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信息技術說課稿

信息技術說課稿

時間:2022-06-27 21:02:0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必備】信息技術說課稿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技術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信息技術說課稿3篇

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宣傳海報》,選自小學信息技術教材浙江攝影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十三課的內容。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文字輸入練習和畫圖軟件學習的一個知識點整合。通過用畫圖軟件創(chuàng)作一個宣傳海報,來達到學習畫圖文字工具和進一步熟練漢字輸入的目的。本課的學習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

  從內容上看,本課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選擇背景圖片”,讓學生從一個純文字環(huán)保宣傳出發(fā),提出用畫圖實現(xiàn)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的任務,從而讓學生用畫圖打開圖片先選擇一張海報的背景。第二部分“輸入宣傳文字”是介紹文字工具的使用,同是還提到了文字工具欄。對于文字格式的要求,教材不作強調,只是提示學生用文字工具欄可以改變文字效果。文字顏色設置與畫圖前景色有關,教材以“教你一招”的形式出現(xiàn)。第三部分“保存海報作品”,由于是在原有背景基礎上修改,所以保存時畫圖不再彈出對話框,這里便介紹了換名保存的方法,便于讓學生給文件取個有意義的名字。本課練習是讓學生根據(jù)主題和提供的背景圖片創(chuàng)作另一幅海報。

  二、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畫圖中的文字工具的作用。

  2、能力目標:學會運用畫圖中的文字工具,進一步熟練漢字輸入法。

  3、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結合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教學的重、難點為:畫圖軟件中文字工具的使用。

  四、學生分析。

  三年級小學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問、好奇,他們對理論性強的知識點不易理解,對具體的操作較容易接受,對通俗易懂的語言比較容易理解。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實現(xiàn)學會學習,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完美結合。

  五、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應以典型“任務驅動”的方式來組織進行。因此本課采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使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已經(jīng)受過的美術教育、環(huán)保教育和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創(chuàng)設一個綠色學校的情境,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fā)、誘導、鼓勵、探究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jié)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并且在學習中時時體驗成功的樂趣,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本節(jié)課采用“任務驅動――協(xié)作學習――效果評價――歸納總結”的四步教學模式。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我只是作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我力求通過引導,啟發(fā),使學生通過小組協(xié)作,開展:思考討論――探索質疑――自主創(chuàng)造的活動。

  六、教學過程。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1、激趣導入,通過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需。

  首先是教師自我介紹:我來自蘭溪市永昌小學,是一所現(xiàn)代化的花園式學校,是一所金華市綠色學校。學校的同學們?yōu)榱藸巹?chuàng)綠色學校,開展了很多有益的.活動,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出示學校開展的各類環(huán)保活動的圖片、宣傳標語,然后又出示幾張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通過對比,形成極大的情緒反差,激起學生的興趣。)

  討論:看了這些圖,你想說些什么?你們有什么想法?

  在教師和全體同學的參與下,通過概括、提煉,把自己的想法寫成幾句環(huán)保宣傳語,為后期制作準備前提材料。

  請同學們說說環(huán)保的意義,問:你是不是也想和永昌小學的同學們一樣,大家齊心協(xié)力保護我們的環(huán)境,創(chuàng)建綠色的校園呢?那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引導學生可以從制作宣傳海報著手。)

  2、教師導航、質疑探究。

  問:剛才我們欣賞完這么多漂亮的宣傳標語,而現(xiàn)在我們自己寫的標語只有文字,沒有圖片,是不是太單調了呢?我們應該制作非常漂亮的宣傳海報來吸引其他人。(引導學生通過配上圖片,制作圖文并茂的宣傳海報)

  任務一:選擇海報背景 從給定的素材庫中自主選擇合適的圖片作為宣傳海報的背景。

  任務二:文字工具的運用 通過美的享受,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引出可以利用文字工具進行編輯,先讓學生嘗試,在學生遇到問題后,可以再小組討論,最后再由個別學生示范問題解決的方法。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的問題有:“文字的顏色怎樣設置?文字工具欄不見了哪里去找?文字字體大小如何設置?文字寫好后怎樣修改?”(學生示范,教師講解后,教師再巡視輔導,個別糾錯。)

  解決問題后,讓學生通過“比較歸納”的學習方法比較在“畫圖”軟件和“寫字板”中輸入及編輯漢字操作的異同及效果,以進一步掌握畫圖中的文字輸入工具。

  文字輸入與畫圖軟件結合的應用不僅僅限于海報的制作,在最后教師可提出:“學會了畫圖中的文字工具后,除了制作海報以外,你覺得還能做些什么?”意在由點及面,強調應用。

  任務三:保存海報 引導學生理解,由于是在原有背景基礎上進行修改,所以不會彈出“保存”對話框,介紹“換名保存”的方法,取個更有個性的名字。

  3、作品評價,討論交流。

  通過小組交流評選推薦出小組的代表作,教師利用電子教室展示這些同學的典型作品,讓該學生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作意圖,然后通過學生互相評價,鼓勵學生制作出更完美的作品。

  4、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賹W生交流學習心得,互評互助。

 、诮處煄椭鷮W生輸理知識,歸納總結。同時還要滲透環(huán)保教育,進一步體現(xiàn)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優(yōu)化整合。

  5、練習鞏固,體驗樂趣。

  在創(chuàng)作前教師要引導學生緊扣圖片主題,可以讓學生先說說圖上畫了什么?表明了什么?你想對中國航天事業(yè)說些什么?在練習之前,還應進一步明確練習的要求,如文字顏色、文件命名、作者姓名等。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看清題目,按要求操作的習慣。

  七、設計理念。

  全課一開始,我以永昌小學創(chuàng)建綠色學校的活動圖片為起點,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學校的熱情,同時激發(fā)學生“要做得更好”的興趣。在這種興趣的激發(fā)下,學生們情緒高漲、躍躍欲試,一改以往那種被動沉悶的局面。的確,孩子的思維是最活躍的,關鍵在于老師如何引導、開發(fā),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缺乏情感交流。老師一古腦兒地灌,學生囫圇吞棗地照單全收,教學相長根本無從談起。

  在教學過程設計中,我注重體現(xiàn)信息技術與美術、思品課的有效結合,加強“綠色學校創(chuàng)建”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努力形成“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形成學生愛學、樂學、會學的良性循環(huán),以達到一個較好的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2

  高中信息技術說課稿:《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優(yōu)秀說課稿范文

  一、說課標

  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包括信息意識、信息倫理道德、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地使用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礎。

  二、說教材

  1、教學內容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標中規(guī)定,《信息技術基礎》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是高中學生信息素養(yǎng)提升的基礎,也是學習各選修模塊的前提,具有普遍價值。《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二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內容是在第一章概述信息與信息技術之后,對人類獲取信息過程的概述,主要介紹了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及其優(yōu)化,旨在使學習者在宏觀上對信息獲取活動有一定的把握,為后繼的學習提供支持,因此本節(jié)課屬于信息技術課的基礎內容,在整個教材乃至整個信息技術課程中都處于比較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jù)信息技術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及授課學生的情況,制定本節(jié)課以下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體驗信息獲取活動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規(guī)律,能夠總結、推導出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掌握信息來源的多樣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獲取的途徑和方法并進行選擇,培養(yǎng)分析、比較、規(guī)劃和歸納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fā)現(xiàn)和歸納需要利用信息解決的問題,通過問題分析確定信息需求,嘗試設計信息獲取的具體方案,并進行評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信息技術蘊含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欲,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的態(tài)度。

  4、教學重點

  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組織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信息獲取過程的分析和信息獲取方案的確定。

  5、教學難點

  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教學中的難點為:信息獲取方案的設計和優(yōu)化。

  三、說學情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剛入校不久的高一年級新生,部分來自農(nóng)村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對信息技術接觸較少,大多數(shù)來自市區(qū)的學生雖然具有基本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但是對于信息及信息技術的理論基礎沒有系統(tǒng)的了解,所以總得來說,學習者的信息素養(yǎng)不高,遇到問題時缺乏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識和信息需求,更缺乏自覺的信息行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教材的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的信息意識。

  四、說教法

  本節(jié)課屬于信息技術基礎的理論內容,純粹的理論講解,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也容易使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根據(jù)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依據(jù)新課改理念,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分析,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任務驅動”和“自主探究”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情境問題的驅動下,自覺完成知識的建構,在建構知識的同時,也發(fā)掘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教學中,啟發(fā)、誘導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五、說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新課程理念也提出,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在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協(xié)作學習的方法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程序

  根據(jù)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5分鐘)

  首先通過幻燈片展示幾幅大學美麗的校園風光,創(chuàng)設情境:假如現(xiàn)在你是一名準備填報高考志愿的高三學生,不了解各個大學的情況,該怎么辦?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由回答。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加以指導,指出解決以上問題的過程實際是一個獲取信息的過程,引出課題《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

  此環(huán)節(jié)中的情境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設置的問題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共鳴,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積極探索,精心研究 (15分鐘)

  進一步提出問題,“如何獲得所填報大學的綜合實力的信息?”讓學生獨立思考,教師啟發(fā)學生考慮“在哪里能找到這些信息?怎么找?”引導學生歸納出獲取大學信息的簡單過程。設計新的問題“班委準備組織同學們周六去本市的旅游勝地古隆中游玩,要了解本市周六的天氣信息”,讓學生獨立思考,自由回答“哪里有天氣預報?哪些方法能夠獲得周六的天氣情況?哪種方法最好?為什么?”引導學生歸納出獲取天氣情況的過程。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以上兩個問題的解決過程,找出一般規(guī)律,推導出信息獲取一般過程的四個環(huán)節(jié)。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依據(j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讓學生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根據(jù)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自主建構學習內容。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反饋的情況,做適當?shù)恼T導,以保證有效的完成教學內容。本環(huán)節(jié)板書主要內容如下:

  獲取某大學

  綜合實力的信息 獲取本市周六天氣情況 定位信息需求

 。ㄒ裁矗

  報紙 期刊 電視 網(wǎng)絡 相關人士 電視 報紙 電話 網(wǎng)絡 選擇信息來源 調 (從哪要) 整

  搜索引擎搜索 撥打121查詢 確定信息獲取方法

 。ㄔ趺匆

  獲得信息 獲得天氣情況 評價信息

 。ㄊ遣皇牵

 。3)深入剖析,知識探究 (15分鐘)

  結合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情境,設置新的問題“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了解到周六的天氣晴好,可以去游玩,想提前了解一些關于古隆中景點和人文的信息,怎么辦?”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討論,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分析學生制定的方案,同時誘導學生剖析信息獲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優(yōu)化設計方案。

  ○1對“確定信息需求”的剖析,主要是讓學生根據(jù)以上三個信息獲取事例中對信息需求的描述,自己歸納出確定信息需求時要包含的要素。

  ○2在剖析“選擇信息來源”時,要求各小組自由討論有哪些信息來源,并對其進行分類,根據(jù)學生的討論結果,教師誘導分析各種信息類型的優(yōu)缺點,指導學生優(yōu)化方案中信息來源的選擇。

  ○3學生明確了信息的來源后,推出信息獲取方法就比較容易了。所以,可以直接讓學生自由回答不同的信息來源對應的獲取方法,指導學生優(yōu)化方案中確定的信息獲取方法。

  ○4引導學生回顧第一章中介紹的信息的一般特征,強調信息的價值性和時效性特征,說明信息評價的重要性,啟發(fā)學生可以從哪些方面對信息進行評價。

  在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生了解了信息獲取的一般過程的基礎上,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置任務,使學

  生在任務的驅動下,主動進行知識的建構,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信息獲取的過程內化為個體的自然意識,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4)遷移深化,拓展延伸 (10分鐘)

  要求各小組確定日常生活中的一個主題,填寫下表:

  項目內容

  你的信息需求

  可能的信息來源

  選擇的信息來源

  可能的獲取方法

  確定使用的獲取方法

  完成后各小組相互交換方案,互相品評,相互改進。在課后對方案進行實踐。

  學習和了解信息獲取一般過程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在遇到實際問題時,能夠從問題開始,分析信息需求,從而確定信息來源,然后選擇適當?shù)姆椒▉慝@取信息。在環(huán)節(jié)的活動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發(fā)掘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各種信息獲取活動,體驗信息獲取無處不在并進而認識其重要性。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要求學生能對信息獲取的過程有一個全面的宏觀把握,當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產(chǎn)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識和信息需求,繼而引發(fā)自覺地信息行為。教學中,通過設置情境,布置任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比較高,能夠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制定出獲取信息的方案。感到遺憾的是,由于時間有限,不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實踐信息獲取的過程。

信息技術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信息表達》。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重點難點、說教法、說教學過程六個方面,對這堂課進行解說。

  一、說教材:

  我所選用的教材是全市統(tǒng)一的浙江教育出版社20xx年4月第一版出版的信息技術基礎,“信息表達”這節(jié)信息內容它是高中信息技術必修模塊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在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加工和管理的基礎上,對信息的表達和交流進行學習。

  二、說學情:

  而高中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已經(jīng)具有較強的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也日趨嚴密。但多數(shù)情況下還比較膚淺和不夠成熟,尤其對于一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還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tài)。那么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交流,幫助同學們提升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a、掌握信息表達的各種方式;

  b、了解常用的信息表達技術;

  c、理解信息表達規(guī)范化的作用及意義。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對問題的思考,從而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

  四、說教學難點、重點

  重點是知識目標的a和c。

  難點是知識目標的c。

  解決難點的方法是讓同學們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信息表達規(guī)范化的實例,然后老師進行講說其信息表達規(guī)范化的帶來的方便和作用。

  五、說教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圓滿的完成教學任務,我設計了學習任務單,以“任務驅動法”將教學內容設置成一個個具體的教學任務貫穿本課,學生在完成一個個任務中掌握本課的學習內容,同時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生在任務驅動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學任務。

  以上是我對《信息的表達》這節(jié)教材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比較有特色的是: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設計理念,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由1、被動接受變?yōu)橛淇斓膶W習。2、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教師沒有把教學任務一一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任務。3、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即鞏固所學的知識,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信息的表達》學習任務單

  1、 信息常用的表達方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通過實例說明規(guī)范信息表達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過學習,你對信息表達有了哪些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通過學習,你對信息表達有哪些疑惑及新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技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說課稿06-26

信息技術說課稿04-07

小學信息技術說課稿11-07

信息技術說課稿范文01-14

【薦】信息技術說課稿01-12

信息技術說課稿【精】01-12

信息技術說課稿【薦】05-07

【精】信息技術說課稿05-12

《信息與信息技術》說課稿06-20

初中說課稿《信息技術》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