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4-08-24 16:38:50 宗睿 教案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21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yù)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通用21篇)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看懂圖意,圍繞著“我”和“浪花”進行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心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習慣。

  重點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體會作者的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松軟的沙灘上玩耍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金色的沙灘上和一個小姑娘一同與浪花嬉戲,你們想去嗎?(想)好,先閉上眼睛,聽到聲音再睜開,好嗎?(動畫出示課文插圖)

  二、指導看圖。

  1、一邊聽著海浪聲,一邊觀察圖。

  2、先看圖上的小女孩坐在什么地方?從她的臉上可以看出什么?她為什么這么高興?(浪花涌上來,撞在她的小腳丫上,她覺得很好玩,所以她張開嘴,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3、再看看她身邊有些什么?籃子里裝滿什么?海邊的貝殼、小蝦真多呀!是誰把它們送上岸的呢?

  4、浪花涌上沙灘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像在干什么?

  5、再看看大海、天邊。

  6、小結(jié):天氣晴朗,景色優(yōu)美。浪花,一會兒與小女孩玩耍,一會兒又為她送來貝殼、小蝦,難怪她跟浪花玩得這么開心。

  三、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根據(jù)這幅圖畫來寫的。題目是《浪花》。(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認識”浪”字,說說識記的方法。

  3、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和語氣。

  4、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注音讀兩遍,要把句子讀通順,注意課文中有好些字讀輕聲,比如:一會兒……

  5、檢查學生的讀文情況。

  四、隨文識字。

  1、指名讀第一段,明確重點問題:對照圖,“我”指誰?浪花是怎樣走到她腳邊的?浪花到她腳邊干什么?聽教師讀一句話,看跟書上第二句話有什么不同?(浪花邁著步子走來,搔癢了我的小腳丫。)哪句更好?為什么?(課文中的句子寫出浪花很小,涌上岸的聲音很輕很輕。)

  2、再讀讀第二句,看看小女孩高興的樣子,是誰給她帶來的歡樂?句子中的“它”指誰?浪花的家在哪兒?它是怎樣跑回家的?小組內(nèi)討論以上問題。

  3、匯報交流。師點撥,指導朗讀。齊讀這段,注意:“輕輕的”、“悄悄地”要讀輕一些,“嘩嘩嘩”要讀得響一些。把自己當作課文中的“我”來讀。

  4、說說你讀了這段有什么問題嗎?

  5、認識本文的8個生字,“沙”“浪”“淚”讓學生用記部首的方法記字形!白摺弊寣W生了解字的演變來記字形,多種方法認讀,了解字意,進行擴詞練習。

  6、指導用虛宮格寫“丫”“才”。

  五、作業(yè)布置。

  1、積累好詞好句。

  2、讀課文,說說你還有那些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讀生字新詞。(出示寫有生字的幻燈片。)

  2、指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一位同學讀第二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數(shù)有幾句話?

  2、過了多久,浪花又跑來了?它這次是怎樣來的?

  比較句子(多媒體課件):這兩句話哪兒不同?哪句好?為什么?

  3、看浪花這次給小女孩帶來了什么?請讀第二句。這句話中,哪個詞講出浪花怎樣給我?guī)碡悮ぁ⑿∥r?(捧。)學一學“捧”的動作。

  4、對照圖,是什么樣的貝殼、小蝦呢?(雪白的、青青的。)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貝殼、小蝦多不多?你從哪知道的?這么多的貝殼、小蝦,小女孩見了高興極了。我們讀了,也和她一樣感到歡樂。

  5、指名讀這段,看誰讀得好;

  6、識記“雪、貝”,了解“貝”的字理演變,擴詞并練習說話。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文第1段是描寫浪花來了和退回去了,第2段寫浪花又來了一次,那兒浪花就來回這兩次嗎?請看第3段又是怎么寫的。

  2、指名讀這段。

  3、浪花為什么會跑去又跑來呢?你覺得它像什么?

  4、比較句子。(多媒體課件)

  5、指導朗讀。(“又”“淘氣”要重讀、突出浪花來回的次數(shù)和浪花的可愛。)

  6、識記“去”,并指導用虛宮格書寫“淚、貝、去”。

  7、讓我們帶著對浪花的喜愛之情來齊讀課文。

  四、作業(yè)布置。

  讀課文,背一背你喜歡的句子或者畫一畫你心中的浪花。

  反思

  今天與孩子們一起學習第23課《看浪花》,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完全撒手讓孩子們自己學習去,嘿嘿!讓他們有一個真正做學習主人的體驗。

  導課后,我讓孩子們開始分組合作,完成我提出的學習任務(wù)。

  1、認讀生字;

  2、解決本小組提出的問題;

  3、仿寫一小節(jié),并畫一畫你們心中的浪花。

  接下來的時間就全總交給孩子們了。對于分組合作學習,他們并不陌后,但讓他們填寫研究記錄表,這可是第一次。在以前的學習中,上了四年級的孩子才開始練習填寫,現(xiàn)在,我拿給這些二年級的孩子們。他們能用好嗎?我這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最主要怕他們浪費了這表格喲。

  時間、課題、組別、組長、記錄員、噪音控制員、時間控制員、小組發(fā)言代表,時間不長,孩子們就填完了,他們可比以前那部分學生聰明多了,我沒說,他們就會填了。不過,是不是真正會用這表格,還得看他們后面的學習情況。

  一節(jié)課,很快就過去了,看看孩子們的學習才進步了一半。唉,兩課時完成本應(yīng)一課時就可以完成的任務(wù),這就是讓孩子們做學習主人的代價。如果孩子們在這樣的合作中學會學習,我想還是值得的。

  下午第二節(jié)課,讓他們繼續(xù)合作學習,我則密切關(guān)注著。十多分鐘過去了,一萱小組第一個完成任務(wù),接下來,子佳小組也完成了,再接下來,是伊諾小組,再再接下來,喲,讓不清了,二十分鐘后,有8個小組完成任務(wù),他們也是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wù),還有3個小組沒能完成。

  我先是檢查生字。一圈下來,2個小組各有一名孩子認讀有困難,其他孩子順利過關(guān)。隨后,我檢查孩子們第三項任務(wù)的完成情況。我一個組一個組地讀著,孩子們認真聽著,嘴里時不時地發(fā)出“啊”、“呀”的聲音。讀完8個小組的,我請孩子們評價。他們第一個選出子佳小組的,宗琛小組也榜上有名。嗯,8個小組中,有2個小組完成不錯,這也算是收獲吧,也算是收獲不小吧。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觀察圖畫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

  2.依據(jù)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jié)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guī)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3.觀察與演練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使學生明白自己已經(jīng)是小學生了,要尊敬老師、熱愛學習、遵守紀律。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言行合一,不但明白,而且能自覺地做到。

  課前準備

  我們學校的圖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一名小學一(1)班的小學生了。

  2.學會說:“老師早,同學早,老師好,同學好,老師再見!

  3.會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小學一(1)班的小學生。我們班的語文老師是郭老師,數(shù)學老師是余老師,我們班有64位同學。

  4.了解日常的課堂常規(guī)。

  教學重點

  在老師的指導下看懂圖意。

  教學難點

  學會自我介紹。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學會問好

  1.(出示插圖)仔細看圖,你看明白了什么?(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校門外,老師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學。有的小同學結(jié)伴來到學校,有的小同學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學校。畫面上,一個小同學正在聽媽媽說著什么,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說“再見”,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老師互相問好。校園里,教學樓高高矗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有幾個同學正在掃地、澆花。)

  2.是呀,我們也學著圖畫上來問問好,問好時,我們可以鞠躬,如果以后你當上少先隊員,那可以敬隊禮。(師生起立,互相問好)

  3.評價:表情是否是微笑,聲音是否響亮,態(tài)度是否大方?

  4.早晨看見老師可以說老師早,中午呢?下午呢?校外呢?

  5.仿照剛才的樣子同學之間問聲好,老師和同學之間問聲好。

  在上每節(jié)課之前,老師和同學都要有禮貌地問好,這表示我們之間的相互尊重,我們來試一試。(師生進行問好。)

  二、明確自己是一名小學生

  1.剛才有的同學臉上笑瞇瞇的,你們?yōu)槭裁锤吲d呢?

  學習說話:我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口齒清楚,有表情)

  2.學習兒歌:太陽公公起得早,花兒點頭對我笑,背上我的小書包,高高興興上學校。

  3.從今天起我們都是光榮的小學生了,教師板書“小學生”,這三個字就是小學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三、學習自我介紹

  1.我們班有那么多小朋友,有的已經(jīng)在幼兒園里相互認識了,有的還不認識,F(xiàn)在在同一個班里學習,我們就要互相認識一下,該怎么說呢?

  2.誰來把自己介紹給大家。

  3.教師評價:要求聲音響亮,說話連貫,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再說說是哪個學校(或者幼兒園)的學生,還可以說說自己的愛好。

  4.小朋友都介紹得挺好的,自我介紹中還可以突出自己的特點。同桌之間互相介紹。教師巡回。

  四、總結(jié)談話

  這節(jié)課,同學們真能干,不僅學會了問好,而且還能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認識了“小學生”三個字。希望大家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地使用,從今天開始就看看哪些小朋友是真正有禮貌的小學生。

  五、課外作業(yè)

  1.把學會的本領(lǐng)說給家長聽。

  2.認讀有關(guān)的三個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

  2.知道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玩東西,發(fā)言要舉手,坐姿端正。

  3.學會說:“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寫字、讀書姿勢要端正,眼離書本一尺,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兩腳放平,腳踏實地!

  教學重點

  了解基本的課堂常規(guī)和寫字姿勢。

  教學難點

  在實踐中掌握課堂上的一些常規(guī)要求。

  教學過程

  一、出示插圖,感受快樂

  1.(出示插圖)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大哥哥、姐姐是怎樣上課的?你看見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室里,同學們正在上語文課,學習生字“馬、牛、羊”。黑板上貼著馬、牛、羊的圖片,一位小同學正在把生字卡片貼到相應(yīng)的圖片下面。女教師親切地望著她,愉快地微笑著。其他同學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專心地看著黑板。)

  2.教師評價:語文課中形象的豐富性,游戲的有趣,展示自己的才藝。

  3.小結(jié):上課時。我們可以做有趣的游戲,可以認識許多生字,學到本領(lǐng),還能將自己的本領(lǐng)展示給大家看,上課真是一件挺快樂的事。

  二、觀察思考,規(guī)范課堂常規(guī)

  1.你們知道為什么有的同學每天上課,學習成績挺好,有的同學卻學不好呢?

  2.看圖想象,小朋友是怎樣上課的?(小朋友眼睛盯著老師,認真地在聽課。)

  3.學習說話: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4.誰明白什么是專心聽講?(眼睛看老師,耳朵仔細聽,不做小動作,不東張西望。)對,其實上課中坐的姿勢和寫字的姿勢也非常有講究。

  三、觀察圖畫,明確正確的坐姿、寫字姿勢

  1.良好地寫字姿勢,對我們身體的成長,體形的變化都有益處。

  2.你們仔細看圖畫,誰能學著圖中小朋友的樣子來坐一坐。

  3.教師表揚同學,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坐的?(兩腳放平,身子坐正,腰背挺直,頭抬高。)

  4.小朋友們真能干,通過看圖就能說出正確的坐姿,(教師板書“坐”)這就是“坐”,坐下來的坐。

  5.讀書又應(yīng)該怎樣的讀書姿勢呢?

  6.讀書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像圖上的小朋友一樣,,把書拿出來,斜放在桌面上,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好嗎?

  7.教師巡回檢查。

  8.誰能用一首兒歌來記住這漂亮的讀出姿勢?

  9.師生共同編兒歌:寫字、讀書姿勢要端正,眼離書本一尺,手離筆尖一寸,胸離桌子一拳,兩腳放平,腳踏實地。

  10.同學們一起讀一讀。

  11.學習“讀書”兩個生字。教師板書“讀書”,這就是讀書,我們一起來讀讀。

  四、小結(jié)

  今天我們同學真能干,學了許多本領(lǐng),你能告訴大家,你學到了什么?(學習了三個生字;學習了正確的讀書姿勢、坐姿;知道了上課是件很有趣的事;上課要專心聽講。)

  我們小朋友在40分鐘學到了那么多本領(lǐng),這真是一堂有趣的語文課!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這學期,我第一次接觸了一年級人教版的教材,驚訝于其內(nèi)容的新穎,識字編排上的形式多樣,同時又為一年級上冊要認識400個漢字——那么大的識字量所深深震撼。

  下面我就一學期來的識字教學進行反思。

  一、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游戲,在教學中把識字融入豐富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

  比如《在家里》一課,我讓學生通過家里的照片,展示、介紹自己家里的陳設(shè),創(chuàng)設(shè)一種學生到別人家做客的場景,此時,我說:“這些陳設(shè)還會變魔術(shù),看,它們變成了漢字娃娃,你們還認識它們嗎?只要你們能正確叫出它們的名字,它們就會出來和你們做游戲!边@樣一引導,使他們對相應(yīng)的詞語產(chǎn)生興趣。學生情趣盎然,認真地讀、記詞語。再如《菜園里》一課,我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帶來的蔬菜:看顏色、聞味道、摸軟硬,再讀詞語,識漢字,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五官參與識字過程,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牢牢記住了漢字。

  可是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在輕松、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我從每天早晨讀書時間抽出5分鐘樂稱為“文化早餐”時間。早餐內(nèi)容分別為識字“游戲點心”、拼音“水果拼盤”、故事“多味醬”……學生興趣十足。其中,識字“游戲點心”的宗旨就是通過各種游戲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將所學漢字加以鞏固,加以運用。

  二、倡導合作學習,利用差異促提高

  由于學前教育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了學生在識字方面的差異:有的'學生一年級上冊要求認識的字學前差不多都會認了,但有的學生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學習能力的差異,如果要統(tǒng)一地從頭學起、從零開始,學生一定不喜歡,這樣就會影響教學效果。能不能將認識較多字的學生作為我們識字教學中的有利條件,讓他們成為我們最有利的教學資源呢?我進行了嘗試:

  1.培養(yǎng)合作能力,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

  剛?cè)雽W的兒童大部分不會與他人合作,現(xiàn)在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與他人交往。但是通過我兩個半月的培養(yǎng),學生已初步形成合作習慣。在識字教學時,我通常先讓學生嘗試讀課文,不會讀的除了借助拼音認讀以外,還讓他們請教小組里的其他同學或老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里,小組成員就可以實現(xiàn)異質(zhì)互補,會的教不會的,達到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學了一篇課文后,可以讓小組里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辨識生字,并告訴他們:如果你的同學讀得好,

  第2/3頁

  請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學需要幫助,請你幫幫他。這樣做,既讓識字量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會讓暫時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獲得幫助。

  2.聘任“小老師”,實現(xiàn)多元評價。

  我今年擔任的一年級二班的語文教學,共有學生61個,面對這么大班額的學生,要檢查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生字情況存在一定的困難,我采用了聘任“小老師”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認為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剛學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讓他讀給老師聽。對于確實讀得好的,就聘任其為“小老師”,其他同學都可以到他那兒認讀生字。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每一位識字過關(guān)的同學都可以被聘為“小老師”。因此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后,就積極地到老師、“小老師”處認讀生字,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三、拓寬識字途徑,擴展讀的數(shù)量

  比如可讓學生把自己最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名稱認下;把自己家的春聯(lián)認下;把常吃的方便面名稱記下;把自己家的街道認下等等,在班會時間舉行各種形式的課外識字大比武,以此激發(fā)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這樣,將課堂與課外相結(jié)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

  以上幾點僅是我個人粗陋的觀點,希望同行能給我多提供點更寶貴的經(jīng)驗,讓我在識字教學中能得心應(yīng)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了解人和植物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1、可拼成本課合體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爺爺和小樹的頭飾。"棵、穿、傘"的猜字圖。

  2、學唱歌曲《小松樹》

  預(yù)設(shè)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看圖猜想,激發(fā)興趣:師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兩幅圖大概講了什么事?

  2、師出示課題"爺爺和小樹",請學生讀準"爺爺"。

  3、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爺"字的?

  4、師出示"爺爺"、"爸爸",學生觀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識偏旁"父"。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爺爺和小樹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來讀讀課文。

  (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1、提示讀課文要求: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圍的小朋友請教,遇到難讀的句子就畫下來。

  2、請小朋友找一個自己讀得最好的句子,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聽一聽誰讀得最正確。

  3、指名分段讀課文,及時糾正字音。

  4、教師范讀后學生齊讀課文。

  (二)自主識字。

  1、師課件顯紅課文中的生字,學生說說自己認識這些生字嗎?在哪兒見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

  2、教師隨機點擊生字,學生練讀。

  3、小組里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并選擇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紹。師隨機進行偏旁教學。

  4、找朋友游戲:四人小組里學生分別準備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師報一個字,就請學生找到小組里的朋友組成字,看看誰最快。

  5、猜字游戲:

  (1)一個學生指字,另一個背對著黑板猜。其他同學當裁判。

  如:一個學生指"冷",另一個同學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學就說:"冷冷猜對了,請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學們就說:"暖暖猜錯了,請你想一想……"

  (2)看圖猜字。師出示"穿、棵、傘"三個字的圖,學生集體猜字。隨機請學生說說自己會"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傘"。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子。

  (一)學習第一段

  1、聽老師范讀,你聽出什么了? (教師范讀時把"我、門口、小"這幾個詞讀得突出些。)

  2、學生自己練習讀。

  3、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4、指名讀。

  5、你能用上"我家門口有-------------"說話嗎?

  6、再讀課文第一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教師課件出示冬天刮北風的'景象,請學生想象北風中的小樹感到怎樣?

  2、看到小樹冷了,爺爺做了什么?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3、指名說說句子的意思。

  4、板書:穿衣,不冷。

  5、教師范讀,你聽出了什么? (教師范讀時,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圖,說說"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還知道暖和的--------?

  7、指導讀第二段,讀出爺爺?shù)年P(guān)心和小樹的高興。學生練習讀,同桌同學互讀。8、指名讀,其他同學聽聽哪兒讀得好,哪兒讀的還不夠。

  9、小樹不冷了,它會對爺爺說什么話?引導學生分別戴上頭飾開展口語交際。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爺爺?shù)木恼樟舷,小樹安全地渡過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樹變樣了。(教師出示課件:夏天枝葉茂盛的小樹)

  2、你發(fā)現(xiàn)小樹的變化了嗎?

  3、夏天到了,小樹是怎樣回報爺爺?shù)哪?板書:撐傘,不熱

  4、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讀后評議,哪讀得好,哪兒讀得還不夠,應(yīng)該怎樣讀。

  5、看圖說一說,夏天,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么?你還知道綠色的------?

  6、爺爺在樹下乘涼心情會怎樣?爺爺會說些什么呢?小組進行討論。

  7、演一演第三段課本劇。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教案的反思

  這學期我教一年級語文,四五十個可愛的孩子在課堂上充分展現(xiàn)了他們的天真、活躍。拼音教學時尤為突出,進入課文教學后,有一段時間課堂上顯得較為沉默, 但當我教過《爺爺和小樹》這篇課文后,我發(fā)覺只要遵循孩子們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并進行適當引導,孩子們一樣熱情洋溢。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點:

  1、教師語句充滿童趣,將他們帶入童話世界 教《爺爺和小樹》時我沒有直接進入課文的學習,而是與學生進行啟發(fā)性的談話:“我家門前種了一棵樹,冬天到了,風兒呼呼的刮,你是小樹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踴躍發(fā)言,答案精彩紛呈,童趣十足。像“我好冷呀,誰來幫幫我呀?”、一邊哆嗦一邊說:“天公爺爺你就行行好,不要這么冷了,我快受不了了!钡鹊。課堂氣氛一下子活了起來。

  2、聯(lián)系生活,學生感同身受,理解課文內(nèi)容 啟發(fā)學生了解爺爺為小樹穿衣裳,小樹為爺爺撐開小傘這件事后,學生自然想到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討論后知道給小樹穿衣裳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如:刷白漆、捆草繩等,還知道為什么小樹不冷了,體會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互相關(guān)懷。

  3、反復朗讀,情感熏陶,在讀中進一步體會和感悟 學生理解后反復讀,便能讀出爺爺和小樹互相得到幫助后的快樂,從而想到同學之間也要互相幫助。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1)班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57名學生。全班學生都已接受了三年學前教育,故大部分能明確學習目的,按時上學,遵守紀律,專心聽講。但也有個別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學習習慣仍有欠缺,需加強培養(yǎng)引導。

  一(2)班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8名。全班學生集體榮譽感強,上進心強,大部分同學能按時上學,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上課專心聽講,積極回答問題,課后及時完成作業(yè)。但班中外地生源較多,沒有進行良好的學前教育,這部分學生學習基礎(chǔ)較差,行為習慣和聽課習慣也較差,需加強培養(yǎng)引導。

  一(3)班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57名學生。女生各方面習慣較好,文明守紀,男生天真活潑、調(diào)皮好動,上課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大部分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遵守學校紀律,能及時完成作業(yè),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正在慢慢地形成中。部分外地學生由于沒受到良好的學前教育,習慣較差,需加強培養(yǎng)引導。

  二、教材簡要分析:

  1、關(guān)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共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說明正確的讀寫姿勢和保護視力的關(guān)系。第二部分介紹愛惜學習用品的有關(guān)知識與要求。在教學時要指導學生看動圖意,知道為什么要有正確的讀寫姿勢,以及正確的讀寫姿勢是怎樣的,還要結(jié)合實際,進行反復的嚴格的訓練。

  2、關(guān)于“漢語拼音”

  共15課,分五個單元。第一單元,教學6個單韻母。第二、三單元教學23個聲母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拼讀單韻母音節(jié)。第四單元教學8個復韻母,一個特殊韻母及相關(guān)整體認讀音節(jié),拼讀復韻母音節(jié)。第五單元教學9個鼻韻母及相關(guān)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拼讀鼻韻母音節(jié)。

  每課一般包括:

 。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學的情景圖;

 。2)漢語拼音書寫教材;

 。3)拼音詞和與之相配的'插圖;

  (4)有關(guān)的拼音詞、拼音句練習。

  每個單元后面安排了16個只識不寫的常用字,每個字均配以圖畫。這樣將拼音、識字交叉安排,意在讓學生在識字的同時鞏固了拼音的能力,又在拼讀的同時強化了生字的字音,收到拼、識相互促進的協(xié)同效應(yīng)。

  漢語拼音部分最后安排了復習,內(nèi)容是“三表”:聲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jié)表;二是六首帶有漢字的漢語拼音兒歌。

  3、關(guān)于課文。

  全冊安排課文19篇,包括識字課文和閱讀課文兩種形式。"識字"課文共6篇,主要形式是"詞串",圍繞一個中心內(nèi)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并配以相應(yīng)的圖畫。學生圖文對照,反復誦讀,不僅識了字,理解了詞語,而且認識了事物,受到了美的熏陶。閱讀課文共13篇,其中有6篇是以兒歌為主體的詩歌,其余的都是童話或兒童故事。全冊教學生識字317個,寫字123個,學會24種漢字筆畫名稱。

  課文內(nèi)容生動活潑,語言規(guī)范,插圖新穎,富有兒童情趣,有利于進行扎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

  4、關(guān)于單元練習。

  本冊在每組課文后面?zhèn)安排1個單元練習,共6個。練習以綜合性為主,主要由學用字詞句,寫好鉛筆字,說說寫寫,做做讀讀,讀讀背背,口語交際等板塊組成。

  學用字詞句方面,將漢語拼音、識字寫字及詞語句式等內(nèi)容,通過綜合設(shè)練,即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能促使其語文能力的發(fā)展,還能讓學生學得生動有趣,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語文的情感。

  寫好鉛筆字方面,寫的字,都安排在田字格里,強調(diào)按照規(guī)范嚴格訓練。

  說說寫寫方面,安排了兩次練習,旨在讓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組織有趣的語文活動。

  做做讀讀方面,準備了動物卡片,訓練學生的認讀及拼寫能力,增進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性。

  讀讀背背方面,安排了篇幅短小、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材料,幫助學生積累語言。

  口語交際方面,安排了一些內(nèi)容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想象、表達和人際交往等能力。

  三、目標要求:

  1、學習習慣。

 。1)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書寫習慣。

 。2)掌握正確的使用學習用品的方法,養(yǎng)成愛惜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

  2、漢語拼音。

 。1)讀準聲母、韻母。

 。2)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

 。3)能說出聲調(diào)符號的名稱,讀準四聲,學讀輕聲。

 。4)認識四線格,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

 。5)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317個生字。

 。2)說出基本筆畫的名稱。

 。3)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書寫、默寫123個生字。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書寫正確、規(guī)范,姿勢端正,卷面整潔。

  4、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tài)度大方。

 。2)能根據(jù)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回答問題。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圖意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5、閱讀。

 。1)能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2)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詩人借贊頌梅花表達自己堅強的品格。

  2.指導學生欣賞詩句,給學生再現(xiàn)的空間,用畫筆親手畫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從而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詩人借贊頌梅花表達自己堅強的品格。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讓學生寫一寫生字:教師讀生字,三個學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寫完后,大家評議三個同學書寫情況,同桌之間對照課本進行相互評議。

  2.背誦古詩:全體同學一起背誦,指名背誦。

  二、進一步理解古詩意思

  1.詩人通過這首詩寫了梅花的哪些特點?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

  (1)讓學生默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在書中畫一畫有關(guān)的語句。

 。2)自己組織語言練習說一說。

 。3)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說一說。

 。▽W生可以結(jié)合梅花不怕寒冷,在百花早已凋零的時候,勇敢地綻開笑臉,斗雪傲霜。從“凌寒獨自開”這句看出來;詩人還贊揚了梅花的美麗,像雪一樣潔白,從“遙知不是雪”這句看出來;另外,詩中還對梅花的品格進行了高度贊揚,寫出了梅花的'香味清雅不俗,從“為有暗香來”這句看出來。)

  2.教師小結(jié):

  梅花潔白美麗,芳香獨特,而且不爭春斗艷,在寒冷的冬季,不畏嚴寒,競相開放,默默地向人們展示著自己的獨特之處。作者運用恰當?shù)墓P墨描繪了百花凋零,唯梅獨放的美妙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梅花的贊賞之情。

  三、欣賞古詩

  1.這首詩寫得這么美,你喜歡哪句?談?wù)勛约旱南敕。(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說說,選代表參加集體交流)

  2.師生共同欣賞,參加交流活動。

  3.師生共同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四、實踐嘗試

  1.給學生再現(xiàn)的空間,用畫筆親手畫一枝梅花,感受梅花的美。(學生在音樂聲中做畫)

  2.展示學生的作品。(讓學生把梅花圖貼在展示板上,大家共同欣賞)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書中的第三題。

  2.自己寫一首描寫梅花的詩,配好插圖。(選做)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重點指導“房、頂”兩個字。

  2、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朗讀,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幫助小兔的,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能有感情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重點指導“房、頂”。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朗讀,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幫助小兔的,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

  學會本課中的生字,認真工整地寫好“房、頂”兩個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課件:謎語板書蘑菇圖

  蘑菇長在樹下,多么的順理成章呀,可我們今天看見的這個蘑菇卻長在了哪呢?(房頂)簡筆畫房子并知道書寫房頂倆字。

  古人把單扇門叫做“戶”,把這種方方正正的建筑叫做房子,所以在戶下加一個方字就念“房”,指名讀字音。戶在這里做偏旁,應(yīng)該叫什么?認識戶字頭。

  記住這個字了嗎?在桌子上寫一寫。

  2、出示卡片讀“頂”,你怎樣記頂字?如果你記住了,寫給你的同桌看。

  3、打開本,伸出小手我們一起在田字格中寫好這兩個字。

  師:大家的字寫的不錯,今天我們一起學習11課板書課題齊讀

  蘑菇為什么會長在房頂上呢?

  二、初讀課文

  1、自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讀不好的詞句多讀幾遍。

  讀詞句

  2、再讀課文

  要求: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三、整體感知深入了解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板書:這是誰的房子?這是一座怎樣的房子?

  加上“矮矮的”一詞更能具體的讓我們了解到小兔子的家什么樣。以后我們在練習寫句子時也可以照這樣做,想辦法把句子寫具體。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瞧,下雨了(出示課件)不好,小兔的屋頂漏雨了,聽,滴答!滴答,雨水淋濕了小兔的衣服和被子。小兔多著急呀!快來幫幫它吧!快看都誰趕來了?又是怎樣幫助它的?

  指兩名學生讀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其他學生用“——”標出幫助小兔的小動物,用“-----”標出這些小動物是怎樣幫助它的。

  3、集體交流

  a、小熊-------新衣服。貼小熊圖

  出示課件對比:

  小熊知道了,給小兔送來了衣服。

  小熊知道了,給小兔送來了新衣服。

  (體會:小熊的一片心意,新衣服更保暖)

  師:快把你這份心意告訴小兔。學生練習對話

  指導朗讀:還有哪只小熊愿意把自己的這份心意用讀的形式說給小兔聽。

  b、小山羊-------厚棉被。

  課件:

  小山羊知道了,給小兔送來了棉被。

  小山羊知道了,給小兔送來了厚棉被。

  (體會:為了不讓小兔著涼,生病,厚棉被更暖和)

  師:快把你這份濃濃的愛意告訴給小兔。學生對話練習

  指導朗讀

  c、小猴----------雨傘。

  對話練習指導朗讀

  (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a、b、c學生先說哪一個都行)

  4、句式練習

  看,森林里的小動物多善良啊!

  出示課件

  對照板書把句子添完整,記住這些善良的小生靈。

  其實,樹林里還有很多的小動物,也來幫助小兔了,想一想還有誰會來,給小兔送來什么?

  5、回讀第二自然段。

  小兔多感動啊!讓我們一起在重溫一下大家的那份濃濃的愛意吧!記住一定要讓小兔知道我們的心意呦!師引讀第二自然段。

  6、學習第三自然段

  小兔多幸福呀!但有些事在有的時候就是不近人義,事以愿違。盡管這么多小動物來幫忙,但小兔的困難并沒有解決。

  到了晚上,雨還在下,小兔子撐著雨傘坐著,不能躺下睡覺,多難受啊,這個時候,誰來了?它又怎樣幫助小兔的?

  小松鼠送來蘑菇

  師:你為什么要送給小兔蘑菇呢?學生回答

  的確是我們大家的心聲。趕快唱一唱吧!

  喲,蘑菇?jīng)]有長呀,怎么沒有變化呢?是沒聽見,還是我們唱的不好聽?哪只小松鼠在唱一唱。再指學生讀

  看有變化了,蘑菇長大了一點,真神奇,但還不夠大擋不住水花。這回我們一起來幫助小松鼠來唱一唱,記得要唱的'好聽呀,不然蘑菇就長不大了。

  學生齊讀兒歌并伴隨課件長大蘑菇。

  師:瞧蘑菇真的長大了,高興嗎?齊讀最后自然段。看來真是人多力量大啊!

  7、板書小結(jié)

  小熊、小山羊、小猴子送來的新衣服、厚棉被,雨傘,都是自己的心愛之物,在小兔有困難的時候,它們毫無保留的獻了出來,獻出了自己的愛心,你感覺它們怎么樣?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

  四、發(fā)散思維

  當別人遇到困難,我們又該怎樣做呢?同學之間,如果都有愛心,互相幫助,那我們就是一個溫暖的大集體。

  五、課外延伸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童話,童話大多都是表達了人們的美好愿望,老師向大家推薦一本書《格林童話連環(huán)畫》,這本書有圖有文,非常生動。我們可以讓爸爸媽媽給我們講一講,也可以自己看圖看文。這本書中有我們熟悉和喜愛的多篇童話,有《小紅帽》、《灰姑娘》、《狼和七只小羊》等等。老師還要向大家推薦一首歌,叫《愛的奉獻》,老師唱兩句,“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首歌告訴我們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去關(guān)心別人,幫助別人,那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啟發(fā)學生采用偏旁歸類的方法復習漢字。

  2、通過詞語搭配聯(lián)系,學習準確運用詞語,不斷積累詞語。

  3、了解詞語重疊后在表達上的不同、并學說這樣的詞。

  4、學習猜謎語。

  教學過程

  談話激趣

  經(jīng)過一學期的學習,小朋友們學了許多本領(lǐng)。今天我們就要去語文俱樂部語文園地六中去大顯身手,參加四關(guān)擂臺賽,看看哪個小組、哪個小朋友是俱樂部的擂主?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第一關(guān):我會說看誰說得多

  1、出示題目中帶偏旁的字認讀。(在漢字王國中我們認識了許多漢字朋友,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

  2、這些漢字朋友有什么特征?能說出他們的偏旁嗎?指名學生一一說出9個字的偏旁,教師相應(yīng)板書。

  3、認讀偏旁。

  4、偏旁大搜尋。(有這些偏旁特征的漢字朋友還有很多,把他們邀請出來。小組成員合作,比一比哪一組邀請的漢字朋友又快又多?)

  5、集體交流。小組派代表匯報,教師板書。(教師根據(jù)偏旁的字數(shù)給每一小組加分)

  6、擴展練習:你還知道哪些偏旁?都有哪些漢字朋友?

  第二關(guān)我會連

  1、認讀詞語,找朋友。分組合作連線,交流匯報。

  2、你發(fā)現(xiàn)外面下半圈紅紅的、綠綠的、白白的三個詞有什么特點?

  3、讀出詞的不同意思。如:把可愛的與小貓連在一起,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是小貓很可愛;二是可愛的是小貓,不是別的。指導讀好語氣)

  4、擴充練習:可愛的還可以與誰交朋友?找出課文中外圈詞更多的'朋友。(哪個小組找得多,得分最高。)

  第三關(guān)讀讀說說

  1、過渡:小朋友真聰明,順利地闖過兩關(guān),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能開開心心地讀讀這些詞語嗎?(出示課文中的四組詞語認讀)

  2、我的發(fā)現(xiàn):每組前后兩個詞語有什么不同?

  3、應(yīng)答賽。師說前面兩個詞,生答后面的疊詞;驇熣f后面的疊詞,生說前面的詞。

  4、加賽:你知道還有那些詞也能這樣說?

  第四關(guān)我會猜

  過渡: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要到了,我們馬上就要抉出今天的擂主。

  1、讀兩則謎語,做到讀準音

  2、集體交流:分組讀謎語、猜謎語,猜對的小組加分,說說是怎樣猜出來的?

  3、擴展活動。

  對抗賽:分小組出謎語,其余小組猜。出謎語的小組與猜出謎語的小組加分。

  總結(jié)、頒獎

  1、總結(jié)

  2、對今天獲得擂主的小組頒獎。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8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的讀音,指導在田字格中的正確書寫。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環(huán)節(jié)

  過程性目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反思

  一 、復習鞏固

  二、學習課文

  三、朗讀全文

  背誦課文

  四、指導書寫

  五、布置作業(yè):

  通過復習筆順和課文,為學習下文打下伏筆。

  通過看圖和聽歌,使學生對升國旗有莊嚴、神圣的體會,從而更好地理解朗讀課文。

  從感知到體會,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

  通過想象小鳥會說些什么,來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通過各種形式,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朗讀和背誦。

  培養(yǎng)自學生字的能力。

  培養(yǎng)良好的作業(yè)習慣

  1、出示生字

  2、請學生書空筆順

  3、齊讀課文

  學習第一句

  1、自由讀

  2、小組交流: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是中國人的驕傲,你覺得該怎樣讀這一句?

  4、指導朗讀

  學習第二句

  1、看圖:鮮艷的五星紅旗已經(jīng)升起來了,你知道它是怎樣升起來的嗎?

  2、聽國歌

  3、當國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升起,你感覺怎樣?誰能把它讀好?

  4、指導朗讀。

  學習第三句

  1、看圖,說說平時升國旗時你是怎樣做的.?

  2、當你立正,向國旗敬禮時,你心里是怎樣想的?

  3、誰會讀好第三句話 ?

  4、指導朗讀。

  1、有感情地朗讀。

  2、聽著雄壯的國歌聲,看著小朋友整齊地敬禮,小鳥也向國旗飛來了,你知道它們在想些什么嗎?會說些什么?和你小組的同學說說看。

  3、練習背誦。

  1、自學生字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導逐個書寫。

  1、朗讀背誦課文

  2、抄寫生字,師巡回指導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9

  一、教育與訓練目標

  1、使學生懂得做好課前準備是上好課的前提。

  2、學會按要求做好課前準備,并逐步養(yǎng)成做好課前準備的良好習慣。

  二、教育與訓練要點

  1、下課了,下面準備好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用品再去玩。

  2、學習用品應(yīng)當按規(guī)定的位置放好,動作要快。

  3、預(yù)備鈴聲響,停止一切活動,依次進教室,等候老師上課。

  三、教育與訓練準備

  1、一張課程表。

  2、一張課桌平面圖。

  3、自制錄音“聽到上課鈴”。

  四、教育與訓練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解放軍叔叔在打仗前,總要把槍擦得亮亮的。火車司機在開火車前,總要檢查一下每個輪子的.螺絲釘有沒有擰緊。農(nóng)民伯伯在割稻前,總要把鐮刀磨得快快的。同樣,我們小學生,在學本領(lǐng)前,也要把學習用品準備好,這樣蠶能順利地學本領(lǐng),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做好課前準備”。

  2、演示明禮導行

 。1)課間十分鐘先做好課前準備。小朋友,下課鈴響了,你想想,應(yīng)該做什么?(討論)

  下課鈴響了,這是告訴你:快快做好下一節(jié)的準備工作,再去小便和玩耍。你應(yīng)該知道下一節(jié)是什么課,需要準備什么學習用品。你應(yīng)當:A把上過的課本放進書包里。B把應(yīng)該交的本子交上去。C把下節(jié)課的學習用品按老師的規(guī)定放整齊,然后離開教室去小便和玩耍。

  (2)學習用品應(yīng)當放在指定的地方。我們在做課前準備時,學習用品應(yīng)當放在什么地方呢?

  A出示:桌面平面圖。學習用品就像我們小學生一樣,都有一定的位置。課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疊在一起,坐在左邊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邊的放在右角,鉛筆盒桌面正前方。在放鉛筆盒前,要檢查一下,鉛筆有沒有刨好,要不要在刨一下。B請一名學生演示。C請全體學生按上語文課的要求統(tǒng)一連練練。

  3、鞏固聯(lián)系

 。1)教師貼出日課表。按照要求訓練。

  (2)示范引路。A請一學生講一下課前準備的三步;B再按課程表練連。

 。3)集體訓練。A同桌對講:課前準備的三步。B按課程表的科目,提要求,逐一訓練。

 。4)比一比,練一連,同桌競賽。

  4、聽錄音明理導行。

 。1)聽錄音“聽到上課鈴響”。

 。2)討論:聽到上課鈴,同學們怎么樣?

  歸納:上課鈴響了,就是告訴你:上課啦!快進教室!同學們都立即停止一切活動,依次走進教室,趕快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看學習用品有沒有放整齊,靜下心來,放好小手,等老師來上課。

 。3)說說:“你該怎么辦?”A你在排隊滑滑梯,正要輪到上滑梯時,上課鈴響了,你該怎么辦?B你在操場上踢球,正玩得高興時,聽到上課鈴響了,你該怎么辦?C你想找二年級的一位同學借一樣東西,聽到上課鈴響了,你該怎么辦?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分辨字音,區(qū)別平舌音和翹舌音,鼻音和邊音。

  2、比較形近字,字的偏旁歸類。

  3、讀詞讀句,鞏固識字和積累詞句。

  4、讀背古詩,激發(fā)學生學古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分辨字音,比較形近字,學古詩《畫雞》。

  三、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分辨字音,比較形近字以及字的偏旁歸類。

 。ㄒ唬┪視B

  1、觀察本題,講要求,自己先做,然后全班交流。

  2、小結(jié):要區(qū)分平舌音、翹舌音,鼻音和邊音。

  3、做“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來鞏固本題。

  八名學生手拿聲母卡扮成青蛙,18名學生手拿生字卡片扮成小蝌蚪去找媽媽。

 。ǘ┳x讀比比

  1、看題目,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上下兩組形近字的排列有什么規(guī)律。(上面三組字都是一筆一差,下面三組字都是獨體字加偏旁。)

  2、選一組進行音形義的比較,突出字形的比較,然后口頭組詞。

  3、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其余幾組形近字的比較,并組詞。

  4、小組派代表,自選一組來交流。

 。ㄈ┪視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瞧,蘋果園到了!誰在干什么,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同桌分工,幫圖上的'小朋友“撿蘋果”。

  3、同桌展示“找”的蘋果,并讀一讀。

  4、再貼上幾個沒寫字的蘋果,讓學生在蘋果里填上在生活中認識的帶有“”的字,想想該放進哪個籃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讀詞語,讀句說句和讀背古詩。

  (一)我會讀

  1、談話:我們做個“過獨木橋,奪紅旗”的游戲。展示獨木橋,橋上有許多“攔路虎(詞語)。只有讀準它們,才能“過橋奪旗”。

  2、把詞語分成幾部分,做過橋奪紅旗的游戲。

 。1)指名個人“過橋”。(一個讀一排詞語)

 。2)四人接力“過橋”(兩排詞語)

  (3)男女接力比賽“過橋”(所有的詞語)

 。ǘ┳x讀說說:

  1、過了“獨木橋”,我們又到了“我會讀讀說說”的游覽區(qū),我們讀什么,說什么呢?(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

  2、讀句子,學生練讀,指名讀

  3、引導學生認識“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4、指導學生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

  ”畫出來,用“——”把“有什么”畫出來。

  5、變句子說話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我家門口有

  6、把第三句話補充完整:屋子里有(指導用準數(shù)量詞)。

  7、擴展練習:河上有______________。海邊有______________。

  樹上有______________。公園里有______________。

  教室里有_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_。

  天上有有______________,還有什么______________。

 。ㄈ┳x讀背背

  1、看圖,說說這只公雞美嗎?你喜歡它嗎,為什么?

  2、讀古詩《畫雞》

 。1)借助拼音讀古詩

 。2)四人小組互相讀一讀

  (3)指名讀,學生評價

 。4)小組賽讀

  3、背誦古詩

  (四)作業(yè):挑戰(zhàn)題:

  1、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___。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的:

  1、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幫助小兔子的。

  2、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jié)友愛、互相幫助。

  教學重點:

  分角色表演朗讀課文中小動物們幫助小兔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

  對課文結(jié)尾部分兩句話的理解和感悟。

  教具:

  投影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蘑菇應(yīng)該長在哪嗎?我說呀,蘑菇長在房頂上,不信?我們一同去瞧瞧!

  板書:11房頂上的大蘑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范讀課文,生回答蘑菇長在了哪?

  2、你還知道了什么?(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由回答)

  3、你能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嗎?

  4、按自然段自由讀課文,遇到難理解的詞可以向同桌請教。

  過渡:大蘑菇其實是有一個小小故事引起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

  三、學習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說說小兔住在這樣的房子里會怎樣呢?

  板書:舒服

  2、雨季到了,小兔的房子還舒服嗎?

  板書:不舒服

  (1)為什么?(投影):下雨了,房頂漏水了,嘀嗒嘀嗒!雨水淋濕了小兔的'衣服和被子。

  指名讀,自己讀出語氣來。

  (2)這可怎么辦呢?你要是小動物會怎么辦?

  做個采訪:小動物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小兔子呢?

  ①到了晚上,雨還在下,小兔過得怎么樣?指名讀一讀。

  ②投影:蘑菇……不漏雨了,板圖:體驗讀法。板書:互相幫助。

  四、課堂小結(jié):

  1、(采訪小兔)你認為誰對你的幫助?

  2、學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些什么?(我們同學之間也應(yīng)互相幫助)

  五、作業(yè):抄寫生字

  板書:

  11 房頂上的大蘑菇

  互相幫助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的

  1.學會ai ei ui三個復韻母和它們的四聲,認清字母的形,讀準音。

  2.練習聲母與復韻母ai ei ui的拼音。正確熟練地讀準每個音節(jié),并練習直呼。

  3.正確書寫b2i h5i hu9三個音節(jié)。

  教學重點

  1.學會三個復韻母和它們的四聲,能正確地讀音和書寫。

  2.正確書寫b2i h5i hu9三個音節(jié)。

  教學難點

  讀準復韻母的音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或幻燈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看見過把兩個單韻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嗎?這樣的字母叫復韻母。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復韻母。

  板書:ai ei ui

  問:這里的復韻母都是由幾個字母合成的?

  講:像這樣由兩個或三個字母組成的韻母就叫復韻母。

  一、看圖學習字母ai

  講:圖上的兩個小朋友挨得很近,挨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發(fā)a的音,開口度大,聲音響亮,然后迅速向i滑動,i的發(fā)音輕短,合起來一口氣讀成ai。

  教師范讀:ai。

  學生學讀ai。

  ai有四個聲調(diào):āi ái ǎi ài。

  (集體讀字母和四聲,個人讀,分行讀)

  二、看圖學習字母ei

  問:

  1.圖上的小孩子在砍樹枝,他嘴里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

  講:ei發(fā)音的方法和ai一樣,要先發(fā)e的音,舌尖逐漸向上抬,最后發(fā)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師范讀:ei。

  學生學讀:ei。

  ei有四個聲調(diào):ēi éu ěi èi。

  (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讀。)

  2.怎樣記字母的形呢?

  兩種方法:

  ①根據(jù)圖中樹枝呈e形,整個畫面與ei形相似來記。

 、诳梢愿鶕(jù)發(fā)音來記形。

  三、看圖學習字母ui

  問:1.圖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講:圍巾的圍發(fā)一聲就是ui的音,要先發(fā)u的音迅速向i滑動就是ui的音。

  學生練習讀準ui的音。

  板書四聲進行練習。

  2.怎樣來記ui的形呢?

  (圖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圍巾與帽子的絨球很像ui的樣子。)

  四、鞏固練習

  看板書采用多種形式讀準音

  課中休息:

  兒歌:復韻母,真有趣,兩個字母在一起,

  口形變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記。

  五、講標調(diào)方法

  ai ei ui都是由兩個單韻母合成的,那么標調(diào)的時候應(yīng)當寫在誰的頭上呢?

  老師教你們一首兒歌,這首兒歌就告訴我們怎樣標調(diào)。

  兒歌:有a不放過,沒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標在后一個。

  六、指導書寫:

  兩個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學的一樣。

  板書設(shè)計:

  第二課時

  二、練習聲母與aieiui的'拼音

  注意:

  1.由請慢生讀到請快生讀

  2.由慢速讀到快速讀

  3.由拼讀到直呼

  二、看圖讀詞語(吹笛子,提水)

  方法:

  1.看清圖中人物的動作

  2.自讀音節(jié)

  3.直呼音節(jié)

  三、看圖讀句子

  方法:

  1.看清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自由拼讀圖下的四個短句。

  3.直呼音節(jié)讀出句子。

  四、訓練直呼

  方法:

  1.先自己看書,自由拼讀或直呼。

  2.按橫的順序讀音節(jié)。

  3.按豎的順序讀音節(jié)。

  4.用卡片檢查直呼情況。

  五、學寫音節(jié)bái hēi huī

  當堂抄寫,字跡要規(guī)范,特別要強調(diào)復韻母的標調(diào)問題。

  板書設(shè)計:

  《aieiui》教案評析

  本課教案教學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合理。教學從圖入手: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給學生規(guī)律。如教學ai先發(fā)a的音,開口大,聲音響亮,然后迅速向i滑動,i的讀音輕短合起來,一口氣讀ai。在教學eiui這兩個復韻母時,學生很快就知道先發(fā)好前一個字母(eu叫頭韻母)eu,注重發(fā)音部位,口型都迅速滑向i,一口氣讀成。在標調(diào)方法上,讓學生用兒歌記憶,也是給規(guī)律,這樣學生能舉一反三,培養(yǎng)了能力。教學中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面向多數(shù),并進行了層次性的教學。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如差生用輕聲拼讀法,優(yōu)秀生用直呼的方法。運用多種形式記憶字母。一種是借助圖記憶,如ei,圖中樹枝呈e形,整個畫面與ei形相似。另一種是根據(jù)發(fā)音來記憶。以上教學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wù)。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識11個要求認的生字,會寫7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識新部首“四點底”“口字框”。

  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繼續(x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價值觀

  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樂觀、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要求認的生字,會寫7個要求會寫的字;認識新部首“四點底”“口字框”。

  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樂觀、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誘導質(zhì)疑

  1、你和小伙伴們一起約好了去做一件事情、但小伙伴卻失約了。那時,你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2、小熊和小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它們約好了一起去種樹,但小熊在家等啊等,卻一直不見小鹿來。很明顯,小鹿失約了。接下來的`事情會是什么樣的呢?學了這篇課文你就明白了。

  3、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自學生字

  1、首讀課文,劃出生字,讀準字音。

  2、教師范讀課文。

  3、再讀課文,要讀得流利、有感情。

  4、檢查生詞認讀,尤其是生字的讀音及書寫、識記。

  5、分組朗讀,相機指導。

  6、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探究

  1、你從那些地方看出小熊非常想去奶奶家?

  2、小熊為什么不去奶奶家?

  3、學生交流,板書

  小熊

  (想去奶奶家)

  “答應(yīng)過在家等他”

  4、指導分角色朗讀小熊和媽媽的對話。

  5、在你的眼里,小熊有什么優(yōu)點?

  6、小熊等來小鹿了嗎?指名學生談?wù)勛约涸庥龌锇椴皇匦庞煤蟮母惺堋?/p>

  7、小鹿是不守諾言的孩子嗎?你從哪個地方看出來的?

  板書

  托爸爸捎信

  8、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鹿,會怎樣做?

  板書

  請爸爸捎口信

  9、小結(jié)

  小鹿和小熊都是(守信用)的孩子。

  板書

  守信用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觀察圖畫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感受教師的溫暖、同學的友愛和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依據(jù)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jié)友愛等方面的入學教育。

  3、觀察與演示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初步感受教師的溫暖、同學的友愛和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團結(jié)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guī)教育。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正式成為小學生了,你們高興嗎?

  2、讓我們一起唱首歌嗎?(上學歌)

 。ǘ┯懻搶W習

  1、你們喜歡學校嗎?為什么?

  2、討論。

 。1)看圖說一說,圖上都有誰?在干什么?

 。2)小學生在學校里都可以做些什么?你還聽說學校里可以做些哪些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展開合理想象,采用討論的形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ㄋ模┣榫熬毩。

  1、圖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分別說了什么?

  2、模擬練習。

  (1)情境一:師生交流。(上學路上。)

  老師:清早,我在上學路上遇見一個同學……

  這個同學:老師早!

 。2)情境二:生生交流。

  自我介紹,說明自己的姓名及其他情況。

  游戲:"找朋友"。

  學生在班內(nèi)自由結(jié)交朋友,其他同學齊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

  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創(chuàng)設(shè)一個情境。想好時間、地點、人物(可以有老師、家長、同學),自由練習對話。

  小組表演。

  3、請學生結(jié)合自己成為小學生以來的經(jīng)歷,談?wù)勆蠈W的感受。

  4、口語交際: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說一個完整的句子。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借助課程表,認識“文、數(shù)”等5 個生字。

  2.復習6 個單韻母、23 個聲母及之前認識的生字,鞏固聲母的音和形,記憶聲母表的順序。

  3.通過比較,正確區(qū)分形近字母。

  4.通過練習,復習鞏固音節(jié)拼讀的方法。

  5.在大人的幫助下,能正確朗讀《剪窗花》。

  【教學重點】

  聲母表的讀記;形近聲母的`辨析與音節(jié)詞的拼讀;已學生字的認讀鞏固。

  【教學難點】

  音節(jié)詞的拼讀。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借助課程表,認識“文、數(shù)”等5 個生字。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二”。

  二、學和用

  板塊一:識字加油站

  出示一張課程表:

  1.看看你的課程表,星期三有什么課?

 。ㄐ瞧谌校簲(shù)學、語文、體育、道德與法治、閱讀等課程。)

  2.課程表上的字你都認識嗎?如果不認識,該怎么辦?

  預(yù)設(shè):

  我把不認識的字,和我們教材封面上的字對照一下,就認識了。

 。1)讀一讀

  yǔ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語 文 數(shù) 學 音 樂

  注意讀準翹舌音“數(shù)”,前鼻音“文”,整體認讀音節(jié)“語、音、樂”。

 。ò鍟赫Z文 數(shù)學 音樂)

  (2)讀一讀,連一連。

  yǔ 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tǐ yù měi shù xiě zì

  數(shù)學 音樂 體育 語文 寫字 美術(shù)

 。3)除了書中課程表上的課程,我知道的課程還有:

  科學、校本、環(huán)境與安全等課程。

  【設(shè)計意圖:通過練習,更好地鞏固了對課程表的生字的認識,了解了我們學習的課程名稱,增加了識字積累,提高了學習興趣。】

  三、課堂小結(jié)

  本次學習園地,我們了解了課程名稱,學習了很多生字。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6

  【課時目標】

  1.復習6 個單韻母、23 個聲母及之前認識的生字,鞏固聲母的音和形,記憶聲母表的順序。

  2.通過比較,正確區(qū)分形近字母。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二”。

  二、學和用

  板塊二:用拼音

  1.按照聲母順序連一連,看看這是什么?

  按照聲母的順序連一連。

  2.出示:

  看看上面的圖,分別是用什么擺的,擺出了什么?

 。ㄊ謹[出了c,毛線擺出了s,木棒擺出了x。)

  試一試,看你還能擺出什么?

  用自己身邊的東西或我們的`身體,可以擺一擺學過的字母。

 。1)用毛線擺。

 。2)用小手比。

  (3)用你的小手、毛線試著擺出所有學過的聲母和韻母。

  【設(shè)計意圖:運用手、毛線或者身邊的物品來擺出聲母和韻母的形狀,幫助學生識記字母,通過親自實踐,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習效果!

  3.讀一讀,找規(guī)律。

  z——zhc——chs——sh

  zì mǔcā bō lisù shè

  zhī zhūyá chǐdú shū

 。1)比一比,看每組拼音有什么特點?

  平舌音聲母z、c、s和翹舌音聲母zh、ch、sh。

 。2)練一練,學運用。

  z zh

  xiǎo zh ū zú qiú

  c ch

  cā zhuō zi qì ch ē

  sh s

  sh ū běn sǎ shuǐ

  【設(shè)計意圖:圖文結(jié)合,練習填空,區(qū)別平舌音、翹舌音的讀法,增進對平、翹舌音的了解和鑒別!

  4.比一比,讀一讀。

 。1)讀一讀,看看這幾組聲母有什么特點?

  這是三組形狀相近的聲母b—d、p—q、f—t。

  (板書:b—d,p—q,f—t)

  (2)如何區(qū)分這幾組形狀相近的聲母?

  出示順口溜:

  右下半圓b b b,

  左下半圓d d d。

  右上半圓p p p,

  左上半圓q q q.

  傘把朝上 f f f,

  傘把朝下 t t t。

 。3)看圖,選擇正確的聲母,把音節(jié)補充完整。

  luó b odǎ qiú

  pù bùqī rén

  tǔ sī fǔ zǐ

  5.讀一讀,做動作。

  hē chá qí mǎ chī xī ɡuā

  tuō dì lǐ fà bá luó bo

 。1)讀一讀上面的音節(jié),看看有什么特點?

  (這都是表示動作的詞語。)

 。2)確定是什么動作,然后一邊讀一邊做動作。

 。ê炔 讀書 吃西瓜 拖地 理發(fā) 擦玻璃)

 。3)你能讀一讀下面的音節(jié),并做一做動作嗎?

  pā xià (趴下) lā chě (拉扯) shuā yá (刷牙)

  shū lǐ (梳理) dá gǔ (打鼓) huà huà (畫畫)

  6.把同類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顏色。

  è yú bō luó luò tuo lǘ

  yā lí wū yā jú zi má yǐ

  (1)讀一讀上面的詞語,看看有什么特點?

  (上面的詞語有兩類:一類是動物,一類是水果。)(板書:動物 水果)

 。2)請你給動物和水果涂上不同的顏色。

 。3)讀一讀音節(jié)詞,把表示水果的涂上綠色,表示動物的涂上紅色。

  lǐ zi xiǎo jī mǔ zhū lì zhī xī guā zhī zhū

  【設(shè)計意圖:兒歌誦讀、補充填空,動作演示,涂上喜歡的顏色……多種活動的設(shè)計,都是低年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不知不覺學會了拼讀,掌握了方法!

  三、課堂小結(jié)

  本次學習園地,復習了26個聲母,會,做了一些關(guān)于拼讀音節(jié)的練習,會識別字母的讀音、形。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7

  【課時目標】

  1.通過練習,復習鞏固音節(jié)拼讀的方法。

  2.在大人的幫助下,能正確朗讀《剪窗花》。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二”。

  二、學和用

  板塊三: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連一連。

  他 打 馬 畫 u

  七 地 你 棋 a

  目 不 足 五 i

 。1)本題的三組生字都是我們學過的會認的字,先讀一讀,說一說每個音節(jié)的聲母是什么,韻母是什么。

 。2)想一想,第一行生字為什么和a連起來。

 。ǖ谝恍凶猪嵞甘莂,所以和單韻母a連起來。你也來試著連一連。)

 。3)我來將讀音中含有韻母i的跟i相連,含有韻母u的和u相連。

 。4)讀一讀,連一連。

  mā jī tǔ shù xià huā bā bà

  土 數(shù) 下 花 八 爸 媽 雞

  2.讀一讀,在圖里找一找。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圖上畫了小河邊的草地上有許多野花,兩只小雞在草地上找蟲子吃。)

  (2)讀一讀這三個詞語和四個詞組,再在圖上找出它們。

  (3)連一連。

  一座 小雞

  三朵 房子

  四只 魚

  五條 棉花

  板塊四:和大人一起讀

  1.聽范讀,注意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出示朗讀視頻,仔細聽老師的朗讀。

  2.讀一讀課文第39頁兒歌《剪窗花》,說說《剪窗花》寫了什么?

 。ā都舸盎ā返闹饕獌(nèi)容是:我學著奶奶來窗花,剪出了喜鵲登梅、雞、鴨還有胖娃娃抱鯉魚。整首兒歌充滿著喜慶、祥和的氣息。)

  3.朗讀《剪窗花》應(yīng)該注意些什么?

 。1)朗讀時需要注意:

  shǒu、zhōng、chuāng、zhā、zhī、shuí 都含有翹舌音,zài 含有平舌音;

  奶奶(nǎi nai)、尾巴(wěi ba)、娃娃(wá wa) 后一個字讀輕聲;

  xiǎo、jiǎn、chuāng、tiáo 等是三拼音節(jié);

  還有幾個后鼻音的音節(jié)。

  (2)要用歡快的、自豪的語氣來讀,讀出喜慶的氣氛。

  4.讀了短文,你還有哪些問題?

 。1)“我”是和誰學習剪窗花的?

  (“我”是和奶奶學習剪窗花的。)

 。2)“我”都剪了些什么?

 。ā拔摇奔袅嗣坊、雪花、喜鵲、雞、鴨、鯉魚、胖娃娃等。)

  三、課堂小結(jié)

  本次學習園地,會識別字母的讀音、形;在大人的幫助下回讀《剪窗花》,感受節(jié)日的喜慶,了解了民間剪窗花的技藝。

  板書設(shè)計

  語文園地二

  語文 數(shù)學 音樂

  b—d,p—q,f—t

  動物 水果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是本次課改的`顯著特征,在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中,教師大膽地對以往的復習課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轉(zhuǎn)變學習方法:充分運用小姐合作的優(yōu)勢,集合組內(nèi)成員的力量,用繩子、小棒、肢體等擺出聲母,并乘機讓學生學會分工合作,使合作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在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shè)計中,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給他們以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使課堂煥發(fā)出應(yīng)有的活力。

  不足之處:

  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jié)合,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guī)則正確、工整地書寫4個生字,感受漢字的字形美。認識一個部件。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初步認識方位。

  3、激發(fā)學生識別方向的下興趣以及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養(yǎng)成鍛煉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方位。

  教學準備

  教師:

  1、在太陽的早上把學生帶出教室,面向太陽站好來確定學校的東方、南方、西方、北方。

  2、準備課文插圖,生字卡片。

  學生:

  1、回家了解自己家的大門朝什么方向,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2、自制太陽形狀的生字卡片。

  建議教學本課用1-2課時。

  教學設(shè)計

  一、課始游戲,感知方位

  1、在《健康歌》配樂下,讓學生練習向左轉(zhuǎn)、向右轉(zhuǎn)、向后轉(zhuǎn)、向前看,初步感知方位。

  2、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對照圖畫,自讀課文,想辦法認識生字。

  3、、聽到大家的讀書聲,課文里的一些詞語高興地跑出來了,你認識他們嗎?

  4、認讀生字: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讀;

  (2)摘掉拼音小帽再讀;

 。3)交流自己最得意的認識拼音的方法;

 。4)同桌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5、生字開花游戲:給生字組一個詞語或說一句話,它就開出花朵來。

  三、讀中感悟,指導背誦

  1、邊讀邊借助動作表演,感知方位。

  2、學生試著在書上的`插圖中標出東、西、南、北的位置,互相交流,說出理由。

  3、指導朗讀和背誦。

  四、拓展延伸,激發(fā)情感

  1、傍晚時我們面向太陽,前面是哪個方向?

  2、讓學生說說自己座位前、后、左、右各是哪些同學,轉(zhuǎn)身后再看看,前、后、左、右又是哪些同學。

  3、在生活中你還知道用什么方法來辨別方向?

  五、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讓學生用自己習慣或喜歡的方式記憶字形。

  2、全班交流匯報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點撥。如:用部件法記憶早字

  3、重點指導書寫早、后、西字。

  4、學生練習,自評互評。

  六、個性練習

  1、請學生談?wù)勌柺菑哪膫方向升起來,又從哪里落下去。

  2、讓學生說出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學。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認識“傘、紅”等八個生字,學會“木、開”等五個生字,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習慣。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5、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愛,從而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樣子。

  2、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愛。

  教具準備:

  森林圖片、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準備帶你們?nèi)ゴ笊钟瓮,你們高興嗎?(出示圖片)

  師:森林的景色多美啊!那么雨后的森林是什么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第4課《雨后的森林》。引出課題。板題、讀題。

  師:大樹爺爺告訴我們,它已經(jīng)把圖片印在我們的課本上了,大家快來找一找

  二、初讀課文、認生字詞。

  1、提出要求,輕聲自讀課文,把每個字音讀準確,遇到不認識的字請拼音寶寶幫忙。

  2、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有沒有不識的字寶寶呢?(把卡片分發(fā)給學生)

  4、學習“傘、紅、果、葉、圖、畫、祖、國、木、開、水、耳、雨”等字。

  (請手執(zhí)生字卡的小朋友到臺前來介紹:我的朋友是……)

  教師將生字逐一貼到黑板上。

  師:調(diào)皮的生字寶寶一個一個地跳到黑板上來了。它們站在一塊,想考考大家,能不能認出它們。

  隨機指讀生字。

  男女同學輪流讀。

  全班齊讀。

  4、(1)學習“小傘、紅果、綠葉、圖畫、祖國、木耳、下雨、撐開、水珠”等詞讀詞(帶拼音)

  (指名讀,師范讀,學生練習讀,再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2)去掉拼音讀詞。

  齊讀、領(lǐng)讀、開火車讀。

  師:(你們的火車開得可真快,把字寶寶全給拉跑了,它們躲到哪去了。原來它們?nèi)寂艿秸n文里去了。)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思考:寫了森林中哪些好吃的東西?(學生答)師板書

  2、再讀(喜歡哪個就讀哪句)

  3、學生匯報時指導朗讀(根據(jù)學生的描述順序,課件出示蘑菇、木耳、紅果、葡萄的特寫圖,相機板書與貼圖)

  (1)紅果枕著老樹:枕著讓學生到前面做動作理解,體會把紅果比作人,把綠葉比作枕頭,體現(xiàn)紅果大而可愛。怎么讀出對紅果的喜愛。(學生讀,指導,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2)蘑菇撐開小傘:通過看圖理解,說蘑菇像什么?體會蘑菇的可愛。

  (指名讀,再讀,男生讀,女生讀)

  (3)木耳爬滿老樹:爬滿你知道了什么?(木耳特別多)

  (指名讀,再讀,分組讀,齊讀)

  葡萄滴著水珠:體現(xiàn)葡萄晶瑩透亮,惹人喜愛。學生看圖理解。

  (指名讀,齊讀)

  師:大森林向我們展示了這么美的畫面,不過,老師覺得,你們能把森林讀得更美。愿不愿意把這四句美美地讀一遍。(課件重新出現(xiàn)帶有四句話的畫面。)

  全班齊讀。

  4、理解課文的最后兩句。

  朗讀最后兩句話。討論:為什么說森林是彩色的圖畫,是祖國的寶庫?(相機板書)

  寶庫里還會有哪些珍貴的東西呢?

  森林那么美,那么可愛,我們應(yīng)該怎樣讀?誰能把森林的美和可愛讀出來?(強調(diào)讀出“彩色及寶庫”二詞)

  5、朗讀全文。(課件回到首頁)你們愿意把整首詩朗讀表演給大樹爺爺欣賞欣賞嗎?

  五、拓展延伸,想像積累。

  師:森林這么美,這么可愛,你們想對森林說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像編出圖外的詩句。

  教學反思

  《雨后的森林》是一篇輕快活潑的小詩,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雨后森林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圖文并茂,意境極美。學生們學得很積極、快樂。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闭n堂上我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進得學習,收效較好!表現(xiàn)在如下方面:

  首先體現(xiàn)在復習生字,導入新課中:親愛的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到樂園一樣的學校中游覽了一番,這節(jié)課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森林中去參觀!只有讀準這些漢字寶寶,我們才能走進森林,相機出示蘋果形狀的`的字卡,采取了指名讀,小組讀,開火車,男女生賽讀復習鞏固上節(jié)課的生字,同學們都會讀了,我們就一起走大森林吧!

  其次,體現(xiàn)在理解課文時,我出示了掛圖,帶學生走進一副美麗的圖畫中,用生動的語言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讓學生樂學。

  接著,體現(xiàn)在指導朗讀時,如“雨停了,雨停了!”我讓孩子先聽范讀,再練習,通過朗讀體會雨過天晴,看到美景的欣喜的心情。朗讀詩中描寫的四種事物的四句話時,讓孩子觀察,想象,理解詩文內(nèi)容。體會詩文意境,很自然地讀出對大森林的贊美。

  最后,體現(xiàn)在學完課文后,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動作來表演課文,學生們興致高漲,個個興奮不已,完全沉浸在課堂的學習氣氛之中。不過這堂課還有一個不足之處,我沒能大膽放開,如果我能再放開些,讓學生學,就會更完美!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20

  教學內(nèi)容:

  西師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三單元P47——P4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能夠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了解意思。

  3、知道森林對維護生態(tài)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森林的作用。

  教學準備:

  教師:教學課件、本課生字卡、有關(guān)帳篷的圖片。

  學生:預(yù)習課文,向大人了解森林的作用。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每天早上上學時,在校路上見著老師你們都要叫“老師,你好”,說明我們的孩子多么有禮貌呀!今天,小鳥、小鹿、風沙和雨水卻對起了個大早,對森林爺爺說:“森林,你好”(出示課題,一起對森林爺爺問聲好)

  2、這是什么原因呢?相信經(jīng)過學習,大家都會知道的。

  二、自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勾畫出課文中的生字。

  2、將生字多讀幾遍,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3、同桌互讀生字,互相檢查、互相幫助。

  4、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生字卡,學生自愿認讀,互相評價矯正。教師注意引導讀好“并”、“撐”、“亂”、“留”、“傘”。齊讀。教讀。再去掉拼音讀。

  (2)讓學生自己說說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3)給生字找朋友,組詞理解字意。

  5、將生字放入課文中,再讀課文,讀通讀順。

  三、質(zhì)疑問難,初步感知課文。

  1、指名生讀課文,讀準字音,其余學生評價。

  2、齊讀課文。

  3、再讀課文,想想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作上記號。

  4、小組互相交流學習,互相啟發(fā),弄懂不明白的地方。

  5、向老師質(zhì)疑。

  6、師梳理學生問題。(疑問應(yīng)集中在

  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孩子對防風沙,保持水土不大理解。)

  四、本課小結(jié),布置作業(yè)。

  1、師小結(jié)。

  2、作業(yè):孩子思考課堂中提出的問題,下節(jié)課繼續(xù)研究。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21

  一、復習導入。

  1、用生字卡復習生字。

  2、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誰向森林問好嗎?(學生反饋)

  3、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呢?讓我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關(guān)鍵詞引路,指導學文。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他們各自都說了些什么?

  2、學生自學后反饋。適時學習“綠傘”“帳篷”“墻”“水庫”。(幾個詞語都有引申的含義,教師應(yīng)在詞意表面意思的基礎(chǔ)上進行深挖,找出它們所隱含著的深意。并指導朗讀。)

  3、這一切都是它們對誰說的呀?(森林)(師用簡筆畫配文字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木”、“林”“森”,從而加深對森林的理解。)

  4、文中哪句話寫出了森林中的樹很多?(一棵樹,兩棵樹,好多好多的樹。)拓展開去:教師板書“人”、“從”“眾”讓學生用這個句子說話,生自己填,自己說。)

  5、讓學生上臺來板畫:手挽手,肩并肩。

  6、指導朗讀。

  三、課堂延伸,深化主題。

  1、孩子們,森林除了剛才介紹的作用外,還為我們做了哪些事呢?(孩子自由發(fā)言)

  2、孩子們,森林幫我們這么多的忙,可是,卻還有人向可愛的森林伸出了可怕的手。(播放砍樹圖)

  3、讓學生說說自己看后的`感受。(難過,憤怒,后悔)

  4、我們應(yīng)該怎樣保護森林呢?我們還能做些什么呢?(學生討論,交流)

  5、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適當小結(jié)。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寫的字,生觀察。

  2、引導學生說出記憶方法。

  3、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及書寫的注意點,然后集體反饋。

  4、重點指導:片、聽、森。

  五、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1、教師總結(jié):森林是人類的好朋友,它給我們新鮮的空氣,是動物們的家園,是風沙的克星,它保護地球,然而有人肆意破壞它,我們應(yīng)該勇敢地站出來,保護森林,保護地球。

  2、作業(yè)。

  抄寫生字。

  板書設(shè)計:

  森林,你好

  森林簡筆畫

  傘,帳篷,墻,水庫……

【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06-22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1-26

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09-30

一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12-11

蘇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08-30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e04-09

一年級人教版語文上冊教案08-20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教案09-10

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07-06

一年級語文上冊的《陽光》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