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說課稿

說課稿

時間:2022-06-25 23:59:23 說課稿 我要投稿

【精品】說課稿集錦十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說課稿集錦十篇

說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

  《二氧化碳的性質及用途》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六單元課題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課時,主要介紹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用途?諝庵卸趸嫉暮康脑龆嘀苯佑绊懙搅水斀裆鐣P注的環(huán)境問題和能源問題;而且本節(jié)課也為學生將來學習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和第十單元《常見的酸和堿》做了鋪墊。所以這節(jié)課就顯得比較重要。在教材本身豐富的實驗探究基礎上,我添加進去幾個利用干冰來驗證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探究引導學生總結出二氧化碳的性質。

 。ǘ┙虒W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2)通過合作交流,得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2、能力目標

 。1)通過二氧化碳性質的實驗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1)通過二氧化碳性質的學習,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及安全教育;

  (2)通過探究實驗,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

  二、學情分析

  ? 學習本節(jié)課時,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關于二氧化碳的知識,具備了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所以在本節(jié)課上,我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指導學生積極動手實驗,再結合教師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

  三、教法分析

 。ㄒ唬┙虒W方法

  三法:情境引入法 、實驗探究法、問題討論法

  四步: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合作探究,形成新知→歸納總結,反思交流

  →練習鞏固,應用提高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利用了干冰升華這一性質,做了一個“神奇”的實驗:干冰吹肥皂泡

 。ǘ┖献魈骄,形成新知

  通過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探究相結合,引導學生總結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演示實驗內容:

  實驗(1):教師展示一瓶新制的二氧化碳氣體,讓學生分別從顏色、氣味、狀態(tài)三方面進行回答;

  實驗(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使紫色石蕊小花變色實驗。通過學生觀察這組實驗,根據(jù)紫色石蕊小花變紅的得出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可以生成碳酸,拓展延伸出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碳酸類飲料。

 。2)學生分組探究內容:

  實驗(1):向預先準備好的盛滿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內傾倒水,振蕩;

  實驗(2):向燃著的階梯蠟燭的燒杯中,緩緩倒入二氧化碳氣體;

  實驗(3):向紫色石蕊試液里通入二氧化碳,然后加熱;

  實驗(4):向澄清石灰水里通入二氧化碳。

  第(1)個實驗通過現(xiàn)象讓學生感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第(2)個實驗不僅兩次讓學生感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還能證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第(3)個實驗通過觀察石蕊的變色,從而體會間接觀察法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第(4)個實驗讓學生理解二氧化碳的'鑒別方法,初步認識二氧化碳與堿的反應,為以后學習堿的知識打下了基礎。

  (三)歸納總結,反思交流

  學生通過實驗現(xiàn)象經(jīng)過小組交流合作后得出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再依據(jù)性質決定用途,用途體現(xiàn)性質,結合生活經(jīng)驗結合多媒體展示的幾組畫面和播放視頻讓學生感知二氧化碳給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帶來的影響,教會學生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人和事。

 。ㄋ模┚毩曥柟蹋瑧锰岣

  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設計一系列習題鞏固二氧化碳的性質,例如:如何證明干冰就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解釋著名的“死狗洞”為什么人沒事,而狗卻死亡;為什么為了讓用石灰漿[Ca(OH)2]抹的墻壁快點干燥,人們常在室內生個炭火盆等等問題。在鞏固中深化學生對二氧化碳性質和用途的認識,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板書設計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



無色無味氣體密度大于空氣能溶于水固態(tài)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能升華

2、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不可燃不助燃;不支持呼吸;




CO2+H2O=H2CO3? H2CO3 = CO2? + H2OCO2+Ca(OH)2=CaCO3? +H2O

  本節(jié)教學中,應用三法:情境引入法 、實驗探究法、問題討論法,按照四步: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合作探究,形成新知→歸納總結,反思交流→練習鞏固,應用提高,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科學素養(yǎng),倡導探究式學習。

  六、課后反思

  謝謝各位評委,祝生活愉快,工作順利!

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初中語文組____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草莓》,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對本課作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

  首先我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我說課的內容是語文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一篇散文《草莓》。本文由一顆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憶起六月的景象,在一顆晚熟的草莓身上融合著“不變”與“變”的因子,“不變”是因為它帶有六月的香甜芬芳,“變”是因為它擁有九月的成熟;一顆普通的草莓引發(fā)作者想到自然的變化,再由自然的變化想到人生的變化,作者的意圖是借“草莓”這一自然界的變化,闡明對人生的變化的感悟,激發(fā)學生樹立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培養(yǎng)珍惜生命的情感,養(yǎng)成不浪費時間的好習慣。

  二、說學情

  九年級學生經(jīng)過七、八年級的學習,對散文有基本的了解,同時對于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有一定的掌握,但對于本文波蘭作家雅·伊瓦什凱維奇不太了解,同時對于象征與聯(lián)想手法的運用還是存在一定的困難,不能深刻體會本文草莓的含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介紹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激發(fā)學生熱愛外國文學的興趣,并引導學生深入本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細致品味語言,深刻體會文章內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深入探究,重點掌握鑒賞散文的方法,體會課文珍惜時光與生命的內涵。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是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生字詞,把握本文感情的變化,初步了解草莓的象征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是通過精讀課文,品析關鍵詞句,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及聯(lián)想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是通過學習本課,樹立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培養(yǎng)珍惜生命的情感,養(yǎng)成不浪費時間的好習慣。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教學重點是理解不同時節(jié)的“草莓”的象征含義,理解和體味生活中“變”的人生況味;教學難點是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聯(lián)想、由物及人、由物及理的寫作手法。

  五、說教法學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敝挥袀魇诮o學生有效的鑒賞方法,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對于本文我的教法為情境教學法、小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通讀感悟法;學法為課前預習法、圈點勾畫法、比較閱讀法、鞏固練習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形成閱讀期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因此我的導入是這樣設計的:

  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每人發(fā)一個草莓品嘗,品嘗完后請你們想象一下:如果人們在不盛產(chǎn)草莓的季節(jié)吃到草莓,同現(xiàn)在的感受是不是一樣的?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受呢?

  看同學都已經(jīng)吃完了,有的同學說現(xiàn)在吃草莓更好,還有的說在中秋或冬天不盛產(chǎn)草莓時吃到它會感覺更好,就像冬天吃到西瓜,主要的是那時不是盛產(chǎn)草莓的時候,是季節(jié)不同或時間不同導致的。這說明人們在不同的季節(jié)吃到同一樣東西感受是不一樣的。時間的變化會引起人們感情的變化。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草莓》這篇課文,看看波蘭作家雅·伊瓦什凱維奇在不同季節(jié)對草莓的不同認識與感想。

  (二)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

  因此,在導入新課后我先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把自己最喜愛的語句多讀幾遍,并適時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個別指導。同時請學生歸納文章段落內容,并分別說出作者心中的六月和九月各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明確1-3自然段主要描寫九月的農村景物;4-6自然段是寫對生命演變的聯(lián)想與感悟。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為接下來的研讀賞析,體驗情感做好鋪墊。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研讀是解決重難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將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讀、自悟能力。在交流評價中變單向為多向,讓學生都動起來,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互補互促中共同提高。因此在本環(huán)節(jié),我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再次快速默讀課文,并思考本文作者由于什么原因而引起感情的變化?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緒帶到了夏季的六月?”引導學生理解是一顆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憶起六月的景象,實際上是因為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銳的感覺,這就是時間實際上一刻也沒有停息過,只不過是作者原來沒有察覺而已。

  接著我再次要求學生精讀課文,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前后桌四人為一組,討論8分鐘,思考伊瓦什凱維奇的這篇文章題為“草莓”,作者的用意是什么?作者通過這篇文章主要想表達什么主題思想?學生通過精讀與獨立思考并自由討論,明白以草莓為題的用意以及本文主旨:這是一顆晚熟的草莓,在它身上融合著“不變”與“變”的因子,“不變”是因為它帶有六月的香甜芬芳,“變”是因為它擁有九月的成熟,與“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種妙齡十八的馨香”已有所不同。因此本文“草莓”含義只是引起作者情感波瀾的媒介,即一顆普通的草莓引發(fā)作者想到自然的變化,再由自然的變化想到人生的變化,作者的意圖是借“草莓”這一自然界的變化,闡明對人生的變化的感悟。

  (四)拓展延伸,發(fā)散思維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所以通過對本文的學習,在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我將請學生暢談自己關于時間與變化的感想,可結合自己事例角度切入。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回想生活中如何虛度光陰的例子,觸發(fā)學生感受時間與生命的珍貴。

  (五)小結作業(yè),鞏固練習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小結作業(yè)將這樣的設計:

  本課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通過一顆草莓有感而發(fā),層層深入,展開聯(lián)想;通過對六月和九月的細微差別,聯(lián)想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不同,由此表達了對青春不再來、歲月不待人的感慨。通過學習本文,同學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時光,奮發(fā)向上生活。

  作業(yè)為拓展閱讀張潔《我的四季》,完成后面練習,體會與本文的異同點。

  七、說板書設計

  我這節(jié)課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草 莓

  六月:秋的氣息 青春期

  聯(lián)想 流年不再,珍惜生命

  九月:夏意正濃 成年期

  本板書設計力求簡潔明了,著重體現(xiàn)本文重點難點知識,能讓學生對文章內容一目了然,迅速把握全文內容,抓住課文的內容主線、作者的寫作思路及思想感情。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第八冊第五課《白樺林好地方》。對于本課的說課我準備從設計理念、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方面對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簡短流暢的加拿大民歌。歌詞的描繪和曲調的有機配合,即刻在人們的眼前展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圖景,水、山、森林、湖泊這些美麗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曠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風光之中。最后的襯詞“蓬得得蓬蓬”模擬了軍鼓的敲擊,別具特色。抒發(fā)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結合這一理念,制定以下目標:

  1、學會歌曲《白樺林好地方》,有感情的演唱,表達對美麗景色的贊美和熱愛。

  2 、在情境中感受歌曲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童年的回憶。

  3、嘗試利用豎笛進行二部合奏。

  三、說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在音樂演唱、欣賞和分析方面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樂基礎知識,認識簡單的樂譜?梢赃M行一些節(jié)奏型的拍擊。豎笛在進行了一個學期的訓練之后,也可熟練地吹奏一些曲目。

  四、說設計理念

  在本課整個教學設計中,我力圖以學生為主體,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音樂中體驗、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在課堂中滲透課題研究——豎笛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利用豎笛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使音樂課更加豐富多彩。

  五、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是以歌曲教學為主的音樂課,所有音樂教法的應用都是為歌曲的演唱做好鋪墊。所以,通過節(jié)奏拍擊、視唱、聽唱等形式,使學生準確而又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是本課的重點。

  在歌曲的演唱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難點有兩點:

  1、歌曲最后一個樂句襯詞“蓬得得蓬蓬” 兩次在主音上拉長節(jié)拍的演唱與處理。

  2、二聲部的練習與演唱。

  六、說教法

  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結合中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本課教材的重、難點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一、難度先行法。結合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采用難度先行法,把歌曲中的音符特點、低聲部旋律作為發(fā)聲練習。將最后一句旋律的節(jié)奏設計為節(jié)奏接龍,有效地降低了新課的學習難度,讓學生輕松地解決了學習的難度。

  二、創(chuàng)設情境法。由談話法導入,再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與歌曲配合的情景,加深學生對歌曲情境的體會。

  三、聽唱法。學生由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聽覺入手,隨著問題的一步步深入,引導學生反復聆聽,細心品析,在聽中感悟體驗,在聽中領悟理解。

  四、合作探究法。本課的二部合作是豎笛與人聲的合作。利用豎笛的旋律穩(wěn)定性吹奏主旋律,由學生用低聲部伴唱,既鍛煉了豎笛的吹奏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七、說學法

  學生是課程的核心,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很重要。根據(jù)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的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上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

  一、自主學習。豎笛教學中,從開始的吹奏自己喜歡的曲子,到最后的吹奏歌曲的主旋律,學生自主學習,鍛煉了吹奏能力。

  二、聆聽學唱。“聽”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音樂,從而使學生循序漸進的學會了歌曲。

  三、分組合作。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分組合作,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激發(fā)學習熱情。

  八、說教具準備

  ppt課件、學生每人一個豎笛。

  九、說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以歌曲內容為主線,組織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為歌曲做鋪墊,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步解決教學難點,化整為零,使歌曲教學能夠更加順利的完成。

  一、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用豎笛表演自己喜歡的歌曲和樂曲。

 。ㄒ驗樨Q笛教學已經(jīng)進行了接近兩個學期了,學生對于豎笛吹奏已經(jīng)很熟悉,能用豎笛演奏出一部分的歌曲與樂曲了。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既能為后面的豎笛吹奏做好鋪墊,又能調整學生的情緒,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到音樂課堂中來。)

  二、基本練習

  1、發(fā)聲練習

 。1)、同學們的豎笛聲很美妙,音符有多么大的魔力呀,可以演奏出那么好聽的音樂。下面我來考考大家,下面的'音符你都認識嗎(ppt)你能把他們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起來嗎?我們來唱一唱。

 。òl(fā)聲練習的設計其實是一個復習的過程,就是把本課中出現(xiàn)的音符1、2、3、5、6、進行音高和唱名的鞏固復習,為后面演唱歌譜做準備)

 。2)、把歌曲的低聲部稍作修改,進行視唱。

 。ū菊n歌曲的低聲部演唱比較具有條理性,根據(jù)學生自身素質,降低一定的難度,再配上襯詞“beng”音,既學習了低聲部,又可以作為發(fā)聲練習曲。)

  2、節(jié)奏訓練

  唱的真好,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做個小游戲——節(jié)奏接龍。請你仔細聽好下面的節(jié)奏,我們按照要求連接起來。(歌曲的最后一句的節(jié)奏是本課的難點,這個小游戲是將歌曲的最后一句的節(jié)奏分為六個部分,把同學分為五個小組,和老師一起按照漸強、漸弱的順序進行接龍,并及時評價。這樣就用比較輕松有趣的方法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三、新課教學

 。ǜ鶕(jù)教學目標的安排,本課的歌曲教學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按照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來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感情。由談話導入新課,利用ppt的優(yōu)勢為學生展開一幅優(yōu)美的加拿大的美麗風光圖,好似走進了美麗的加拿大。背景音樂正是本課的歌曲《白樺林好地方》,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初步欣賞了音樂。

  看著同學們的笑臉,老師有一個感覺,童年真好,可以無憂無慮。關于童年的記憶永遠都是那純真的,美好的。以致回憶起來的時候那么的清晰。就像這首加拿大民歌,回憶中的家鄉(xiāng)還是那么的美。(利用ppt)

  (二)、感受音樂,學唱歌曲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引導學生養(yǎng)成聆聽的習慣,擁有音樂的耳朵,使我們一直追求的目標。為了讓學生在幾次的學唱聆聽中不覺得乏味,并能逐步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利用講解和實踐的方法幫助學生達到教學目的)

  1、初聽歌曲,整體感知。并提出問題說它是好地方,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呢?歌中都唱出了哪些贊美的詞句?(生:·······)(歡快,活潑) (對白樺林的贊美)

  師總結: 因為有了婷婷的白樺樹、碧藍的湖水、美麗的山巒、靜靜的草房、可愛的動物……所以才說白樺林是個好地方.

  2、分段感知,逐步學習:

 。1)、老師帶領學生帶著感情有表情朗讀第一段歌詞,找出邏輯重音。

  師:歌詞美嗎?讓我們帶著感情輕聲高位置朗讀第一段歌詞。

 。ㄍㄟ^歌詞的朗讀感受歌曲的情緒,了解歌曲的主要內容。更為歌曲歌曲的演唱做好鋪墊)

 。2)、教師范唱。讓我們和大自然一起演唱吧!師:告訴老師這首歌曲共有幾個樂句?旋律有什么特點?旋律美嗎? (引導學生找出四個樂句、曲調穩(wěn)定中帶有歡快活潑的情緒。并且在演唱最后兩個樂句時,輕拍節(jié)奏接龍時的節(jié)奏,給學生以暗示。)

 。ㄕ垖W生隨音樂輕拍手,初步感受2/2拍的特點

 。3)感受2/2拍的強弱規(guī)律,及節(jié)拍特點。(以二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兩拍。就是2/2拍)

 。4)、學生隨教師指揮試唱第一至第四樂句。(通過師生的共同合作,既能鞏固歌曲,使歌曲更加準確,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5)歌曲的最后兩句旋律的處理。(因前面已經(jīng)處理完最后兩句旋律的節(jié)奏,這里演唱起來就非常輕松了。)

 。6)、教師范唱第一段旋律 ,學生找出歌曲中的音樂符號,并再次演唱歌曲第一段。

  師:你能找出歌曲中的音樂符號,聽聽歌中是怎樣表現(xiàn)的嗎?并告訴大家表示什么意思嗎? F: 強 mp: 中弱 >:重音(通過尋找歌曲中的音樂符號,加強對歌曲的理解及演唱)

  (7)歌曲第二段第三段的學習。

  師:可愛的海貍、健壯的麋鹿,藍色的湖水、高聳的山崖,這是第一個景點,第二個景點都唱了些什么呢?

 。ㄑ莩诙胃柙~,注意“的”十六分音符的演唱情緒歡快些,每個字唱得短些,有彈性。解決難點:我的心靈在呼喚,北方山巒)

  3、加強體驗,演唱處理。力度處理,加前奏尾聲,教師利用樂句間速度的快慢變化及強弱變化指揮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意境美。如:“彭得得、、、、、、”是什么聲音,應該怎樣演唱?(腳步聲、軍鼓聲、指導聲音、氣息、要有彈性)就讓我們走進這迷人的白樺林,一起來享受著這大自然的禮物吧!就讓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打著隊旗,敲著軍鼓,出發(fā)!

 。ㄈ、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ㄒ蚯懊姘l(fā)聲練習處,已經(jīng)練習完低聲部的簡單演唱,這里只需要將豎笛的主旋律處理好,再加入人聲的伴奏,就能實現(xiàn)二部合奏的目標。而且四年級的同學無論視唱水平還是豎笛吹奏都能比較輕松的完成此項目標。二部合奏還能改變二部合唱的聲部不穩(wěn)定的局面,使學生在進行兩聲部學習時更加得心應手。)

  1、出示歌譜,嘗試視唱。

  2、用豎笛吹奏。注意氣息的控制。

  3、復習演唱二聲部旋律。

  4、教師指導學生演唱二聲部合奏。感受二聲部歌曲和諧。

  四、拓展延伸,回憶童年,熱愛家鄉(xiāng)。

 。ɡ枚嗝襟w課件播放我們家鄉(xiāng)美麗景色,談話總結,結束新課。學生在《孔子贊歌》的音樂中,再次回味童年的美好及記憶最深刻的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

  同學們,我們正值童年的美好時期,那么在你的印象里什么地方是留下你美好回憶最深刻難忘的?對的!對于我們來說,家鄉(xiāng)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景點都會留給我們童年最美好的回憶。家鄉(xiāng)在我們的記憶中永遠是最清晰的最親切的,希望同學們永遠記住我們的家鄉(xiāng),好好學習,長大把家鄉(xiāng)建設的更加美好!

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學重點

  《科學技術真神奇》是《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本課文是第一單元學習主題《科技改變世界》的第一篇課文,起到單元領頭羊的作用,能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好本單元的興趣,充分調動主動求職的積極性。雖然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的教育是單元學習的主體的、直觀的目標,但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以科學技術的具體“事實”——即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技術應用、推進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大科學技術介紹、著名科學家和他們探究、敬業(yè)的故事、兒童科技探究精神、興趣、方法的培養(yǎng)等作為教育的素材,因為道理往往蘊含在具體的事實和行為當中!犊茖W技術真神奇》一課在內容上的重點有四個方面:

  1、科學技術在日常生活各個方面的應用及其作用。

  2、科學技術在社會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

  3、歷史上重大的科學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

  4、當今及未來的科學技術探究。

  根據(jù)內容的重點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感受科學技術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探究科學技術創(chuàng)造發(fā)明對社會各個領域的影響。

  2、了解人類歷史上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及其對社會發(fā)展進步的推動作用。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改善我們生活,促進社會進步發(fā)展的作用。教學難點是:科學技術促進社會進步發(fā)展的作用。

  二、 教學重點的分析

  本課教學重點是依據(jù)課程標準“走進世界”第6條和“我是中國人”第9、10、11條綜合起來確定的'。課程標準“走進世界”第6條指出:“初步了解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社會發(fā)展的關系,認識科技要為人類造福。崇尚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課程標準“我是中國人”第9、10、11條指出:“通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農業(yè)、工業(yè)、交通運輸?shù)扰c人們生活的關系,體驗各行業(yè)的勞動和智慧,關注科學技術對推進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惫式虒W重點的確定符合課標精神。正因為科學技術的神奇才能改變世界,從課題中“神奇”一詞就體現(xiàn)了教學的重點,教者應該重點通過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改善我們生活,促進社會進步發(fā)展所發(fā)揮的重大作用來深入體會神奇的內涵。

  學生在“科學技術究竟神奇在哪里”這一重點問題的牽引下,充滿好奇地去探究科學的奧秘,所以把教學重點定位在“引導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于改善我們生活,促進社會進步發(fā)展所發(fā)揮的重大作用”既能激發(fā)學生學科學和探究科學的興趣,也能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并且能在具體的事例中感受科技的神奇之處。這一教學重點的定位既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規(guī)律,也符合學生的學情。

  三、 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本課特點及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定,我打算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1、合作學習法。2、觀察研究法。3、參觀訪問法。4、應用資料收集、觀看影像資料法。此教法、學法是依據(jù)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求知欲來制定的,努力體現(xiàn)了課標精神,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了教學的直觀形象,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成為孩子們探尋科學奧秘的真實旅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實踐中求知,在學生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此教法、學法體現(xiàn)了自治的、開放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力求凸顯高年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是:

  (一)合作探究:主要是通過表演小品——煙熏火燎的材灶做飯和清潔、省力的電飯鍋做飯,讓學生討論小品中兩種方法的利與弊。采用分組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擴展了解、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科學技術運用。 (二)觀察研究:重點引導學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技,通過讓學生觀察和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技術的應用,來推理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過程。并且通過實物引介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從人工到蒸汽機時代到電氣化時代到信息時代的科技發(fā)展過程,了解從人工到蒸汽機、電力、核能、風能、太陽能、磁場等動力的形成過程,從而感受社會進步的階梯和科技改變人們生活,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

 。ㄈ﹨⒂^訪問:幫助學生了解社會有關領域的科學技術應用,主要是指農業(yè)技術、醫(yī)療技術、交通發(fā)展等方面的科技發(fā)明成果。可聯(lián)系學生參觀東莞科技館的所見所聞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行交流分享,增強直觀認識。

 。ㄋ模⿷觅Y料、質疑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上重大的科學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解現(xiàn)代科學的成就及憧憬未來科學的發(fā)展,本環(huán)節(jié)將以太空科技為立足點,拓展了解現(xiàn)代乃至未來新興科技諸多領域。通過使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相關影視紀錄片,如神舟號飛船紀錄片、國際空間站紀錄片等,組織探究其中的科學技術問題,看誰提的問題多而又有探究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想象和創(chuàng)新能力。展示未來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資料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科技興趣和熱情。

  以上教法和學法適合本課內容的教與學,是把活動、觀察、質疑、調查訪問、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融為一體的科學有效的綜合性實踐學習,能較好的達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這部分內容編排上有如下特點:

  1、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現(xiàn)實背景。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注意體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建構方法。

  3、滲透估算意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新課標的有關理念,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以及進位的整百數(shù)加整百數(shù)法。

  2、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jié)課我主要以課本主題圖為教學情境,自然提出數(shù)學問題,在口算的過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讓學生體會口算的多樣性,同時也比較、發(fā)現(xiàn)最優(yōu)化、最簡便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明確算理。在練習、解決問題中體會不同情況下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這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先問同學們喜歡旅游嗎?最喜歡去哪玩?引出鳥島主題圖”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運用學生生活中現(xiàn)實、有意義的生活,使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產(chǎn)生迫不急待的'積極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嘗試,探究算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獲得經(jīng)驗。重視提供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空。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與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學會與人交流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

  (三)、鞏固提高,發(fā)展思維

  這一環(huán)節(jié)練習的設計遵循“多樣性、趣味性、開放性的原則,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臺,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開放性練習,既聯(lián)系了已有知識,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精神。

  (四)、課堂總結、體驗成功

  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學習方法、學習結果、情感等進行全面總結,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感,同時,進一步系統(tǒng)、完善知識結構。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景,激發(fā)探索的樂趣,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課的引入以“乘船去鳥島”這一題材為切入點。在練習設計中,改變枯燥抽象的數(shù)字計算練習,選取了一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們以豐富多彩的呈現(xiàn)方式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使他們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使學生感到有趣、有挑戰(zhàn)性,激發(fā)他們好奇,好勝的心理,從而誘發(fā)他們去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同時體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二)、鼓勵算法多樣化,讓學生的學習呈個性化發(fā)展。

  我們的教育要關注個性化學習,強調學習的意義建構,計算教學強調算法多樣化,(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問題的角度各不相同,所運用的方法必然多樣化。因此,在新授內容中,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先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然后在每個學習小組內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學匯報,并通過“還有不同的算法嗎”激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來提倡算法多樣化。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進行數(shù)學交流提供較大的空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發(fā)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時在表達討論交流中促進數(shù)學思維活動,從而使學生體驗成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喜悅。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

  教學中我們應把教材視為教與學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學不只是課程的傳遞和執(zhí)行,更是課程的再創(chuàng)造與二次開發(fā)。這節(jié)課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題圖為素材,加工處理成連貫的“情境鏈”,并從中生成教學所需的“問題串”。練習設計由淺入深,使不同的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得到不同發(fā)展。

  六、說板書

  本課的板書很簡單,根據(jù)本課設計的需要,我只把例題的幾種算法板書了下來。簡明扼要,又突出重點。

說課稿 篇6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一冊第5課《尋找秋天》。(課件)

  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談:

  1、教材和學情分析

  2、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3、重點教學過程

  【教材和學情分析】(課件)

  《尋找秋天》是課改教材第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短文,文章講的是幾個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尋找秋天、發(fā)現(xiàn)秋天美麗景色的內容,反映了少年兒童認真觀察、積極探索的精神。

  全文一共5句話。結構清晰,語言優(yōu)美,便于學生積累、運用,感悟語言的魅力。

  文中對秋天色彩的描寫真實具體,便于學生進行理解與感悟。也非常適合一年級學生的形象感知思維。

  學生對生活中秋天的景色已有直觀地感知,為理解文中句子所描寫的景象奠定了良好的認知基礎。

  【教學目標】(課件逐條顯示)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顏色各指什么。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結合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理解“尋找”“野外”的意思。

  3、學習課文寫法練習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通過討論秋天到底是什么顏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麗,激發(fā)學生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課件)

  1、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顏色各指什么。

  2、通過討論秋天到底是什么顏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麗。

  3、學習課文寫法練習說話,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教學過程分析】(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二、品讀文本,深入感知。

  三、指導背誦課文

  四、總結收獲 拓展延伸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課件)

  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兩個步驟完成:(課件)

  (一) 情境導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設計了這樣的導語:“昨天,明明幫助甜甜找到了丟失的帽子;天氣涼了,媽媽從衣柜里為你找出了一件薄薄的毛衣……我們都有過“尋找”的經(jīng)歷。有一天,王老師帶領她的學生到野外去尋找秋天。他們找到的秋天是什么樣的?讓我們一起跟隨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答案吧!”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形成閱讀期待。

 。ǘ⿵土曉~語:以闖關的游戲形式進行。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復習課文中的生字,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老師分三組出示檢查學生的讀音。要求是讀準紅色字的讀音。

  1、第一組出示:王老師 小文 小方 小力

  【設計意圖:這組詞中出現(xiàn)的帶點字是文中的生字,需要學生掌握牢固,同時這幾個人物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使學生鞏固字的同時又加強了對人物的印象!

  2、第二組出示:尋找 野外

 。1)讀準字音 (2)理解“尋找”的意思

  理解 “尋找”一詞時,分層預設:

  第一層:說說“尋找”是什么意思?初步肯定 “尋找”有“找”的意思。

  第二層:詞語搭配,出示——尋找( ),預設“尋找(秋天)、尋找(衣服)等”引出“尋找”是“仔細的找,努力的找”的意思。

  【設計意圖:學生在觀察、發(fā)現(xiàn)逐漸理解“尋找”的意思,同時為后文理解“尋找秋天”做好鋪墊。】

  [1][2][3]下一頁

  3、第三組出示:重點讀準紅色字音 顏色 藍色 黃色

  提問:你能用上其中一個詞說一句話嗎?(預設:我喜歡黃色的花;秋天是紅色的……)

  【設計意圖:使學生將詞與課文中的句子相對應,回顧文中的句子,加深印象,同時訓練學生用詞造句的能力,為后文的學習做鋪墊】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品讀文本,深入感知。(課件)

  主要分三個步驟完成:(課件)

  (一)步初讀課文,劃分句子(課件)

  1、邊讀邊數(shù)一數(shù)課文一共有幾句話?標出序號。

  【設計意圖:1、讀書要有明確目的,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寫的讀書習慣。2、經(jīng)常性的訓練】

  2、看看你在數(shù)話中會發(fā)現(xiàn)什么?

  (預設:發(fā)現(xiàn)有:“ ” ? )

  追問:冒號、引號什么時候用?問號表達什么樣的語氣?

  文中那句話用了問號,找出來讀一讀。出示句子“秋天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

  【設計意圖:認識冒號、引號、問號并滲透用法,在句子中體會問號表達疑問的語氣,為今后的語文學習積累語文知識。】

 。ǘ┎铰(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課件)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又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理解第一句話:

  我是這樣設計的:

  1、回顧你觀察到的秋天的景象,說一說秋姑娘給你帶來了什么禮物?(出示:稻田圖并配有短語:(金色)的(稻田)

  2、班級交流:把自己尋找到的禮物跟大家說一說

 。A設:秋姑娘給我?guī)恚S色)的(菊花)。

  秋姑娘給我?guī)恚t色)的(楓葉)

  秋姑娘給我?guī)恚ňG色)的(松柏)

  師小結:同學們尋找到這么多秋姑娘送給你們的禮物,你們真太棒了!看來只有通過仔細觀察才能有大的收獲。

  【設計意圖:一方面,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進行語言訓練;另一方面,在拓展與延伸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留心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情趣!

  3、聽范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第一句話:出示第一句話“有一天,王老師帶我們去野外尋找秋天”。

  在理解這句話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邊聽邊想課文中還有誰在尋找秋天?目的讓學生通過聽的過程中能找到有誰在尋找秋天,突出認識人物 “王老師帶我們”)

  指名讀:要求讓大家聽清是誰帶我們去野外尋找秋天的。

  第二層次:王老師帶我們到哪兒去尋找秋天?重點突出“到野外”并理解“野外”這個詞的意思:理解的方法,一通過結合句子和學生生活實際理解;二是借助圖片比較理解。(課件)最終理解“野外“是指遠離居民居住點的地方。

  【設計意圖:學生不會查字典,詞匯量也很少,因此結合生活實際理解非常適合這個年齡的孩子;比較理解又可以使學生通過對比找區(qū)別理解詞義!

  指名讀:要求突出王老師帶我們去哪兒尋找秋天。注意停頓

  第三層次:王老師帶我們到野外去干什么?(重點突出“去尋找秋天”)

  【設計意圖:這三個層次的設計突出了低年級閱讀教學句子教學的特點,在分解感

  知句子的過程中知道了誰、去哪兒、干什么!

  4、小結:通過學習這句話,我們知道了這一句話中告訴我們很多信息,我們清楚的知道了這句話告訴我們誰到哪兒去干什?(出示課件“誰、去哪兒、干什么。”)

  5、指導讀:第一讓大家聽清誰去哪兒干什么?停頓適當

  第二體會高興心情讀。

  【設計意圖: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低年級閱讀的要求,對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訓練需要循序漸進。】

  6、說話訓練:設計拓展練習:讓學生仿照句式,獨立說一句話。

 。A設:如果學生有困難我會這樣處理:

  首先設計一個補充句子的練習,讓學生補充內容將句子寫全。

  例:(誰 )去圖書館買書。 我去(哪兒)跳繩。 小力去超市(干什么)

  這三個填空分別讓學生填出誰、去哪兒、干什么。這樣就降低了難度

  【設計意圖:這樣的說話練習讓學生體會句子結構,規(guī)范學生語言,進行語言訓練!

  第二步:理解課文第2—4句話

  在理解這三句話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1、通過提問幫助學生回憶有關內容。(課件出示藍色 黃色 紅色)

 。A設:小文說秋天是藍色的;小方說秋天是黃色的;小力說秋天是紅色的。)

  2、討論問題:為什么說是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預設:因為小文說秋天是藍色的,因為秋天的天空特別藍,像用水洗過一樣;小方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為秋天大多數(shù)樹葉都變黃了;小力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為秋天黃櫨、楓樹等樹木的葉子變紅了。等等)并出示三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說

  秋天是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設計意圖:討論可以激發(fā)學生思維,調取生活中積累的材料,使文字所描繪的景色在學生頭腦中形成具體的表象,加深理解!

  3、填空練習:藍色的(天空) 黃色的( ) 綠色的( ) ( )的( )

  【設計意圖:前三個是課后的習題,充分利用習題,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不僅是考查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重要的因素是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調動起學生的生活,進而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第三步:討論“秋天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說說嗎?

  預設:五顏六色 五彩繽紛

  并試著填空出示:有一天,老師帶我們到野外去尋找秋天。

  ( 劉旭東 )說:“(秋天是酸)的”。

 。 小葉 )說:“( 秋天是又酸又甜)的”。

 。 )說:“( )的”。

  秋天到底是什么( )的呢 ?

  【設計意圖:所填內容既是對討論內容的考察也是對學生進行說話的訓練,同時為后面背誦課文做鋪墊。】

 。ㄈ┎脚錁防首x全文,升華情感(課件出示)

  第三環(huán)節(jié):指導背誦課文(課件出示)

  第二次利用剛才的填空(出示),讓學生填出課文中的內容。逐漸達到會背。填空:有一天,老師帶我們到野外去尋找秋天。

  ( )說:“()的”。

  ( )說:“( )的”。

 。 )說:“( )的”。

  秋天到底是什么( )的呢 ?

  第四環(huán)節(jié):總結收獲 拓展延伸(課件出示)

  1、學生總結收獲

  2、師從兩個角度總結本課收獲

  3、仿照課文練習說話:尋找冬天、尋找春天

  總之這節(jié)課我努力體現(xiàn)兩方面:

  1、突出詞語教學。

  2突出句子教學。

  3、充分利用課文及課后習題引導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說課稿 篇7

  一、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剪羊毛》,并為歌曲編創(chuàng)伴奏、伴舞進行表演。

  二、歌曲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亞流傳甚廣的歌。歌詞以生動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描繪了"剪羊毛"這一勞動情景,以"白云"、"冬雪"、"絲棉"夸張地形容工人們勞動而剪下的遍地羊毛,把"皮襖"比作羊兒身上的絨毛,富于想象,很有意趣。

  歌曲為 拍,大調式,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由四個方整的樂句組成,前三個樂句節(jié)奏基本一致,"×·×" 附點八分音符構成的節(jié)奏貫穿其中。句末都以"×·× | × ○ | "這一節(jié)奏型收尾,旋律中以分解的主和弦音進行,使得曲調色彩十分明亮,情緒輕快活躍,展示了剪羊毛的工人熟練、輕捷的動作。第四樂句從高音"2"的附點節(jié)奏開始,連續(xù)級進下行到下方八度主音"1".突然反跳上行八度,表達了對勞動的熱愛和自豪的心情,堅信勞動能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第二樂段前兩個樂句音調高昂,旋律起伏較大,節(jié)奏明快,與前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后兩句重復再現(xiàn)了第一樂段的第三、四樂句,勞動者有節(jié)奏的動作和樂觀爽朗的'性格,點出了"熱愛勞動"的主題思想。

  三、教學目標

  1、體會歌曲的勞動場景,激發(fā)學生熱愛勞動,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

  2、學會歌曲并用愉快、活潑的聲音演唱。

  3、編創(chuàng)伴奏、伴舞進行表演。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歌曲并能用愉快、活潑聲音演唱。

  難點:能夠用所學的節(jié)奏型及表演動作為歌曲編創(chuàng)伴奏、伴舞。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打擊樂器、道具

  六、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情境導入

  ①師帶著無線小話筒,打扮得像一位導游

  師:同學們,看老師這身打扮像導游小姐嗎?

  生:像。

  師:我很高興為303旅游團服務,小游客們一切聽從劉導游的指揮。

 、趲煴硌菽g

  師:看,我手上什么也沒有。現(xiàn)在看,這是什么?

 。贸鰷蕚浜玫挠芯d羊圖案的坐墊)

  師:請你們看看、摸摸,坐墊是什么材料做的?

  生:肯定是羊毛。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羊毛用品呢?

  生:(略)

  師:看來羊毛的用途很大,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現(xiàn)在我們就去游覽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澳大利亞。

 。c擊課件感受音樂,欣賞澳大利亞風情)

  (二)澳大利亞風情介紹

  1、多媒體出示相關的澳大利亞風情畫面。

 。úシ拧都粞蛎钒樽,點擊課件進行解說)

  師:小游客們請注意,該下飛機了。

  看,是什么在迎接我們呢?

  生:澳大利亞國旗。

  師:真聰明,這就是澳大利亞國旗,它正向我們揮手致意呢!好像在說:"歡迎小朋友們來澳大利亞做客。"

  師:為防止迷路,我們先看張地圖。

  2、師生共同看地圖,師解說。

  師:澳大利亞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huán)水,被稱為"南方大陸".面積有769.2萬平方公里,首都在堪培拉?吹搅藛幔侩x堪培拉不遠處有一座著名的港口城市——悉尼。別著急,待會我們會一一游覽。

  3、出示澳大利亞風景名勝,師解說。

  師:看,湖泊、沙灘、森林、奇石,到處都是迷人的景象。悉尼到了,這座城市有一個顯著的標志——悉尼歌劇院。遠遠望去,像一艘揚帆起航的輪船。我們到近處看看,氣派吧!由于時間有限,我們就在飛機上俯看首都堪培拉的美景,F(xiàn)在該去牧場了,怎么樣?怪不得稱澳大利亞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聽,牧民們正在唱著歌迎接我們呢!

 。úシ鸥枨都粞蛎贰#

 。ㄈ⿲W唱歌曲

  師:這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剪羊毛》。感覺怎么樣?喜歡嗎?

  生:(略)

  師:那就請大家一起看著歌譜再欣賞一遍吧!

  1、師生共同看譜聆聽,感受歌曲內容。

  2、師生交流聆聽感受。

  3、師小結:歌詞把羊毛形象地比喻成"白云"、"冬雪"、"絲棉"、"皮襖",富于想像,很有意趣。表達了工人對勞動的熱愛和樂觀爽朗的性格。()就讓我們美美地讀讀這首像詩一樣的歌詞,提一個小小的要求,按照歌曲的節(jié)奏來讀。

  4、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師:聽著你們的朗誦,我也想唱歌了,給我機會嗎?

  那好,你們可要用心聽哦,可以用動作表示你聽到的內容。

  5、師范唱,生自由律動。

  師;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坐不住了,想唱了吧?現(xiàn)在大家就做好唱歌的準備,根據(jù)要求來學唱歌曲。

  6、練唱歌曲。

 、儆忙蒩輕聲哼唱旋律,注意強弱拍和換氣;

 、诎裭a改成唱名,唱曲調,注意樂句的連貫;

 、圯p聲填詞,咬準字音,跟上節(jié)奏;

 、芊帜、女兩級接龍唱,比一比哪組更好。

  師:你們唱得太好了!我得為大家鼓鼓掌。(鼓掌)

  我突然有個想法,把歌曲改變成這樣唱,請大家?guī)兔⒅\參謀。

  7、師把歌曲中"×·×" 改為"××"唱,請同學們比較感覺。

  8、交流感受,引導感受出"×·×"節(jié)奏的特點。

  9、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ㄋ模┍憩F(xiàn)歌曲

  1、欣賞卡通片《剪羊毛》,激發(fā)表現(xiàn)欲望。

  師:同學們演唱得太棒了,我拿什么獎勵給你們?看,這件禮物喜歡嗎?(播放《剪羊毛》卡通片,師生隨歌曲演唱。)

  師:你現(xiàn)在心情怎樣?想用什么方式來表達此刻的心情?

  生:跳舞、畫畫、打擊樂伴奏……

  師:你們有這么多的好想法,那趕緊找好朋友一起練練吧!

  2、分小組交流、練習。

 。◣熝惨曋笇В龑Ш献鲗W習。)

  3、分組展示,及時點評。

  4、全體同學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歌曲。

 。ㄎ澹┩卣寡由

  師:這趟澳大利亞之旅你感覺如何?有些什么收獲?

  生:(略)

  師小結:我和大家一樣,收獲很多。第一次當導游就去了澳大利亞,感受了優(yōu)美的風景,體會了澳大利亞人的勤勞,最重要的是收獲了同學們的智慧和能干。讓我為大家鼓掌吧!最后讓我們唱著《剪羊毛》愉快地走出教室。

 。úシ鸥枨鑳鹤叱鼋淌。)

  教后記:

  本教案的設計力求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于學生的主動發(fā)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教學中電教手段的運用,擴展了音樂課教學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提高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參與熱情。依托音樂本身的魅力,影響了學生人生觀、審美觀、價值觀的形成,端正學生做人、做事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意識及創(chuàng)新精神。從目標的提出到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學習成果的呈現(xiàn),都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實踐性,更濃的創(chuàng)造性。

說課稿 篇8

  說教材:

  《趕!肥橇x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

  本文是一篇記敘文,敘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課文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年的無窮樂趣,處處洋溢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情懷。課文插圖再現(xiàn)了課文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課文。

  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似".

 。3)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俘虜"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抓住文本語言,或借助多媒體、朗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啟發(fā)想象,感悟趕海的樂趣。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fā)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說重點難點:

  1、重點:

  通過抓螃蟹、捏大蝦體會趕海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難點:

  通過學習感受趕海給"我"帶來的樂趣。

  說教學設計:

  課前播放《大海啊,故鄉(xiāng)》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這堂課就讓我們一起再跟隨作者去趕海,享受其中的樂趣。

  二、初讀課文——找"趣"

  1、我們輕輕打開課文,讀讀2-4自然段,你覺得什么很有趣,可以動動筆,在旁邊作上記號。

  2、交流

  什么很有趣呢?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3、出示句子和插圖

  句子:"這時,沙灘上已經(jīng)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捉螃蟹,有的撈海魚,有的撿貝殼……"

  插圖:人們趕海的情景圖

 。1)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

 。2)還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號里,我們來邊看圖邊想像,把它們找出來。

  (3)趣事真多!誰來在橫線上填上你最感興趣的。

  這時,沙灘上已經(jīng)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有的,有的……

  三、精讀課文2-4自然段,體驗"趣"

  1、大家讀讀第三自然段,你覺得哪兒最有趣就多讀讀。

  2、把你體驗到的樂趣讀出來或說出來。

  △捉螃蟹很有趣

 。1)自己捉

  △捏大蝦很有趣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咦"和"噢"兩個語氣詞

 。3)這是一只怎樣的大蝦呢?誰來介紹一下。

  這只大蝦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威武、神氣,像一員武將)

 。4)我們來看看戲臺上的武將,觀察大蝦與武將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ǔ鍪揪﹦≈形鋵⒌腵插圖)

  (5)如果你一邊讀,一邊想像出大蝦和武將的模樣,那你的朗讀一定會更逼真,感受也會更深,不信,大家試一試。(自讀后指名讀) (6)這大蝦呀神氣不了多久了,請大家讀讀下面一句。

  4、學習第四自然段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太陽已經(jīng)偏西了。

 。1)指名讀

  (2)(滿載而歸)讀正確了,誰也來讀一讀。(收獲真多。

 。3)小組合作討論"戰(zhàn)利品"的意思

  四、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生接讀,抒發(fā)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五、小組合作朗讀全文。

  先指名說說分工,再讀

  六、看圖寫話

  1、比比誰趕海的收獲大

  在前兩次分步練習說話的基礎上,出示整幅插圖,播放海浪的聲音,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創(chuàng)設情境,看圖寫話。

說課稿 篇9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點和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场:能根據(jù)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教學重點:

  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皇追浅:寐牭臉非,你們想聽嗎?想聽,可是有要求,老師請你用心的聆聽,看看透過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播放樂曲)

  2、 同學們,你們可曾知道,這首動聽的樂曲,包含著一個千載流傳,令人吟誦至今的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春秋時期的俞伯牙和鐘子期。俞伯牙是當時著名的音樂家,他彈琴的技藝很高。我們大家都知道李白的詩寫的好,人們稱他為什么?那么俞伯牙的琴彈得那么好,人們就會稱他為——琴仙。而鐘子期卻和他大不相同,他不會彈琴,只是一個愛好音樂的人,他僅僅是一個在山中靠打柴為生的樵夫。那么,他們之間到底有怎樣一段感人的故事呢?就讓我們來學習課文《伯牙絕弦》,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板書課題,齊讀)

  二、 初讀課文,把握節(jié)奏

  1、 自由讀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 指名讀文。

  3、 但是,古文的朗讀和現(xiàn)代文不同,它要求讀出文章的節(jié)奏美,F(xiàn)在你再讀一讀課文,看看你能否把握住文章的節(jié)奏。

  4、 指名讀文,指導讀出文章節(jié)奏。

  三、 品讀課文,感悟內涵

  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抛鳛楫敃r楚國著名的音樂家,伯牙的琴技可謂出神入化,而鐘子期也有很高的音樂欣賞水平。課文中的哪一句寫出了這一點?

  ⑵聯(lián)系剛才講述的故事,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體會兩個“善”的意思。

  [過渡]: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有一天,伯牙乘著小船到了長江口。滔滔的江水觸動了他的琴思,于是他就對著江水彈起琴來。一首曲子還沒有彈完,他就發(fā)現(xiàn)有一個打柴的人立在岸邊正在聽他彈琴。這個人呀就是鐘子期。就是因為這次相遇,使伯牙認定子期就是他一生唯一的知己,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就讓我們深入課文,從文中找答案。

  2、研讀課文的2至4句。

  ⑴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找出相關句子,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茀R報交流:

  A、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 理解“善哉”這個詞語的意思。(表示贊嘆的意思)

  ③ 用贊嘆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

  ④ 此時伯牙心中想到高山,琴聲高亢嘹亮。子期透過琴聲,了解到他的心聲,感受到了他如泰山般雄偉的志向。(出示泰山圖片,感受它他的雄偉氣勢,指導朗讀)

  B、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 你能形容一下你印象中的江水是怎樣的情景嗎?

 、 有感情的朗讀這句話。

 、俏蚁耄鳛槊麧M天下的音樂家,伯牙的琴聲里不單只有高山流水,除了這些以外,他的琴聲里還可能會有哪些景色?

 、 出示詞語生讀。

 、 現(xiàn)在你就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秋雨,你會贊嘆到:善哉—(引導學生說句子)

  ③ 好一個善聽的子期,好一個善彈的伯牙!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他的心意。他們情投意合,這就是真正的知音。

 、却蠹蚁胍幌,琴技如此之高的伯牙,他的周圍會缺少贊美聲嗎?為什么他偏偏視子期為他的知音?

  遇到了知音,他的心情怎樣?

 、纱藭r的伯牙,他簡直就是欣喜若狂。他曾這樣感嘆到: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知我者,子期也!就讓我們再來感受知音相聚的那份歡樂與激動。(齊讀課文的前4句)

  〔過渡〕:這短暫的相遇讓他們彼此成為知己。在分別的時候,他們約定,來年春暖花開之際在此聚首,以訴衷腸。然而,第二年春天,當伯牙帶著這份歡樂與激動前來赴約時,得到的卻是子期不幸染病而亡的噩耗。

  3、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琵R讀句子,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⑵這真是“摔破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談。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伯牙斷了琴弦,留下了無邊的孤獨、寂寞。我想,你一定能感受到他的痛楚,請你再讀一讀這句話。

  四、 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 伯牙絕弦,他向世人宣告什么?

  2、 士為知己者死,這是何等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為!在子期的墓前,伯牙曾經(jīng)寫下這樣一首短歌來悼念子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 此時。你一定已經(jīng)被這個故事打動了。就讓我們拿起書,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篇文章。

  4、 讀完這個故事,你想對伯牙說些什么?寫下來。

  5、 “伯牙絕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詞,后人根據(jù)這個動人的故事,譜寫了一曲同樣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就讓我們伴著這動人的旋律,再來讀讀課文,能背下來的同學嘗試背誦。

  五、 板書設計

 。玻 伯牙絕弦

  俞伯牙 所念

  知音

  鐘子期 必得之

  《伯牙絕弦》說課稿

  一、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25課《伯牙絕弦》。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感動。本文行文簡潔、流暢,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義差別不大。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借助注釋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積累中華優(yōu)秀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三是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知識目標: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點和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能力目標:能根據(jù)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情感目標: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 運用“以讀代講”法, “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

  學法:采用“自讀自悟”, “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 故事引路,揭示課題。

  (二) 初讀感知,體會韻味。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六、說設計思路

  在教學時,我主要以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感人故事為主線,通過講述這個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課文中。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做有效的點撥引導,讓學生不但讀懂文字的內容,更要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內涵,感受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真摯友誼,深入體會他們互為知音的感人故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嘗試背誦課文。在學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時,我適當?shù)匮a充了一些和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以加深學生對課文思想內涵的理解。整個教學過程,把聽,說,讀,寫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相互統(tǒng)一。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

說課稿 篇10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大家早上好!

  我是2號參賽選手,下面我就對《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這一節(jié)課的教材理解和教學過程設計向各位做個匯報。

  一、教學資源分析

  1.教材分析

  《食物在體內的旅行》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課的內容。本課的教學涉及到消化系統(tǒng),通過學習,學生能夠知道消化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將食物攝入體內,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

  本單元的開始階段,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身體的結構”,以及“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接著用“跳動起來會怎樣”引領學生認識到運動后引起的各種生理現(xiàn)象,了解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并建立保護心臟、保護肺的意識。本節(jié)課“食物在體內的旅行”也是在回答一個相關的問題“跳動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從哪里來呢?”通過學習,學生能夠初步認識主要的消化器官以及功能并建立起食物的消化需要多個器官共同參與完成的認識。下一節(jié)課“口腔里的變化”也是表現(xiàn)一種人體結構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因此本節(jié)課的學習幫助學生在認識上建立聯(lián)系,具有啟下的功能。

  2.學情分析

  人體要對吃下去的食物進行消化,用來獲取運動所需要的能量,這是四年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但是對于一個四年級學生來講,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對于他們而言還是比較陌生的, 即使了解消化器官都有哪些,也不清楚這些器官是什么樣的,都有怎樣的功能和特點,這些器官又在人體的哪個位置呢?這是學生所陌生的。 那么由于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本身就比較枯燥,純理論的灌輸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的設計上就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的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力求在學生對日常生活認識的基礎上,通過一系列小組合作討論、觀看視頻資料等活動幫助學生對《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進行研究,進一步認識發(fā)現(xiàn)有關科學問題,激發(fā)孩子們的科學探究興趣。

  二、教學理念分析

  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出:“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本課教學中以發(fā)展學生的主體作用、自學能力為主要目的,認識消化系統(tǒng)的組成、功能。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交流信息,自主找尋答案為教學方式,在設計教學過程時遵循了以下理念:

  1.《科學究竟是什么》一書中闡述,學生的科學學習首先是合作,其次才是競爭。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傾聽能力,表達能力等都得到提升。此外,我們還要強調,小組合作學習并不等于放棄獨立思考。因此本節(jié)課采用了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

  2.本節(jié)課是典型的“暗箱課”, 其教學難點主要在于無法給學生可以探究的實體,難讓學生的探究有深度。本課主要讓學生通過大量的與消化系統(tǒng)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補充資料,并從大量的模擬體驗中去感悟、探究,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學生在探究前后能在認識上得到提升和完善。因此,本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模擬實驗,讓學生有了形象、直觀的感知,有效推進概念的建構。

  3.學生科學概念的建立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礎上的,科學概念的建立過程是暴露學生原概念并借助于科學探究活動對已暴露的原概念進行重新修正、組合的過程。因此本節(jié)課,我充分讓學生展示已有的科學概念,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的討論、觀看資料等活動有目的地進行更正,讓正確的科學概念替代學生腦海中錯誤的原有概念。

  三、教學目標分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愿意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與他人分享研究結果,合作交流。

  2.正確對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認識,善于在反復觀察、研究中完善認識。

  過程與方法:

  1.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制出食物消化過程圖,并能夠在不斷認識的過程中,對自己畫的食物消化過程圖進行補充完善。

  2.查閱資料,了解有關食物在體內消化的過程,對照資料能夠完善自己對人體消化器官的認識。

  科學概念:

  1.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yǎng)的吸收。

  2.人體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體內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知道消化系統(tǒng)中的消化器官以及各自的主要功能。

  教學難點: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運動方式。

  五、教學材料分析

  記錄單;模擬胃的蠕動實驗用的塑料口袋、水、切成小塊并煮熟的蔬菜和饅頭;模擬食道輸送食物實驗用的透明塑料軟管、熟米飯粒;人體消化器官圖。

  六、教學過程分析

  一、設置情境、引發(fā)探究

  課的一開始,我設置一個孩子吃飯的情境,然后讓學生分組在人體輪廓上標示出吃下去食物的旅行路線。

 。ㄔO計理念: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暴露學生的前概念,為后續(xù)科學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礎。同學們對畫食物旅行圖很感興趣,那么食物在人體到底怎樣被吸收、分解、消化的,學生心里存在著許多疑問,探究知識的愿望也就越加強烈,這也為探索新知識做好了鋪墊。)

  二、借助資料,了解消化系統(tǒng)。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以圖片的形式出示消化系統(tǒng)圖,學生對食物所經(jīng)過的消化器官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在自己的身體上指出大致的位置,同時說出食物的旅行順序,并在小組中能夠講述。

 。 設計理念:韋鈺院士曾經(jīng)說過“只靠學生自發(fā)的自我探究、自我發(fā)現(xiàn),并不是有效的學習方法”,我理解有時候教師的“教”也是必要的,我想學生對于看不見的消化器官比較陌生,這時候還是由我直接告訴他們,讓他們形成清晰的、準確的科學概念好一些。 )

  三、小組合作,探究消化器官功能及其特征

  在本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對消化器官的具體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獲得直觀的感性認識是需要突破的難點。消化器官除了圖之外,不可能有實物提供給學生,如何讓學生的主觀判斷變?yōu)榭梢钥陀^研究的實體呢?如何讓學生的探究深入而不空洞呢?我作如下設計:

  首先,在小組交流討論時發(fā)放各個消化器官的知識卡,讓學生通過收集文字圖片資料來探究消化器官功能特征。為了學生在交流匯報中有比較貼近實際的體驗,我設計了演示、體驗活動。探究食道時,我設計出示一根吸管,以模擬食道,在不直的情況下讓學生可以對比出食道需要直及需要有力送等特征。探究胃的功能時,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份胃模擬演示實驗。在探究小腸吸收營養(yǎng)的功能特征時,讓學生感受小腸的長度,以了解食物正是在細長的小腸中營養(yǎng)被充分吸收。同時學生在模擬實驗中能有所發(fā)現(xiàn),并思考自己的健康飲食觀念等。

 。ㄔO計理念: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我力求讓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相結合,這樣真正做到個體發(fā)展與小組發(fā)展同步進行。讓學生在這種學習形式中學會思考、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會分享。另外,幾個模擬實驗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讓學生對消化器官的具體認識有了質的的提升。)

  四、建立科學概念,拓展延伸。

  以動畫的形式,模擬再現(xiàn)食物在體內的旅行,并修正自己的食物旅行圖,講述食物旅行的路線及消化過程。同時,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離開課堂:各消化器官具體的消化過程又是怎樣的呢?除了這些食物所經(jīng)過的主要消化器官外,還有哪些器官參與了輔助消化呢?你在課堂中還想到了哪些健康飲食的知識呢?

 。ㄔO計理念:本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建立科學概念的環(huán)節(jié),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對消化系統(tǒng)和消化器官有了清晰的、科學的認識,因此讓學生修改課堂開始繪制的食物旅行圖,是鞏固所掌握的科學概念的一個過程。此外,帶著問題離開科學課堂能夠有效地將科學探究延伸到課后,讓學生將課內外聯(lián)系起來,使科學學習的連續(xù)性、科學技能的發(fā)展,科學知識的運用與家庭、社會結合起來。)

  五、我的思考:

  科學課是一門包羅萬象、知識體系龐雜的學科。對教師的個人知識儲備、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的要求較高。但教師必竟不是百科全書,有時無法回答學生千奇百怪的問題。另外,教學時間有限,有時也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好奇。所以,老師應教給學生科學探究的方法,保留學生的疑問,激發(fā)他們學科學、研究科學的興趣;教會他們用科學的方法去思考;用科學的方法去創(chuàng)造;用科學的方法去改善生活。使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以上是我對這一節(jié)課的理解,不妥之處,請各位領導、專家批評指正!謝謝!

【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理說課稿-《大洲和大洋》說課稿07-12

高中漢語說課稿《我很重要》說課稿06-29

太陽說課稿11-19

采茶說課稿11-20

《孔乙己》說課稿11-20

詩歌說課稿11-20

教案說課稿11-20

《春曉》說課稿11-17

《故鄉(xiāng)》說課稿11-17

軍神說課稿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