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認識、會寫“呢、齡、敏、遺、沐、軀”6個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一首詩。
3.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充滿情趣的語言,激發(fā)對祖國媽媽的無比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1.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一首詩。
2.難點:學習樸實有趣的語言,體會詩歌內涵,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具生字卡片或字幕投影儀
(一)談話導人
有一個人,我們大家都稱呼她為‘媽媽’,同學們這樣稱呼她,老師這樣稱呼她,爸爸媽媽這樣稱呼她,連爺爺奶奶也這樣稱呼她。她就是我們共同的媽媽——祖國媽媽。今天我們學習一組詩——《說給祖國媽媽的悄悄話》。作者給祖國媽媽說了哪些悄悄話呢?請大家?guī)е鴨栴}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課文,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并說說每首詩的主要內容。
2.交流反饋,學習字詞。
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指名朗讀課文,聽讀正音,也可以簡單談談每首詩的`主要內容。
本課安排了6個要求會寫的生字?梢圆捎眉凶R字的方式識字。
作為高年段的學生,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主識字,運用自己認為合適的識記方法。
字音上,“呢”的聲母是鼻音,“齡”的聲母是邊音,可比較認讀!懊簟钡捻嵞甘乔氨且簦褒g”的韻母是后鼻音,讀的時候要注意正音,把音讀準。
字形上,“呢、齡、敏、遺、沐、軀”均為左右結構的字,可以用拆字法記憶字形,也可以利用熟字進行對比記憶。
如“呢”與“呢”相似,左邊為“日”;“敏”是“繁”的上半部等!斑z”為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注意先內后外,里邊的“貴”上部為“蟲”字少一點,不要多加了點。在書寫時,要注意左右結構的字的比例,“呢、沐、軀”為左窄右寬,“敏”為左寬右窄,“齡”左右等寬。
字義的理解,應引導學生用聯系上下文或找近義詞的方法自主揣摩,也可憑借工具書自主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供:
親呢:十分親密。
德高望重:成語。品德高尚,聲譽卓著。
遺著:死者生前留下來的著作。
沐。涸赶丛,比喻受潤澤。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
邊讀課文,邊感知內容,體會。
交流,反饋。
帶著情感體驗再讀課文。
。ㄋ模、課堂
把收獲一下吧!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蘑、菇、猬、耽、歉”五個生字,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積累耽誤、抱歉、猶豫等詞語。指導學生書寫“灰、晨”等七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能簡單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讀好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心情。
教學難點:
懂得講信用的重要,自覺做到“說話算數”。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 動物貼圖 課件 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字詞,隨文理解猶豫、抱歉的意思。
2、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人物對話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表達的語氣。
3、通過理解課文,對小山羊和小灰兔做簡單評價,激發(fā)守信意識。
4、練習續(xù)編故事,懂得在生活中做一個守信的人。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表達的語氣。
教學難點:
通過閱讀課文、續(xù)編故事,懂得在生活中做一個守信的人。
教學準備:
多媒體、生字卡片
一、復習詞語,復述課文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體會相約時的高興
1、體會小灰兔邀請時的語氣。
2、體會小山羊的高興
范讀 : 小山羊高興地說:“好啊,快走吧!”
我這只小山羊怎么樣?(高興,快樂。板書)
抽讀,讀出小山羊的快樂。
全班一起來當一當這只高興的小山羊。
3、小灰兔是怎么說的,翻開書42頁,一起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
4、師:你們的朗讀熱情把老師也吸引了。分角色朗讀第一段。男生當小山羊,女生當小灰兔,老師讀剩下的部分。
(二)、學習二---三段
1、變序提問,掌握心情變化
小山羊高興地答應了小灰兔的邀請,可是最后它的`心里變得-----板書猶豫
鼓勵孩子質疑。
自由讀課文2---3段,思考:這中間都發(fā)生了什么事?
2、匯報: 小山羊一共等了小灰兔幾次?
3、重點突破學習二自然段
、倌俏覀兿葋砜纯吹谝淮蔚鹊那榫啊U页鲂∩窖蛟趺醋龅恼Z句,用“——”畫出來。找出小灰兔怎么說、怎么做的語句,用“﹏﹏”畫出來。再讀一讀。
、跈z查反饋:出示小山羊表現的句子。指導朗讀
、蹤z查反饋:出示小灰兔表現的句子。
從他怎么說、怎么做中,你覺得他對朋友怎么樣?同桌討論讀出不同的感受。體會小灰兔的不守時,不尊重朋友,為自己的錯找藉口。
4、簡略學習三自然段
第一次小山羊從早晨一直等到中午,小灰兔卻失約了。那第二次小山羊又是怎么做的?引讀第三段小山羊的做法。
小灰兔呢?它又找了什么藉口呢?引讀小灰兔的做法。
理解態(tài)度的變化:這次小山羊還像第一次一樣滿不在乎嗎?你從哪里看出的?(抱歉)出示詞語卡片,隨文理解抱歉。
他完全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嗎?再次引讀。是啊,他又讓小山羊等了半天。全班一起再讀第三段。
(三)、學習第四段
、龠B連失約的小灰兔,當它再次邀請小山羊時,小山羊猶豫了。齊讀第四段。
、谙胂笳f話,理解猶豫。誰來幫老師填一填
小山羊想,我很愿意去 ,但是,如果 ,怎么辦呢?
是啊,小山羊又想去踩蘑菇,又擔心小灰兔不來,矛盾極了。文中用了一個詞,是----猶豫。出示卡片,F在你們明白猶豫的意思了嗎?
兩次的說話不算話,造成了朋友的不信任,帶著矛盾的心情讀。
三、思維訓練,突破難點
1、第二天早晨,小山羊會不會等小灰兔呢?你是小山羊,你會等嗎?
小組討論
2、反饋討論結果
3、拿出手中的筆,你們也來當一當小作家。續(xù)寫故事。
4、反饋讀。
四、總結
如果你不守信用,朋友會不不相信你。老師有句話要送給你們。
言必信,行必果。指導孩子們讀。
師解釋意思:說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善始善終。
(板書講信用)希望你們在生活中都做一個講信用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講信用
小山羊和小灰兔
高興
猶豫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偏旁“白字旁”和“小字頭”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2.會認3個字。
3.會寫練習2中的6個字。
4.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教學重點:
1.認識2個偏旁,學會6個生字。
2.積累詞語,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
教學難點:
正確指導學生書寫“尖”和“看”字。
教學過程:
一、配樂背誦全文。
二、識字教學:
(一)學習生字的音:
1.自己借助拼音讀讀生字和會認字。
2.同桌同學互讀不帶拼音的生字和會認字。
3.抽讀不帶拼音的生字和會認字。
4.做猜字游戲鞏固字音。
。ǘ⿲W習生字的字形:
1.認識新偏旁“白字旁”和“小字頭”。
2.學生自學生字分析字形結構,結合詞語和課文內容了解字義。
3.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比比誰記憶字形最巧妙?組的詞語最多。
4.小組匯報:
的:左右結構,左邊是白字旁,右邊是“勺”字,筆順是撇、橫折鉤、點。組詞:紅的、尖尖的。
尖:上下結構,上面是“大”字。凡是上面小,下面大的',這種形狀稱為“尖“。讓學生說說哪些東西是尖的?(筆尖:針尖……)
只:上下結構,上面是“口”字,下面像“八”字,注意“撇”改成“點”。還可以用“葉”字,換一部分記憶“只”的形。組詞:只有只要……
看:半包圍結構,包圍部分“”有些像“手”字,被包部分是“目”字。讓學生抬起左手放到腦門上向遠處張望就是“看”字。在做動作中記住了“看”的字形。組詞:看見看書……
見:獨體字。用數筆畫方法記憶。認字多的學生可以用“貝”字記,最后一筆“點”改成“豎彎鉤”就是“見”字。組詞:看見見到……
星:上下結構,用偏旁加筆畫的方法記字。上面是日字頭,下面是“生”字,筆畫是生。組詞:星星、星空、說句:晴朗的夜空,我看見無數顆星星。.
三、寫字教學:
1.請學生描紅,(課后練習2)邊描邊記住生字的筆順和字形結構。
2.學生自己觀察每個字的重點筆畫位置,照著范字把每個字獨立書寫一遍,寫完后與范字進行比較。
3.學生提出難寫的字。(星、看)
4.實物投影出示帶田格的“星”字和“看”字,大家觀察重點筆畫位置,觀察后說一說。
5.教師范寫“星”字和“看”字。學生在書上練習書寫“星”字和“看”字。學生改完后在實物投影上進行評改!
6.實物投影出示帶田格的“尖、只、見、的”字。讓學生觀察這幾個字重點筆畫位置,然后說一說。提醒學生書寫時注意“尖”字,上面“小”字頭的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只”字最后一筆是“點”。
7.學生在書上寫“尖、只、見、的”四個字。寫后進行同桌同學評改!
8.小組內評選書寫大王和書寫進步獎。
四、鞏固練習:
1.大生字本上抄寫生字,每個字寫3遍,教師巡視糾正寫姿和執(zhí)筆方法。對于書寫有困難的學生教師幫助輔導。
2.抄寫詞語。
星星五星只有看見聽看見尖尖的
3.課后練習3,讀一讀,說一說。
(1)讀讀左邊的短語。
。2)啟發(fā)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想想,還有哪些東西是“彎彎的”、“藍藍的”、“閃閃的”。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座同學互相說一說,最后全班進行交流。
4.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五、小結:
兒歌中的小女孩在晴朗的夜晚看見彎彎的月亮,那么可愛,像只小小的船,于是她就想自己坐在小船上,想了很多。剛才你們也到了這美麗的夜空中去遨游,夜空中有很多奧秘等待著你們去發(fā)現、去探索。
板書: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通過學習,了解保護森林的戰(zhàn)士們單調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發(fā)學生熱愛邊防戰(zhàn)士的思想感情。
3、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主要事件,并體會怎樣把事件寫具體。
4、了解到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體會“家書抵萬金”的深刻含義。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為邊防戰(zhàn)士寫信的熱情。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了解保護森林的戰(zhàn)士們單調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發(fā)學生熱愛邊防戰(zhàn)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主要事件,并體會怎樣把事件寫具體。
2、了解到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體會“家書抵萬金”的深刻含義。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解決文中生字。
2、通過學習,了解保護森林的戰(zhàn)士們單調寂寞的生活及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發(fā)學生熱愛邊防戰(zhàn)士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為邊防戰(zhàn)士寫信的熱情。
導學過程:
一、導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通訊方式越來越發(fā)達,可在偏遠地區(qū),他們唯一的'通訊方式還是寫信,而且信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二、初讀課文,解決文中生字。
1、自瀆課文,想辦法解決文中生字。
2、檢測字詞:對照一類、二類生字條,同桌一起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后,概括總結主要內容。
2、分小組討論:為什么“家書抵萬金”?這封家書和平常的家書一樣嗎?
。1)抓重點詞句體會森林戰(zhàn)士生活艱苦、單調、寂寞。
。2)鼓勵學生把自己理解到的讀出來。
。3)用語言渲染:信可以使他們消除寂寞,與外界取得聯系,點明信對戰(zhàn)士來說多么重要啊。
3、當他們得到信時,又是什么表現?
(1)指導員怎樣送信?戰(zhàn)士們又是怎樣拆信、讀信?體會指導員對戰(zhàn)士的一片愛心,以及戰(zhàn)士們對信的珍愛。
(2)怎樣才能把那種感情讀出來呢?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主要事件,并體會怎樣把事件寫具體。
2、進一步體會課文,激發(fā)學生為森林戰(zhàn)士寫信的熱情。
3、完成語文天地D4。
4、指導寫字。
導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說說課文講的是什么?
體會三名森林警察是為了保護祖國最北部九十七萬公頃的原始森林,寧愿自己過上這樣艱苦的生活,他們是多么偉大啊。
二、讀了作者寫的這篇課文,我們深受感動,想想作者為什么能寫這么感人?他怎樣把事情寫具體的呢?結合語文天地D4。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2、抄寫生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設計理念
《家鄉(xiāng)環(huán)境》是人教課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二組課文中設計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活動的主旨是通過學生在歷時兩周的觀察、調查、訪問,了解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狀況。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并在進行此次活動中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環(huán)保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主動搜集各方面的資料,激發(fā)學生熱愛環(huán)境之情,讓學生主動探究,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培養(yǎng)信息收集整理能力、語文表達能力和綜合實踐的能力。
二、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xiāng)過去的環(huán)境狀況,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2、學生利用科學的方法(調查、觀察、訪問、資料收集整理)獲取知識,了解某一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組織能力、口語交際與習作能力。
4、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
三、活動安排
第一課時:討論確定學習內容分為四個板塊,組合活動小組,小組選擇一個內容,進行組內分工。
第二課時:將各小組搜集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
第三課時:學習成果展示,在同學間相互交流調查研究成果。布置課后作業(yè)。
第四課時:學習成果展示
1、小組合作把設計的環(huán)保宣傳標語張貼在相應的位置。
2、小組通過手工活動設計身邊環(huán)境的版圖。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語文人教版第九冊
教學目的: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病⑼ㄟ^學生質疑與解疑,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
教學重點:
理解魚游到紙上和游到心里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質疑與解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由題質疑,導入課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第七課——《魚游到了紙上》。讀了這個課題,你覺得奇怪嗎?(魚怎么會游到紙上)
很好,同學們通過題目就能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果大家仔細讀讀課文,我們還能提出一些問題。請大家認真地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看還能提出些什么問題。
二、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學生自讀課文,尋找問題。
2、交流:
你們能說說看,自己通過讀課文提出了多少問題嗎?(學生舉手,匯報自己提出問題的數量,鼓勵提得多的。)
3、大家開動了腦筋,認真地讀了課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這么多問題,真不錯。請你們把自己提出的問題放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哪些問題大家都提到了,哪些問題你提到了,對方沒提到,或對方提到了,你沒提到。
4、小組討論
說說你提出的問題是什么?(重點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點的請其他同學簡單回答后解決)
小黑板出示:
①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
、跒槭裁凑f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特別”在哪里?
、蹫槭裁凑f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什么意思?它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三、再讀課文,解決疑問。
。、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這些問題你們準備怎么解決呢?(讀讀課文,與同學討論)
。病⒄埻瑢W們再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答案,能解決幾個就解決幾個。
。、學生再讀課文。
。、有些問題同學們已經找到答案了,有些問題也許還沒解決,大家先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自己的答案與其他同學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問題也可以互相討論。
。、全班交流。
①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
(因為這位青年畫魚畫得活靈活現,就像在紙上游動。)
②這位青年特別在哪里?
(說他特別,是因為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蹫槭裁凑f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ǎ帷⑺鲜且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從“老是”可以看出他總是這樣;從“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魚看得很入神。)
b、他有時工筆細描,……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練習朗讀。
。、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洹⑺坪跬浟藭r間,也忘記了自己。
。、他告訴我,……忘了回家。
、堋跋扔蔚搅宋业男睦铩笔鞘裁匆馑?它與“先游到紙上有什么關系?”
。ā跋扔蔚叫睦铩敝盖嗄陮痿~觀察很仔細,金魚的形狀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里。它與“先游到紙上”是因果關系。)
四、總結全文,歸納學法。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我們了解到這是一位聾啞青年,但他卻——“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學們今天學會了從課題和文章內容中發(fā)現問題,并通過讀書和討論來解決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也能運用這種方法來讀懂課文。
板書設計:(小黑板)
①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
②為什么說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特別”在哪里?
③為什么說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堋跋扔蔚搅宋业男睦铩笔鞘裁匆馑?它和“游到了紙上”有什么關系?
說課材料:
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是五年級的課題研究重點,我所選擇的《魚游到了紙上》這一課正是要展示學生的質疑能力與解疑能力。
《魚游到了紙上》是一篇講讀課文。作者通過寫在西湖玉泉的見聞,贊揚了一位畫金魚的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品質。這篇課文含義較深的詞句較多,要結合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逐一加以理解,不能輕易地滑過去。其中,理解“游到了心里”的意思以及它和“游到了紙上”的關系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理解這句時可聯系聾啞青年如何觀魚的內容,并啟發(fā)思考他為什么要這樣專心致志地觀魚,同時結合“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來體會“游到心里”的含義。
這堂課的主要設計如下:
1、揭題質疑,再尋問題
通過課題,學生提出質疑“為什么說魚游到了紙上?“魚怎么會游到了紙上?”鼓勵學生從課文中再找出其他問題。
2、交流數量,討論梳理
找出問題后,讓學生交流他找到問題的數量,表揚他們能積極動腦。請他們在四人小組中討論自己所尋找到的問題,互相補充啟發(fā)。
3、歸納重點,再讀討論
四人小組將他們的問題面向全班交流,歸納出幾個重點的問題,非重點的由他們自行解決或相互解答。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讀課文,在讀中理解。
4、全班交流,誦讀體會
通過讀課文,小組討論,學生將自己的答案在全班交流。最后通過誦讀來體會文章的中心。
這其中,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主要表現在:
1、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學生被動參與學習的現象在課堂上屢見不鮮,它是一種低水平、低效率的學習方式,而主動學習是指學生對學習懷有濃厚興趣,發(fā)自內心想學,有“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是當前學習創(chuàng)新的關鍵所在,而這堂課的學習方式就是以學生主動探索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為特點,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而且改變學生“迷信權威、死記、死背、死練”為大膽質疑和奇思異想”,保護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2、變“書本學習”為“實踐學習”
事實證明,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不僅讓學生學得快,而且有利于創(chuàng)新。陶行知說:“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結論;結論生行動。”在實踐中學生易于遇到新困難和產生新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就是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堂課就是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實踐,促使學生養(yǎng)成主動思考、認真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專家評課:
在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
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無疑——有疑——無疑——有疑”的循環(huán)中探求,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刻苦鉆研精神,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設疑,放手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yǎng)追根求源、不斷探索的`精神。其次,要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質疑,放手讓學生討論,培養(yǎng)他們好求甚解的精神。崔蕾老師執(zhí)教的《魚游到了紙上》,就是按照這個要求設計的。
1、崔老師激發(fā)學生質疑的興趣從課題開始:“‘魚游到了紙上’覺得奇怪嗎?奇怪在哪里,你想知道什么?”
2、“讀了課文,你肯定還能提出很多問題來。認真讀一讀課文,在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苯陶叩哪康脑谝龑W生邊讀書邊思考,學會在課文中設疑。
3、自學后交流:“你提了幾個問題?”崔老師沒有讓學生說提了哪些問題。當一個學生說“提了9
個問題”時,崔老師表揚說:“真棒,提問的本領真大!”“再讀讀課文,看還能提出幾個問題來嗎!边@是進一步鼓勵學生認真讀書,大膽思維,變無疑為有疑。
4、小組討論:“把個人提出的問題在小組里交流一下,邊交流邊讀書、討論,看哪些問題通過讀書解決了,哪些問題在小組里解決不了,需要提出來的。”這是讓學生自己梳理問題,學會提有價值的問題,為大組交流做準備。
5、大組交流,讀書解疑。這是解決問題的階段,也是展示學生思維過程的階段。
6、存疑,留作學生課后討論,使學生始終處于“無疑——有疑——無疑——有疑”的循環(huán)活動之中。
分析崔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有兩個特點。
1、教師善于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看似無疑,其實有疑之處進行生疑,從而觸及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引導他們進入思維的高一級階段,也就提高了學生質疑問題的能力。
2、問題提出來以后如何解決,教師又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從具體的語境中去找答案,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說自己的感悟,從而又提高了學生的解疑能力。
鼓勵學生在讀書中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從讀書中解決問題,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之一,長期堅持這樣做,不僅能形成學生勇于探究的心理,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又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了的基礎。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閱讀課文,了解“死!泵Q的來歷,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書的原因,體會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樂。
<知識與技能>:
1.會讀會寫生字9個,認識3個。
2.理解詞語五個在句中的意思,體會擬人手法在表達上的作用。
3.繼續(xù)學習選用適當的方法,在所給答案中確定課文重點,并且說出理由。
4.朗讀課文,詳細復述“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拍照”的有關內容。
<過程與方法>:
閱讀課文,課外書資料補充交流。
教學重點:
確定本課的重點內容是什么?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镉斡,是一件難得的快事”。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死海的資料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述:今天我們學習第九課,躺在波浪上看書。
2.學生質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書呢?這是什么地方?
3.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其中的秘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學生課前預習。
1.自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
2.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從容、奇特、變幻、溫潤、平衡、絮語、強勁、浮力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我”游覽死海有哪些收獲?
2.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全班交流討論: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死!蔽稳说牡胤皆谀睦?
5.教師小結。
四、課堂小結,書寫生字。
1.教師小結。
2.指導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在上節(jié)課里,我們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蕩漾的波浪上,從容地讀一本雜志。你們想看這幅畫面嗎?(CAI出示圖)在哪兒有這種奇跡發(fā)生?聽到死海這個名字,你有什么想法?
二、品讀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5---9自然段,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用筆畫下來多讀幾遍。
2.交流匯報
A“溫潤的水把我整個身體托浮起來,像托浮著一片樹葉!
B“細浪在我耳畔絮語,微風拂面而過,明晃晃的陽光從藍得透明的`晴空灑下來……我兒乎想在這溫潤的、搖晃的‘床’上睡一覺了!”
(1)體會A句時,抓住“托浮”說明浮力大,“像托浮著一片樹葉”作者采用既比喻又擬人的寫作手法。
(2)指學生朗讀、齊讀。
(3)體會B句時,采用老師引讀,學生邊想象邊朗讀。
(4)再次指名朗讀、師生配合朗讀。
(5)假若是你,躺在這溫潤的死海上,你會聽到……感覺到……看到……
(6)全班齊讀第6自然段。
過渡:作者說只要保持著身體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樣舒服自在。如果身體不保持平衡,會出現什么結果?
(7)指名學生朗讀第8自然段。
(8)如果你在淡水里游泳時被水嗆了,你會是什么感受?
(9)全班齊讀第9自然段。
三、小結及拓展
1.我有跟隨作者游玩了死海,現在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1)小組討論。
(2)點學生說。
板書設計:
躺在波浪上看書
/ 輕輕涌動 像彩虹
(死海)奇 樂
含鹽量高 浮力大 /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10-11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23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8-25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9-03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04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9-1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9-09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11-06
小學語文的教學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