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索宇宙 說課稿 小學科學說課稿 六年級科學說課稿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探索宇宙 說課稿 小學科學說課稿 六年級科學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內容要點
1、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
2、浩瀚的星空;
3、幻想與追求。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節(jié)內容是按照從微觀到宏觀的知識的編排體系,在小學科學課有關月球和星系的基礎出現的。在向學生展示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中,重點是讓學生對宇宙有所了解,激發(fā)探索宇宙的興趣。最后是以“幻想與追求”為結題,鼓勵同學們學好科學,實現人類探索太空的夢想,培養(yǎng)學生認識宇宙、探索宇宙的科學態(tài)度和不斷追求的科學精神。
三)學情分析
本節(jié)課以浩瀚的宇宙為題材,學生既熟悉,又陌生。大部分學生都對宇宙及其探索的內容有著強烈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與學生的經驗、 興趣等相一致,動靜結合,滿足學生的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這時期的學生正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教師應通過一些形象的圖片、視頻、動畫等讓學生從直觀的知識中建構關于宇宙的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 了解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
2. 認識到空間科學對現代生活有哪些影響和幫助。
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 能對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 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fā)展的;
2. 愿意與他人合作學習和探究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2.觀看視頻
老師這里有一段關于宇宙的視頻,你們想看嗎?
。ㄕn件展示,學生欣賞)
看完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感受?
二、探究活動
1.人類是怎樣觀察天體的?
茫茫的宇宙浩瀚二神秘,人類對它也充滿著遐想。人類對宇宙探究的腳步從未停止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在不斷地發(fā)展。你知道人類是借助哪些工具來探索宇宙的嗎?
。▽W生自由交流)
人類最早是借助望遠鏡來認識宇宙的,關于望遠你有哪些了解?
。▽W生交流匯報課前搜集到的有關資料)
師根據學生交流匯報的情況適時播放相關的圖片。
通過剛才的交流,你們有什么收獲?
。▽W生小結自己對望遠鏡的認識)
2.走進航天展廳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已不滿足于在地面上觀察宇宙了,于是發(fā)明和制造了更先進的儀器,你們知道有哪些嗎?
。▽W生自由交流)
隨著第一艘載人運載火箭的升空,人類又把探索宇宙的腳步邁進了太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留下了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足跡。這是怎樣的一個探索歷程呢?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己整理的資料,把你們認為有代表意義的探索經歷記錄下來,好嗎?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整理資料,教師巡視指導。)
通過剛才的交流,你們認為我們最應該記住哪幾次宇宙探索:
(小組匯報 全班交流)
除了同學們介紹的這些重要事件,老師認為我們還應該記住這次失敗的探索。
(課件出示:1986年“挑戰(zhàn)者號”意外墜毀的相關資料,讓學生觀看。)
看了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感受?
。▽W生談體會)
3.“中國航天”新聞發(fā)布會。
人類探索宇宙的歷程非常艱辛,為了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許多人都在不斷地努力,當然也包括我們中國人。現在我們就來開一個“中國航天”新聞發(fā)布會,那些讓我們中國人感到振奮地事件回放一下。
。▽W生展示自己課前整理地資料,介紹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及“神舟”5號,“神舟”6號,“神舟”7號,“嫦娥一號”升空的情景。)
你們知道“神舟”5號,“神舟”6號,“神舟”7號,“嫦娥一號”的發(fā)射成功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么嗎?
。▽W生交流對事件的認識)
中國人了不起!作為我們,更應該從現在起,用自己得行動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三、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活動,將課上探究活動延伸至課下
1.引導課下探究的問題。
學習這節(jié)課之后同學們想做什么? (學生自由談想法)
2.激發(fā)學生課下探究。
20xx年3月1 日16時13分,嫦娥一號衛(wèi)星在控制下成功撞擊月球。我國又確立了“嫦娥二號”計劃,它的內容是什么?
【探索宇宙 說課稿 小學科學說課稿 六年級科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科學與藝術》說課稿01-07
大班科學探索活動《沉與浮》說課稿12-13
小學科學杠桿說課稿02-17
小學科學說課稿05-15
科學實驗說課稿12-16
科學說課稿優(yōu)選02-04
科學實驗說課稿04-18
小學科學教學說課稿06-17
關于小學科學說課稿02-24