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教案> 《魯班和櫓板》教案

《魯班和櫓板》教案

時間:2024-07-31 06:11:47 教案 我要投稿

《魯班和櫓板》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班和櫓板》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班和櫓板》教案

《魯班和櫓板》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和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第四自然段。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

  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6、魯班和櫓板

  看

  竹篙

  撐

  吃力

  盯

  想鴨子

  蹼、撥水輕快

 。ㄓ惺裁崔k法)

  圓形

  找削

  櫓板

  扁形

  省力快

  作業(yè)安排和設計

  課內:抄寫生字、口述故事。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魯班

  介紹魯班。

  2、繼續(xù)板書:和櫓板(領讀,指插圖):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櫓板。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個什么故事。學生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看哪寫詞語的'意思你已經(jīng)理解了。

  3、重點指導理解:吃力、對岸、盯著、撲通、安。

  4、認讀要求只識不寫的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力岸已經(jīng)盯

  四、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3、寫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認讀字詞。

  2、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

 。1)魯班造的櫓板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好處?結合插圖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內容。

 。2)他怎么想到造櫓板的?

  a、指名讀第一、二段。討論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指名讀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魯班怎么想到櫓板的樣式的?哪幾個詞告訴我們他看得很認真?

  2、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小結:櫓板的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3、練習概括各自然段所寫的內容。輕輕讀課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4、練習口述《魯班和櫓板》的故事。

  三、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口述故事。

  3、學習生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第三課時

  一、指名認讀生字詞

  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課文中哪個句子、告訴我們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動作。用簡筆畫畫出河兩岸,要求指出對岸。老艄公拿去安在船尾,把安換個說法,怎么說?演示動作。

  三、各自想辦法記住生字

  指名學生說說各字的記法。

  著重指導安的寫法。

  四、總結談話

  1、魯班怎么發(fā)明櫓板的?

  2、講述故事《鋸子是怎樣發(fā)明的》

  五、作業(yè)抄寫生字。

《魯班和櫓板》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的12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魯班愛觀察、善聯(lián)想、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和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第四自然段。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書:

  26.魯班和櫓板

  看竹篙撐吃力

  盯想鴨子蹼、撥水輕快

 。ㄓ惺裁崔k法)

  圓形

  找削櫓板扁形省力快

  作業(yè)安排和設計:

  課內:抄寫生字、口述故事。

  課外: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魯班

  介紹魯班。

  2.繼續(xù)板書:和櫓板(領讀,指插圖):那人是艄公,手上握的就是櫓板。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個什么故事。學生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看哪寫詞語的意思你已經(jīng)理解了。

  3.重點指導理解:吃力、對岸、盯著、撲通、安。

  4.認讀要求只識不寫的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力岸已經(jīng)盯

  四.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3.寫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認讀字詞。

  2.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

 。1)魯班造的櫓板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好處?

  結合插圖指名口述本自然段的內容。

 。2)他怎么想到造櫓板的?

  a.指名讀第一、二段。討論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指名讀第三、第四自然段,想想:魯班怎么想到櫓板的樣式的?哪幾個詞告訴我們他看得很認真?

  2.師范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小結:櫓板的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3.練習概括各自然段所寫的內容。

  輕輕讀課文,想想:各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ㄗ搿带喿訐芩鰴┌濉笕朔Q呼)

  4,練習口述《魯班和櫓板》的故事。

  三.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口述故事。

  3.學習生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第三課時

  一.指名認讀生字詞

  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二.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理解程度

  1.理解“吃力“的意思。找出課文中哪個句子、告訴我們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

  2.指名做“盯”的`動作。用簡筆畫畫出河兩岸,要求指出“對岸”!袄萧构萌グ苍诖病,把“安”換個說法,怎么說?演示動作。

  三.各自想辦法記住生字

  指名學生說說各字的記法。

  著重指導“安”的寫法。

  四.總結談話

  1.魯班怎么發(fā)明櫓板的?

  2.講述故事《鋸子是怎樣發(fā)明的》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

  (二)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概內容。

  2、指導學習第1-3自然段。

  教學教程:

  一、揭示課題

  1、你聽爺爺奶奶講過魯班的故事嗎?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3、認讀生字:魯、板。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

  2、認讀文中18個生字。

  3、認讀出現(xiàn)的生字詞。

  4、用手勢告訴教師有幾處自然段。

  三、讀文、探究、鞏固識字。

  1、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讀。

 。4)鞏固識字。

  2、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

 。2)指導讀好問句。

 。3)做動作理解“盯”,“默默”。

 。4)鞏固識字。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課件:

 。3)鞏固識字。

  四、布置作業(yè):

  五、小結

  六、教學后記:圓和園會混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2、指導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魯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撐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辦法能讓人們駕駛起來感到省力呢?接著課文的第3自然段寫魯班看到鴨子用腳蹼撥水,這和魯班找到好辦法有什么關系呢?

  二、繼續(xù)讀文、鞏固識字

  1、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讀讀,畫一畫魯班制作的工具。

 。3)課件出示,學生觀察“魯板”,說一說樣子。

 。4)齊讀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鞏固識字。

  2、學習第3自然段。

 。1)齊讀。

 。2)說說你讀了這個故事后的啟示。

  三、指導書寫

  1、自學生字的寫法。

  2、交流并質疑。

  3、示范、指導。

  4、描紅、臨寫。

  四、小結

  五、教學后記:

  學生學會了只有動腦筋才能解決問題。

《魯班和櫓板》教案3

  教材分析

  《魯班和櫓板》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2課。它講述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魯班受鴨子游泳的啟示而發(fā)明櫓板的故事。課文敘事具體明白,通過朗讀要讓學生感受到魯班愛觀察、勤思考、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

  學生分析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和體驗及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币虼,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即關注學生閱讀“期待視野”。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因此,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以喚醒、激活他們自主學習的熱情。并以“讀”作為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主線,力求讓學生“以讀求悟”,“讀中見悟”,并通過合作學習,來促進學生的自主性發(fā)展。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的意思。

  3.通過朗讀體會魯班愛觀察、勤思考、能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流程

  一、自讀比較,導入課題。

  1.(出示魯班人物像)猜猜看,他是誰?(板書:魯班,生自讀。)

  【以“猜”激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fā)兒童學習動機最現(xiàn)實、最積極的因素!

 。ò鍟簷┌,生自讀。)

  2.把上面兩個詞讀一讀,比一比,看看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與前一個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導入課題有多種方法,這個課題由于“魯”、“櫓”同音不同形而產(chǎn)生一定的趣味性。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比較記憶有較大的優(yōu)勢,于是我就以字音字形的比較解題導入,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

  二、自讀自悟,大膽質疑。

  1.學生根據(jù)課題質疑。

  2.帶著這些問題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同桌合作,交流初讀成果。

  師:你是怎樣讀這篇課文的?哪些字、詞、句你是注意讀的?課文的哪兒是問題的答案。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以同桌合作的形式大膽充分地與同伴交流,能更進一步地為自主學習引路搭橋!

  4.學生提出自己無法解決或有疑惑的問題。

 。1)學生之間能解決的問題由學生回答。

 。2)老師梳理學生的問題,提出下一步的學習目標。

 。ǔ鍪荆孩亵敯酁槭裁匆l(fā)明櫓板?②魯班是怎樣發(fā)明櫓板的?)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更有的'放矢,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敏于發(fā)現(xiàn),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三、落實重點,合作交流。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魯班為什么發(fā)明櫓板呢?(生讀第一、二自然段。出示多媒體畫面,讓學生感受老艄公的“十分吃力”和“累得滿頭大汗”。)

  2.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多媒體畫面展示第三、四自然段的內容。(加上第三、四自然段的文字配音。)

 。2)師:帶著“魯班是怎樣發(fā)明櫓板的”這個問題到課文中找一找,讀一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可以輕聲讀、大聲讀、默讀,也可以與同桌一起讀。

 。3)小組合作,進一步讀懂、讀好第三、四自然段。

  【在合作的氛圍中,來自他人的信息為自己所吸收,自己已有的知識被他人的視點所喚醒和激活,各自生成自己的認識和知識,整個對話過程就會充滿創(chuàng)造色彩!

  教師提出不同的學習方法:可以邊看圖邊讀;可以讀讀課文,再學著動手做做(畫圖,剪紙,捏橡皮泥等),也可以邊讀邊表演。

  學生在小組內自選方法合作學習。

 。4)交流小組學習方法、讀書情況并隨機指導。

  各小組介紹、讀書,教師引導學生評價。

  朗讀充分感知第四自然段(結合畫面)。

  【對于學生的朗讀,教師暫不評價,而由學生評議。心理學家認為,延遲評價往往能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而過早地評價,無論是肯定或否定,都會抑制學生的靈感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對學生的評價,證明學生已把自己融入到課堂中自主學習!

 。5)表演誦讀第三、四自然段。

  【情境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手段,它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運用得好,學生就會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不但可以保持興趣,而且可以活躍思維,促進感悟!

 。6)小結:人們就把魯班發(fā)明的這種搖船工具叫做“櫓板”。

  四、課外延伸,構建聯(lián)系。

  師:你覺得魯班是個怎樣的人?你知道魯班還發(fā)明了什么?哪些工具也是受動物的啟發(fā)而發(fā)明的?

  課后,請小朋友收集魯班或其他發(fā)明家的資料,也可以是其他仿生學的知識。

  【素質教育除了課堂以外,還需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而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就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斷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魯班和櫓板》教案】相關文章:

魯班和櫓板的教學反思03-05

《魯班學藝》教案03-09

《魯班的故事》大班教案04-19

《活板》教案07-28

《活板》教案06-20

【經(jīng)典】《活板》教案10-23

蹺蹺板教案02-23

《蹺蹺板》教案03-14

蹺蹺板教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