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游峰掃路人》說課稿 推薦度:
- 《天游峰掃路人》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天游峰的掃路人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天游峰的掃路人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天游峰的掃路人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蘇教版第十二冊的一篇課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了一位質(zhì)樸而充滿自信的老人的形象。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
二、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菊n教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力求把“感悟”與“訓練”巧妙地融為一體,通過說話、朗讀、想象、寫作等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理解語言、品味語言、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學會生字、新詞。
2.情感目標:
從具體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對普通勞動者的尊敬之情。
3.能力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
五、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
播放天游峰的課件,讓學生形象感受天游峰的險、高。
。ㄍㄟ^播放課件,使學生形象的感受到天游峰的險、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習天游峰
通過讓學生自己找出天游峰的句子,然后反復誦讀,使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天游峰的險、高,使學生明白,如此險峻的天游峰,游人爬山游玩都望而生畏,可有一位老人卻天天都在打掃天游峰,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3.學習掃路人
學生在學習時,主要抓住一個問題:打掃如此險峻的天游峰,本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可為什么這位老人卻說:“不累、不累”呢?學生在回答時,自然而然能圍繞老人的品質(zhì)回答。
學習方法上,主要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來體會人物性格,使學生在學習本篇課文時,也學習到描寫人物性格主要就是由這幾個方面表現(xiàn)的。
4.小練筆
“30年后,作家又一次來到武夷山,看到那銀絲一樣的階梯……”
根據(jù)上面文字展開想象,寫一段話。
通過這一練筆,加深學生對掃路人的印象。
天游峰的掃路人說課稿2
《天游峰的掃路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時的所見所聞所想,刻畫了一位質(zhì)樸而充滿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老人自信、開朗、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的贊美。課文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膩,蘊涵哲理,是引導學生朗讀體會、情感熏陶的好素材。
根據(jù)我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五年級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礎(chǔ),但通過人物的語言感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哲理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進行考慮,初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文中的主要詞語,如:頂天立地、氣喘吁吁、望而卻步、瘦削、豁達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具體的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開朗、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
其中目標1和目標2是教學的重點,目標3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為較好地完成本課教學目標,我預設用兩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我準備采用三個層面的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nèi)容,并學習課文第一段。
上課伊始,師生談話,揭題質(zhì)疑,從而更激起學生閱讀課文的興趣。在學生質(zhì)疑的基礎(chǔ)上,引領(lǐng)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結(jié)合分自然段的朗讀檢查,著重對“沏茶”、“瘦削”、“炯炯有神”、“黝黑”、“撲棱棱”等字詞進行正音,特別要讀準多音字“削”、“量”,初步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交流回答質(zhì)疑中提出的簡單問題。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課文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思路,初步了解各段大意。最后學習課文第一段,通過看天游峰的圖片,說看后的感受,找描寫“險峰”的語句,體會天游峰“石梯”之“險”以及作者登上天游峰的喜悅心情,再通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渲染氛圍,加深感悟。
接下來,我重點講講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這一課時,我設想主要從具體的'語言材料的朗讀品味中體會天游峰的掃路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開朗、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我準備通過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教學任務。
一、復習導入,整體感知
課一開始,通過“天游峰掃路人給你的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一問題來回顧課文內(nèi)容,引領(lǐng)學生再次走進文本,進入本課第二個環(huán)節(jié)。
二、研讀課文,讀中感悟
課文有十二個自然段,共分三段,第二段是課文的過渡段落,巧妙引出課文的中心人物——掃路人。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段落,寫“我”與老人的對話。在設計學習活動中我將第二、三兩段整體考慮,先讓學生逐段自讀,了解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再在文中畫出描寫人物外貌、語言、神態(tài)、行為的語句,接著讓學生讀讀畫出的句子并體會: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老人?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圈圈畫畫,寫下個性化的批注,然后全班交流,品味這些語句,試著將體會到的用朗讀表達出來,最后組織朗讀交流、評讀加深感悟。在交流過程中,我將隨機點撥引導。
在引導學生品讀描寫老人外貌的句子時,我先出示外貌描寫的兩句句子,讓學生自由讀,體會: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呢?交流時,引導學生抓住“褪色”、“運動鞋”、“精瘦”、“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慈善”、“炯炯有神”等詞語體會老人樸素、勤勞、和善、健康的特點,最后讓學生讀讀這兩句話,一邊讀一邊在腦子里想象這位老人的形象。
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感悟課文所蘊涵的深刻哲理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將重點引導學生感悟、朗讀人物的語言,尤其是第四至十二自然段的對話描寫。我先出示第四至十二自然段的對話描寫,讓同桌分角色讀,圍繞“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呢?”組織全班同學品讀交流。在品讀“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边@一句時,我從學生的朗讀交流中生成話題:天游峰掃路人的工作累不累?你從哪兒看出來的?相機出示第七自然段,讓學生抓住“頂天立地”、“九百多級”、“層層疊疊”、“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卻步”、“半途而返”等詞體會天游峰掃路人的工作比一般的掃路人更累。再引導學生比較朗讀6、7自然段,體會老人樂觀、開朗、攀登不止的精神,感受老人與山的情感之深。品讀第十自然段老人的話時,讓學生也能學著老人悠然地說一說,感受老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品讀“30年后,我再來看您!”“30年后,我照樣請您喝茶!”這一對話時,引導學生討論30年后他們能相聚嗎?再通過感情朗讀,感受老人充滿自信、豁達開朗的人生態(tài)度。相機板書:充滿自信豁達開朗。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將把大量的時間花在組織學生開展自主讀書活動中,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充分感受老人熱愛生活,自
信豁達的精神風貌。
三、書寫名言,總結(jié)感受
在學生憑借語言材料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我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體會濃縮為一句話,并寫上自己的名字,成為一句自己的名言,并建議大家寫在書簽上或夾在書里,或者當作自己的座右銘,或者送給老師同學。這個過程不但使學生的認
識得到升華,而且豐富了學生個性化的語言,也為閱讀與寫作訓練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聯(lián)結(jié)點。
四、積累內(nèi)化,拓展遷移
1.摘錄本課中你欣賞的詞句。
2.選擇你熟悉的一個人,抓住他(她)的外貌特點,用準確生動的語句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充滿自信
天游峰的掃路人
豁達開朗
【天游峰的掃路人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天游峰掃路人》說課稿11-22
《天游峰掃路人》說課稿6篇01-01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案04-07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案03-07
天游峰的掃路人的教案03-06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案(15篇)02-19
[精華]天游峰的掃路人教案15篇08-18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案合集(15篇)10-10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案集錦15篇03-04
《天游峰的掃路人》語文教案(通用10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