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育文網(wǎng)>教學文檔>說課稿> 四年級《四邊形分類》說課稿

四年級《四邊形分類》說課稿

時間:2024-06-30 00:43:4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四邊形分類》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四邊形分類》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四邊形分類》說課稿

  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材第32-33頁《四邊形分類》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二部分的內(nèi)容,是建立在學生已認識四邊形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本課的內(nèi)容是對四邊形進行分類,通過分類讓學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進一步認識平行四邊形。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四邊形按兩組對邊是否平行可分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其它四邊形。教材給出的三組圖形是根據(jù)兩組對邊是否平行來進行分類的,教材主要是對A組和B組進行研究。教學分類方法后,教材還適時安排了一些練習,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滲透集合的數(shù)學思想,發(fā)展空間觀念。

  2、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63名,有三分之一都是農(nóng)民工子弟,這個班整體素質(zhì)比較好,學生喜歡學習數(shù)學,對于幾何初步知識,無論是線、面、體的特征還是圖形特征、性質(zhì),對于四年級小學生來講,都比較抽象,也較難掌握。因此,在課堂上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悟”,“悟中創(chuàng)”。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層次的感知,多角度的思考,把四邊形進行分類,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二、說教學目標:

  《數(shù)學課程標準》強調(diào):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將實物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從而使它們真正掌握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理解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為此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發(fā)現(xiàn)四邊形邊的特征,會給四邊形分類;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梯形的種類特征。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靈活的思維能力。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自我探索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本節(jié)課中,我主要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大部分學生掌握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并能按照四邊形邊的特點給四邊形分類,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形象靈活的思維能力,較好的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jù)教材的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我認為重點是讓學生在“做”中,學會按邊的特征給四邊形分類。難點是區(qū)別掌握各類四邊形的特征。

  本節(jié)課中,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發(fā)現(xiàn)每個四邊形邊的特征,進而根據(jù)邊的特征為四邊形分類。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幾個學生大概能說出他們的分類依據(jù),只是還不夠完整。雖然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難點,但是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還有待提高。

  四、教具、學具:

  教師課前準備:各種各樣的四邊形圖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剪刀、課件等。

  學生課前準備:自制各種各樣的四邊形圖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剪刀、膠棒、直尺。

  五、教法:

  本節(jié)課設計理念為:

  1、課堂教學首先是情感成長的過程,然后才是知識成長的過程。

  2、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教師要激活學生的原有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在經(jīng)歷、體驗和運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3、新課程改革中,要讓學生成為學生的真正主人,教師要起到引導、指導的作用。

  基于以上理念,教學中,我遵循“引導探究學習,促進主動發(fā)展”的教改思路,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采取“觀察、分類、比較、操作”等方式進行探究性學習活動。

 。2)組織學生開展有意識的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六、說學法:

  學生在學習時通過實際操作,動手實驗,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方法,經(jīng)歷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形成過程,進而在交流中體驗圖形的特征,使他們的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七、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總體思路,我設計了“復習導課——探索新知——鞏固應用——課堂總結”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fā)展。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ㄒ唬、復習導課。

  通過三角形的分類,引入各種四邊形,大屏幕顯示主題情境圖。

  師:你能把這些四邊形分一分類嗎?這節(jié)課咱們根據(jù)四邊形各自的特點給它們分分類。(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四邊形分類)通過復習三角形的分類和學習“四邊形”的定義,為本節(jié)課鋪墊了基礎。讓學生在三角形分類的基礎上,進而來研究四邊形的分類。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觀察課前準備好的四邊形。“觀察-比較”是現(xiàn)代科學探索中常用方法。讓學生觀察四邊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再進行比較。

  (2)說一說。學生到前面黑板上演示分法,并說出每一組四邊形的特點,再給每一組四邊形起一個名字。

 。3)議一議。為什么要把長方形和正方形分到平行四邊形里面呢?

 。4)用集合圖來表示四邊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長方形和正方形之間的關系。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并分類擺放,再說一說你他們小組分類的依據(jù)是什么,這樣,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確或錯誤的分類方法。師生共同概括分類的方法,同時利用集合圖把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但是學生在概括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時,語言還不夠準確、簡練。所以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還有待提高。

 。ㄈ㈧柟虘。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發(fā)展學生思維,我設計了“火眼金晴(分類”、“小小魔術師(剪一剪)”、“誰是拼圖高手(拼一拼)”三個練習題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體現(xiàn)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人人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進行“小小魔術師(剪一剪)”中,由于時間的關系,這一塊讓學生說的太少,一味的讓學生去剪,有部分學生并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剪?所以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不斷提高自己組織教學的能力,能夠很好的駕馭課堂。

  (四)、課堂總結

 。1)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我們是通過什么方法來把四邊形分類的?

  通過學生自主總結梳理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特別對學習方法的總結有利于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是發(fā)展性教學目標在課時的體現(xiàn)。

  八、說板書設計

  四邊形分類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用集合圖展示幾個圖形的關系。

  本節(jié)課的設計就是這樣,我在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們的熱情較高。但是我在具體的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如課堂語言不夠數(shù)學化,導致前松后緊,鞏固練習上沒有時間。我想這是教材研究不到位,沒有吃透教材。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多向各位來時們學習,盡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教師多多批評指正。

【四年級《四邊形分類》說課稿】相關文章:

《四邊形分類》說課稿11-30

《四邊形分類》說課稿(合集)11-20

《四邊形分類》說課稿4篇12-20

《分類》說課稿01-09

《角的分類》說課稿06-20

《物質(zhì)的分類》說課稿12-04

角的分類說課稿01-13

物質(zhì)的分類說課稿12-10

《分類》說課稿15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