咱們來一起看一看:類別誰知道是什么意思?(是分類情況)大家同意嗎?那類別這一欄填什么呀?誰知道?(填分得什么)

  師:比如說填什么?(生答男女)。如果是按大人小孩呢?(分別填大人,小孩)同意嗎?同意。那人數(shù)是指什么?(就是各類的人數(shù)),合計是什么意思。浚ò阉鼈兗悠饋淼臄(shù))同意嗎?同意。

  師:大家能根據(jù)剛才你們的分類填好這張統(tǒng)計表嗎?好,請你們的組長把表一表二拿出來兩個人共選一張來填,如果你們兩個都不想用這兩種分類方法,你們就選表三,用你們的分類方法來統(tǒng)計。兩個人一個數(shù)的一個填得,看看哪組填的又快又好,老師就把他們的統(tǒng)計表展示出來。如果看不清屏幕上的圖的話,可以借助老師為大家準備的照片,也在你們的桌子上,如果你有困難請舉手,老師隨時幫助你。好,開始填吧。ɡ蠋熝惨曋笇,學生合作填統(tǒng)計表)

  評析:通過觀察統(tǒng)計表激起學生們以往學過的知識,感受知識的系統(tǒng)性。此環(huán)節(jié)能看的出部分學生對以前的知識掌握良好,部分同學借助集體的力量對知識進行了復習,學生感受到了分類統(tǒng)計的多樣性,又通過兩人合作填統(tǒng)計表無形當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意識,還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創(chuàng)新的機會。

  3、反饋展示。

  師: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已經填完了,填完的請用眼睛告訴我,好,誰來展示一下你填的統(tǒng)計表?講一講你是怎么填的?師:其他的同學是不是也想展示你們的統(tǒng)計表。浚ㄊ牵。┠呛,看準了,和他的不一樣的請拿過來,不過要有秩序噢。▽W生紛紛展示,對于填得很好的獎勵小粘貼)

  觀察這些統(tǒng)計表,從每種統(tǒng)計表中可以讀到什么信息?

  生1:男生10人,女生11人,合計21人,

  生2:我在表二中能知道大人多少人,小孩多少人,等等

  師:是不是通過這統(tǒng)計表咱們就很容易掌握游泳人的情況?(是)老師把不同分類的統(tǒng)計表放在一起請同學們來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是合計一樣,不同的是分類不一樣。

  師:你這是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老師要把它記下來。板書其中的發(fā)現(xiàn):分類不一樣,合計相同。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統(tǒng)計表說出所讀到的信息,有利于學生理解分類統(tǒng)計的必要性,從而體會了分類統(tǒng)計的意義」

  4、總結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

  師:這種統(tǒng)計的方法就叫分類統(tǒng)計。(板書:分類統(tǒng)計)師說:剛才咱們是根據(jù)什么填的這表。扛鶕(jù)分類啊,那我們叫它分類統(tǒng)計好不好?那我們在分類統(tǒng)計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要數(shù)仔細,合計要算對。

  5、解決第二個問題。

  師:解決第二個問題可不可以用你們剛才的分類統(tǒng)計法來解決呢?(可以)那好,來,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漂亮的船只可以怎樣分類呢?你們可以兩人一組或四人一組來一起份一份。待會看那組分的種類多。

  6、反饋展示。

  (1)看哪組坐的好就先讓那組來說一說!

  生1:分為大船,中船,小船;

  生2:分為粉色的,紅色的,還有藍色的;

  生3:分為汽艇,客船,油輪

  師:大家觀察得非常細。有關解決第二個問題的統(tǒng)計表也躺在信封里,還是請組長安靜又快速的拿出表二來,兩個人填一張表,和剛才一樣一個數(shù),一個填;

 。2)誰想來展示一下你的統(tǒng)計表?先說一說你是安什;

  生1:我是按顏色分類的,黃色的有五只,藍顏色的有;

  師:大家同意嗎?有和她不一樣的分類統(tǒng)計的嗎?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有分類統(tǒng)計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來;

  三、應用拓展

  1、師:今天咱們幫觀海人用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了,;

  2、師:今天是老師第一次和大家上課,我想了解一下;等,然后再算出合計來,

  只要有一個數(shù),一個填。看誰填得又快又對。(學生自主填統(tǒng)計表)

 。2)誰想來展示一下你的統(tǒng)計表?先說一說你是安什么分類的,然后再說說你是怎樣填的?

  生1:我是按顏色分類的,黃色的有五只,藍顏色的有三只,粉紅色的有兩只,合計是十只。

  師:大家同意嗎?有和她不一樣的分類統(tǒng)計的嗎?(學生紛紛展示)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有分類統(tǒng)計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來填統(tǒng)計表,再次經歷了統(tǒng)計的過程,感受了分類統(tǒng)計的多樣性。學生們能夠積極自主的填統(tǒng)計表,合作意識也有所提高。

  1、師:今天咱們幫觀海人用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解決了,我想他肯定會很高興,你們呢?(高興)出示課件練習1,看這些花漂亮吧,就像你們高興的臉蛋一樣。你們認識這些花嗎?(月季,太陽菊,)都是什么顏色的?(紅的,黃的)你們能用今天學過的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來統(tǒng)計統(tǒng)計嗎?(想)好,請大家打開課本第94頁,看到了嗎?開始填吧!我要把最大的貼粘畫獎給田的又對又快地同學!(展示,評價)

  2、師:今天是老師第一次和大家上課,我想了解一下咱們班的人數(shù)情況,你們可不可以用今天學過的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讓我了解一下?分男女,分扎辮子的不扎辮子的,分年齡,分高矮,分胖瘦,等等,然后再算出合計來,(只要有理就給與肯定。實際驗證一下,采用比較明顯的。)

  評析:在學生掌握了分類統(tǒng)計方法的基礎上,充分讓學生來運用知識進行實踐,進一步體會分類統(tǒng)計的意義,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性」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浚▽W到了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那是不是這種方法只用在咱們校園里呢?(不是)那老師給大家布置一小任務,放學回家把今天學到統(tǒng)計方法教給你的家長,并且討論一下在什么地方還可以用到分類統(tǒng)計的方法,回來了告訴大家,好嗎?

可能性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可能性和概率是七年級下冊第三章《事件的可能性》的第3節(jié)內容。這是在學生通過具體情境了解了必然事件、不確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并在具體情境中了解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意義,會用列舉法(包括列表、畫樹狀圖)統(tǒng)計在簡單問題情境中可能發(fā)生的事件的種數(shù)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可能性事件的進一步學習和提升。通過一些簡單的事例,初步認識概率的意義,導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為0,必然事件的概率為1,不確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這樣的安排完全是按照《新課程標準》的分步到位,螺旋式上升的整體設計。

  教材中通過以下步驟建立概率的意義:通過實例認識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用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定義概率——在等可能性的前提下用比的形式來表示概率。其中第3個步驟“等可能性”這個前提十分重要。課本通過說理的方法來讓學生認識等可能性。有關概率的概念,本教科書將在八年級下冊學習頻數(shù)和頻率的基礎上,主要安排在九年級上冊學習。因此在本章教學中盡量不隨意提高要求,主要是為以后的進一步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也進一步使學生了解概率的產生與發(fā)展是與生產、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

  (二)學情分析

  考慮到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結構,遵循啟發(fā)式原則,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本節(jié)課采取發(fā)現(xiàn)與探究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教師組織、引導、合作的作用,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充分經歷實際問題的情景,這是認識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的唯一途徑。教學中應通過大量的實際例子,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等可能性?怎樣認識兩個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計算等可能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對學生來說不太容易。 涉及一些簡單事件的概率計算,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初步認識概率的意義,以及在等可能性的條件下概率的一種直觀表現(xiàn)形式。這是學生學習了事件的可能性后的一個自然延伸。在教學中,應注意所學內容與日常生活、自然、社會和科學技術領域的聯(lián)系。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應注意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事件的可能性與概率的意義。這些不僅是學習本節(jié)的關鍵,對于學好本章及至以后各章也是很重要的。

  【教學目標】

  1、 了解概率的意義

  2、 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

  3、 會用列舉法(包括列表、畫樹狀圖)計算簡單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進一步認識游戲規(guī)則的公平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概率的意義及其表示

  難點:例2涉及轉盤自由轉動2次,事件發(fā)生的條件構成比較復雜,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引例:小紅與小李被同學們推選為班長,獲票數(shù)相等,誰擔任正班長哪?老師決定用抽簽的辦法來決定:做4個紙團,其中只有1個紙團里寫有“正”字。由小紅從中任取1個紙團。抽出有“正”字的紙團,就決定由小紅擔任正班長。這個辦法公平嗎?如果不公平,怎樣改正才會使之公平?

  分析:小紅從4個紙團中抽出寫有“正”字的紙團的可能性是 ,即小紅擔任正班長的可能性是 。如果小紅抽到寫有“正”字的紙團,就決定由小紅擔任正班長,這個辦法不公平。然后由學生共同合作討論,得到改正的方法。而且,這改正的方法不止一種。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合作精神,讓學生積極參與。

  解答:這種抽簽決定正班長的辦法是不公平的,如果僅對小紅而言是不公平的。如果小李也按這個辦法實行,小李擔任正班長的可能性也是 ,也就是說,雙方獲勝的可能性相同。這個辦法才是公平的。(改正的方案不唯一)

  (這樣的引入,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素材與學生現(xiàn)實緊密結合,從解決實際問題的欲望而促進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鼓勵合作學習。從多角度思考,采用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創(chuàng)造積極合作、討論的氛圍。)

  (二) 師生互動,探索新知:

  從此題解答中可以得到,在客觀條件下使小紅與小李抽簽勝出的可能性大小相等(也稱機會均等)那么才是公平的。而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指明可能性大小的情況:教師可舉一些描述實際生活中有關可能性大小的幾個例子:

  ①小明百分之百可以在一分鐘內打字50個以上,即小明在一分鐘內打字50個以上的可能性是100%。

 、谛∪A不可能在7秒內跑完100米,即小華在 秒內跑完100米的可能性是0。

 、弁ㄟ^搖獎,要把一份獎品獎給10個人中的一個。每人得獎的可能性是 。

  接著類似的可以讓學生自己結合生活經驗獨立舉一些例子。

 。ㄟ@樣的安排是使學生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并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只要合理、正確都予以高度肯定,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學生難免犯錯,但相信同學之間也能糾錯。教師放手讓學生在互相討論和互相評價中得以提高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學生評價中,集思廣益,能體會到如何更完善和辨證地分析問題。)

  然后教師歸納,在教學中我們把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稱為事件發(fā)生的概率,一般用 表示。事件 發(fā)生的概率也記為 ,事件 發(fā)生的概率記為 ,依此類推。

  如果我們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相同的各種結果的總數(shù),并且知道其中事件 發(fā)生的可能的結果總數(shù),那么就可用以下式子表示事件 發(fā)生的概率:

  強調:概率的數(shù)學意義是一種比率,這個概率公式適用的條件——事件發(fā)生的各種可能結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這一點學生容易疏忽?筛鶕(jù)學生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再舉一些實例加以辨別各種可能結果的可能性是否都相等。

  例如:任意拋擲一枚硬幣,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兩種結果。由于硬幣質地均勻,拋擲時具有任意性,所以出現(xiàn)“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認為是相等的。適用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而對于“投籃”,雖然也只有兩種可能結果:“命中”與“沒命中”,但由于投籃的命中率與投籃者的技術水平相關,“命中”與“沒命中”的可能性通常是不相等的。

  (三) 講解例題,綜合運用:

  在弄清等可能性的含義后,就可以應用本節(jié)課的概率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例1:任意拋擲一枚均勻的骰子,當骰子停止運動后,朝上一面的數(shù)是1的概率是多少?是偶數(shù)的概率是多少?是正數(shù)的概率是多少?是負數(shù)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由于一枚骰子有六個面。當骰子停止運動后,每一個面朝上的可能性都為 。即為等可能性事件。因此可用概率的公式計算。

  解:任意拋擲一枚均勻的骰子,當骰子停止運動后,朝上一面的數(shù)有可能性相同的 種可能,即1、2、3、4、5、6。所以朝上一面的數(shù)是 只有 種可能,即朝上一面的數(shù)是 的概率 ;是偶數(shù)的有 種可能,即2、4、6。所以朝上一面的數(shù)是偶數(shù)的概率 ;是正數(shù)的有 種可能,即1、2、3、4、5、6。所以朝上一面的數(shù)是正數(shù)的概率 ;是負數(shù)的可能結果有 種,即所有可能的結果都不是負數(shù),所以朝上一面的數(shù)是負數(shù)的概率 。

  一般地,必然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為100%,即 。不可能事件發(fā)生的概率為0,即 。而不確定事件發(fā)生的概率介于0與1之間,即 。

 。ɡ1的目的主要鞏固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教師著重講清解法的思路和方法步驟。解這類問題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判斷是否適用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然后統(tǒng)計所有可能的結果數(shù)和所求概率的事件所包含的結果數(shù),再把它們代入公式求出所求概率。)

  從例1中自然引出必然事件的概率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為0,不確定事件的概率為 。

  (四) 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做一做:

  1、 從你所在小組任意挑選一名同學參加詩朗誦活動,正好挑中你的可能性是多少?

 。ǜ鶕(jù)班級各小組的實際人數(shù)回答)

  2、 轉盤上涂有紅、藍、綠、黃四種顏色,

  每種顏色的面積相同。自由轉動一次轉盤,

  指針落在紅色 區(qū)域的概率是多少?

  指針落在紅色或綠色 區(qū)域的概率是多少?

 。1/4,1/2)

  (五)變式練習,拓展應用:

  例2:如圖所示的是一個紅、黃兩色各占

  一半的轉盤,讓轉盤自由轉動2次,指針2

  次都落在紅色 區(qū)域的概率是多少?一次落在

  紅色 區(qū)域,另一次落在黃色 區(qū)域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

 。1)由于轉盤上紅、黃兩色面積各占一半,轉盤自由轉動一次,指針落在黃色 區(qū)域和落在紅色 區(qū)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2)統(tǒng)計所有可能的結果數(shù),讓學生自己列表或畫樹狀圖。應注意轉盤的兩次自由轉動意味著事件的發(fā)生分兩個步驟,各種可能包括了順序的因素。

 。3)統(tǒng)計所求各個事件所包含的可能結果數(shù)。

  解:根據(jù)如圖的樹狀圖,所

  有可能性相同的結果數(shù)有4種:

  黃,黃;黃,紅;紅,黃;紅,紅。

  其中2次指針都落在紅色 區(qū)域的可能結

  果只有1種,所以2次都落在紅色 區(qū)域

  的概率 ;

  一次落在紅色 區(qū)域,另一次落在黃色 區(qū)域的可能有結果2種,所以一次落在紅色 區(qū)域,另一次落在黃色 區(qū)域的概率 。

  變式:在例2的條件下,再問:第一次落在紅色 區(qū)域,第二次落在黃色 區(qū)域的概率是多少?講解時注意讓學生自己分析同例2的第二問的區(qū)別。從中求出變式的正確的解答為 。

 。ū经h(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體驗變式中的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提倡題后反思。)

  (五) 反思總結,布置作業(yè):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的所學知識,反思有什么樣的收獲。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讓參與反思的學生更多。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后布置作業(yè),有助于學生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五、教學說明:

  本章計算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只涉及簡單的獨立事件。一般每次取1個,最多取3次。教師應把握好教學要求。

【可能性教案】相關文章:

《可能性》教案01-31

可能性教案人教版12-21

《可能性》教案(15篇)03-08

可能性教案精選15篇02-18

《摸名片統(tǒng)計與可能性》教案03-07

《可能性》教案匯編15篇03-08

《可能性》教案(通用20篇)09-24

可能性教案(通用15篇)02-28

《可能性》教案(集合15篇)03-11

可能性教案(集錦15篇)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